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程立秋渔猎东北1983 > 第113章 秋子的新棋局

程立秋渔猎东北1983 第113章 秋子的新棋局

作者:风信子的春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0 07:44:18

程立冬那条破船,不仅摇摇晃晃地下了海,竟真的开始捕鱼了!而且,邪门的是,收获一天比一天好。

起初,人们还只是看笑话。看着那条补丁摞补丁、跑起来全身零件都在抗议呻吟的“老爷船”,在近海笨拙地撒网、收网,捞上些不起眼的小杂鱼。程立夏更是没少在背后冷嘲热讽:“瞧见没?就那点玩意儿,够油钱不?我看他连利息都还不上!”

但很快,笑话就笑不出来了。

程立冬似乎运气好得惊人。他去的海域,往往鱼群格外密集。而且,他捕上来的鱼,质量越来越高。肥美的黄鱼、黑鱼,甚至偶尔还能网到几条稀罕的石斑。虽然量比不上程立秋的大船队,但架不住他船小成本低,鱼价又好,算下来,每天的净收入竟然颇为可观,很快就超过了程立夏在程立秋船上一天一块五的工钱。

更让村里人啧啧称奇的是,有人隐约看见,程立冬的船附近,时常有一只硕大的玳瑁出没。就是当初程立秋救下的那只!它似乎认准了程立冬的船,有时会在船头前方引路,有时则会潜入水下,驱赶鱼群进入网口。

“了不得!真是玳瑁报恩啊!”

“看来这恩情,是记在立冬头上了!”

“程家老三,这是傻人有傻福啊!”

“什么傻福?那是人家心实,海神爷都眷顾!”

议论的风向彻底变了。程立冬不再是那个沉默寡言、被大哥衬托得一无是处的闷葫芦,而是变成了“被海神眷顾的幸运儿”、“踏实肯干的好后生”。连带着,程立秋当初“偏心”地把破船给老三的决定,也被解读为“有眼光”、“看得准”。

这些议论和程立冬实实在在的收入,像毒针一样,天天扎着程立夏的心。他看着老三每天傍晚拖着满舱的鱼获回来,虽然人累得脱了形,但眼神里的光亮和腰包里鼓起来的钞票,却刺得他眼睛生疼。他再也无法安心在程立秋的船上混日子了,那种被曾经瞧不起的人远远甩在身后的屈辱感和焦灼感,几乎要将他逼疯。

程老爹的心态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起初是担心老三还不上债,后来见老三真的把船摆弄活了,还挣了钱,那份担心渐渐变成了惊讶,继而是一种复杂的、连他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的欣慰。尤其是当程立冬第一次把卖鱼赚来的钱,拿出一部分,买了点肉和酒,默默放在他面前时,这个偏心了半辈子的老汉,眼眶竟然有些湿润了。他虽然嘴上还是念叨着“老大不容易”,但看向老三的眼神,终究是不同了。

小院里的气氛变得更加诡异。程立冬依旧早出晚归,沉默寡言,但身上多了份底气。程立夏则像个一点就着的炮仗,看什么都不顺眼,对程立冬冷嘲热讽,对程立秋阴阳怪气,连带着对魏红和程立春也没个好脸色。程老爹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唉声叹气的次数更多了。

就在这暗流涌动中,程立秋却显得异常平静。他照常带着自己的船队出海,收获虽然稳定,但确实不像程立冬那样时常有“惊喜”。船员们私下里难免有些议论,甚至有人半开玩笑地问程立秋:“秋子哥,那玳瑁大王是不是把好运都带给立冬了?咱这鱼汛咋没以前旺了?”

程立秋只是笑笑,并不解释。他站在船头,望着浩瀚无垠的大海,目光深远,仿佛在思考着什么更重要的事情。

这天傍晚,船队返航较早。程立秋没有立刻回家,而是去了码头边一间专门收售海货、也兼卖些杂货的铺子。铺子的老板是个姓王的中年人,见多识广,消息灵通。

程立秋没买鱼,也没买日常用品,而是跟王老板聊起了天。他看似随意地问起最近哪种海货价格坚挺,哪种销路好,又问起远处几个县城的海货市场情况。

王老板叼着烟袋,侃侃而谈:“要说值钱,还是那些稀罕物。大对虾、肥海参、野生大黄鱼,这些啥时候都抢手。不过,这些东西可遇不可求啊。倒是有些固定的路子,比如往南边运干海货,海米、虾皮、淡菜干这些,价格也还稳定,就是辛苦点,赚个差价。”

程立秋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聊着聊着,他话锋一转,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似的,问道:“王叔,我听说,咱们北边,辽省那边,好像有人在搞什么……园参种植?就是把山参移到地里种?有这回事吗?”

