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本自俱足 > 第97章 户口

本自俱足 第97章 户口

作者:小咪的衣食父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0 07:57:33

“真是个可怜的人。”张义芝叹了口气,伸手把明玥从俊英怀里抱过来,轻轻拍着她的背,“孩子别怕,有姥姥在,没人能欺负你。”

她给孩子裹紧襁褓,手指在明玥软乎乎的脸蛋上轻轻碰了碰,“赶明儿让德昇把门窗钉严实点儿,再去砍根桃木,按老规矩在门口挂着,能驱邪。”

张义芝的手粗糙但温暖,在孩子背上轻轻摩挲着,像是在安抚受惊的小兽。

“可是,我们走哪儿她跟到哪儿,这样的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儿啊?”小军蹲在灶门口添柴,火光映着她年轻的脸,眼里满是委屈和愤怒。

她攥着拳头,指节都发白了,想起刚才吴玉华扑向明玥的样子,心里还在突突跳,但更多的是保护孩子的决心,她不能让明玥再受惊吓了。

“那你还能去跟个疯子计较吗?”张义芝看了她一眼,语气里带着点无奈,“她男人离了婚,早就搬去外地了,家里还有三个孩子,没人管没人问的,可怜得很。”

“可怜也不能让她欺负咱们啊!”俊英抬起头,眼里满是倔强,“她再来,我就给她点颜色看看,让她知道咱们不是好欺负的!”

俊英以前总是很懂事乖巧,顺着别人,可自从有了明玥,就像变了个人似的,谁要是想伤害孩子,她就跟谁拼命。

月英躲在一边,一句话都没说。

她想起以前和吴玉华一起织毛衣的日子,吴玉华织得又快又好,还教她怎么绣花样。那时候吴玉华笑得很甜,说以后要给自家孩子织各式各样毛衣,那眼神里都是温柔。

可现在,她的孩子们再也没穿过她织的毛衣。

那个温柔爽快的吴玉华不见了,只剩下一个疯疯癫癫的影子。

月英心里难受,可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她怕自己一说,眼泪就掉下来了。

傍晚时分,雪停了。夕阳从云层里钻出来,把天上的云染成了橘红色,照在院子里的积雪上,反射出耀眼的光。

德昇走到院子里,看见雪地上杂乱的脚印已经被新下的雪覆盖了,只剩下一片白茫茫。心里突然觉得敞亮了点儿,刚才的惊惧渐渐散去。

“你看,”他指着西边的天空对俊英说,“晚霞红堂堂的,老人们说‘晚霞烧满天,明天是晴天’,明天准是个好天儿。”

俊英靠在他肩上,怀里的明玥已经睡熟了,小嘴巴微微张着,嘴角还留着点口水。

她抬头看着晚霞,心里的不安慢慢消失了。

有德昇在,她就觉得踏实。

张义芝端来晚饭,是地瓜粥和腌萝卜,

地瓜是去年窖里存的,熬得软烂,甜丝丝的;腌萝卜是秋天腌的,脆生生的,很下饭。

还有特意给俊英做的小米粥,撒了红糖,里面卧着几只荷包蛋。

“多吃点,”她给德昇盛粥时,特意多舀了两勺地瓜。“今天受了惊吓,吃饱了才有力气。”

粥碗里冒着热气,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飘在每个人脸上,暖乎乎的。

小军吃得最快,呼噜呼噜喝完一碗,又拿起勺子添了第二碗。她刚才吓得没力气,现在肚子早就饿了。

饭后,德昇检查了门窗,把窗户上的破玻璃用塑料布钉好,又在门口放了截桃木枝子。

月光洒在雪地上,亮得能看清远处的树影,铁道上偶尔传来火车的汽笛声,呜呜的,在夜里显得格外远。

刘月英靠在门框上,想起白天吴玉华落寞的背影,想起她帮吴玉华写给她男人的那些信,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要是她的男人不和她离婚,要是她的男人没有打她,要是她的孩子还在,是不是就不会变成这样了?

