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回1983:东北赶山狩猎年代 > 第108章 参王出海震滨城

重回1983:东北赶山狩猎年代 第108章 参王出海震滨城

作者:钱小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0 07:44:04

阿雅娜留下的那颗绿宝石,像一块烫手的山芋,更像一份沉甸甸的情谊,压在曹云飞和管彤彤的心头。东西太贵重,来路正当(阿雅娜说是山里捡的),但如何稳妥地变现,却是个大难题。在这人生地不熟的海边,贸然出手如此珍贵的宝石,风险极大,弄不好就会惹祸上身。夫妻俩商量再三,决定还是先将宝石妥善收藏,作为最后的底牌,优先考虑其他更稳妥的资金来源。

眼下,最现实、也相对安全的,依然是那株参宝换来的款项,以及这次海上收获的卖鱼钱。虽然距离买一条理想的船还有差距,但至少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启动资金。

就在曹云飞一边养身体,一边和王老海、陈卫国继续打听船讯,精打细算地规划着每一分钱该怎么花的时候,陈卫国那边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

这天,陈卫国兴冲冲地来找曹云飞,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曹大哥!好消息!买咱参宝的那位老中医的家人,托人捎话来了!”

“哦?是老爷子用着效果不好?”曹云飞心里一紧。

“不是不好!是太好了!”陈卫国连连摆手,“老爷子用了以参宝为君药配的方子,病情稳定多了,精神头也足了!人家这是特意来表示感谢的!而且,他们听说咱想买船,还主动提出,可以帮忙联系一下他们在南方沿海城市的朋友,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二手渔船信息,说不定比咱在这边找,价格更合适些!”

这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曹云飞又惊又喜。没想到一次公平的交易,还能结下这样的善缘。他连忙问:“那……会不会太麻烦人家了?”

“不麻烦!”陈卫国笑道,“那位老中医的儿子,就是在南方搞进出口贸易的,门路广得很。他说了,咱们这参宝救了老爷子的命,这份情他们记着呢,能帮上忙一定帮。我已经把咱们大致的需求和预算跟他们说了,让他们先帮忙留意着。”

这个消息,无疑给曹云飞的买船计划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南方沿海渔业发达,渔船更新换代快,二手船源多,价格可能真有优势。而且通过这种靠谱的中间人介绍,也能避免很多坑。

“另外,”陈卫国压低声音,神情变得有些严肃,“还有件事。我父亲通过一些关系,也隐约打听到一点风声,说最近可能有个机会,沿海几个渔村要淘汰一批旧木壳渔船,统一换新式的。这批旧船虽然年纪大,但很多保养得还不错,价格会非常便宜,算是政策性的处理。要是能赶上这趟,那咱们的资金压力就能小很多!”

政策性的淘汰船?曹云飞的心怦怦直跳。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但他也清楚,这种好事,竞争肯定激烈,不是谁都能轮上的。

“这消息准吗?咱们能搭上边吗?”曹云飞谨慎地问。

“八成准。我父亲正在想办法疏通关系,看看能不能给咱们争取个名额。”陈卫国点点头,“不过这事儿急不得,得等正式通知,而且就算有名额,估计也得抢破头。咱们得把现钱准备好,随时能拿出来,机会来了才能抓住。”

现实的紧迫感再次袭来。无论是等待南方的船讯,还是争取本地的淘汰船名额,都需要充足的资金作为后盾。曹云飞看着陈卫国,真诚地说:“卫国,这次真是多亏了你和伯父了!这份情,我曹云飞记在心里!”

陈卫国摆摆手:“曹大哥,你跟我还客气啥!咱们是共过生死的交情!再说,我爹也佩服你是条真汉子,帮你就是帮自己人!”

送走陈卫国,曹云飞回到屋里,把这两个好消息告诉了家人。李凤英双手合十,直念“老天爷开眼”。曹有才吧嗒着烟袋,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轻松笑容:“看来这好人,还是有好报。当初咱没抬高价,诚心卖参,这福报就转回来了。”

管彤彤更是高兴,她拉着曹云飞的手说:“这下好了!南边也找着,本地也有机会,咱这船啊,看来是真有盼头了!等船买回来,咱就给起个响亮的名儿!”

