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白话明太祖实录 > 第44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四十

白话明太祖实录 第44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四十

作者:中天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08:36:49

洪武二年(4066年)三月初一,皇上和儒臣谈论《易经》,谈到天地养育万物,圣人养育贤才并泽及万民。

皇帝说:“君主的职责在于养育百姓,只要能够养育贤人,与他们共同治理国家,那么百姓就都能得到养育。然而了解人是最难的,如果所培养的人确实是贤能的,而任用他们治理百姓,那么国家就不会有白白浪费的俸禄,百姓就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如果所供养的人不是贤人,反而会危害他的百姓,这对国家有什么好处呢?所以君主供养贤人并不难,难的是了解贤人。”

大将军徐达从蒲州率领军队渡过黄河,第二天,驻扎在蒲城的车渡店、七棱等营寨,守军都逃跑了。徐达命令指挥朱明等人派兵守卫。元鄜城守将副枢施成前来归降,交出他所接受的宣印,于是(我方)派兵驻守鄜城,仍然命令施成一同驻守。

丙申日,皇上因为旱灾接连发生,于是想起自己身份低微时的艰苦,就减少膳食,反省过错,祭告皇父仁祖淳皇帝、皇母淳皇后说:‘祖宗积累德行,众神灵保佑帮助,平定祸乱,上帝任命我做天下百姓的君主,把管理百姓的职责交给我,让我使百姓生活富足,我只担心不能胜任,每日心怀忧愁恐惧。我看到去年各地发生旱灾,百姓的生命处于危险之中,今年春天风雨不按时到来,丰收还是饥荒还不能预料,于是想到自己身份低微的时候,父皇、母后在灾年缺少食物,摘取可以吃的草类,混杂着米一起煮,艰难困苦的情景,怎么敢忘记呢。现在我富有天下,却遭遇这样的时运,过错实在是在于我啊,百姓有什么罪过呢!于是准备了粗茶淡饭,和妻妾们一起吃了十几天,来和百姓共同承担艰难,来回应上天的谴责,特此告知你们。’

命令京城卫所的将士练习武艺。当时各位将领率领军队平定中原,进入关陕地区,而留在京城的将士大多过着安逸的生活。皇帝告诉他说:“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提前准备,这样才能成功。事先疏通河道,面临干旱时就不用担心(无水可用);已经干涸了才去打水,焦土也难以得到滋润。你们在闲暇的时候,应该练习武艺,不能因为无事就贪图安逸。那些沉溺于安逸享乐的人,必定走向危险灭亡,在安逸时考虑到危险的人,才可以长久保持安宁。又说:‘取得成功并不容易,保持福禄就更难了。’现在国家任用人才,就像使用车子,如果有抵触而不能顺利前行(的情况),就(把东西)移装到别的车子上了。你们要引以为戒啊!”各位将领都磕头谢罪。

丁酉日,派遣中书参政蔡哲祭祀三皇,让勾芒、祝融、力牧、风后附祭(配享祭祀)。勾芒、祝融坐在右边,风后、力牧坐在左边,依照祭祀先圣先师的礼仪。祭祀三皇时,盛放的食品有笾豆各八个,簠簋各两个,登铏各一个,爵三个。牺尊、象尊、山罍各一个,帛一匹,颜色为白色,还有祝一人,一共使用牛、羊、猪各一头。祭祀时配享的笾豆各四个,簠簋各一个,铏一个,爵三个,象尊、牺尊各一个,币一个,白色,祝板一个,共用羊、猪各一个。祭祀时演奏登歌,祝文说:伏羲啊,伟大的君主最初画成八卦,教导百姓书写文字,继承上天意旨树立准则,开始开创道统。恭敬地用币帛、牺牲、粢盛等各种祭品,按照礼仪明确地进献,让勾芒氏配享祭祀。神农说:伟大的祖先开始制作耒耜(一种农具),民众才开始以谷粒为食,(他)尝遍百草,功绩救济万世。恭敬地用币帛、牲畜、谷物和各种祭品,按照礼仪明确地进献(于神),以祝融氏配享(祭祀)。黄帝说:‘伟大的帝王通达变化、神奇地施行教化,垂衣拱手(无为而治),制度逐渐完备,来救济万民。’现在谨以牺牲币帛、五谷庶品,敬献给祖先,以风后氏、力牧氏配享。勾芒说:“在季春时节,要祭祀太昊伏羲氏。”神灵有盛德,木德为其属性,春天为万物生发之始,功业遍及万物,其根本在于至仁至善。恭敬地用币帛、牺牲、谷物等各种祭品,依次恭敬地进献陈列(于神前,表示祭祀)。祝融说:‘只有火是盛德之神,主管夏天,滋长万物,功劳在上古时期,恩德惠及无穷无尽的后世。’风后说:‘只有您贯通天时,揭示孤虚的奥秘,辅佐轩辕,您的德行和功业将会名垂千古。’力牧说:‘只有神的兵法奇特隐秘,有光辉有威烈。’土德更加崇高,功绩流传万代。我的词如同勾芒。