俊英在灯下给明玥缝虎头鞋,针线在粗布上来回穿梭。

她的手艺很好,能把老虎的眼睛绣得圆圆的,根根皮毛都搭配了不一样颜色的线,栩栩如生。

德昇坐在旁边劈柴,斧头落下的声音很有节奏,“咚、咚、咚”,在安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小军趴在炕桌上写习题,铅笔尖在纸上沙沙响,她的课本已经翻得卷了边,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

德麟前几天来消息说,国家要恢复高考。等恢复高考了,只要能考上大学,就能从农村调回城里。

小军把这句话抄在了课本的第一页,每天都要看几遍。

窗外的月光越来越亮,把整个院子照得如同白昼,积雪在脚下咯吱作响,像是在诉说着冬夜的宁静。

偶尔有风吹过,卷起地上的雪沫子,打在窗户上,发出“沙沙”的声音。

“你看这月光,”俊英抬头望着窗外,眼里满是温柔,“跟咱闺女的名字一样亮。”

“明玥的小名就叫玥儿吧”,俊英说,“是月亮的月加个王,希望她以后能像月亮一样,安安稳稳的。”

德昇放下斧头走过来,凑到炕边,看见明玥睡梦中咧了咧嘴,好像在笑,小拳头还轻轻挥了一下。

“妈已经和街道李主任说好了,明儿把孩子的户口上了吧。”俊英说,“趁着你还没回部队,这个事儿就办利索了吧,要不然还得我自己去。”

“嗯,”德昇答应着。

远处传来狗吠声,断断续续的,还有谁家的烟囱在冒烟,烟雾在月光里画出细长的线,慢慢飘向天空。

德昇伸手摸了摸俊英的头发,她的头发有点干,是因为平时舍不得用胰子洗。他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暖流。

日子虽然苦,没多少钱,没多少好东西,可一家人能在一起,有俊英,有明玥,就什么都不怕了。

他想起明天要做的事:先去派出所和街道,给明玥上户口。

德昇看着灯下妻女的身影,心里充满了希望,就像这雪地里的月光,虽然不刺眼,却带着暖人的力量,照亮了往后的日子。

第二天清晨,檐角的冰棱垂着,在初阳下闪着冷光。

德昇把材料揣进挎包,明玥的出生证明、张义芝家的户口本、结婚证还有自己的军人证,踩着雪碴往派出所去。

派出所的铁门刚拉开一条缝,里面就飘出煤炉的烟味。

户籍窗口的玻璃蒙着层薄灰,一个穿蓝布制服的男人正低头擦搪瓷的大茶缸,见德昇过来,头也没抬:“办啥?”

“户籍同志,给孩子上户口,叫夏明玥。”德昇把材料从窗口递进去,手指冻得发红,“昨天街道的同志说都跟你们打好招呼了。”

户籍员捏着出生证明翻了翻,突然皱起眉:“这上面的签字咋这么淡?看不清楚,不行。”

德昇急了,往前凑了凑,“和街道李主任说好了,只要我带着军人证来,就能办……”

“街道说行就行?规定是死的!”户籍员把材料往窗口一推,大茶缸“咚”地放在桌上,“要么来补签字,要么拿部队开的证明,证明这孩子是你的。你不是还没回部队吗?先去开证明!”

德昇的手僵在半空,心里咯噔一下。俊英还躺着养身子,哪能让她来受冻?可部队远在几百公里外,来回至少要三天,他归队的日子就在后天。“同志,能不能通融下?我归队的车票都买好了,再晚就赶不上了。”

“通融?我这天天跟规定打交道,通融了你,我咋交差?”户籍员不耐烦地挥挥手,拿起桌上的报纸翻得哗哗响,“走吧走吧……”

德昇攥着材料往回走,冷风刮在脸上像小刀子,刮得颧骨生疼。

他没回家,先绕去街道办,却见办公室的门挂着锁,门卫的大娘说:“李主任一早就下乡了联系公粮了,得两三天才回来。”

雪又开始飘了,细小的雪沫落在德昇的帽檐上,很快集成了白点点儿。

他站在路边,摸了摸口袋里明玥的小照片,是满月时请人拍的,孩子裹着红布,眼睛眯成条缝,嘴角带着天真的笑意。

突然想起昨晚俊英说“要不然还得我自己去”,俊英身子弱,要是让她来受这份气,他心里更不是滋味。

咬咬牙,德昇又折回派出所。这次他没去窗口,而是在院子里的煤堆旁等。

北风卷着雪沫子往脖子里灌,他把军大衣的领子竖得老高,脚在雪地里来回搓着取暖。

直到日头偏西,那穿蓝布制服的户籍员才端着空茶缸出来倒煤渣,煤灰落在雪地上,烫出一个个小黑坑。

德昇赶紧迎上去:“同志,我再跟您说句实话,我过两天就回部队了,孩子妈身子不好,这事儿我得办利索了。您看,军人证在这儿,我总不能骗您吧?”

