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本自俱足 > 第94章 初生

本自俱足 第94章 初生

作者:小咪的衣食父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0 07:57:33

德昇刚刚收到俊英的回信,信上的字迹一如既往的工整,告诉他一切安好,算着日子,预产期就在两周后。

他捏着信纸,心里涌上一股混杂着甜蜜与焦急的热流。

德昇特意请了半天假,跑到附近镇上的供销社,仔细挑了一块最柔软、花色最鲜亮的棉布。心里想着,孩子出生时天气正冷,得用这布做件暖和又漂亮的小衣裳。

陪产假的申请报告他早就交上去了。但作为师后勤部的助理,冬储是年底最重要的工作,他必须把手头所有物资,粮食、煤炭、被服都清点入库、安排妥当,才能安心离开。

德昇计算着日子,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在日历上画圈,恨不得把时间掰成两半用,只求冬储工作能顺顺利利地早日完结,他好立刻跳上回家的火车。

突然接到大哥德麟打来的电话,说俊英住院可能要生了,德昇赶紧收拾行李,打算直奔火车站。

冬至的风雪又冷又硬,冻得伸不出手,他却急得满头大汗,棉袄的扣子都解开了两颗。

“夏助理!德昇!”后勤部的通讯员骑着自行车,顶着风雪跑过来,车铃“叮铃铃”响个不停,“你家出事了!你媳妇难产,在盘山医院,让你赶紧家去!”

德昇的心一颤,手里的挎包“哐当”掉在地上,他愣了一秒,心想,大哥也没说难产啊……

他猛地反应过来,一把抓住通讯员的胳膊:“你说啥?谁打来的电话?俊英难产?”

“是你丈母娘打电话来的,说你媳妇难产!让你赶紧去医院签字。”通讯员喘着气说,“我把自行车借给你,你骑快点,快点去车站买票回家,别耽误了!回头车子我休假的时候自己去取,放心,部队的自行车,存车棚没人敢偷……”

德昇没顾上道谢,跳上自行车就往车站赶。

乌兰浩特的冬至,又冷又风沙太大,自行车骑不动,他干脆推着车跑,沙粒打在脸上,疼得他睁不开眼,可他一点都不在乎。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俊英不能有事,孩子也不能有事,他一定要快点到医院。

路上的积雪没到脚踝,他跑得太急,摔了好几跤,裤子上沾满了雪和泥,膝盖也磕得生疼,可他爬起来继续跑。

手里的自行车把冻得冰手,他却攥得紧紧的,像是攥着俊英和孩子的命。

德昇赶到乌兰浩特的车站时,肺里像灌了冰碴子,每喘一口气都带着刺痛。

车站的候车室里挤满了人,烟味、汗味混着劣质煤炉的味道扑面而来,可他眼里只有售票窗口那道小小的光。

他跌跌撞撞地挤过去,双手撑着窗台,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声音还带着跑出来的颤音:“同志!买到辽宁盘锦垦区的票!多少钱?我加急!”

售票员抬头见他满脸的焦急,加快了动作:“最快的是半小时后的,慢车,就剩最后一张站票了,三块二。”

德昇慌忙去掏口袋,手指冻得不听使唤,零钱撒了一地。

他蹲下去捡,指尖碰到冰冷的水泥地,才发觉手心全是汗。

好不容易把钱凑齐递过去,接过车票时,他几乎是抢过来的,紧紧攥在手里,票角瞬间被汗湿、攥皱。

这张小小的纸片,此刻比什么都重,是他奔向俊英和孩子的唯一指望。

等车的半小时,像过了半辈子。他没进候车室,就站在风雪里,背靠着冰冷的墙,却一点也不觉得冷。

眼睛死死盯着进站口的方向,脚不停地在雪地里碾着,裤腿上的雪化成水,顺着裤脚往下滴,在脚边积了一小滩冰。

他偶尔会摸一下膝盖的伤口,疼得龇牙,可转念想到俊英在产房里的疼,这点疼又算得了什么?

