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回1983:东北赶山狩猎年代 > 第100章 全家出海乐融融

重回1983:东北赶山狩猎年代 第100章 全家出海乐融融

作者:钱小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0 07:44:04

哈达大叔是骑着那匹精神抖擞的鄂伦春猎马来的,马鞍旁还挂着酒囊和猎刀,风尘仆仆,却目光炯炯。曹家以最高规格接待了这位尊贵的客人,李凤英和管彤彤张罗了一桌好菜,有野鸡炖蘑菇、猪肉粉条、炸小河鱼,还特意开了一瓶上次庆功宴留下的“德惠大曲”。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屋里的气氛热络起来。曹云飞这才恭敬地请出那个用红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木匣。当木匣打开,那株须尾俱全、芦碗密布、皮老纹深、身形俊朗的野山参呈现在哈达大叔眼前时,老猎人原本微醺的眼睛瞬间清亮如鹰隼。

他并没有立刻用手去碰,而是俯下身,仔细端详了许久,甚至轻轻嗅了嗅参体散发出的独特香气。然后,他伸出布满老茧却稳定的手指,极轻地触碰了一下参须,喃喃道:“好参……真是好参!这‘五形’(芦、艼、体、须、纹)俱佳,皮色黄褐,少说也有六七十年以上的参龄了。云飞啊,你们得了件山宝啊!”

听到哈达大叔的肯定,曹云飞和管彤彤心里最后一丝犹豫也落了地。曹云飞诚恳地说:“哈达大叔,不瞒您说,省城有人想买这参,开了很高的价钱。但我们心里没底,一是怕价钱不合适,二是怕这参……卖得不是地方。请您来,就是想听听您老人家的主意。”

哈达大叔坐直身子,喝了一口酒,缓缓道:“参是天地精华,有缘者得之。它既是药,能救人,也是灵物,讲个归宿。省城人开高价,若是真心为救至亲,且这参确对其症,那便是善缘,价钱倒是其次。但若只为囤积居奇,或是另有所图,那便是玷污了这山宝的灵性。”

他看向曹云飞:“你们打算卖参,是为了啥?”

曹云飞和管彤彤对视一眼,曹云飞深吸一口气,说出了那个藏在心里许久的想法:“哈达大叔,不瞒您,我们……我们想用这钱,去看看海,琢磨琢磨海上营生的事儿。”

这话一出,不光是哈达大叔,连曹有才和李凤英都愣住了。他们只知道小两口最近老嘀咕什么船啊海的,没想到竟然动了真格!

“海?”哈达大叔皱起眉头,他的一生都在山林里打转,海对他而言,是比省城更遥远陌生的概念,“那大水泡子,有啥好看的?比得上咱这老林子?”

管彤彤轻声细语地解释:“大叔,不是不看林子了。云飞是山林养大的,根在这儿。就是觉着,现在政策松动了,年轻人总得往外头瞅瞅。听说海上也能打渔,跟咱赶山差不多,就是换个地界讨生活。要是能成,家里也能多条路。”

曹有才吧嗒着旱烟,闷声道:“胡闹!那大海无风三尺浪,是咱庄稼人能摆弄的?老老实实种地、赶山,比啥不强?”

李凤英也一脸担忧:“就是啊彤彤,那得多危险呐!听说海水齁咸,掉进去就浮不起来!”

眼看气氛要僵,哈达大叔却忽然笑了,他拍了拍曹云飞的肩膀:“好小子!有股子闯劲!我们鄂伦春人老祖宗,就是从更北边的大山林里迁过来的!不敢闯,哪有活路?山林是好,但娃娃们翅膀硬了,想飞出去看看,是好事!”