皇上因为春天很久没有下雨,就向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城隍、旗纛诸神告祭。中间设置风云雷雨、五岳(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嵩山)、五镇(东镇沂山、西镇吴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中镇霍山)、四海(东海、南海、西海、北海)、四渎(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共五个坛;东边设置钟山、两淮(淮南东路、淮南西路)、江西、两广(广东、广西)、海南、海北、山东、燕南、燕蓟山川、旗纛(军旗)等神位,共七个坛;西边则是江东、两浙(浙东、浙西)、福建、湖广(湖北、湖南)、荆襄(荆州、襄阳)、河南、河北、河东、华州、京都城隍共六个坛,总共十八个坛。皇帝在中五坛献上帛。初次献祭时,皇上亲自举行祭礼,两边廊庑中的神位,则命令官员分别献祭。每个祭祀坛上祭祀用的牲畜是牛犊、羊、猪各一头,祭祀用的币,祭祀太岁、风云、雷、雨时用白色的,其余的各依照它们所代表的方位使用相应颜色(的帛)。笾豆、簠簋的规格(祭祀时的数量等方面)比照社稷(祭祀时的情况)。进献一只登(食器),里面盛着未加五味的肉汁,进献两只铏(盛羹器),里面盛着五味调和的羹,其礼仪和平常祭祀相同。祝文中说:“朕继承前代君王统御天下、治理教化万民,在去年纪年建号之初,天下就遭遇了旱灾,中原地区的百姓尤其遭殃。今年自从孟春时节下过雨之后,中春时又沾了一点小雨,到现在再没下过雨,虽然还没有妨碍到农忙之事,但气候终究还是没有调和顺畅。俯伏而思,去年因为旱灾,百姓大多处境艰难,如今又缺少雨水,百姓的生计依靠什么呢?我实在非常担忧。我日夜深思,天地爱惜生灵,一定不会让百姓落到流离失所的境地。然而神灵如果没有人类(祭祀)的话,靠什么来享用(祭品)呢?人如果没有神灵,又拿什么来祭祀呢?我不敢频繁打扰天地,只有众神主管下方土地上的民众与万物,参与协助天地的造化之功。希望神明能够将百姓的疾苦告知于天地,祈求赐予及时的风雨,让粮食丰收,养育百姓万物,让他们都能顺遂地生活,我怎敢不知道报答呢!”请享用。

戊戌日。皇上晓谕指挥同知袁义说:“你所统领的士兵,大多是山东的壮士,勇敢并且好争斗,如果加以训练,全都是精锐的士兵。然而应当推行恩意来使他们归心,严明号令来统一他们,这样在临敌作战时,才能让他们拼死效力。现在新晋升武职的人,大多不懂得训练士兵的方法,也不想想如今的富贵,都是从战功中得来的。况且智慧超过一百个人的人,就能成为一百个人的首领;智慧超过一千个人的人,就能成为一千个人的首领;智慧超过一万个人的人,就能成为一万个人的首领。以前平章俞通海与陈友谅在鄱阳湖交战,陈友谅用巨大的战舰逼近俞通海的船,形势危急,他所统率的士兵都奋勇作战,用头抵住战舰,头盔都被撞坏了,这才得以逃脱。如果不是俞通海训练有素,恩威并施,怎么能让士兵们拼死效力到这种程度呢?你们要效仿他,千万不要懈怠懒惰而荒废政事。”

翰林学士朱升等人奉皇帝旨意撰写了斋戒文,说:‘凡是祭祀,都要先进行斋戒。有了戒惧,然后才可以感动神明。戒是禁止外在的行为,斋是整理内在的身心,沐浴并更换新衣,离开家中的卧室到外面去住,不饮酒,不吃荤,不去问候病人,不去吊唁丧事,不听音乐,不处理刑律诉讼之事,这就是戒。专心一意,恭敬谨慎,不想其他的事,如果有什么想法,那就想所祭祀的神灵,就像在自己头顶上,就像在自己左右一样,保持纯粹真诚,不要有片刻的懈怠,这就是斋戒。举行大型祭祀活动时要斋戒七天,前四天叫做‘戒’,后三天叫做‘斋’。中祀要斋戒五天,前三天是戒,后两天是斋。’皇帝看完之后,说:“凡是祭祀天地、社稷、宗庙、山川等神灵,都是为天下生灵祈福,应该下令让百官一起斋戒。如果自己有向天地众神祈祷的事情,且这些事情与百姓无关,担心百官斋戒时不能做到专心致志,就不下达命令。”又对中书省大臣说:“朕每次祭祀天地众神,只是表达我的感恩戴德之意,祈求福祉,来保佑百姓,从来不敢自己求福。况且斋戒是用来表达诚意的,诚意到了还是没到,神灵降临还是不降临,都和斋戒有关。所以我每次斋戒,都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现在确定的斋戒时间,大祀为七天,中祀为五天,这不是太久了吗?一般来说,时间长了人心就容易懈怠,懈怠之心一产生,反而变得不恭敬了。可以在临近祭祀的时候斋戒三天,务必做到精神专注,这样或许就可以感动神明了。”皇帝命令太常将这个规定记录下来,成为法令。

