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梦禁 > 第4章 灰昼地带下

梦禁 第4章 灰昼地带下

作者:笙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0 07:58:50

第二天一早,风从北环压下来,像有人在城市上方轻轻按住一只手。夏堇把外套扣到最上,随阮初、闻叙、张弛一起往d13的坐标走。坐标落在一条废弃的冷却管道上,入口被铁栅封着,锈花像枯藓一样一层一层地贴在门缝里。

“这地方以前给中央空调做回水。”阮初照着手电,“结构像一个城市的‘静脉’。如果有老中继,常会藏在这种地方——潮湿、恒温、远离人群。”

“也远离责任。”张弛把铁栅撬出一道口子,“走吧,小心脚下。”

通道里比外面更安静,能听到鞋底碾过水泥砂的声音。壁灯死了,墙上时不时闪一下荧光漆残影,好像有人在前面提着灯。走到第三个拐弯,闻叙停住,把频谱仪贴在墙上,听了一耳朵电流噪音,眉心舒开:“在里面。频段和昨晚那串‘hUmAN_0001’一致。”

通道尽头是一间斜顶小室,像临时搭出来的设备间。角落里堆着旧风扇、破风管,正中摆着一台手提箱大小的中继器,型号已经看不清,只剩下一道磨得发亮的边。它很旧,却在呼吸。面板灯每隔五秒亮一下,每次亮起都会发出极细的“喀”的一声。

“像心跳。”张弛低声说。

“不是心跳,是‘询问’。”闻叙把终端接上,屏幕上跳出三组循环字段,“它不停问:‘外面有人吗?’问不到就等五秒,再问一次。”

阮初绕着小室走了一圈,蹲下摸了摸地上的电线,手指一抖:“接线是新的。有人来养过它。”

“谁?”夏堇问。

“会布线、懂得避开主电,最重要的是知道这里值得留下。”阮初站起身,把线理顺,“不管他是谁,他没动协议,只帮这东西续了命。”

“别急着谢人。”闻叙试了两次握手,终端都只回“拒绝同步”四个字。他松了口气:“好事。说明它不是任何实质控制的一部分,它只是在等一段对得上的回音。”

“那就给它。”夏堇说。

四个人对视了一下。闻叙把随身录音设备取下,调出那段最初的开台音——“这里是无名纪年。梦已结清,债未归零。我们还活着。”他没有直接播放,而是先把频段降了一小格,再把高频里的毛刺磨掉,留一口“风”的空白。

“准备。”他按下播键。

小室像被风轻撞了一记。中继器的面板灯连续亮了三次,第一次略迟疑,第二次像认出了什么,第三次稳定下来。终端上跳出一行干净的字母——hUmAN_0001:oK。紧接着是一串坐标和一条极短的文本:“回声通路启动。”

“它不是在找人。”闻叙看着屏幕,“它在找‘人说话的方式’。”

“什么意思?”张弛没跟上。

“梦时代的机器喜欢替你完成句子,它记住的是‘结果’。这台不同,它记住的是句子里的‘空白’——风、停顿、迟疑。这些才是人类说话的形状。”闻叙合上终端,像是给一位老朋友盖上毯子。

夏堇盯着那行“回声通路”,短短四个字,让小室里安静得更实在。她想到无名馆门口那十分钟的“静”,想到孩子们手心握着的回信纸,又想到那句几乎说不全的“有人吗”。她忽然确定:这不是召唤,这是归位。

“我们不关它。”她说,“也不占它。我们只做两件事:一,给它换上最普通也最稳定的电源;二,把通路的‘使用说明’写出来,让任何人都能用,但谁也不能据为己有。”

“写说明我来。”张弛当场掏出本子,写下四条——

一、十分钟,不加词、不引导;

二、带上属于自己的‘回动作’;

三、可听可不播,播必注明来源;

