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回1983:东北赶山狩猎年代 > 第107章 置船梦遭遇金坎

重回1983:东北赶山狩猎年代 第107章 置船梦遭遇金坎

作者:钱小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0 07:44:04

海上风暴的惊险逐渐平息,但它在曹家人心中掀起的波澜却久久未平。曹云飞因受寒和体力透支,病了两天,高烧不退,迷迷糊糊中尽是滔天巨浪和救援船的汽笛声。管彤彤衣不解带地守在炕边,用毛巾蘸着温水一遍遍给他擦拭身体降温,李凤英则变着法地熬姜汤、做热粥,心疼得直抹眼泪。

直到第三天,曹云飞的烧才彻底退去,人也清醒了过来,只是脸色还有些苍白,身子发虚。他睁开眼,看到守在身边、眼圈泛黑的管彤彤,第一句话就是:“老海礁叔他们……没事了吧?”

管彤彤握紧他的手,鼻子一酸,点点头:“都没事,都好着呢。你呀,差点把咱娘吓死!以后可不许这么逞强了!”

曹云飞虚弱地笑了笑,没说话。他知道,当时那种情况,容不得他多想。山里的汉子,见不得旁人在眼前遭难,这是刻在骨子里的义气。

这场病,像是一次淬火,让曹云飞对大海的认知更深了一层。它不再是初次见面时那个慷慨馈赠鱼群的“宝库”,也不是救助海龟时那个充满灵性的“朋友”,它更是那个瞬间就能翻脸无情、吞噬生命的“巨兽”。想要真正在这片蔚蓝上立足,光靠勇气、运气甚至是一点玄乎的“眷顾”是远远不够的。他需要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足够坚固可靠的船,需要像陈卫国拿出的卫星电话那样的先进设备,需要王老海那样几十年积累下的、对海况了如指掌的经验。

“船……必须得有一条船。”曹云飞靠在炕头上,望着窗外已经恢复平静、在阳光下闪着粼粼波光的大海,喃喃自语。这个念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和清晰。

管彤彤给他掖了掖被角,轻声说:“知道你惦记着。等你养好身子,咱就好好合计合计。”

曹云飞病愈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礼物,郑重地去老海礁家探望。老海礁一家感激涕零,差点又要跪下,被曹云飞死死拉住。老海礁握着曹云飞的手,老泪纵横:“云飞啊,这条命是你捡回来的!往后有啥用得着咱家的,只管开口!绝无二话!”

从老海礁家出来,曹云飞又去找了王老海和陈卫国,感谢他们当时的援手。王老海拍着他的肩膀:“经过这事儿,咱望海坨没拿你当外人了!买船的事,老汉我帮你把关!”陈卫国则对曹云飞跳海救人的胆魄佩服得五体投地,表示买船的钱若不够,他可以先垫上一些。

朋友的义气和村民的认可让曹云飞心里暖烘烘的。但回到现实,最实际的问题——钱,依然像一道高高的门槛,横亘在梦想面前。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炕桌旁,就着昏黄的灯光,开始第一次正式盘算买船的资金。管彤彤拿出那个贴身收着的小布包,里面是卖参宝和这次卖鱼所得的大部分钱,厚厚几沓,面额不等。她仔细地数了一遍又一遍,曹有才和李凤英也屏息看着。

“统共就这些了。”管彤彤将钱推在桌子中央,语气平静,但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曹云飞心里估算了一下。这些钱,在山里绝对是笔巨款,能盖好几间大瓦房。但用来买一条能出远海、足够安全、带机器的新船,恐怕还差一大截。就算买一条王老海说的那种“结实但老旧的木壳船”,勉强够用,但后续维修、油料、网具等等,又是一大笔开销。更何况,他们不能把所有的钱都砸在船上,家里老小要生活,山里的参田也需要投入,靳从起结婚的礼钱也不能少……方方面面都要用钱。

一时间,屋里陷入了沉默。只有灯花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现实的沉重,压得人有些喘不过气。

“差多少?要不……我明天去公社邮电所,给你爹拍个电报,看林场能不能先支点钱?”曹有才磕了磕烟袋锅,打破了沉默。他知道儿子心思,想尽力支持。

曹云飞摇摇头:“爹,不用。林场有林场的规矩,不能为了咱家破例。再说,我爹攒点钱也不容易。”

李凤英叹了口气:“唉,这海里的营生,看着好,没想到门槛这么高。要不……咱再等等?等参田里的参长大了,或者明年再多赶几次山……”

“等不了啊,娘。”曹云飞开口,声音不高,却透着坚定,“机会不等人。这次风暴让我看明白了,没有条像样的船,在这海上就是靠天吃饭,说翻就翻。我想给咱家,给彤彤和孩子们,搏个更安稳的将来。”

管彤彤一直没说话,她看着丈夫眼中那簇不曾熄灭的火苗,又看了看桌上那堆承载着全家希望的钱,心里天人交战。她知道船的紧要,也清楚家里的难处。忽然,她像是下定了决心,轻声说:“要不……把那块龙涎香……卖了吧?”

