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程立秋渔猎东北1983 > 第155章 分工明确,产业新格局

清晨的薄雾如同轻纱,尚未完全从黑瞎子沟的山峦间散去,程立秋家那栋新建的二层小楼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人。空气中弥漫着新刷油漆和木头混合的味道,也弥漫着一种新旧交替、蓄势待发的紧张与期待。

这是程立秋麾下新老核心成员的第一次正式联席会议。长方形的会议桌,程立秋当仁不让地坐在主位。他的左边,是以王铁山、张远航、李建军为代表的退伍兵新锐力量,他们坐姿笔挺,神色严肃,目光锐利,带着军人特有的干练和纪律性。右边,则是以王栓柱、程大海(大姐夫)、韩老栓为代表的老班底,他们穿着朴素的棉布衣服,脸上带着山风和岁月刻下的皱纹,眼神中有对程立秋的绝对忠诚,也有一丝面对新事物和新人的局促与审视。

魏红没有参会,她在隔壁的房间带着小石头,偶尔能听到儿子稚嫩的读书声传来,为这严肃的会议增添了一抹温馨的背景音。

程立秋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沉稳地开口:“今天把大家叫到一起,没别的事,就是立规矩,定章程,明确往后咱们这摊子家业,该怎么走,谁来管,怎么管。”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所有人都屏息凝神。

“以前,咱们是小打小闹,靠着兄弟义气,摸着石头过河。现在,不一样了。”程立秋顿了顿,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摊子大了,钱多了,眼红的人多了,麻烦也多了。再像以前那样,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行了!得有个规矩,得分清责任,得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他首先看向右边的老班底,语气缓和了些:“栓柱哥,大海哥,老栓叔,还有各位老兄弟,没有你们跟着我风里雨里这么多年,就没有我程立秋的今天,也没有黑瞎子沟这片参田。这份情义,我程立秋记在心里,一辈子不忘!”

王栓柱等人脸上露出感动和激动的神色,连连摆手:“立秋,你说这话就见外了!”

“都是应该的!”

程立秋点点头,话锋一转:“但是,情义归情义,事业归事业。往后,咱们得把事业干得更大,更稳。这就需要更专业的法子。所以,我请来了铁山、远航、建军他们这些部队下来的精英。他们懂管理,懂技术,有纪律,正是咱们现在最需要的。”

他这番话,既安抚了老兄弟,也抬高了新人的地位,为接下来的分工铺平了道路。

“下面,我宣布几项任命。”程立秋拿起面前李建军提前准备好的一份文件,神色变得郑重。

“第一,海上所有业务!”他目光投向左边,“包括‘滨海611号’及未来可能增加船只的捕捞作业、海捞瓷的秘密探索打捞、海上应急救援队的筹建,以及所有与海洋相关的对外联络和商务谈判——全部由张远航负责!”

张远航“唰”地站起身,挺直胸膛,声音铿锵:“是!保证完成任务!”他没有多余的话,眼神中的自信与沉稳,却让人信服。

程立秋继续道:“远航是侦察兵出身,胆大心细,应变能力强,熟悉船舶(在部队接触过),海上这一块交给他,我放心。大海哥,”他看向程大海,“你是老船长了,经验丰富,往后你在船上,主要负责具体的航行和捕捞指挥,技术上你多把关,大的方向和安全管理,听远航的。你们俩,要配合好!”

程大海虽然心里对突然空降一个“上司”有些嘀咕,但他深知程立秋的权威,也见识过张远航的本事,连忙站起来表态:“立秋你放心,我一定配合好张队长的工作!”张远航也立刻向程大海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虽已退伍,习惯使然):“程船长,以后请多指教!”两人目光交汇,虽有试探,但更多的是对程立秋命令的服从。

“第二,山林产业!”程立秋声音提高了一些,“包括所有参田的日常管理、护育、扩种;山货(蘑菇、木耳、榛子等)的统一收购、加工与销售;狩猎队的组织与管理;皮毛的收购与初加工;以及整个黑瞎子沟区域内,所有与我们产业相关的山林土地管理和协调——全部由李建军负责!”

李建军站起身,相比于张远航的锐利,他显得更为沉稳内敛:“是!我一定竭尽全力!”