希望的曙光越来越亮,家里的气氛也轻松欢快起来。曹云飞的身体彻底康复后,便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备战”状态。他不再仅仅满足于听王老海讲解,而是开始动手学习一些简单的船舶保养和维修知识,比如如何给木船刷桐油防腐,如何检查柴油机的机油和滤清器,如何编织修补渔网。他学得认真,就像当年在山里学习每一种狩猎技巧一样,因为他知道,这些将来都是安身立命的本钱。

他还让陈卫国帮忙,找来了简单的航海图和潮汐表,虽然看不太懂那些复杂的符号和曲线,但他开始强迫自己记忆附近海域的主要岛屿、暗礁和航道的大致方位。王老海见他如此用心,也十分乐意指点,常常指着海图,告诉他哪里是传统的渔场,哪个季节有什么鱼汛,哪片海域流急浪大需要特别注意。

在这个过程中,曹云飞越发感觉到自己知识的匮乏。海洋的广阔和复杂,远超他的想象。导航、通讯、气象、海洋生物习性……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他越发体会到陈卫国拿出的那个卫星电话在关键时刻的重要性,也明白了王老海几十年经验的可贵。买船,只是第一步;真正要学会“驾驭”大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天傍晚,曹云飞正跟着王老海在一条旧船上学习如何判断缆绳的磨损程度,陈卫国又骑着自行车匆匆赶来,脸上带着神秘兮兮的笑容。

“曹大哥,王大爷!走,回家说,有好事儿!”

回到小院,陈卫国才压低声音宣布:“南边有信儿了!我爹那个朋友真够意思,给联系上了一条船!是福省那边淘汰下来的木壳渔船,说是用了七八年,但船主保养得极好,机器也刚大修过,因为船主儿子出息了,接了他去城里享福,船着急出手,价格……比咱们预算的最低线还低两成!”

“真有这么好的事?”曹有才有些不敢相信。

“千真万确!照片和船况说明都寄过来了!”陈卫国从怀里掏出一个信封,里面是几张黑白照片和几页写满字的信纸。照片上,一条船身修长、看起来十分结实的木船停靠在码头边,虽然照片模糊,但能看出船体状况不错。

信上详细介绍了船的长度、吨位、主机功率、舱室情况等,还附带了上次大修的记录。看起来确实是一条性价比很高的船。

“但是,”陈卫国话锋一转,“船在福省,离咱们这儿几千里地呢。怎么去看船?怎么交易?怎么把船弄回来?这都是大问题。而且,人家要求现款现货,机会不等人,听说还有别家也在问。”

刚刚燃起的兴奋,又被现实的难题浇了一盆冷水。千里迢迢,人生地不熟,如何去异地买一条船?这其中的风险,比在本地买要大得多。

“要不……就算了吧?”李凤英首先打了退堂鼓,“太远了,咱也没出过远门,万一路上有个闪失,或者船有啥暗病没看出来,那可咋整?”

曹云飞盯着那张模糊的照片,眉头紧锁。机会确实诱人,但风险也显而易见。他看向王老海:“王大爷,您觉得呢?”

王老海眯着眼,仔细看着照片和信纸,沉吟半晌,说道:“单从这纸上说的看,这船是挺划算。但老话讲,隔山买老牛,全靠运气。不亲眼看看,不亲手摸摸,谁也不敢打包票。这路途遥远,盘缠、时间都是花费。依我看,这事儿,得慎重。”

屋里再次陷入沉默。一边是近在眼前但竞争激烈、价格可能更高的本地机会,一边是远在千里之外但价格诱人、风险未知的南方船源。该如何抉择?

管彤彤看着丈夫紧蹙的眉头,轻轻开口:“云飞,要不……咱写信问问靳从起和爹(管大山)?他们见识多,主意也正,看他们咋说?”

这也算是个办法。曹云飞点点头,当下就让曹云霞拿来纸笔,由他口述,管彤彤执笔,给老家的靳从起和管大山各写了一封长信,详细说明了目前的情况和面临的抉择,征求他们的意见。

信寄出去了,等待回音的日子里,曹云飞的心就像海边的潮水,起起落落。他每天依旧和王老海学习海事,帮着村里人干点零活,但心思早已飞到了那条遥远的、照片上的渔船身上。

他常常一个人走到海边,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出神。这片蔚蓝,既充满了未知的风险,也蕴含着无限的机遇。从决定走出山林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前路不会平坦。但为了家人,为了那个更广阔的将来,他愿意去闯,去试。

几天后,管大山和靳从起的回信几乎同时到了。管大山在信中说,机会难得,但风险太大,建议如果没有十分把握的熟人带领,最好不要贸然去那么远的地方买大件,还是优先考虑本地机会,稳妥第一。而靳从起的信则写得热血沸腾,说曹哥你看准了就干!南方船便宜就买南方的!要是钱不够,我把我娶媳妇的钱先拿来用!路上要是需要人壮胆,我立马请假过去陪你!

两封风格迥异的回信,让曹云飞哭笑不得,但也感受到了来自家人和兄弟毫无保留的支持。他心中的天平,在风险与机遇之间,在稳妥与进取之间,微微地摇摆着,一个大胆的计划,开始在他心中慢慢成形。也许,他应该亲自去南方看一看?不亲眼见证,永远无法知道那条船是不是真的属于他。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再也无法遏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