他甚至开始胡思乱想:俊英会不会怕?医生会不会问签字的事?孩子要是保不住怎么办……

越想越慌,他抬手狠狠拍了下自己的脑袋,逼着自己往好的想:俊英身体好,性子坚强,肯定能挺过去,孩子也会平平安安的。

终于,检票的铃声响了。德昇扛起地上的行李包,跟着人流往车上挤。

车厢里又挤又闷,汗味和泡面味混在一起,他被夹在过道中间,连转身都难。他伸长了脖子盯着窗外。

窗外的树飞快地往后退,可他觉得车开得比蜗牛还慢。

他把那张皱巴巴的车票掏出来,又看了一眼,上面的“盘山站”三个字像是在召唤他。

手心里的汗把车票浸得更软了,他又攥紧了些,像是这样就能把车拽得更快些。

膝盖的伤口开始发紧、生疼,身上的雪水顺着领口往下流,凉得他一哆嗦,可他的心却像被火烤着,焦灼得厉害。

德昇闭上眼睛,脑子里全是俊英的样子。

上次探亲时,她还摸着肚子笑,说等孩子生了,就带着孩子来部队看他。

那时候阳光正好,她的眼睛亮闪闪的。想到这儿,他的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

他赶紧睁开眼,对着窗外默默念:俊英,你再等等我,我马上就到了,你和孩子都不能有事,千万不能有事……

车又过了一站,广播里报站的声音模糊不清,可德昇却竖起耳朵听着,每一秒都在数着距离盘山站还有多远。

车厢里有人在说笑,有人在哄孩子,那些热闹的声音落在他耳朵里,却像隔了一层膜。他的世界里,只剩下“俊英”这一个念头。

汽笛声在风雪里飘得很远,他的心跳得比车轮还快,每一秒,都在朝着那个等着他签字、等着他守护的病房奔去。

火车到盘山站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中午。

雪还在下,车刚停稳,乘务员开了门,德昇几乎是从车门里“扑”出去的。

脚刚沾到站台的积雪,就踉跄了一下。膝盖的伤口被扯得生疼,可他连揉都没揉,扛着行李包就往出站口冲。

风裹着雪粒子往他脖子里灌,他却觉得浑身的血都在往头上涌,满脑子只有“医院”两个字。

出站口外,几辆马车歪歪扭扭停在雪地里,车夫缩着脖子在等人。

车站离盘山站都在南大街上,德昇撒开腿,向盘山医院跑去。

风刮得他睁不开眼,他却不肯低头,心里一遍遍数着数:一、二、三……快到了,俊英再等等。

雪化了,渗进他的棉鞋,袜子湿乎乎的粘在脚上,直打滑。可他半点没察感觉,只觉得心脏跳得快要蹦出来,每颠一下,就离产房近一分。

终于看见医院的红灯笼,德昇的心一下子亮了。

医院的大厅里,消毒水味刺得他鼻子发酸,他冲到护士台,双手撑着台面,声音发颤:“同志!请问……难产的产妇,在哪个产房?叫刘俊英!”

护士刚翻了翻登记本,就见一个老太太从走廊尽头跑过来,是张义芝。

张义芝听见德昇的喊声,赶紧从妇产科门口跑过来。一把抓住他的手,眼泪直流:“德昇!你可来了!”

德昇的心猛地一沉,跟着张义芝往产房去。路过的走廊里,听见里面传来的微弱痛呼,那声音像针一样扎进他心里。

“大夫说俊英胎位不正,需要剖腹产,你一时半会儿赶不回来,我和你娘签了同意。”张义芝轻声轻语的唠唠叨叨,“后来没剖,俊英挺坚强,到底是自己生的,依我说,人的肚子里,下生就带着股元气,可不能说剌就剌开……”

“你俩会写自己的名字吗?”德昇记得张义芝和夏张氏都是不识字的,为母则刚,却能在俊英危难的时候,签手术同意书。

“不会写啊,人家护士写纸上,我俩跟着描的,”张义芝有些无奈,又有些不好意思,“俊英没啥事儿了,生了个小闺女,还没取名儿呢。”

说话间,来到了俊英的病房。

德昇轻手轻脚地走进去,看见俊英躺在病床上,脸色还是很白,却睁开了眼睛。

孩子被包在小被子里,放在俊英旁边,小脸皱巴巴的,闭着眼睛,呼吸很轻。

“俊英……”德昇走到床边,声音哽咽着,他想碰俊英的手,又怕碰疼她。

俊英看着他,笑了笑,声音很轻:“德昇,你来了……孩子……你看孩子……”

“看见了,看见了。”德昇的眼泪掉了下来,滴在俊英的手背上,“俊英,辛苦你了,以后我一定好好照顾你和孩子。”

就在这时,病房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德昇回头一看,是下乡到大荒沟的小军。

她穿着军绿色的棉袄,背着一个帆布包,满头大汗地跑进来:“姐!姐你咋样了?”

