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程立秋渔猎东北1983 > 第148章 夫妻夜话

程立秋渔猎东北1983 第148章 夫妻夜话

作者:风信子的春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0 07:44:18

程老爹那带着乞求与怨怼的拦截,像一粒硌脚的石子,虽未改变程立秋前行的方向,却在他心底投下了一抹短暂的阴影。他骑着自行车,迎着傍晚略带凉意的风,将公社和镇口的烦扰甩在身后,径直回到了渔村那个能让他卸下所有防备的家。

推开院门,熟悉的饭菜香气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他眉宇间残留的一丝冷峻。魏红正在灶房忙碌,锅里炖着鱼,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小石头坐在炕席上,专心致志地摆弄着程立秋上次回来给他削的几个小木人,嘴里咿咿呀呀地给自己配着音。黑豹趴在炕沿下,听到动静,警觉地竖起耳朵,见是程立秋,便又懒洋洋地趴了回去,尾巴轻轻摇动。

“回来了?公社那边事儿顺当吗?”魏红从灶房探出头,额角带着细密的汗珠,脸上是温暖的笑意。她敏锐地察觉到丈夫的情绪似乎比出门时低沉了一些,但没有立刻追问。

“嗯,还行。赵主任挺支持。”程立秋放下自行车,走到水缸边,舀起一瓢凉水,咕咚咕咚喝了几口,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让他精神一振。他走到炕边,摸了摸儿子毛茸茸的小脑袋,小石头抬起头,咧开没长齐牙的小嘴,露出一个无齿的笑容,含糊地喊了声:“爹……”

这一声稚嫩的呼唤,像温暖的阳光,彻底融化了程立秋心头那点因父亲和兄弟而生的寒意。他俯身将儿子抱起来,掂了掂,感觉又沉实了些,心里涌起一股为人父的满足。

晚饭很简单,却充满家的味道。一大盆酱焖海杂鱼,鱼肉鲜嫩入味;一盘清炒后院自种的油菜,翠绿爽口;还有一碟魏红自己腌的萝卜条,嘎嘣脆。一家人围坐在炕桌旁,吃得津津有味。小石头已经能自己抱着小碗,用勺子笨拙地往嘴里扒拉饭粒,弄得满脸满身都是,魏红一边嗔怪着,一边细心地替他擦拭。

饭后,魏红麻利地收拾了碗筷,又烧了热水,给小石头洗了澡,哄他睡下。小家伙玩累了,几乎头一沾枕头就发出了均匀的呼吸声。

夜色渐深,海风轻柔地吹拂着窗纸,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屋里点着一盏玻璃罩子的煤油灯,灯芯挑得不算太亮,昏黄的光晕笼罩着炕桌周围的一小片空间,显得格外温馨静谧。

程立秋拿出那个他随身携带、用来记录收支和计划的小本子,又找出一支铅笔头,就着灯光,开始核算最近的账目。魏红则坐在他对面,就着同样的灯光,缝补着程立秋一件磨破了袖口的旧衣服。针线在她手中灵巧地穿梭,发出细微的“窣窣”声。

屋里很安静,只有铅笔划过纸面的沙沙声,针线穿过布料的窣窣声,以及窗外永恒的海浪轻吟。

过了许久,程立秋放下铅笔,轻轻舒了口气,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眼睛。他将小本子推到魏红面前。

“红,你看看。”他的声音在安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魏红放下手中的针线,拿起那个写满密密麻麻数字的小本子,就着灯光仔细看了起来。她的文化程度不高,但跟着程立秋这些年,耳濡目染,看这些简单的账目还是没问题的。

本子上清晰地记录着各项收支:卖野马和山货的收入是一大笔,购置“滨海611”新船是一笔巨大的支出,参田的日常投入(人工、肥料、工具损耗等)是持续性的开销,海上捕捞的收入时多时少但总体稳定,偿还贷款的本息……还有一项特别的,写着“杂项 - 瓷片”,后面是个很小的数字,那是程立秋象征性地记下的,算是海捞瓷探索的“启动资金”。

魏红看得认真,眉头时而舒展,时而微蹙。看完后,她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担忧:“当家的,这……这摊子是不是铺得太大了?买船欠着贷款,参田那边更是只进不出,还得投好几年。光靠海上打渔的收入,也就是刚够填上平时的开销和还贷,没啥结余啊。我这心里,总有点不踏实。”