他话锋一转,对曹有才和李凤英说:“老哥,老嫂子,儿孙自有儿孙福。云飞和彤彤是稳当孩子,不是那瞎胡闹的人。他们想去看看,就让他们去!这参,我看可以卖。但价钱,得公道。这样,我认识县里药材公司的老把头,是实在人,我牵个线,让他给估个实价,也免得你们被城里人糊弄。”

哈达大叔一锤定音,事情就有了方向。几天后,在哈达大叔和县药材公司老把头的见证下,那株参宝以一个比陈卫国开价略低、但远高于市场普通价格的公道价钱,卖给了一位急需救命的老中医的家人。钱货两清,双方都觉得很圆满。曹云飞特意包了个大红包感谢哈达大叔和老把头,都被婉言谢绝了,只收下了一坛管彤彤亲手酿的野葡萄酒。

沉甸甸的钞票拿到手,出海的事情正式提上了日程。出乎曹云飞的意料,最先表示支持的竟然是曹有才。老爷子某天晚上抽完一袋烟,对曹云飞说:“去吧,爹看出来了,你心气不在这几亩参田上了。趁着年轻,闯荡闯荡是好事。家里有我,参田我和你娘能照看。就一样,万事小心,平安回来。”

李凤英见当家的发了话,也只好抹着眼泪开始给儿子儿媳准备出远门的行李。最兴奋的莫过于曹云霞和青山、秀水几个小的,听说能坐大汽车、看大海,天天围着曹云飞和管彤彤问东问西。

靳从起和小娟的婚事在即,曹云飞本打算等婚礼后再走,但靳从起知道后,直接找上门:“曹哥,你们该走就走!我的婚事有爹张罗,误不了!你们先去探探路,等我在家娶了媳妇,安稳了,说不定以后也投奔你们去海边哩!”话说得豪爽,眼圈却有点红。一起长大的兄弟要出远门,他心里满是舍不得。

出发的日子定在了谷雨过后,天气彻底转暖的时候。曹云飞去公社开了介绍信,又按照陈卫国留下的地址,写了封信告知大致行程。管大山利用山货店的关系,打听好了去往最近海边(渤海湾一带)的长途车路线和时刻。

临走前夜,曹家灯火通明。李凤英把烙好的油饼、煮熟的鸡蛋、腌好的咸菜塞了满满一旅行袋。曹有才默默检查着曹云飞的背包,把一盒新火柴、一把小刀、一卷绳索悄悄塞进去。管彤彤则细心地给孩子们换上干净衣裳,一遍遍叮嘱青山要听话,看好妹妹。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曹家院门口就聚满了人。曹有才借了队里的驴车,要送他们去公社坐车。左邻右舍都来送行,王婶塞给管彤彤一包自家炒的瓜子,老张家给拿了几个刚出锅的馍馍。

“云飞,彤彤,路上当心啊!”

“到了地方捎个信儿回来!”

“看看那海到底有多大,回来跟咱讲讲!”

叮嘱声、祝福声不绝于耳。曹云飞和管彤彤抱着小的,领着大的,一一答应着,心里又是激动又是不舍。黑云似乎知道主人要远行,焦躁地在驴车旁转来转去,用脑袋蹭着曹云飞的腿。

“黑云,在家好好看家,等我回来。”曹云飞蹲下身,用力揉了揉黑云的脑袋。通人性的猎犬低低呜咽了一声,坐了下来,眼神里满是不舍。

驴车吱吱呀呀地启动了,缓缓驶出屯子。曹云飞回头望去,晨雾中,熟悉的房屋、袅袅的炊烟、站在路口不断挥手的父母乡亲的身影,渐渐模糊。他心里涌起一股酸涩,但更多的是一种对未知前路的憧憬。

管彤彤紧紧握着他的手,轻声说:“咱会回来的。”

“嗯,会回来的。”曹云飞重重点头。这生他养他的黑土地,是他永远的根。

驴车颠簸着驶向公社,那里,将有一辆破旧的长途汽车,载着这户普通的东北农家,离开绵延的兴安岭,奔向那片传说中浩瀚无垠的蓝色世界。车辙碾过黄土路,留下深深的印记,仿佛在记录着一个新时代下,普通中国农民勇敢追寻新生活的足迹。山林的歌谣还在耳边回荡,而大海的波涛声,已在前方隐约可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