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八三拒接班:扛枪猎熊震林场 > 第138章 柴米油盐岁月长,家和邻睦暖意融

外界的喧哗与纷扰,如同掠过兴安岭山巅的一阵疾风,来得快,去得也快。在麻松山明确的态度和狩猎队日常训练的尘嚣中,那些关于沉船宝藏的议论和探寻的目光,渐渐沉淀下来,重新回归到林场家属院固有的、踏实而温暖的节奏里。日子,终究是要一天一天过的,柴米油盐,家长里短,才是这里最真实、最厚重的底色。

麻乐军如今是名正言顺的副场长了,主管安全生产和设备保卫。虽然头上多了顶“官帽子”,但他骨子里还是那个在林业战线上干了大半辈子的老工人。他没有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的习惯,依旧每天早早起床,裹上那件穿了多年、洗得发白的棉大衣,挎上那个磨得油光发亮的旧皮包,里面装着工作笔记、卷尺和一截永远用不完的粉笔,雷打不动地往山上各工段跑。

“老麻场长,又来检查了?”工人们见到他,依旧亲切地喊着“老麻”,带着熟稔的笑容。

“嗯,转转。”麻乐军话不多,点点头,便钻进伐区,检查油锯手是否按规程操作,查看集材道是否安全,用手里的卷尺量量新伐木桩的留茬高度是否合规。看到有工人图省事,把安全帽挂在树枝上,他会沉下脸,毫不客气地训斥:“脑袋瓜子比木头还硬?戴上!万一掉下个‘吊死鬼’(折断的枯枝),你媳妇就得找俺老麻哭鼻子!”

被他训的工人也不恼,嘿嘿笑着赶紧戴上帽子。大家都知道,老麻场长这是为他们好。

下午,他通常会去仓库和机修班转转,看看那些珍贵的油锯、拖拉机零件保养得如何,跟老机修工蹲在一起,研究哪个部件可以再修复利用,为国家节省开支。偶尔遇到两个工人因为工具分配或者工作安排闹点小矛盾,他不会各打五十大板,而是把两人叫到一边,掏出烟袋锅,自己先点上,吧嗒两口,才慢悠悠地说:“都是一个锅里抡马勺的兄弟,有啥过不去的?想想六零年那会儿,饿得前胸贴后背,一根萝卜还得掰两半分着吃呢……现在日子好了,倒生出闲气来了?”

他不多讲大道理,就用这些实实在在的往事一点,往往就能让面红耳赤的双方低下头,讪讪地互相递根烟,那点小疙瘩也就烟消云散了。这就是老工人的智慧和威望。

家里的李秋兰,如今腰杆也挺直了不少。男人当了副场长,儿子是威名远扬的猎队队长,闺女们也懂事争气,她觉得这日子前所未有的有奔头。她依旧是家里起得最早的那个,捅开炉子,坐上大铁锅,熬上一锅金黄的小米粥,贴上一圈焦黄的玉米面饼子,再切上一碟自家腌的咸芥菜疙瘩。食物的热气混合着柴火的味道,弥漫在整个屋子里,驱散了清晨的寒意。

忙完早饭,她就和亲家母董婶凑到一起。两个老姐妹,坐在热炕头上,手里永远不闲着。李秋兰纳着千层底的棉鞋,那是给麻松山和麻乐军准备的,山林里雪深路滑,就得穿这种自家做的实纳帮鞋才跟脚暖和。董婶则拿着从海边带回来的、颜色鲜亮的“的确良”布头,比划着给董良红和麻小燕、麻小果裁剪新衣裳。嘴里还不住地念叨:

“他婶子,你看这红格子的,给良红做件罩衫咋样?她年轻,穿鲜亮点好。”

“行,我看行!这蓝底白花的给小燕,文静。小果那疯丫头,给她这块黄的,耐脏!”