户籍员瞥了眼他的军人证,证件照片上德昇穿着军装,眼睛亮亮的。

又看了看他冻得发紫的耳朵,鼻尖上还挂着雪粒儿。沉默了几秒,才撇撇嘴:“行了行了,看你也不容易,明天吧,现在盖章的人已经走了,明天再来,我这也是担着风险呢。”

德昇连忙点头,说了好几声“谢谢同志”,声音都有些发哑。

走出派出所时,太阳已经沉到了屋顶,雪光映着天,亮得晃眼。

他揣着材料往家走,脚步比来时轻快,心里想着:明天就能给明玥上好户口,晚上回去,得跟俊英说,让她也高兴高兴。

德昇原以为第二天能顺顺利利办下户口。

天还没亮他就醒了,把事情在心里过了三遍,连去派出所的路都在脑子里走了一趟。

檐角的冰棱垂着,在初阳下闪着冷光。德昇把材料揣进挎包,踩着雪碴往派出所去。雪粒钻进鞋缝,每走一步都咯吱响,像在替他攥着心。

派出所的铁门拉开一条缝,里面就飘出煤炉的烟味。户籍窗口的玻璃蒙着层薄灰,穿蓝布制服的户籍员仍然低头擦搪瓷的大茶缸,茶缸沿的磕碰处露着白瓷,见德昇过来,头也没抬:“办啥?”

这情景好像是前一天的复制,德昇的心凉了半截。

“同志,给孩子上户口,叫夏明玥。”德昇耐着性子,把材料从窗口递进去,手指冻得发红,指节泛着青,“昨天我来过两次,你说让我今天来……”

“街道那边没有名额了,”户籍员的眼皮跳了一下。

“街道的同志说都跟你们打好招呼了,我明天就得回部队了,想临走前把这事办利索。”德昇的声音有些哀求了,这是他从来不会有的情绪,如果不是为了妻女,依他的性格,早就转身离开了。

户籍员又捏着张义芝家的户口本翻了翻,指尖在“刘俊英”三个字上顿了顿,突然皱起眉:“母亲是谁?刘月英还是刘俊英?”

“刘俊英,”德昇赶紧挑出来结婚证和自己的军人证推过去。

“这上面的字咋这么淡?墨水都晕了,看不清楚孩子母亲的信息,不行。”户籍员说着,拿起茶缸喝了一口。

德昇急了,往前凑了凑,玻璃上蹭出一道印子:“你昨天还说让我今天来,我的证件都是齐全的,能证明孩子跟我有关系,我明天就得回部队了,假期要结束了,你就给办了吧……”

“你这材料不清楚我咋办,再说你看谁办户口来一趟就能办理了?明天再来吧……”户籍员说完把材料推回给德昇,离了座位,去了别的办公室。

空荡荡的办公室里,就剩德昇一个人,他气得把挎包塞进挎包,转身就走。

北风卷着碎雪沫子往衣领里钻,德昇的脚步比来时重了十倍。那些在挎包里揉皱了的本本,像一块块烧红的炭,隔着布料都烫得他心慌。昨天明明反复检查过,怎么偏偏今天就“看不清”了?

推开家门时,棉门帘上的冰碴子掉了一地。

俊英正抱着明玥坐在炕桌边,听见动静猛地回头,眼里的光亮了又暗下去,嘴唇动了动没问出口,只把暖好的搪瓷缸递过来:“先喝口热水,孩子刚睡着。”

德昇接过缸子,指尖的寒意却顺着杯壁窜上来。

他看着襁褓里女儿皱巴巴的小脸,呼吸轻得像羽毛,忽然就红了眼。

在部队扛枪演练从没怵过,可今天对着户籍窗口那层薄灰,对着那句轻飘飘的“明天再来”,他却觉得浑身的力气都被抽干了。

“说让明天再去,可我……他就是刁难……”声音闷在喉咙里,带着连自己都嫌恶的委屈。

刘俊英没接话,只是伸手揉了揉他冻硬的耳朵,动作轻得像对待孩子。“不着急,”她低头看着襁褓,声音细弱却稳,“你明天还是归队吧,不能耽误。孩子的户口,总能办下来的。”

他猛地抬头,看见妻子眼底的红血丝,才想起她刚生产完没几天,都没睡过好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