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白话明太祖实录 > 第77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三

洪武五年(4069年)三月初一日(戊申), 应天府奏报说:运输官府物资,全都是役使京城的百姓,他们非常辛劳。

皇上告谕中书省大臣说: ‘京城的百姓,自从建国以来,都是他们供应物资,耗费劳力,(这种情况)比外郡多一倍。如今天下太平,正应该休养生息,怎么可以再去严重干扰(百姓)呢?凡是有差役的情况,都应该全部免除。’

己酉日:皇上因为将官子弟大多因为年少骄纵淫逸,所以继承爵位的人大多不称职,于是命令他们年幼的子弟进入国学读书,年龄稍大的让他们随班朝参,来学习礼仪,退朝之后就让他们练习骑马射箭,学习武艺,等他们可以任用之后,再给他们授予官职。

辛亥日,命令礼部重新制定官员和百姓相见的礼仪。在此之前,元朝的习俗,官员们相见时,要单膝跪地行礼,下拜时要叩头表示敬意,下拜后,还要再单膝跪地。下属官员见到上司长官行礼的时候,就把手缩到身后,后退避让,就好像害怕的样子。皇上非常厌恶这种做法。自从皇帝即位之初,就开始下令禁止,但是旧的习俗并不能完全革除。到这时又重新制定了礼仪制度,下令颁布明示众人。

凡是朝廷内外的官员每天早上在公堂相聚,一定要恭敬地行揖礼后才能入座。幕官也必须先向长官行礼作揖,然后就退回到幕府中办公。

下属官员拜见上司,一定要在大堂台阶上按顺序站好,行躬身作揖礼,上司坐在座位上回礼,起身拱手回礼,幕府官员也要像初次见面一样行作揖礼。

等到因为有事外出,过了十天回来,见到上级官员就行两次叩拜的礼节,见到幕僚官员也是这样。长官就拱手行礼回敬,幕官回拜。品级相同的人相互作揖。

凡是内外的掾史、令史、书吏、宣使、奏差等人,早晨拜见长官时,一定要按次序站在台阶下,行一次拱手礼才退下。长官不回礼,幕官拱手。如果是节日、节气以及因公参拜或者差遣辞行、拜见,都要行两次拜礼。长官不回礼,幕官回礼。

凡是典吏拜见幕官时,也要按次序站在台阶下恭敬地作揖行礼,幕官不回礼。如果按照时节(规定的时间)进行公参(官员参拜上司等活动)、差遣(派遣官员执行任务等情况)时的辞行和拜见,施行两次拜礼,幕官拱手(行拱手礼)。

凡是子孙对待祖父母,每天早晨一定要到他们面前恭敬地作揖。如果出门在外超过十天,相见时行四拜礼;每逢年节喜庆,也都行四拜礼。对于其他长辈,也应当这样。

如果是关系疏远的尊长,就行恭敬的作揖之礼。出远门相隔十天半月才相见,到节日庆典相互庆贺时,只行两次拜礼。凡是民间平等交往的人,也和这个一样。

那些不符合礼仪规范的人,要按照违反制度(的罪名)来论处。

皇帝对礼部大臣说:“礼仪,是用来美化教化和安定民心的。成周设置大司徒,用五礼来防止万民作伪,并教导他们遵守中正之道。制定适中的政策没有比礼更好的了,治理国政没有比礼更好的了,所以有礼就会天下太平,没有礼就会天下大乱。在家中遵守礼仪,那么长辈和晚辈就会有次序而家族亲族就会和睦;在朝廷遵守礼仪,那么尊贵者和卑贱者就会有定规而等级威严就会分明。元朝以夷狄改变了华夏,百姓沾染了夷狄的风俗,先王的礼仪几乎已经熄灭了,而人情沉迷于浅近的风俗,不能立刻改变。现在命令你们考查典籍制度,选择符合古代又适合现在的,颁布天下,使天下百姓学习并形成风俗,差不多可以恢复古代的太平盛世了。”

