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白话明太祖实录 > 第120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六

洪武十年(4074年)十一月初一乙亥日,皇帝因为皇宫宫殿刚刚建成,规模不奢侈,非常高兴,因此对身边的大臣说:‘君主的喜好,关系非常重大,亲身践行节俭,足以修养心性;崇尚奢侈,一定会丧失德行。’我常常想起过去居住在淮右的时候,连年闹饥荒,吃穿都很艰难,很少能够如意。如今我富有天下,有什么愿望不能达成,有什么**不能满足呢?然而还要约束自己的内心,唯恐产生骄纵自满的情绪,使国家难以继续治理,因此要日夜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所以凡是有兴建工程之类的事,必定要反复衡量考虑,实在不得已然后才做,做的时候也未曾超过限度。在宫廷之中,皇后也能够以身作则,穿着朴素,亲自洗濯衣物,这并非是故意做作,而是害怕浪费物资,损害百姓的财富,不敢不谨慎。侍臣回答说:“奢侈是人之常情,大家都有这样的**;而节俭,即使富贵之人也难以做到。”陛下的节俭是发自内心的,没有丝毫勉强,实在是应该成为万世子孙的典范。皇帝说:“节俭这两个字,不仅治理天下的人应当遵守,治理家庭的人也应当遵守。你们每年的俸禄有限,可是每天的花销没有穷尽,如果费用有时过度,从哪里筹措呢?侵犯掠夺,剥削百姓,都是由此引起的。必须体会朕的心意,共同崇尚节俭,这样或许就不会有悔恨。

丁丑日,赦免天下犯罪判处杖刑一百以下的人。

己卯日,皇孙朱允炆出生,他是皇太子的第二个儿子。

壬午日,撤销四川茶盐运司。

癸未日。爪哇国王八达那巴那务派遣大臣八智巫沙等人带着金叶表前来朝贡,进献马匹、白鹿、孔雀、犀角等物品,皇帝赐给国王金织文绮、纱罗等物品,赐给八智巫沙等人罗绮、袭衣、靴袜,各有不同。

卫国公邓愈去世。邓愈起初名为友德,后来被赐予现在这个名字。他是泗州虹县人,身材相貌魁梧伟岸,有远大的志向,勇猛和力量超过常人。元朝末年发生战乱,邓愈的父亲邓顺兴也在乡里起兵,戍守临濠,与元兵作战而死,邓愈的哥哥邓友隆代替他率领他的部众。没过多久,邓友隆也病死了,众人就推举邓愈掌管军队事务,当时他才十六岁。每次出去打仗,他都挺身而出击败敌人,军队里的人都佩服他的勇敢。乙未年,皇上驻军在滁阳,邓愈从盱眙率领军队前来归附,皇上任命他为管军总管,跟随皇上渡江,攻克采石,夺取太平。不久,元朝将领蛮子海牙率领水军扼守采石,和陈野先合兵共几万人进逼城下,皇上亲自督兵抵御敌军,命令邓愈和徐达率领奇兵绕到敌军的后面出击,大败敌军,陈野先被擒获。

丙申日,军队攻破金陵,拔城。在溧水、溧阳,攻破镇江这些战事中,都立下功劳,被提升为元帅,戍守广德。长枪谢元帅率领众人前来侵犯,邓愈出兵奋勇攻击,俘虏了他们的总管武世荣以及士兵一千多人。丁酉年,胡大海转任枢密院判官,移军戍守宣州,率领军队夺取休宁、绩溪,乘胜攻克徽州,元朝将领八元帅战败逃走。江浙一带的苗帅杨完者率领着十多万军队前来攻打徽州城。当时徽州刚刚归附,城墙还没有修筑完工,防守抵御的器械都没有完备。邓愈激励将士们和胡大海等人抵御他们(苗人),大败苗人军队,活捉了他们的将领胡辛等一百五十八人,苗人四处奔逃溃散。婺源元帅汪同于是率领部众前来归降。戊戌日,(部队)攻打婺源,攻破元朝守将铁木儿不花元帅的营寨,杀敌首级五百多颗,追击到婺源东门,杀死敌军的主帅,俘获士兵三千多人。于是攻克了婺源。又夺取严州,攻打淳安县,贼寇首领金子琛战败逃走,缴获一百多匹马,招降了三千多名校卒。升任同佥枢密院事。苗军元帅杨完者又率领部众屯驻在严州乌龙岭,常遇春击退了他们。转任佥行枢密院事。