王老板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程立秋会问这个。他想了想,点点头:“是有这么个说法。好像是有些地方,在林子里辟出地,模仿野山参的环境种参,叫啥……林下参?听说弄好了,比种庄稼挣钱多了!不过那玩意儿投资大,周期长,得好几年才能见收成,而且技术门槛高,一般人玩不转。怎么,立秋你对这个有兴趣?你可是搞海的,咋想起摆弄山里的事了?”

程立秋笑了笑,掩饰住眼底一闪而过的精光:“就是随便问问,听人说起,觉得新鲜。种参……六年才能收?这时间可是不短。”

“可不是嘛!”王老板吐了个烟圈,“没点家底和耐心,谁敢碰那个?不过话说回来,真要种成了,那可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参可是宝贝啊!”

程立秋没有再深入问下去,又闲聊了几句,便告辞离开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海风依旧咸腥,但程立秋的思绪,却已经飞越了眼前这片蔚蓝,投向了远方那片巍峨葱郁的白山黑水。

园参!林下参!

王老板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记忆深处的一扇门。前世模糊的记忆碎片变得清晰起来。他确实接触过这一块!虽然不是直接种植,但也了解其中的门道和巨大的利润空间。在这个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百业待兴的年代,园参种植绝对是一个尚未被大多数人察觉的蓝海!尤其是林下园参,模仿野生环境,价值更高!

六年生……周期长……投资大……技术门槛高……

这些在别人看来是缺点的因素,在程立秋眼里,却恰恰是机会!正因为难,才有门槛,才不至于一窝蜂涌上来,才能形成持续的竞争力。他有重生的先知,有上辈子积累的(虽然是间接的)经验,更有如今在海上初步积累的资金和魄力!

一个比海洋更加广阔、更加深厚的“猎场”,在他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来——那绵延无尽的兴安岭,那富饶神秘的黑土地!

与这个宏伟的蓝图相比,眼前船队鱼获的些许波动,大哥那点可笑的嫉妒,甚至老三那带着点传奇色彩的“好运”,都显得微不足道了。海上的收获,可以解决温饱,可以快速积累初始资本,但终究有其局限性。而山里的人参产业,一旦做成,那就是一座可以传承下去的金山!

他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几分。一个清晰的、大胆的计划开始在他心中酝酿:利用现在海上捕鱼和即将可能拓展的海捞、海货贸易,持续积累资金。同时,尽快启动园参种植项目!回老家黑瞎子沟屯,那里有广袤的、未被重视的山林!承包下来!大规模种植林下参!

他知道,这件事必须抓紧。政策的风声已经越来越松,用不了几年,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山林的价值。他必须抢占地利,抢得先机!

想到这里,他脚下的步伐更加坚定有力。当他推开自家院门时,脸上已经恢复了平时的沉稳。院子里,程立夏正阴沉着脸劈柴,把柴火摔得砰砰响。程立冬还没回来。魏红在灶房忙碌,炊烟袅袅。

程立秋没有理会程立夏那怨毒的目光,直接走进灶房,对魏红说:“红,明天我去县里一趟,办点事。”

魏红擦了擦手,问道:“啥事?去买东西?”

“不全是。”程立秋看着她,眼神明亮,“去打听点新路子。咱们这光靠海吃饭,还不够稳当。我想着,是不是能把山里的路子也走起来。”

魏红似懂非懂,但她相信自己的男人:“嗯,你去吧,家里有我。”

程立秋点点头。他知道,这盘新的棋局,已经在他心中落下了第一子。而他的征途,将从这片蔚蓝的大海,正式转向那片更加深沉、更加富饶的黑色山林。猎人的目光,永远盯着下一个更有价值的猎物。程立秋的“猎途”,即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更加波澜壮阔的阶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