壬子日,任命户部尚书徐本为浙江行省参政。

癸丑日,这天夜里,有一颗青白色的星星,从太微垣中出现,向西北方向运行,到西蕃之外消失了。

乙卯日,原元朝枢密院同知别哥秃等人率领家属前来归降,各自进献骆驼和马匹。

诏令:平民妇女的袍衫只能用紫绿色、桃红色以及各种浅淡的颜色,其中大红色、鸦青色、黄色全都禁止使用,衣带用蓝色绢布制作。

丙辰日,任命刑部尚书李文谅担任福建行省参政,工部尚书安然担任山东行省参政,工部侍郎黄肃担任工部尚书。

丁巳日,前普定府同知安瓒的叔叔阿查前来朝见,进献地方特产,朝廷赐给安瓒两匹文绮,赐给阿查一套衣服。

故元金筑安抚密定、程番安抚程谷英等来朝贡马,朝廷下诏赏赐每人三匹锦缎。

戊午日,赐给辽东各卫指挥每人一件罗衣,千户以下每人一匹罗。

庚申日,任命礼部主事魏观为苏州府知府。

壬戌日,设立金筑、程番长官司,长官的官秩为正六品,隶属于四川行省。任命密定、程谷英等人为长官,让他们世代承袭这个职位。

夜里,发生了月食现象。

癸亥日,任命张遇林为应天府尹。

丁卯日,都督蓝玉的军队到达土剌河,与王保保的军队相遇,(蓝玉)打败了王保保的军队,王保保逃跑了。

戊辰日夜晚,福建兴化府仙游县发大水,很多百姓被淹死。

庚午日,澧州洞蛮叛乱,袭击并杀死了安福隘的军民,守将讨伐平定了他们。

辛未日,礼部上奏说:‘周朝制度,天子出入时,条狼氏负责在道路两旁拦住行人。汉朝的制度规定天子出行时,仪仗队在前面开路,左右的人持弓射向窥视天子车驾的人。唐宋时期在举行大驾卤簿时,两旁有武士手持??弩,用来阻止行人,不许登高窥探。只有驾车的人在仪仗之外俯伏迎接拜谒。现在拟定:

皇帝车驾出入,有关部门要清扫街道,禁止官民开门,不许观望站立。

沿途迎接皇帝的官员和父老,在仪仗外的路右边叩头趴伏,等皇帝的车驾向前走了之后再起来。

如果遇到皇帝驻跸的地方,应当迎驾的人都要行五拜礼。

皇帝的车马出行经过之处,有冲入仪仗队里面的人处以绞刑,在仪仗队外面五十步以内观望的人处以杖刑一百下。

如果在郊野之外,一时间不能回避(圣驾之类)的人,要趴着或者弯腰站着(表示恭敬),(要是有)观望(圣驾之类)的人,就用杖责打一百下。掌管仪仗的卫官如果故意放纵(违反仪仗规定等行为的人),与(违规者)同罪;如果失于觉察,(比故意放纵之罪)减二等(处罚)。

如果有人要申诉冤情,就在朝堂外伏地等待。如果有冲入仪仗队内的人,按照法律(规定)惩处。会合迎接皇帝车驾的人,在仪仗之外不俯伏的也按照法律(惩处)。

皇帝的车驾所到之处,凡是文武官员不是近侍及宿卫护驾而在五十步以内的,依照惯例要俯身伏地站立,有张望的按律法处置。放纵牲畜,突然闯入皇帝出行时的仪仗队里面的人,处以杖刑八十下。

凡是皇城的宿卫以及在京城守门的官员、士兵,遇到皇帝出入,要手持仪仗恭敬地站着,不必回避。那些在外面城镇负责看守城门的官员和士兵,如果遇到皇帝的车马经过,就要趴在地上回避。’

皇上认可了他的建议:下令向朝廷内外公布,让大家不要误犯。

壬申日,啰啰斯宣慰使安定前来朝见,皇帝赐给他六匹绮,一套纱衣、一套葛衣,其他的通事也按等级赐给了衣服。

癸酉日,朝廷在靖州武冈设置守御千户所。当初,平章杨璟攻克广西,元朝武冈路总管舒时伟来到军门投降。杨璟派遣百户韩裔和时伟一起回去,招集军队和百姓,驻守在那个地方。到了这时,朝廷在这里设置千户所,任命周顺为千户。