己亥日,率军攻占浙西、临安,在闲林寨大败张士诚的军队。庚子年,(他)驻守饶州。饶州城濒临鄱阳湖,而伪汉君主陈友谅占据江州,多次派遣水军来攻打饶州城,陶愈督率兵士抵御他们,多次打败陈友谅的军队。辛丑年,(他)被任命为江浙行省参政,仍然兼任佥行枢密院事,总领管制各路军马。当时,饶州境内强横不服的人还在迟疑观望,朱愈对他们表示恩信,于是众人都请求投降。不久带兵攻打浮梁,伪参政侯邦佐弃城逃跑,于是夺取乐平,击败萧总管的五千多人,俘虏万户彭寿等六十八人,饶州全境都被平定了。率军进攻江西,在临川的平塘驻扎军队。当时邓克明占据抚州,派使者表示愿意投降,但是实际上没有献出城池的想法。胡愈了解了他的情况,率领军队在夜里出发,到了第二天早上进入了抚州城,邓克明单枪匹马逃走了。第二天,(他)派人把分省的官印送来进献。李愈下令严肃,城中一片肃静,没有人敢冒犯。当时皇上亲自讨伐江州,陈友谅战败逃走。等到平定江西,命令邓愈率领步兵来会师。

壬寅日,朝廷授予月鲁帖木儿江西行省参知政事的官职,让他留下来镇守此地。投降的将领祝宗、康泰反叛,胡廷瑞逃奔到金陵,太祖命令徐达讨伐平定了他们。愈复守洪都。

癸卯日,陈友谅出动全部兵力围攻洪都,正赶上江水迅猛上涨,敌军率领水军抵达城下。邓愈和各位将领协同谋划,坚决固守,屡次出兵挫败敌军的锐气,敌军的气势受挫,双方相持总共达三个月。在会战的时候,皇帝亲自率领援兵到达湖口,陈友谅因为害怕而后退,于是双方在康郎山展开大战,陈友谅最终战败而死。

甲辰日,新淦人邓克明的弟弟邓志清反叛,占据了乡寨,吴愈派军队打败了他,俘虏了首犯胡理问、刘右丞等五十一人。于是与常遇春一起扫平了沙坑、麻岭、石洞等地的山寨,进兵至赣州,将其包围。

乙巳日,赣州投降,于是南安、南雄、韶州都派人来表达诚意。晋升为江西右丞,不久加任湖广行省平章,镇守襄阳。襄阳向西连接巴蜀地区,向北控制黄河、洛水一带,(与敌军)烽火可以互相望见,刚刚归附的百姓还没有坚定的意志,邓愈用恩惠来安抚他们,百姓于是得以安定。吴元年,被任命为御史大夫。第二年,皇上即位为皇帝,建立年号为洪武。皇帝命令大将军徐达筹划进军中原,而任命愈为征戍将军,让他收服长江、淮河一带还未归附的州郡。进攻唐州,攻克了它,于是夺取南阳,活捉元朝蔡国公史克新等人,又攻克随州,进攻洪山寨,率领士兵讨伐蜀河的莽张(可能是名叫张的草寇之类的人),擒获了他,从此金、商、均、房这些地方的境域全部平定。三年,邓愈任征虏左副副将军,跟随大将军徐达平定陇右,在定西大败扩廓帖木儿的军队,招抚河州、吐番等部落的首领何琐、南普、朵儿只、汪家奴等,使他们都投降了。而在河州以西,朵甘、乌思藏等部落前来归附的人非常多。这一年,评定功臣的功绩,赐予他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的称号,晋升为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封卫国公,俸禄三千石,赐予他铁券。四年,皇帝命令郭英前往湖广练兵运粮,供给征讨四川的军队。五年,担任征南将军,讨伐澧州等地溪洞的蛮夷,将他们平定。十年,吐蕃所属的川藏地区半路拦截并杀害乌思藏的使者,皇帝下诏书任命愈为征南将军前往讨伐他们。邓愈与副将军沐英分兵三路,直捣敌军巢穴,打败了川藏一带的敌军,追击到昆仑山,斩杀的敌军不计其数,俘获了马牛羊十多万头。皇上嘉奖他的功劳,派遣使者召回他。到达寿春后,因为生病去世,享年四十一岁。讣告传来,皇上哭得十分悲痛,下诏停止上朝三天,追封邓愈为宁河王,谥号武顺。灵柩到达三山门时,皇帝亲自前往祭奠,并亲自为他选择墓地。而原来在凤台乡的坟墓,太过狭窄,不能相称,于是重新选择了城南西山的土地,朝廷下令让有关部门建造坟墓,还下令将冯胜母亲张氏夫人以及弟弟冯冔的灵柩一同迁葬到这里。凡是办丧事需要的东西,都由官府供给。愈兄弟三人,兄即友隆,弟即冔。冔官至羽林卫指挥佥事。韩愈发妻所生长子韩镇继承爵位,改封为申国公。次子叫周铭,担任西安卫指挥佥事。赵愈沉着刚毅、简朴持重,为人谦逊恭敬、谨慎周密,他侍奉母亲以孝闻名,抚养年幼的弟弟,能表达出自己的爱,尤其能尊敬礼遇儒士,大概不只有将帅的谋略,而且有士君子的品行。