“小军,你咋回来了?”俊英看见妹妹,眼里泛起了泪光。

“大姐给我写信,说你要生了,我总算找到借口和大队请假回家了。没想到,你真生了,提前了十来天啊?”小军走到床边,“姐,你真厉害!”

“厉害啥啊,你姐半条命都快没了,”俊英费力的扯了扯嘴角,拉出一丝苦笑。

“生了就好,二姐,我给你伺候月子,”小军看着小外甥女儿,笑得合不拢嘴,伸出手去,想摸摸孩子的小脸。

“你一个闺女家家的,懂个啥,别乱碰!”张义芝打掉了她蠢蠢欲动的手。

“我请假条就这么写的,我妈年纪大了,我姐夫在部队,需要我回家来伺候我二姐的月子!我祖国的花朵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小军一本正经的说。

德昇看着小军,心里暖了不少。有小军帮忙,俊英坐月子也能有人搭把手。

接下来的几天,德昇和小军轮流在医院照顾俊英。

德昇负责回家做饭,给俊英熬小米粥、煮鸡蛋,小军则在医院帮着换尿布、喂水,姐妹俩配合得很默契。

俊英的身体慢慢恢复,能坐起来抱着孩子喂奶了,脸上也有了血色。

为了俊英能舒心的坐月子,夏张氏早就和童秀云商量好了,让俊英在西屋坐月子。

过了百天的童秀云,正好带着孩子回童家窝棚住一阵子。

出院那天,天放晴了,阳光照在雪地上,晃得人睁不开眼。

德麟赶着马车,把俊英和孩子裹得严严实实,小军跟在旁边,帮着拿东西。

张义芝也跟着去,一路上不停地嘱咐俊英:“回家后别着凉,别碰凉水,多吃点好的补补。”

可走到半路,张义芝却叹了口气,小声对德昇说:“德昇,有个事得跟你说。按老规矩,姑娘回娘家坐月子不好,说是会冲了娘家的福气,我们家就小季一个小子,怕是……”

德昇愣了一下,他知道东北有这个讲究,只是没想到张义芝会这么在意。

俊英听见了,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她攥着孩子的小被子,小声说:“妈,我知道了,我不回娘家,回夏家。”

张义芝看着闺女,心里也不好受:“俊英,不是不想让你回,就是这老规矩……”

“没事妈,我懂。”俊英勉强笑了笑,可眼里的委屈却藏不住。

德昇心里也不是滋味。

他和俊英在夏家,一直和夏三爷、夏张氏挤在老房子里。

冬天连炉子都烧不热。他早就想给俊英和孩子盖间新房子,可手里的钱不够,大队的宅基地也还没批下来,现在俊英坐月子,连个舒服的地方都没有。

回到夏家,夏张氏早就等着了。

夏三爷把西屋的炕烧得暖暖的,铺了两层褥子。

夏张氏还熬了一锅小米粥,粘稠稠的,暖乎乎的,撒了红糖,端到俊英面前:“英儿啊,快喝点粥,小米鸡蛋管够,都给你留着呢,你身子骨弱,趁着坐月子能补回来。”

俊英接过碗,看着夏张氏,心里有点难受。

夏张氏是个好婆婆,对她一直很好,可毕竟不是自己的亲娘,有些话也不好说。

夏张氏坐在炕边,看着俊英怀里的孩子,脸上带着笑,眼里却有点红:“这孩子真俊,跟德昇小时候一个样。就是委屈你了,俊英,夏家没本事,没给你和德昇盖间新房子,让你在这小厢房里坐月子。”

德昇听见这话,心里更愧疚了:“娘,不怪你,是我没本事,等开春了,我就去申请宅基地,咱盖间红砖房,让你和爹,还有俊英和孩子都住得舒服点。”

夏张氏点点头,擦了擦眼角:“好,娘等着。你要是缺钱,娘这里还有点攒下的钱,你拿去用。”

“不用娘,我自己能想办法。”德昇赶紧说。

他知道夏张氏的钱是平时卖鸡蛋攒的,不容易,他不能要。

接下来的日子,夏张氏帮着德昇,伺候俊英坐月子。

每天早上,德昇天不亮就起来劈柴、挑水,把炉子烧得旺旺的;中午帮着夏张氏做饭,给俊英炖鸡汤、煮鸡蛋;晚上孩子哭了,他也起来帮忙换尿布,一点都不嫌弃麻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