设立钦州百户所。在此之前,征南将军廖永忠的军队驻扎在横州,钦州土民黄谷瑞率领众人前来投降,廖永忠将他们遣送回去安抚当地百姓。不久,(朝廷)调遣雷州卫百户昌秀率领士兵防守抵御(外敌等情况)。到这时,皇帝命令百户陈让、杨玉在那里设立百户所,昌秀返回雷州。

设置胶州守御千户所。

都督佥事单发,因为有罪被降职为南宁卫指挥佥事。

福建延平府南平县下大雨,山洪泛滥,冲走房屋。

这个月,高丽国王王颛派密直同知洪师范、郑梦周等向朝廷呈表祝贺平定夏国,进贡了地方特产,并且请求派子弟入太学读书。表文说:‘秉持常道喜好美德,古今的愚者智者都没有差别;用中原的文明来改变夷狄,关键在于学习礼乐诗书。所以我们东夷的人,从往昔以来,都派遣子弟进入太学,不只是知晓君臣父子之间的伦理关系,而且仰慕美好名声与典章制度的兴盛。俯伏希望皇上的仁德能明察我归服教化的诚心,使我这个互乡的童子,能够置身于虞庠子弟的行列,无比庆幸。’

皇帝回过头对中书省的大臣说:“高丽想要派子弟到我国入学,这也是件好事,只是他们要渡海远道而来,离开他们的父母,不免会让双方思念。你们中书省应该让他们的国王和群臣仔细商议这件事,如果作为父兄的真的愿意送子弟来入学,作为子弟的真的听从父兄的命令,没有被勉强,就派遣使者护送(他们)到京城,(他们)或者住一年,或者住半年,听凭(他们)回家探亲。”

夏季四月初一(戊寅日)

己卯日,山东行省上奏说:济南、莱州这两个府连续多年遭受旱灾和涝灾,损害了庄稼和麦子,百姓吃草籽和树皮。

皇上说:“山东的百姓长时间遭受兵祸,刚刚得到平定,却又连年粮食匮乏,为什么灾祸如此严重啊!古人说:‘一般人如果不能表达自己的心意,就像自己把他们推到沟里去一样。’现在百姓像这样,怎么可以坐视他们死亡呢?”于是下令从淮安运送粮食前往灾区赈济百姓。

赏赐秦王朱樉、晋王朱?、当今皇帝(成祖朱棣)、苏州、吴江县田地各一百顷。

又把江西湖池渔业赋税折合的岁米赏赐给他们,秦王得到九千二百石,晋王、当今皇上(成祖朱棣)各得到三千石。

乙酉日,在太庙举行祭祀。

丁亥日,任命中书左司郎中吕本为刑部侍郎。

赐给京城的百姓每户盐七斤。

夜里,有一颗星星像酒杯一样,青赤色,光亮润泽,从天市垣的天市口出现,后面有三颗小星跟着,向东北方向进入天市垣,到游气中消失。

戊子日,广东逃兵王福可等人聚集逃犯为盗贼,抢掠惠州海礼县。皇帝下诏征调广东的卫兵进行讨伐和抓捕,斩杀十五个人,俘虏一百二十二人,缴获二十三匹马,这伙贼人于是被平定。

宣化盗贼兴起,劫掠南宁府,皇帝下诏征调广西的官军讨伐他们,(官军)斩杀盗贼首级一百多颗,活捉二千八百多人,缴获五十匹马。当初,南宁卫指挥佥事左君弼将没有户籍的百姓核查为士兵,又放纵他的部下进入山中砍伐树木,百姓大多受到惊扰,于是相互勾结成为盗贼。至此,讨伐平定了他,还命令大都督府对左君弼的罪行进行审查,约束他的士兵。