己亥日,大将军徐达的军队驻扎在栎阳县的康桥,派遣武德卫参随乔巨川守卫同州,雄武卫参随孙德等人守卫沧头和栎阳,接着奔赴鹿台,以便攻取奉元。

庚子日,将福清州改为福清县。设置廉州百户所,调遣雷州卫百户欧阳永昌率领士兵守卫此地。

翰林学士朱升因为年老请求退休,皇帝下诏同意了。朱升字允升,是徽州休宁人。朱升师从同郡的陈栎,陈栎博学多识,遍览群书,在石门隐居。朝廷军队攻下徽州以后,朱升就被召见,多次接受询问。等到皇上即位,他被授予现在的官职。到这时因为年老辞官回到石门,后来在家中去世。他所着的有《易》《诗》《书》《周官》《仪礼》《礼记》《四书》《孝经》《小学》的旁注注解,以及《书传补正辑注》流传于世。

皇上晓谕诸位将领说:“自古以来的帝王,处在安乐时能考虑到危险,处于太平时代能考虑到动乱。现在天下刚刚平定,怎么能就认为已经安定而忘记警戒呢?我看你们大多没有这样的智谋思虑,只知道享受富贵,寻求娱乐,对于自己所统领的士兵,完全不知道训练选拔。倘若一旦有紧急的情况,又怎么能派上用场呢?我以前打下金华时,住在廉访司,有几个负责清扫的老兵,能讲述元朝当时征兵的事。使者问对方的主将说:‘你的士兵还有吗?’回答说:‘有。’使者问:‘在哪里?’主将举起佩戴的锦囊,拿出一张纸,指着纸说:‘都在这里了。’他们懈怠松弛到这种地步。等到天下大乱,没有士兵可用,于是召集农夫,驱赶市民当兵,以至于这些人拉不开弓射不出一箭,只能一个挨一个被杀,妻子儿女都被俘虏。国家的灭亡,实际上是这些人造成的。你们能不引以为戒吗!”

大将军徐达率军到达鹿台,然后进入奉元路。当初,元朝行省平章李思齐占据凤翔,副将许国英、穆薛飞等人守卫关中,张思道和孔兴、脱列伯、被称为金牌张龙、济民李景春等人驻守鹿台,来保卫奉元。等到听说大军入关,张思道等人提前三天从野鱼口逃走了。徐达到达后,派都督佥事郭子兴率领轻骑兵直捣奉元,而自己率领大军跟随其后,渡过泾水、渭水,到达三陵坡,一千多名父老乡亲出来迎接并投降。徐达于是按兵不动,命令左丞周凯进入城中安抚晓谕(百姓)。第二天,徐达整顿军队进城,将奉元路改为西安府,任命夏德润代理知府的职务,常达代理经历。当徐达的军队抵达鹿台时,元陕西行省平章哈麻图抛弃奉元逃往盩庢,被当地的民兵杀死。平章政事歪头、西台治书侍御史王武逃走了,后来又投降了,于是将他们斩首。西台御史桑哥失里守卫关家洞,徐达派兵攻打他,桑哥失里走投无路,坚决不肯投降,和妻子儿女一起跳崖而死。左丞拜泰古逃进终南山,郎中王可服毒药而死。检校阿失不花上吊自杀而死。三元县尹朱春对他的妻子说:‘我应当以死来报效国家。’妻子说:“你能尽忠,我难道不能尽节!”也一起跳下悬崖死了。当时关中地区归附后,百姓遭受饥荒,皇上听说后,下令每户赏赐一石米。接着又命令他前往孟津粮仓,每家发给二石米,百姓都很高兴。

辛丑日,皇帝与翰林待制秦裕伯等人谈论学术。皇上说:‘做学问的道理,在于志向不可以自满,度量不可以狭小,意志不可以骄矜。志得意满就会骄傲自满,度量狭小就会趾高气扬,意气骄矜就会器量狭小,骄傲自满就会受到损害,趾高气扬就会变得懈怠,器量狭小就会变得卑下浅陋。所以圣人的学问,以天为标准;贤人的学问,以圣人为标准。如果局限于狭小的范围并且被平凡浅近的东西所束缚,那么又怎么能够扩充、增广自己的学问呢?’裕伯回答说:‘确实如同圣上所说的那样。’