丁亥日。冬至日开始在奉天殿合祭天地。祝祷的文辞说:‘礼仪因义理而兴起,可贵之处在于情感与礼仪形式都能充分地表达。’以前建国之初,遵循古制,分别在南北郊祭祀天地,祭祀了九年,我心中一直不安。确实因为君主就像天地父母一样,(百姓)仰仗君主覆育、承载、生育、成长的恩德是一样的。等到他们隆重地举行祭祀大礼时,就有了南北的差异。按照人间事理来衡量,子女侍奉双亲,怎敢与双亲分开居住呢?我私下认为祭祀的礼仪,分别祭祀是礼仪的外在形式,合祭是礼仪的内在情感。如果只是拘泥于礼仪条文而不符合内心的真情实感,就不能称为礼。当时改建祀殿,工程还没有完工。现在朝堂刚刚建成,时间正值冬至,朝廷正在讨论在殿廷合祭天地的事宜。从今以后每年春天在南郊合祭天地,永远作为固定的礼仪。恭敬地尊奉皇考仁祖淳皇帝配享(祭祀),希望上帝、皇地只明察。

己丑日夜晚发生月食。

甲午日,皇帝命令礼部:“一品至七品的外命妇,没有受到册封的,不得戴山松特髻。”

甲辰这天夜里,木星干犯(某星)。房宿。这个月,免除河南、陕西、广东、湖广等地今年的田租。

江夏侯周德兴有罪应当被关进监狱,皇帝特地赦免了他。召集各位将军、丞相、大臣并告知他们说:“从前天下豪杰同时起兵,难道就没有智谋勇敢的人吗?然而(他)粗暴并且没有礼貌,最终自己招致失败灭亡。朕在这个时候,约束自身,谨守正道,推诚待人,所以才能成就大功。天下已经平定,朕与爱卿们共享富贵,各自做好本职工作,但往往有犯法的人,这是为什么呢?过去廖永忠多次犯有罪行,屡次被宽恕却不知悔改,又僭越礼制,过度奢靡,严重失去了作为臣子的礼节。明智的人、君子,自己遵守法度,又能教育子孙行善,不触犯法律,所以爵位俸禄可以世代相传,没有穷尽,愚蠢的人却恰恰相反。法令制度,是朝廷用来治理天下的依据。作为功臣,你们不能遵守法律来保全自己,反而让朝廷扭曲法律来保护你们,这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如果这样的事情再三发生,朝廷就难以处理了。我在祭祀的时候,一心斋戒肃穆,想要感通神灵,等到派遣你们这些人去奉命祭祀,你们却大多谋求私利而轻慢神灵,这是很不符合礼仪的。而且国家除了宫殿房舍之外,从来没有建造过一处台榭,作为游览观赏、宴饮娱乐的地方。可是你们竟然私自获取木材,大规模营建房屋,这难道是遵守法度教育子孙的道理吗?想到你们跟从我,都曾有功劳,所以才有了爵位,所以我才仔细地告诫你们,你们不要忽视我的话,要好好保全自己。

四川威州、茂州等地的土酋董贴里反叛,劫杀百姓,朝廷命令御史大夫丁玉为平羌将军,率领军队前去征讨。

新任命的有关部门官员,皇上告诫他们说:“近来各地有关部门上奏说缺少官员,朝廷及时选拔补充。”刚刚任命没多久,有关部门又再次上奏有职位空缺,为什么犯罪被罢黜的人这么多呢?如果把作奸犯科的心思转变为做好事的心思,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国家发给官员的俸禄,就像井水一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那些官员却不思守法以保俸禄,欺骗别人,欺骗上天,竞相去追求非法的财物,即使积累的钱财堆满了房屋,一旦事情败露,所有的财物都不再属于自己了。大丈夫立志做好事,成就功业就不难了。如果思考出现失误,陷入了不善良的境地,陷入其中而不觉悟,就会变得不可挽救。那些不知道做善事的人,是愚蠢的人;能够做善事的人,是贤能的人。至于做坏事的人,是最愚蠢且毫无顾忌的人。然而做善事还是做恶事,只在于人心中怎么想罢了。圣贤的教诲,只是遵循天性修养道德罢了,人们如果能践行它,终身受益无穷。人在年幼的时候不懂事理,长大后就知道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这是上天赋予的善良本性,如果按照这种准则天天践行,这就是遵循本性的准则;我做善事,而其他有志向的人效仿我,这就是修养品德的教化。如果能推广这个道理,那么还有什么善行不能建立,还有什么事情不能成功呢?现在你们这些官员,应当借鉴前人的错误,努力做好事,这样就能永保禄位了。