庚寅日,原元朝的参政阿失宁从西蕃前来归降,进献马匹,并且将灌顶国师的玉印献上,(皇帝)下诏赐给他有织金花纹的精美丝织品。

丁酉日,河州卫报告说:“乌思藏怕木竹巴地方的故元灌顶国师章阳沙加,很受人们的信服。现在朵甘地区的赏竺监藏和管兀儿互相仇杀,如果朝廷派章阳沙加去招抚他们,那么朵甘一定会归附朝廷。”中书省将这件事奏报皇帝,皇帝下诏章阳沙加仍然保有灌顶国师的名号,派使者赐给他玉印和彩色绸缎,让他居住在报恩寺,教化开导当地百姓。

戊戌日,诏令天下举行乡饮酒礼。皇上认为国内安定,想教化民俗,让社会恢复到古代的样子,于是下诏命令有关部门举行乡饮酒礼。于是礼部上奏采用《仪礼》以及唐、宋时期的制度,又参照《周礼》中关于使百姓读书的旨意,参考制定了相关礼仪。

在京城应天府及直隶府州县,每年孟春正月、孟冬十月,官府与学官率领士大夫中的年长者在学校举行乡饮酒礼。

在京城之外的行省所管辖的府、州、县,也都以京城(的做法)为榜样。

那里的百姓以一百户人家作为一个里社单位举行集会,由粮长或者里长主持集会。一百人以内把年龄最大的人作为主要宾客,其余的人按照年龄大小依次就座。每个季度在乡里施行,大致都是以端正长幼尊卑的说法为根本,而以宾礼对待并荐举贤能之人、春秋时节演习射礼(这件事),也可以通行。

所使用的酒和菜肴,不要达到奢侈浪费的程度。

如果学习律令,就用刑部所编的《申明戒谕书》来配合学习。

那些武职衙门,在京城的各卫亲军指挥使司以及指挥使司,凡是镇守的军官,每月初一这天,也要按照大都督府所编写的戒谕书率领下属官员朗读它。这样一来,民众就会知道有所警戒而不犯法了。

皇帝批示说:‘可以。’

广西浔州府出现天鸣现象,梧州府的苍梧县、贺州、恭城、立山等县发生地震。

山西潞州黎城县出现大雷、大风和冰雹(灾害)。

己亥日,礼部上奏重新制定有品级官员的妻子和母亲的帽子、服饰的制度。

一品有封号的妇女的礼服,使用山松图案、特殊的发髻、五株翠松,八只金翟(一种鸟形饰物)。冠上正面缀珍珠、翟鸟、珍珠翡翠翟鸟一只,珍珠翡翠花四朵,珍珠翡翠云喜花三朵,后鬓缀珍珠、梭球一个,珍珠翡翠飞翟一只,珍珠翡翠梳四把,金云头连三钗一个,珠帘梳一个,金簪子两只,珍珠和翠玉装饰的耳环一对。大袖衫使用正红色(的衣料),霞帔、褙子都使用深青色(的衣料),纻丝、绫、罗、纱(这些衣料)根据情况选用。霞帔上绣有蹙金云霞翟纹,装饰着钑花金坠子。褙子上绣着金色云霞翟鸟纹。

一品命妇常服,佩戴珠翠庆云冠,上面有三个翠翟,一个金翟,口中衔着珠结。鬓边珠翠花两朵,小珠翠梳一双,金云头连三钗一支,金压鬓双头钗两支,金脑梳一把,金簪两支,金脚珠翠佛面环一双。手镯和臂钏都用黄金制作。长袄、长裙要用各色贮丝绫罗纱制作。长袄的滚边,有的是紫色,有的是绿色,上面用蹙金绣绣着云霞和翟鸟的图案。看带用红、绿、紫三种颜色,上面绣着蹙金云霞翟纹。长裙上横竖交错地绣着金色的缠枝花纹。