“唉,你说山子他们这会儿到哪儿了?听说这回是去最边上的那个林场,可别遇上啥大家伙……”

“放心吧,咱山子心里有数,还有晓云那丫头帮衬着,出不了岔子……”

絮絮叨叨的家长里短,针线在布料间穿梭的细微声响,构成了冬日里最温馨的画卷。

麻小燕和麻小果姐妹俩,如今也成了大姑娘。麻小燕性格像她娘,沉静秀气,学习用功,放假回家就帮着做家务,偶尔会拿着课本,坐在窗前,看着外面覆盖着白雪的远山发呆,不知在憧憬着什么样的未来。麻小果则活脱脱是牛飞扬的翻版,性子野,坐不住,功课马马虎虎,却对哥哥带回来的猎枪、弓箭充满了兴趣,总缠着留守的队员教她怎么瞄准,怎么保养枪械,弄得李秋兰哭笑不得,直骂她“没个姑娘样”。

董良红是家里最忙碌也最充实的一个。她如今是狩猎队实际上的“后勤部长”兼“财务总管”。麻松山出征在外,队里的一些日常开销、队员家属的慰问、与场部和其他单位的琐碎对接,都落在了她的肩上。她细心地将每一笔账目记得清清楚楚,谁家老人病了需要托人捎点钱回去,谁家的孩子该交学费了,她都放在心上,处理得妥妥帖帖。

她还跟着李秋兰和董婶,学会了做粘豆包、冻豆腐、渍酸菜这些东北过冬必备的吃食。狩猎队每次凯旋,带回来的大量兽肉,也需要她带着留守的妇女们一起切割、腌制、风干,储存起来,作为队员们平日里的伙食和储备。她的手因为经常接触冰冷的肉块和盐水,变得有些粗糙红肿,但她从不抱怨,脸上总是带着温婉而满足的笑容。她知道,自己守好这个家,处理好这些琐事,就是给在前方搏杀的丈夫和队员们最坚实的支持。

偶尔,乌娜吉和李吉姆(阿吉姆)没有训练任务时,也会到麻家来坐坐。乌娜吉通常会安静地帮董良红处理药材,或者用带来的柔软桦树皮,心灵手巧地编出一些精美的小篮子、小盒子送给她们。李吉姆则活泼得多,她会好奇地看李秋兰和董婶做针线,叽叽喳喳地问这问那,有时还会露一手,用她带来的鹿筋线,以鄂温克人的手法,帮她们把磨破的棉衣肘部补得又结实又好看。

两个来自深山的姑娘,用各自的方式,慢慢地融入到这个林场大家庭之中。她们之间的那种微妙关系,在董良红温和的对待和李秋兰慈祥的目光下,也似乎淡化了许多,更多了一种姐妹般的、共同为这个集体出力的情谊。

这天傍晚,麻乐军从场部开会回来,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却也有掩不住的欣慰。吃饭的时候,他对李秋兰和董良红说:“今天局里领导表扬咱们狩猎队了,说他们这次连续作战,解决了多个林场的大难题,打出了威风,也打出了我们林业工人的志气!还特意提到了松山,说他领导有方,是个难得的人才。”

李秋兰听了,脸上笑开了花,一个劲儿地往老伴碗里夹菜:“都是你和孩子们争气!”

董良红也抿嘴笑着,眼里闪着骄傲的光。

麻乐军顿了顿,又叹了口气:“不过,领导也透露了点风声,说上头现在开始强调要‘合理利用,加强保护’了,往后这打猎,怕是不能再像现在这样了。”

这个消息,让饭桌上的气氛稍微凝滞了一下。

李秋兰担忧地问:“那……山子他们这猎队,以后咋办?”

麻乐军扒拉了一口饭,含糊道:“车到山前必有路。松山和于参谋他们,都是有脑子的人,肯定能想到办法。咱们啊,就把家里这一摊子守好,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就行了。”

窗外,夜色渐浓,寒风呼啸。但麻家小屋里,炉火正旺,饭菜的香气氤氲不散,充满了人间烟火的踏实与温暖。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变迁,无论山林与海洋的征途如何艰险,这个由亲情、爱情和战友情凝聚而成的家,永远是麻松山和所有队员们最坚实的港湾和最温暖的力量源泉。柴米油盐的日子悠长,家和邻睦的暖意,足以抵御世间所有的风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