壬寅日,参政陆聚攻打承天寨,攻克了它,俘获那里的头目等人共二百七十户、男女一千多口。夜里,太阴星侵犯鬼宿。

癸卯日,副将军常遇春、冯宗异等人率领军队从陕西出发,前去攻打凤翔。

丙午日。皇上对翰林侍读学士詹同、待制秦裕伯等人说:“过去各地局势动荡不安,百姓遭受的灾祸极其严重。上天之道厌恶混乱,人心都向往安定,所以作乱的人最终都会灭亡。现在虽然疆土已定,但中原大地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东南地区虽然已经恢复,但粮食物资和劳役又都依赖于东南地区,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让百姓休养生息呢?”詹同回答说:“陛下抚恤顾念遭受创伤的百姓,心中忧愁劳苦,实在是天下百姓的福分啊。”皇上说:‘受寒冷之苦的人想得到温暖,身受暑热的人想得到清洗。如今百姓盼望安定,超过了在寒冷时盼望温暖、在炎热时盼望凉爽的程度,正应当有办法来救助他们。’

大将军徐达派武德卫镇抚张野守卫鄠县。

副将军常遇春等人率领军队抵达凤翔,李思齐十分害怕,率领部下十多万人向西逃到临洮。常遇春指挥军队进入城中,俘获了元军的部将薛平章等人。

戊申日,皇上对翰林侍读学士詹同说:‘古代的人写文章,有的是为了阐明道德,有的是为了处理当世事务。像《尚书》中的典谟,都是明白易懂的,没有深奥怪异、难以理解的语句。至于像诸葛亮的《出师表》,又何尝是雕琢刻镂而成的文章呢?但他的诚意却流露于字里行间,至今人们诵读起来,自然会感到忠义而激动。近代的文人,不探究道德的根本,不通晓当代的事务,写文章虽然艰深,而意义实际上浅近,即使超过司马相如、扬雄,对实际应用又有什么补益呢?从今以后翰林撰写文章,只选取那些阐述道理、明晓当世事务的内容,不要使用浮华的辞藻。’

己酉日,将封州的封川、开建二县划归德庆府,阳山县划归连州。不久后,将封州合并到新州,将桂阳州合并到连州。

都督同知康茂才派遣百户周海将投降的前元平章周元圭以及赛因帖木儿送到大将军徐达的军营。赛因帖木儿,是王保保的部将,是知院八丹的弟弟。

辛亥日。大将军徐达命令各卫军士修建咸阳桥,派都督耿炳文镇守陕西,随后就率军从陕西出发,前往凤翔。并奉旨派遣平章杨璟率领左丞周凯及张参政等人回师征讨唐州。当初,军队攻下唐州,派指挥朱某驻守在那里。后来唐州的士兵发生叛乱,杀死了朱指挥。苏家寨的贼寇将领老马刘和南阳的郡县都纷纷起来响应。事情传开以后,皇帝派人命令徐达、杨璟等人前去讨伐。

癸丑日,设置北平、广西两个行省,任命山东参政盛原辅担任北平参政,中书参政刘惟敬担任广西参政。广西的州县原先隶属于湖广的,以及北平的真定等府州县隶属于山东、河南的,都恢复了原来的隶属关系。北平行省共管辖八个府、三十七个州、一百三十六个县、一个长芦盐运司。

改英德州为英德县,隶属于韶州府。

甲寅日,提拔御史台经历刘希鲁为刑部尚书。参政傅友德的军队攻克凤州,派指挥张龙镇守。

乙卯日,任命王居仁为侍御史。大将军徐达到达凤翔,任命指挥吴宏代理知府事务,不久又任命镇抚黄源代理同知,代替吴宏,还派遣指挥余思明率兵守卫。

戊午日,皇帝下诏增建国子监的学舍。起初,应天府学被立为国子学。到这时,皇上因为太学的规制不够宏大,对中书省的大臣说:“太学,是培育贤才的地方,是用来兴起礼乐,昌明教化的地方,是贤人君子产生的地方。古代的帝王,建立国家,统治百姓,都把这个当作最重要的事情。我在艰难困苦之后继位,首先建立太学,招揽儒者担任教师,来教育学生。如今学习的人一天比一天多,而学校房屋低矮狭窄,不够居住。命令工部扩建学舍,一定要高大明亮、宽敞开阔,使学生讲习有地方,游玩休息有场地,这样将来就能有很多有才能有德行的人了。”

这个月,设置了密云卫。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之四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