二品命妇礼服,头戴特髻,上面有七只金翟鸟,口衔珍珠做成的花结,其他的与一品相同。常服也与一品官员相同。

三品命妇礼服,特髻上有六只金孔雀,口中衔着珠结。正面有一只用珍珠、翡翠制作的孔雀,脑后的鬓发处有两只翠孔雀,(佩有)霞帔,霞帔上绣着用拈紧的金线刺绣成的云霞孔雀图案,(还有)镂花的金坠子。褙子上绣有金色的云霞孔雀图案,其余的部分与二品官员的日常服饰相同。

冠饰上有三只珠翠孔雀,两只金孔雀,孔雀口中衔着珠结。长袄的边缘装饰(缘襈),束带有的是紫色有的是绿色,并且绣着云霞孔雀的图案。长裙的横竖襕(一种服饰上的装饰区域)都绣着缠枝花纹,其余的与二品相同。

四品命妇头戴的特髻上有五只金孔雀,口中衔着珠结,其他装饰与三品命妇相同。

常服也和三品官员相同。

五品官员的特髻上有四只银质镀金的鸳鸯,鸳鸯口中衔着珠结;髻的正面有一只用珍珠和翡翠制成的鸳鸯,还有三朵用小珠子铺成翠云的喜花;后鬓有两只翠鸳鸯;有一支银质镀金云头连三钗,一把小珠帘梳,两支镀金银簪,一双小珠梭环。

霞帔上绣着云霞鸳鸯的图案,缀着镀金银质花坠子。

褙子上绣有云霞鸳鸯的花纹,其余部分与四品常服相同。

冠帽上装饰着三个小珍珠、翠玉鸳鸯,两个镀金银鸳鸯,还有挑珠牌;鬓发边有两朵小珍珠、翠花,一个云头连三钗,一把梳子,两支压鬓的双头钗,两根镀金簪子,一双银脚珍珠翠玉佛面环。

手镯、臂钏都用银镀金,长袄、衣领边缘的缘襈,绣云霞鸳鸯图案,长裙横竖襕,绣缠枝花图案,其余的与四品命妇相同。

六品,头戴特髻,上面插翠松三株,银镀金练鹊四枚,嘴里衔着珠结,正面插银镀金练鹊一枚,小珠翠花四朵,后鬓插翠梭球一个,翠练鹊两个,翠梳四个,银云头连三钗一个,珠缘翠帘梳一个,银簪两个,大袖衫用绫、罗、?绢,各随所用。

霞帔上绣有云霞、练鹊的花纹,配有钑花银坠子;褙子上绣有云霞、练鹊的花纹,其余的与五品官服相同。

常服,冠上镀金银练鹊三只,又镀金银练鹊两只,垂挂小珠牌,手镯臂钏都用银制成,长袄、有缘饰的袄、看带,或是紫色或是绿色,绣着云霞练鹊的花纹,长裙,红色的裙阑干,绣着缠枝花纹,其余的都和五品、七品礼服相同。

常服和六品相同。

八品、九品官员的礼服,只有大袖衫、霞帔、褙子、大衫和七品官员相同。

霞帔上绣着缠枝花纹、用银片镂刻花纹制成的坠子,褙子上绣着折枝的团花,通常使用饰有小珠子的庆云冠。

常服也用小珠装饰的庆云冠,有三只银质间镀金银的练鹊,又有两只银质间镀金的练鹊,垂挂小珠牌,还有一支银质间镀金云头相连的三钗,两支银质间镀金压鬓的双头钗,一把银质间镀金的脑梳,两支银质间镀金的簪子,长袄、镶边,束带都绣缠枝花,其余的与七品相同。

凡是有品级官员的祖母、母亲,与子孙共同居住的亲弟弟、侄子家的妇女的礼服,都应该依照本官员所担任的官职品级,统一使用漆纱珠翠庆云冠、大衫、霞帔、褙子、缘襈、〔澳〕袄、裙。