十二月初一乙巳日,发生了日食。

丙午日,皇帝对太师韩国公李善长等人说:“君主的聪明才智虽然来自于天性,但对于事物的道理必须经过观察了解才能明白,对于人情世故必须经过熟悉才能精通。假如遇到事情不熟悉,突然作出决断,恐怕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事情已经开始做了,才意识到不对,想要赶快改正,已经耽误很多事情了。以前让皇太子亲自听朝臣汇报政事,是想让他练习处理国家政务,只怕他在听政时,处理政事或许有不当之处。从今以后,各部门呈递给东宫(太子)的政事,你们各位大臣轮流参与决策是否可行,然后再上奏让我知道。

丁未日,皇上对都督府的大臣说:‘元朝末年天下混乱,我承受上天的使命,依靠将帅的力量,平定祸乱,四方得以安宁。’追思往昔,智谋英勇之士,有的为国家大事而死,有的寿终正寝,他们的功劳在国家,不能被泯灭。他们(这些人)有子孙的,应该录用(任用)他们(这些子孙),希望以此来告慰死者的英灵。于是都督府将丁忠等五百一十一人的名字上报朝廷,朝廷分别授予他们指挥、千户、百户等官职。皇帝又担心他年轻没有经历过世事,命令他在京城直隶卫所临时处理事务来考验他。

戊申日,设置神宫内使监,掌管太庙洒扫陈设的事务。

设置监令,正五品,设置丞,从五品。

司香奉御是正七品官职,典簿是从九品官职。

天地坛、祠祭署、神坛署这几个地方分别设置署令(官职),官阶为正七品;设置丞(官职),官阶为从七品。

司香奉御,官职为正八品。

甲、乙、丙、丁、戊五个仓库,设置大使,为正七品官职;设置副使,为从七品官职。

等到设置了皇城门官。

端门、承天门、东长安门、西长安门、东安门、东上门、东上南门、东上北门、西安门、西上门、西上南门、西上北门、北安门、北上门、北上东门、北上西门,各门设置正职一人,官阶为正七品;副职一人,官阶为从七品。

庚戌日。任命内使金吉担任圜丘署令,洪文、杜庆担任司香奉御。

辛亥日,真腊国王参答甘武者持达志派使者奈妹等人向朝廷上表进献方物,祝贺明年的正旦。

皇帝赐给他们的国王织金文绮、纱罗,赐给使者的衣帛也有不同的等级。

癸丑日,任命山东按察司佥事李渼为凤阳府知府。

渼,是滑县人。

当初以儒生的身份被征召为监察御史,后来担任山东按察司佥事,遭遇父亲去世,服丧期满后,被授予现在的职位。

丙辰日,太原府阳曲县发生地震。

戊午日,任命监察御史孙化、鲁干暂代通政使司左右参议之职。

庚申日,在聚宝门外设置了兵马指挥司。命令晋王府所饲养的官羊,全部让护卫去牧养。

在此之前,晋王府的羊多年分散到各个州县去饲养繁殖,羊繁殖、生长、死亡的数量各不相同,有关部门按照固定的数额查考核算并监督责令(百姓交羊),官吏趁机做坏事,百姓对此感到困苦。

到这时皇上听说了这件事,所以才有这样的命令。

甲子日夜晚,白色的虹霓贯穿月亮。

戊辰这一天,平羌将军、御史大夫丁玉的军队到达威州,当地的酋长董贴里率领众人前来投降,皇帝下诏设置威州千户所来镇守此地。

己巳这一天,将广东的万全驿改名为温泉驿,把儋州感恩县的白沙驿改名为甘泉驿,琼州府的驿站改名为琼台驿,仓库改名为广丰仓。

癸酉日,皇帝在太庙祭祀。这个月,各道的按察司官员前来朝见(君主)。

皇帝告诫他说:“我因为天下这么大,百姓中作奸犯科的人很多,管理百姓的官员不能全部了解他们的善恶,所以设立了风宪官,作为我的耳目,考察官员的善恶,激浊扬清,纠正错误,这是你们的职责。