这话一出,曹有才和李凤英都愣住了。那块意外得来的“海宝”,自从王老海说出它的珍贵后,就被家里人视为镇宅的宝贝,藏着掖着,从来没想过卖掉。

“那可是能传家的东西……”李凤英有些舍不得。

“传家宝,也得先有家可传。”管彤彤逻辑清晰,语气柔和却有力,“船是立业的本钱。有了船,咱就能在这海上扎下根,挣来更多的钱,日子才能越过越好。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眼下,船比石头要紧。”

曹云飞深深地看着妻子,心中涌起一股热流。彤彤总是这样,平日里温婉如水,关键时刻却比谁都有决断,看得比谁都通透。他握住她的手:“可是……这东西太扎眼,怕是不好出手,也怕引来麻烦。”

这正是最棘手的问题。龙涎香价值连城,但在这个物资相对匮乏、信息闭塞的年代,如何找到一个可靠且出价公道的买家,确保交易安全,是个巨大的难题。弄不好,宝贝没换成钱,反而会招来祸端。

一家人再次陷入沉思,喜悦被现实的难题冲淡了许多。

接下来的几天,曹云飞身体逐渐恢复,便开始和王老海、陈卫国更具体地打听买船的门路和价格。越是了解,心情越是沉重。一条能满足他基本需求的、二手带机器的木壳渔船,最便宜也要一个令人咋舌的数字,远远超出了他们现有的资金。向亲戚朋友借?山里亲戚都不宽裕,海边刚认识,开口借钱也不合适。

就在曹云飞为资金缺口愁眉不展,甚至开始考虑是否真要冒险出售龙涎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机。

这天傍晚,阿雅娜竟然骑着马再次来到了望海坨!她不是一个人来的,哈达大叔也一同前来。原来,哈达大叔不放心曹云飞一家在海边的情况,又听说曹云飞冒险救人病了,特意带着晒好的鹿茸和一些山珍过来探望,也让阿雅娜来看看管彤彤和孩子们。

看到曹云飞一家安好,哈达大叔放下心来。晚上吃饭时,自然聊起了近况。曹云飞也没隐瞒,把想买船但钱不够的困境说了出来。

哈达大叔默默听着,吧嗒吧嗒地抽着烟,没说什么。阿雅娜则安静地坐在管彤彤身边,听着大人们说话,目光偶尔扫过曹云飞略带愁容的脸。

饭后,女眷们收拾碗筷,男人们在院里喝茶闲聊。阿雅娜悄悄把管彤彤拉到里屋,从怀里取出一个小小的、用软鹿皮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东西。她打开鹿皮,里面竟是一枚鸽子蛋大小、色泽深邃、晶莹剔透的绿色宝石!在油灯下,宝石内部仿佛有光华流动,一看就知绝非俗物。

“彤彤姐,”阿雅娜用生硬的汉语,语气却异常认真,“这个,给你们。换船。”

管彤彤惊得瞪大了眼睛,连连摆手:“这不行!阿雅娜,这太贵重了!我们不能要!”

阿雅娜固执地把宝石塞进管彤彤手里,眼神清澈而坚定:“云飞哥,是好人。救爷爷,教我狩猎。你们,是阿雅娜的朋友,是鄂伦春的朋友。朋友,要帮忙。宝石,山里捡的,不值钱。”她说的“不值钱”显然是谦辞,这宝石的价值,管彤彤虽不懂行,也知必然不菲。

“这……”管彤彤握着那块温润却又沉甸甸的宝石,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这份情谊,太重了。

这时,哈达大叔和曹云飞也走了进来。看到阿雅娜手中的宝石,哈达大叔愣了一下,随即叹了口气,对曹云飞说:“收下吧,云飞。这是孩子的一片心。我们鄂伦春人,认准的朋友,就是一辈子的兄弟。宝石再亮,也比不上朋友的情义光亮。”

曹云飞看着阿雅娜那双不容拒绝的眼睛,又看看哈达大叔真诚的面容,胸腔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填满了,热流涌动。他深吸一口气,没有虚伪的推辞,而是郑重地接过宝石,对阿雅娜和哈达大叔深深鞠了一躬:“阿雅娜妹妹,哈达大叔,这份情义,我曹云飞记下了!一辈子不忘!”

这一刻,资金缺口似乎看到了填补的希望。但如何将这块珍贵的宝石安全地变现,又成了一个新的、需要谨慎面对的难题。梦想的船,看似近在咫尺,却又隔着一道需要智慧和勇气才能跨越的激流。夜色中,曹云飞握紧了那块宝石,也握紧了家人和朋友沉甸甸的期望,目光投向窗外那片等待着他去征服的浩瀚海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