只有山松形状的发髻,只允许接受封诰敕令的人使用。

品官的次妻允许用本品珠翠庆云冠、褙子作为礼服,用销金阔领长袄、长裙作为常服。

婢女、使女等人梳着高高的发髻,穿着窄领长袄、长裙(这些服饰用绢布制成)。

小婢女梳着双髻,穿着长袖短衣和长裙。

皇帝批示说:可以。

庚子日,故元赵王汪古图、左丞钱友德前来投降。

燕山卫都指挥使司将原元朝山后、宜兴等州的遗民召集起来组成军队,皇帝下诏给每人发放一件绵制的战袄、一匹绵布。

征南将军、卫国公邓愈的军队到达澧州,派营阳侯杨璟等人征讨散毛、柿溪、赤溪、安福等三十九洞,全部平定了这些地方。

盘顺元帅墨梢什用派他的弟弟万户墨西什用来朝见皇帝,进贡土特产,上缴元朝授予的银印一枚、铜印六枚。

皇帝下诏赐给墨梢什用各种用品及有花纹的丝织品,赐给墨西什用一件衣服。

设置盘顺长官司,任命墨梢什用为长官。

酉阳沿边溪洞军民宣慰司都元帅府的元帅冉如彪派他的弟弟冉如喜前来朝见,进献地方特产。

皇帝下诏书赏赐给冉如彪两匹有花纹的丝织品,赏赐给冉如喜一套衣服。

设置酉阳州,任命冉如彪为知州。

乙巳日,礼部说:“按照旧制,在文武官员班位相同的情况下,武官在左边,文官在右边。

现在各行省掌管印信的官员官秩是从一品,都指挥使司掌管印信的官员官秩是正二品。

凡是在公会上举行礼仪活动时,应该让行省掌印官排在首位。

皇帝下诏书命令行省中还未授任从一品官职的人,其班首按照品级来排序行事。

五月丁未朔日,皇上认为辽东气候寒冷,戍边士兵艰苦,命令中书省提前准备三万套衣服和鞋子送去,又把绵裘赐给将领校尉。

庚戌日,命令各官署设置斋戒牌。皇帝对中书省大臣说:‘斋戒,是古人用来向鬼神表达洁净(虔诚)的方式。’

我对于祭祀之事,每次进行斋戒的时候必定竭尽自己的诚心,不敢有一点懈怠疏忽。

我还担心各部门不能领会这个意图,在斋戒之日行为轻慢,即使幽冥中有鬼神,会考察他们的罪过,不如提前告诫他们,使他们知道警戒。

他命令各个部门各自设置木牌,在木牌上刻字,说:‘国家有固定的法律,神灵在看着呢。’

每次遇到祭祀就把它设置(摆放)起来。

辛亥日。升骁骑右卫千户江文清为广武卫指挥佥事。

江文清招集红罗山旧有的四千多名元朝遗留的士兵前来投降,所以才有这个任命。

壬子日,大将军徐达率领军队到达岭北,与敌军交战,失利,收敛军队坚守边塞。

皇帝赐给平定广西叛乱蛮夷回来的京卫将士文绮帛各四百八十匹有余,钱二千七十五万有余。

癸丑日,青州都指挥使司奏称:‘青州军粮储备,应该让商人在堰头石辛纳粟换盐,以节省转运的费用。’

听从了他的建议。

夜里,中都皇城的万岁山降下了像弹丸一样大的冰雹。

乙卯日,青州即墨县、莱州胶水县刮起大风,下起暴雨,还夹杂着冰雹。

中书右丞建昌王溥派人来报告说:“最近我监督工人采伐木材,建昌蛇舌岩上有一个身穿黄衣服的人唱歌道:‘龙蟠虎踞势迢峣,赤帝重兴胜六朝。’”

“历经八百年(周朝的国运)最终王气又重新出现,舜帝(重华)从此继承唐尧(的伟业)。”

它的声音如同钟声一样。

唱完后,那个人忽然就不见了。

皇帝说:“明白事理的人不会被神怪迷惑,坚守正道的人不会被谶纬动摇。

汉代的文成将军和五利将军足以成为鉴戒,他们做的事情涉及妖邪荒诞之事,怎么能相信呢?