凡是担任风宪官的人,应该体会朕的心意,秉持公正的态度。

廉洁奉公,自我坚守,国家的法律,必须力求精细周详,执法有误,鬼神都会明察的。

至于奸诈的人犯法,我非常厌恶,一定要彻底铲除他们,不能宽恕。

有关部门的职责是安抚治理百姓,享受百姓的供奉,却不考虑抚恤百姓,只把贪污搜刮百姓作为要务,这是百姓的蛀虫。

应该惩治他们的罪行,不要因为姑息迁就,放纵他们为害一方。

你们安稳地坐在高大的厅堂之上,与百姓相距太远,不去考虑百姓的疾苦,公正地处理案件,要你们又有什么用呢?

如今官员以九年为一个考核周期,这不是一天积累起来的。

你应当谨慎遵守法令制度,想着要和自己的职位相称。

如果有谁做不到,鬼神会明察这件事的。”

高丽国派遣使者前来恭贺明年的正月初一。

皇帝认为高丽国王王颛已经被弑杀,但他的国家多次派使者来进贡,就诏令中书宰臣说:“高丽国王王颛,自从入朝进贡,呈奉表文自称臣子,说世世代代的子孙,都愿意作为臣妾。

几年之后,(他)被奸臣杀害,等到(这个国家)奉表来进贡时,都说是继位的国王派遣来的,(我们)不能明白其中的实情,所以拘押了他们的使者询问这件事,最终也没能得到详细的情况。

拘禁他们的时间已经很久了,朕不忍心他们有思念父母妻儿的感情,特地敕令放他们回去。

不久,又派遣使者前来,(我方)拒绝而不接纳(使者)。

没过几个月,又派使者以朝拜正月的名义,进献表章和贡马,都自称是继嗣的国王。

像这样的事发生了五次。

朕看高丽对于中国,从汉朝到现在,他们的君臣大多不心怀恩德,只是凭借欺诈来制造祸端。

在汉朝的时候,高句骊失去了爵位,光武帝恢复了他们的王号,不久他们就侵犯边境,被汉军打得大败。

唐朝曾经赐封过他们,他们后来又背叛了,以至于父子二人被俘虏,家族姓氏从此断绝。

等到宋朝兴起,王氏掌管国家,而被契丹、女真逼迫,甘心做奴隶。

元世祖进入中原以后,曾经在他们国家即将灭亡的时候出手相助,但是他们却产生了二心,还偷偷杀害了使者,多次投降又多次叛乱,因此多次遭受兵祸。

如今王颛被人杀害,奸臣盗用国家权柄,按照《春秋》的义理,乱臣贼子,人人都可以诛杀他,又有什么可说的呢!

然而他前后派了五个使者,都说这是新王派他们来的。

中书省应该派人前去询问嗣王怎么样了,(他的)政令在哪里呢?

如果政令还像以前一样,继位的君主不被囚禁的话,就应当依照先王所说的,每年进贡一千匹马,派遣执政大臣中的一半人前来朝见。

明年向朕进贡黄金一百斤、白银一万两、良马一百匹、细布一万匹,还要把你们扣押的辽东百姓都放回来,朕才能相信你的王位是真的,才能相信你的政令能在国内推行,才能消除朕的疑惑。

否则,那就是弑君贼人的所作所为,将来奸诈之事会一并发生,在我们的边境肆意侵犯,将会给高丽的百姓带来大祸。

朕看那奸臣的计谋,不过是仗着沧海高山的险要坚固,所以才敢肆意行凶、跋扈,认为我朝用兵就像汉朝、唐朝一样(有局限),(他们)不知道汉朝、唐朝的将领擅长骑马射箭,不擅长划船,不利于渡海(作战)。

我自从平定中原,攘除胡虏,在陆地和水上征战讨伐,所到之处无人能敌,怎么能与汉、唐时设置中书省(的情况)相比呢?

按照我的命令,派人前去察看他的所作所为,并且询问王是否平安。”

永平卫指挥刘广巡视边境,部队驻扎在中兴州,三百多个胡人骑兵突然到来,刘广率兵奋力抗击,斩杀了一百多个胡人骑兵,擒获了平章安童后返回,其余的人溃散逃走了。

这一年,户部上奏说开垦了一千五百一十三顷七十九亩田地。

太仆寺上奏说,已繁殖马匹两万一千八百一十六匹。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第一百一十六卷,有供事官杜士彦、何酂二人。

经查,此书原本共有一百一十五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