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程立秋渔猎东北1983 > 第114章 参梦伊始

程立秋渔猎东北1983 第114章 参梦伊始

作者:风信子的春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0 07:44:18

县城的墙壁上,用石灰水刷着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展经济,搞活市场”的标语,在初夏的阳光下格外醒目。街上的人流比前两年明显多了,神色间少了几分拘谨,多了些匆忙和期待。程立秋没有在热闹的集市停留,而是径直找到了县农林局。

这是一栋老旧的二层红砖小楼,门口挂着白底黑字的牌子。走进去,走廊里弥漫着纸张和旧家具的味道,几个办公室的门开着,能看到里面穿着中山装或旧军装的工作人员在伏案工作,或者端着搪瓷缸子聊天。

程立秋深吸一口气,敲开了挂着“生产技术股”牌子的办公室门。一个戴着黑框眼镜、头发花白的老同志抬起头,疑惑地看着这个一身海腥味、皮肤黝黑的年轻人。“同志,你找谁?”

“老师傅,您好。”程立秋露出一个憨厚又带着点拘谨的笑容,这是他面对这类机关干部时惯用的表情,“我想打听点事,关于……人参种植的,不知道该问哪个部门?”

“人参?”老同志推了推眼镜,上下打量了他一番,“你种参?个体户?”语气里带着几分惊讶和审视。这时候,大规模的土地承包和个体经济才刚刚放开不久,敢想敢干的人还不多。

“哎,就是有这个想法,先打听打听。”程立秋搓着手,显得很实在,“听说辽省那边有搞的,咱这气候土壤,不知道行不行?政策上允不允许?”

老同志见他不像瞎胡闹的,态度缓和了些,示意他坐下,倒了杯白开水。“政策上嘛,现在鼓励多种经营,荒山荒地承包也是允许的。不过这种参,可不是种苞米,技术性强,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啊!你想清楚了?”

“是是是,老师傅您说得对。”程立秋连连点头,“就是听说这东西值钱,心里痒痒。您知道咱县里,或者附近,有搞这个的吗?我想去学习学习。”

老同志想了想,摇摇头:“咱这暂时还没听说有成规模搞的。倒是有几个老跑山的,懂点野山参的门道。这种园参……你得去吉省、辽省那边看看。我这儿有份省里发的关于中药材种植的宣传材料,你可以拿去看看,上面有些基本原则。”说着,他从一堆文件里翻出一张有些卷边的油印纸递给程立秋。

程立秋如获至宝,双手接过,仔细叠好放进内衣口袋。“谢谢老师傅!太感谢了!”

离开农林局,程立秋又去了信用社,旁敲侧击地打听了一下贷款政策和额度。结果和他预想的差不多,对于他这种没有太多抵押物、又想搞长期高风险项目的个体户,贷款难度很大,额度也有限。

这一趟县城之行,虽然没有得到立竿见影的帮助,但却让程立秋心里更加有底了。政策的口子确实开了,方向是鼓励的,只是具体路径需要自己摸索。这反而激起了他的斗志。

傍晚回到家,夕阳把院子染成暖金色。魏红正在喂小石头吃饭,程立春在纳鞋底。程立夏不知去哪了,程老爹坐在门槛上抽烟,程立冬还没回来。

程立秋洗了把脸,接过魏红递过来的毛巾,看着妻子日渐粗糙却温婉的手,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也夹杂着一丝歉意。他知道,自己接下来的决定,可能会让这个刚刚安稳下来的家,再次面临不确定和辛苦。

晚饭后,小石头睡着了。煤油灯下,魏红在缝补衣服,程立秋坐在她对面的小凳上,沉默了片刻,开口道:“红,我今天去县里,打听了个事。”

魏红抬起头,手里针线没停:“嗯,打听啥了?”

“我想……咱们不能光指着海里这点东西。”程立秋的声音不高,但很清晰,“海上的饭,看天吃,不稳当。我想弄点更长远、更牢靠的营生。”

魏红停下针线,看着他:“啥营生?”

程立秋的眼睛在灯光下闪着光:“种参。”

“种……种参?”魏红愣住了,显然没想到是这个答案,“就是……山里那种老山参?那玩意儿能种?”

“能!”程立秋语气肯定,“不是完全像野山参,是模仿野山参的环境,在林子里种,叫园参,或者林下参。我打听过了,辽省那边已经有人开始搞了,弄好了,比种啥都挣钱!”

魏红消化着这个信息,脸上露出担忧:“可……可那得投多少钱?得多长时间?我听说参长得可慢了……”

“六年。”程立秋伸出两根手指比划了一下,“种下去,得六年才能收。投资是很大,前期投入像打水漂,看不见回报。”

“六年?!”魏红倒吸一口凉气,手里的针差点扎到手,“我的天爷!六年!这……这也太长了!万一……万一不成呢?咱这刚攒下点家底……”

她的担忧情有可原。六年,对于一个普通农家来说,几乎是看不到头的漫长周期,期间任何一点意外都可能让投入血本无归。

程立秋理解她的心情,他握住魏红有些冰凉的手,目光坚定地看着她:“红,我知道这风险大,时间长。但你想,正因为难,才没几个人敢干,等咱们干成了,那就是独一份!六年是长,可一旦成了,往后每年都有收成,那就是一座挖不完的金山!比咱们在海上风里来雨里去,稳当多了!”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而且,我有把握。我……我好像天生就知道这东西该怎么摆弄似的。”他没法解释重生的记忆,只能用这种模糊的说法。

魏红看着丈夫眼中那簇燃烧的火焰,那是她熟悉的、每当程立秋下定决心做某件事时会有的光芒。她想起了他当初坚持要买船出海时,也是这样的眼神。那时候所有人都觉得他疯了,可最后,他成功了。

“你……你真想好了?”魏红的声音有些颤抖。

“想好了。”程立秋重重点头,“第一步,我想回黑瞎子沟屯,把咱屯子附近那些没人要的荒山、次生林,都承包下来!那地方,我看了,土质、朝向,正好适合种参!政策刚开,承包费肯定便宜!”

“承包山地?那得多少钱?”魏红的心又提了起来。

“钱的事,我来想办法。”程立秋拍了拍她的手,“海上还能挣,我再想办法贷点款。关键是先把地拿下来,占住!晚了,就怕别人也盯上!”

魏红沉默了很久。煤油灯的光晕在她脸上跳动,能看出她内心的挣扎。最终,她抬起头,看着程立秋,眼神里虽然还有担忧,但更多的是信任和支持:“当家的,你要是认准了,那就干吧。我……我支持你。就是……这六年,咱可得勒紧裤腰带过了。”

程立秋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了地,他用力握了握妻子的手:“放心吧,红。有你这句话,我心里就踏实了。六年……咱咬咬牙,一定能挺过去!等六年后,参起出来的那天,我让你跟小石头,都过上好日子!比现在好十倍、百倍的日子!”

他的声音不高,却像誓言一样,沉甸甸地落在小小的屋子里,落在魏红的心上。窗外,是寂静的海岸和深邃的夜空;窗内,是一个男人对未来的宏伟蓝图和一个女人无条件的信任。

参梦,就在这平凡的夜晚,在这盏昏黄的煤油灯下,悄然开始了。它像一颗被埋进黑土的参籽,需要漫长的等待和艰辛的付出,才能破土而出,最终长成价值连城的珍宝。程立秋知道,这条路布满荆棘,但他义无反顾。重生一世,他不仅要赶山打猎,更要在这片广袤的黑土地上,开辟出一片属于他自己的、更加辉煌的“猎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