丙辰日,因为即将在方丘举行祭祀,赐给陪祀官、乐舞生以下所有执事人员麻制的明衣。

皇帝前往斋室,对中书省的大臣说:‘朕前几天心中不安,夜里无法入睡,就像有什么事情在警示我一样。’

忽然听说中都皇城的万岁山降落下非常大的冰雹,难道就在那里(发生了感应)吗?

根据占卜之书的说法,冰雹是战争的征兆,应该派人告诫防守的官员,让他们严加防护,以防备意料之外的情况。

中书省、御史台的官员于是上奏说:‘各个州县遭受了冰雹灾害,庄稼受损,乌鸦麻雀也有被砸死的。’

皇上说:‘汉宣帝和石勒在位时,也有下冰雹损害庄稼、砸死飞鸟的事情。’

君主能怀着敬畏之心修养德行,那么天灾就可以消除,朕对此怎敢不谨慎呢?”

戊午日,夏至,在方丘祭祀皇地只,礼仪结束后,皇帝乘车返回乾清宫。

皇后、妃嫔见到皇帝说:“正是农忙的时候,老天很久不下雨了,秧苗还没有入土,我担心百姓会失望,为此感到十分忧虑。”

“你们都应该吃素食,从今天开始,等到雨水重新降下,再像往常一样吃(正常的)膳食。”

于是宫中从后妃往下的人都吃素食。

当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雨,第二天清晨,水已经有一尺多深了。

皇后穿戴好礼服、礼冠前来庆贺,并且说:“臣妾侍奉陛下二十年了,常常看到陛下的爱民之心,深切诚挚地存在于思虑之中。”

“如今天气干旱,陛下的诚意令人信服,感动上天,于是有降雨的回应,百姓能够粮食充足,臣妾冒昧前来恭贺。”

皇帝说:“君主是为了养育百姓而存在的,百姓和君主是一个整体,百姓的粮食有缺口,我心里怎么能安宁呢?”

“幸亏上天垂怜眷顾,降下这场好雨,我有什么德行能够承受呢?”

“皇后能与朕同心协力,忧心操劳国事,是天下和国家所依赖的人。”

己未日,辰州卫指挥同知谷继先去世,皇帝下令让有关部门护送灵柩回六安安葬,并派官员前去祭祀,说:“我在淮西起兵,随后平定了江东。

你从宁国来投奔我,我提拔你为千夫长,让你守卫赣州,你多次建立功劳,于是我任命你为辰州武卫同知,管理当地的少数民族。

先前听说你得了病,就立刻派遣医生进行治疗,哪里料到竟然因为这个病,就丧了命,朕心里很悲痛。

现在让你的妻子儿女迎接你的灵柩回乡安葬,朝廷会派遣官员携带祭品前往祭奠。

希望您的神灵不糊涂,享用祭品。

甲子日,太阳上出现了黑子。

丁卯日,倭寇侵犯海盐县的澉浦,杀害抢掠当地百姓。

戊辰日,命令户部招募商人在永平卫鸦红桥缴纳粮食换取盐引。其中淮盐每引需缴纳米一石五斗,浙盐每引需缴纳米一石三斗,山东盐每引需缴纳米二石,河间盐每引需缴纳米六石。

当时纳哈出派人窥伺边境,想要扰乱边境,所以要储备物资等待征讨。

高丽、日本送回所劫掠的沿海男女七十八人,皇帝诏令有关部门将这些人送回故乡,原元朝沿海行枢密院同知叶延秀等人前来归降。

这个月,皇帝诏令天下说:‘我听说三皇确立准则,按照时节引导民众,开始制作厨房、农具、衣服,民众开始有了住所。’

‘五帝推行的仁政,不过是遵循三皇的优良规范,因为当时社会还不完备,所以需要当时的君主向民众展示他们的主张,天下的百姓才会听从。’

‘从周朝到汉朝、唐朝、宋朝,也会根据不同的时势调整政策,国家才会昌盛,人民才会安定。’

‘朕承蒙皇天后土的恩命,在天下祖宗神灵的统御下,得到众多神灵的护佑,得以登上帝位,到现在已经五年了。’

‘我本是平民出身,没有学习过儒家的经典,况且平定叛乱、顺应民心已经有二十一年了,从来没有安定的生活。’

‘纲纪刚刚建立,所以大道还没有完全实现,百姓没有被教化。’

‘市镇、乡村之中,仍然遵循元朝的习俗,天下已经完全平定,礼仪风俗,难道不可以匡正吗?’