程立秋看着妻子担忧的神色,心中并无不耐,反而有一种被牵挂的暖意。他伸手过去,覆盖在魏红放在炕桌的手背上,她的手因为常年劳作有些粗糙,却温暖而踏实。

“别担心,红。”程立秋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一种能安抚人心的力量,“账不能光看眼前。你看,”他指着本子上的项目,“买船是投入,但有了新船,咱们才能跑更远的海,打更多的鱼,遇到风浪也更安全,这是长远的好处。参田更是这样,现在投入大,看着只进不出,可这是咱家往后几十年的根基!六年,听起来长,可只要熬过去,那就是一座挖不完的金山!”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窗外漆黑的夜空,仿佛能穿透黑暗,看到未来的景象:“我盘算过,只要海上不出大意外,参田管得好,靠着打渔的收入,维持住现在的局面,撑到参田见效,问题不大。而且……”

他压低了声音,将海捞瓷的进展简单跟魏红说了说,当然,隐去了具体细节和收获,只说是初步有了一点发现,还在摸索。“……这东西,要是真能弄出点名堂,那就是意外之财,能大大缓解咱们眼下的压力,让参田发展得更快更稳。”

魏红听着丈夫条理清晰的分析和对未来的勾画,心中的不安渐渐被一种坚定的信任所取代。她知道自己的男人,不是那种好高骛远、胡乱冒险的人,他走的每一步,看似大胆,实则都经过了深思熟虑。

“我就是怕你太累,”魏红反手握住程立秋的手,轻声说,“山里海里两头跑,操心的事那么多。我看着都心疼。”

“累点怕啥?”程立秋笑了笑,手指轻轻摩挲着妻子手背上的茧子,“趁着年轻,多拼一拼,给咱家,给小石头,挣下一份厚实的家业,往后你们娘俩就能轻松点。等我老了,干不动了,就守着咱那参田,看着咱儿子有出息,比啥都强。”

他的话语平淡,却蕴含着对家庭最深沉的承诺与爱。灯光下,他棱角分明的脸庞显得格外柔和。

魏红鼻子一酸,连忙低下头,假装整理针线,掩饰住微红的眼眶。“嗯,我知道。家里的事你不用操心,有我呢。小石头我也会带好。你在外头,凡事……多留个心眼,安全最要紧。”她终究还是没忍住,提了一句,“爹今天……没再说啥吧?”

程立秋脸上的柔和收敛了些,淡淡道:“没什么,还是老调重弹。我回绝了。”

魏红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她知道丈夫心里有杆秤,对那一边,早已仁至义尽。

夫妻俩又聊了些家常,关于小石头最近又学会了什么新词,关于参田里哪片苗长得最好,关于海里最近什么鱼价高……琐碎而温馨的对话,冲散了账本带来的凝重,也让这个夜晚变得更加真实而温暖。

夜更深了,煤油灯里的油快燃尽了,灯花偶尔爆开一个小小的亮光。

“睡吧,明天你还得回山里吧?”魏红收起针线,轻声说道。

“嗯,明天一早就走。参田那边新开的地要抓紧弄,还得去看看陷阱,开春了,那些野牲口也活跃。”程立秋合上本子,吹熄了摇曳的灯火。

屋里瞬间陷入黑暗,只有窗外微弱的天光勾勒出家具的轮廓。两人并排躺在温暖的土炕上,听着身边儿子均匀的呼吸声和窗外永恒的海浪声。

“立秋,”黑暗中,魏红轻声唤道。

“嗯?”

“不管咋样,我和儿子都跟着你。”她的声音很轻,却异常坚定。

“我知道。”程立秋在黑暗中握住妻子的手,紧紧攥住。

无需再多言语,彼此的体温和紧握的双手,已经传递了所有的理解、支持与承诺。外面的世界或许暗流涌动,风浪不定,但在这个小小的家里,在这铺温暖的土炕上,他们是彼此最坚实的依靠。夫妻同心,其利断金。这或许,就是程立秋敢于不断挑战、不断开拓的最大底气。夜色温柔,将所有的疲惫与纷扰都轻轻抚平,只留下对明天的期待,与身边人的呼吸,交织成这世间最安心的旋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