“建军在部队是搞后勤和管理的,心细,有条理,懂核算。参田和山货这一大摊子,琐碎事情多,需要的就是他这样的人才。栓柱哥,”程立秋看向王栓柱,“你是参田的大功臣,最了解咱们的参,往后你还负责参田具体的技术指导和新参农的培训,生产上的事,你多操心,管理上和对外协调上,多听建军的。”

王栓柱是个实在人,对管理本就头疼,听到自己还能专注于心爱的参田技术,顿时松了口气,憨厚地笑道:“中!立秋,你咋安排俺咋干!建军兄弟有文化,俺听他的!”

“第三,核心安保与特殊事务!”程立秋的目光落在王铁山身上,“铁山,你担任总安保队长,负责我本人及直系亲属的人身安全;负责程家大院、重要仓库、办公区域的安全守卫;负责协调指挥张远航、李建军麾下必要的安保力量;以及,处理一些突发的、需要动用武力的‘特殊情况’!所有退伍兵组成的安保队,由你直接统辖!”

王铁山霍然起身,如同一座铁塔,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是!人在,阵地在!”简短的六个字,却透着一股子血腥的誓言味道,让在座的所有人都心中一凛。这是将最核心的信任和身家性命,都托付给了他。

“第四,总体协调与财务监督。”程立秋最后说道,“李胜利,你担任总管,协助我统筹全局。负责所有产业的财务报表审核、资金调度、与银行税务等部门的对接、重要合同的审定,以及我不在时,处理日常行政事务。建军那边涉及财务的具体报表,要定期向你汇总。”

李胜利站起身,恭敬地应道:“是,程总。”他用了比较正式的称呼,表明了自己在团队中的定位。

一系列任命,如同精准的手术刀,将程立秋庞大的产业清晰地划分开来,权责明确,层层负责。既有对老兄弟感情的尊重和妥善安置,又有对新人才的大胆启用和充分授权。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如程大海与张远航,王栓柱与李建军),更有一条由王铁山掌控的、独立而强大的武装力量作为最终的保障和威慑。

会场一片寂静,只有程立秋沉稳的声音在回荡。新人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和重任,老人们则在短暂的适应后,也意识到了这种专业化分工的必要性。他们或许不懂太多大道理,但他们相信程立秋的眼光和决策。

“规矩立下了,往后就这么执行。”程立秋放下文件,语气不容置疑,“各管一摊,谁出了纰漏,我找谁。做得好,年底分红,我程立秋绝不亏待大家!但是,有一点——”他目光陡然变得锐利,缓缓扫过每一个人,“无论是老人还是新人,都把心思给我放在正道上!谁要是起了歪心,吃里扒外,或者仗着身份摆老资格、不服调配,那就别怪我程立秋不讲情面!我既能让他上来,也能让他下去!都听明白没有?”

“明白!”众人齐声应道,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带着一种新的秩序确立后的肃穆。

会议结束后,众人各自领命而去。张远航立刻找到程大海,商讨“滨海611号”下一步的深海勘探计划;李建军则拉着王栓柱和韩老栓,开始详细了解参田的日常管理和数据记录情况;王铁山则开始重新排布安保岗哨,制定更严格的出入管理制度。

程立秋站在二楼的窗户前,看着院子里忙碌而有序的景象,心中稍稍安定。这套架构,是他结合前世模糊的管理知识和今世的实际情况,反复琢磨出来的。它或许还不够完善,但至少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应对即将到来的风浪,构建了初步的防御体系。

魏红轻轻推门进来,端着一杯热茶,走到他身边,看着窗外:“都安排好了?”

“嗯,框架搭起来了。”程立秋接过茶杯,抿了一口,“往后,希望能省点心吧。”

“你呀,就是操心的命。”魏红嗔怪地看了他一眼,语气中却带着心疼,“这下分了工,你也能轻松点。”

程立秋笑了笑,没有回答。他知道,分工明确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考验在于执行,在于磨合,在于应对那些预料之中和预料之外的挑战。但他的眼神依旧坚定,如同兴安岭上最挺拔的青松,无论风雨多大,他都有信心带领着这支新旧结合的队伍,闯出一条更宽阔的道路。产业的崭新格局已经奠定,而属于程立秋的商业版图,正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姿态,徐徐展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