‘现在有这个诏令,来告诉你们这些臣民。’

‘以前发生战乱,百姓流离失散,因此被人当作奴隶的,应当立即放他们回去。’

‘士人和普通百姓的家庭,不要收养被阉割的奴仆。’

‘那些功臣不在这个规定之中。’

‘古时候邻居相互帮助,有祸患灾难时互相援救。’

‘如今州县的城市和乡村中,或许有受冻挨饿不能养活自己的人,命令乡里中的富裕人家借钱借粮来资助供养他们。’

‘工业、商业和农业,都听任他们原来的发展,等到有了充足的盈余,然后再偿还(债务等)。’

‘孤儿、寡妇、残疾人和那些没有能力维持生计的人,官府要进行赡养,不要使他们流离失所。’

‘那些病愈后愿意登记为民的人,可以听任他们。’

‘同乡之人按照年龄长幼来论资排辈,这是自古以来所崇尚的。’

‘凡是平时相见,行揖拜之礼时,年少者要先施礼;每年的宴会位次的排列,年长者居于上位。’

‘佃户拜见田主,不论年龄大小,都要像年轻的晚辈对待长辈一样。’

‘长辈的礼节,如果和雇主有亲属关系,不拘泥于主佃的关系,那就用亲属的礼节行礼。’

‘乡饮酒礼,是用来明确长幼秩序、使风俗淳厚的。’

‘现在已经荒废了很长时间,应该让中书省详细制定礼仪,颁布遵守。’

‘婚姻,是古人非常重视的事情。’

‘近代以来,人们受习俗影响,专门讨论聘礼的多少,这是违背礼仪制度的。’

‘办理丧事以悲哀为主,葬礼祭祀的器具,要与家庭经济状况的好坏相称。’

‘如今富有的人生活奢侈,贫穷的人靠借贷度日,(丧葬时)都致力于追求显赫豪华,还有人被阴阳风水的说法所迷惑,停放灵柩一年以上,以至于(棺木)暴露在外。’

‘应该让中书省集中商议(此事),然后颁布告示告知天下之人。’

‘天下四方已经平定,流亡的百姓各自回归故乡,这其中有男丁少而田地多的人,不允许依旧像以前那样占据他人的产业。’

‘如果有男丁多而田少的情况,允许他们在附近的荒田内耕种,官府会检验他们的劳动力,然后分给他们田地耕种。’

‘中国的衣冠服饰,被胡人的习俗破坏了,我曾经考定过品官命妇的冠服,以及士庶人的衣巾、妇女的服饰,在全国推行。’

‘只是民间妇女的首饰和衣服,还遵循旧的习俗,应该让中书省颁布规定的样式,务必恢复古时的典制。’

‘佛教、道教的教义,是以清净无为为根本的。’

‘每当举行斋醮仪式时,男女混杂在一起,饮酒吃肉放纵自己,我已经命令有关部门严格禁止约束。’

‘福建、广东、广西等地,有权势的富贵人家,大多将别人家的孩子阉割后役使,这些被阉割的孩子叫做火者。’

‘从今以后,有犯这种罪的,以阉割的罪名惩罚他,将他收为官府的奴隶。’

‘唉!’

‘用华夏的文明来改变夷狄的风俗,这是风俗之所以淳厚的原因;哀怜穷苦的人,赈济贫困的人,这是仁政所应当施行的。’

‘根据不同的时代情况制定适宜的措施,和民众一起变革更新。’

‘这样就可以达到礼义的风尚,永远稳固太平昌盛的治理。’

‘告知你们这些大臣和百姓,体会我的深切情怀。’

骁骑、羽林、江阴等卫所发生火灾,烧掉了房屋和官仓,一共死了十个人。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