四、任何人为收费与评优皆与此通路无关。

他写得像记账,工整、没有多余句子。

阮初拆开配电箱,把那根新接的偷电线换成一个独立电池组,又用铁皮挡了一道最容易受潮的位置。她没加锁,只在外壳刻了一个很小的记号——“风”。

“这东西不该被上锁。”她说,“来的人只需要看懂就行。”

离开小室时,门口的风忽然大了一层。走出通道,他们在地面狭窄的天井里抬头看了一眼天。云压得很低,像要落下来,但没有落。夏堇把手插进衣袋,指腹碰到那枚旧芯片。它彻底凉了,她却没有扔。她知道有些东西该留,作为一种提醒——提醒自己不去替别人做决定。

回程途中,他们绕入d13区的一条窄街。街口有人搭了摊子,写着“梦回信号体验馆”,灯光暖得过头,门边立着两名穿统一马甲的“引导师”。见到他们,负责人笑得很甜:“几位老师来看看?我们不用安眠,纯自然,保证回得来。”

“怎么保证?”闻叙问。

“有标准流程。”那人指向墙上一张流程图,“从‘呼吸’到‘入静’再到‘唤回’,一步不差。”

“唤回谁决定?”夏堇把视线移过去。

“当然是我们引导师。我们专业。”他回答。

张弛把口袋里的纸条抽出来,折成小方块,按在摊前的桌面上:“那你们先回一下,‘不靠我们’,现在。”

那人愣了两秒,扯了扯嘴角:“要不还是进屋体验——”

“谢谢,不需要。”阮初把纸条推到他面前,“我们不阻止你们做生意,但请别借‘梦回信号’这个词。它不属于你们,也不属于我们。”

他们走后没多远,身后传来轻轻的一声纸响。像是那张纸被人翻了个面,又放回去。谁也没回头。

晚上,无名电台准点开播。闻叙没有先播风,而是先把“回声通路”的来历说清楚:一台不具控制性的中继,靠“人类话语的空白”完成握手;任何人都可以用它听见来自另一处的“有人吗”,但它不会替你说任何一句话。广播结尾,只有一句轻得几乎听不见的提示:“请带上你自己的‘回来动作’。”

第二天起,城里冒出很多自发的“回声角”。有人在屋顶,也有人在井口旁;有的只有两三个人,也有整整一条街。每个角落前面都写着四条——不加词、不引导、带回动作、不可收费。有人照抄,也有人把字写错,但意思都对。很快,有人把这四条刻成了小木牌,孩童路过会伸手摸一下,像摸一只温顺的动物。

事态看起来稳住了,只有一件事仍旧像一根刺:那串“hUmAN_0001”的来处究竟在哪。是某台临死的旧机在回望,还是某个人在非常远的地方、非常努力地对这个世界说话?

第三天夜半,电台的收音出现了一瞬的“错位”。风声之后,若有若无地插入几缕脚步声,重而缓,像有人在空旷走廊里走。闻叙把音量拉低,捕到一个短促的字头:“无——”接着就是大段的静。半分钟后,一个孩子的笑声从极远处飘来,恍惚、干净,又立刻被风湮没。

“像是在另一头,重复我们的起点。”张弛说。

“更像有人在试着学我们说话。”阮初把耳机递给夏堇,“你听。”

夏堇没有戴耳机。她靠在窗口,听风拍打窗框,手心里那枚旧芯片透着冷硬。她想起很久之前的广场、投影、噪声,想起“我不愿忘记她”的十五秒,想起那之后所有人把“回来”的门从自己手心抠出来。她知道答案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门开着。

“明天去北环。”她说。

“去做什么?”张弛问。

“看另一侧的天线。”她的语气平稳,“如果信号不来自我们,就让风带我们找到它。”

夜色压下来,城市没有一处整齐的光,零零碎碎像一张**的地图。无名电台在整点播了一段极短的说明——“梦回信号”的四条规矩,被念得像账目。念完,风声回到频道里,轻得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推开了一道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