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本自俱足 > 第58章 韩庆年之死

本自俱足 第58章 韩庆年之死

作者:小咪的衣食父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0 07:57:33

整个连队像是被巨浪掀翻的船只,在阶级斗争的浪潮中挣扎。

会议室里,夏德昇坐在书记员的位置上,面对着一张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那些被红笔圈出的名字,烙印在他的心上。

赵助理从外面冲进来,雨水顺着他的军帽淌下来,他喘着粗气,将一份新的指示送到主席台上的邵主任面前。

“连长,军部要求我们立刻开展全连大会,揭露连队内部的阶级敌人。” 赵助理的声音在暴雨声中显得格外刺耳,像是被风撕裂的号角,带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压迫感。

邵主任看着那份指示,心中一阵绞痛,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会议室里一张张紧张和不安的脸,他的战友们,他的兄弟们,此刻却成了可能的 “敌人”。

他缓缓站起身,拿起桌上的扩音器,那冰冷的金属质感让他有几分刺痛。“同志们,” 邵主任的声音在暴雨中显得微弱,可却带着一种从未有过的坚定。

“军部的指示我们必须执行,但我们的战友们,他们都是在战场上拼过命的人,我们要相信他们,不能轻易怀疑,更不能轻易伤害。”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只有暴雨拍打檐角的声音在耳边回响。

赵助理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没想到邵主任会说出这样的话。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的声音显得平静:“连长,我们不能违背军部的指示。”

夏德昇的目光在赵助理脸上停留了片刻,那目光像是两把利剑,直直刺入他的心底。

邵主任缓缓放下扩音器,那沉重的金属落地声,在寂静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刺耳。“赵助理,我知道你的担忧,但我们不能被这些表面的命令蒙蔽了双眼,我们是军人,我们的使命是保卫国家,保卫人民,而不是互相残杀。”

赵助理的脸色更加难看,他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如何回应,转身冲出会议室。

暴雨如注,他冲进雨中,任凭雨水拍打在脸上,像是在宣泄心中的迷茫与无奈。

夏德昇看着赵助理的背影,心中一阵酸楚,他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是错,但他知道,这场风暴不应该再蔓延下去了。

暴雨还在继续,整个军营沉浸在一片混乱与迷茫之中。

夏德昇在会议室里独自坐着,他盯着桌上的花名册,那些名字像是一个个被困在纸张中的灵魂,等待着裁决。

会议室外,赵助理在雨中徘徊,雨水淋湿了他的衣服,他像是在寻找着什么,又像是在逃避着什么。

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邵主任,如何面对夏德昇和那些拥戴他的同志们,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自己内心的挣扎。

他抬头看向那漆黑的天空,那一道道闪电像是命运的刀光,将他的世界劈得支离破碎。

整个军营在暴雨中颤抖,就像一颗被命运抛在风口浪尖的心脏,在风暴中挣扎。

他们不知道这场风暴何时会结束,也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将何去何从。

他们只是希望,这场暴风雨能快些过去,让一切都回归平静。

夏德昇缓缓合上花名册,他站起来,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暴雨,他的心里五味杂陈。

他知道这场风暴远未结束,他不知道明天会怎样,但他相信,只要他坚守自己的信念,总有一天,这场暴风雨会过去,阳光会重新洒在这片土地上。

1967年春天,盘山垦区的田野还未苏醒,辽河流域的治理工程已经启动了。

薄雾飘荡在水面,起了一层白茫茫的寒烟,区长韩庆年匆匆穿过坝埂,对正在指挥的水利员王大锤说:“老王,这工程可关系着咱老盘山的子孙后代。你要监督好,不能有半点马虎。”

王大锤擦了擦汗,憨厚地笑道:“韩区长您放心,这工程我比自己家的事还上心!”

韩庆年满意地点了点头。

春风已露暖意,韩庆年透过窗子,望向远处田野间忙碌的社员,正准备部署春耕。

一群戴着红袖章的年轻人冲进了区委办公室。

领头的名叫高玲,是沈阳来的知青,红卫兵的小头目。

她挥舞着一张大字报,唾沫星子乱溅:“你这个走资派!天天想着修正主义的那一套,你把水利工程建得那么好,是不是想给‘三自一包’做实验田!”

韩庆年扶了扶眼镜,脸涨得通红:“小同志,我是为了解决辽河水患,保障粮食产量,这怎么就成修正主义了呢?”

高玲冷笑一声:“哼,你少给我装糊涂!你那水利工程的规划里,分明就给单干户留了机井位置,这不是在鼓励资本主义萌芽么!”

说完,她将大字报贴在了韩庆年的办公桌上。

盘山农场的批斗会场设在粮库前的空地上。

韩庆年被五花大绑地推上台,胸前挂着一块木牌,歪歪扭扭地写着“走资派韩庆年”。

高玲站在高凳上,声嘶力竭地喊着:“你们看,这个家伙,明明是坏得很,却还装得像好人一样!他修的水利工程,就是想让那些坏分子先富起来,破坏我们的大集体!”

台下一片嘈杂,有社员跟着起哄,也有的沉默不语。

韩庆年的嘴角在流血,他被红卫兵揪着头发,晃得头晕目眩。

但他始终咬着牙,没有出声。旁边看热闹的社员老张,偷偷抹了把眼泪,想起前几年发大水,是韩区长跳进冰冷的河水里,用身体堵住决堤的口子,才保住了八一大队的庄稼。

现在,竟落得这般下场。

五月初的夜晚,风雨大作。韩庆年被关在粮库里,四面漏风。

他靠在潮湿的墙角,看着墙上的裂缝,那里他曾亲自指导修缮过。

一群红卫兵推开门,将他拽起来,让他写“坦白书”。

高玲晃着马灯,恶狠狠地说:“你现在把自己的罪行写清楚,不然,就把你吊起来!”

韩庆年颤抖着拿起笔,在纸上一笔一划地写下:“我,韩庆年,一生为盘山农场的发展鞠躬尽瘁,绝无任何反革命行为。”

高玲一把夺过纸,狠踹他一脚,骂道:“你这个死不悔改的家伙!”

韩庆年被踢倒在地,嘴角又涌出血来,他艰难地抬起头,望着窗外的雨幕,那雨仿佛是无数双愤怒的眼睛在质问他。

他在心里默念:“盘山,我对不起你,辽河流域的治理……”

他的心一阵抽痛,再也没有力气抬起头。

端午那天,盘山农场的天阴沉沉的。

韩庆年在批斗会后,被强行押往十里外的无人塘地。

红卫兵李卫东抽出军用皮带,在他身上抽打着,边打边喊:“你这个走资派,今天就是你的死期!”

韩庆年的单衣已被鲜血浸透,他跪在泥水里,眼前浮现出刚来时,自己和社员们一起开垦塘地的场景。

那时的他们,满怀希望,想着要把这片盐碱地变成鱼米之乡。

而如今,他却要死在这疯狂的年代。

他被一脚踹倒在泥水里,身体一动不动,只留下一摊血迹和满地的脚印。

几个胆大的红卫兵用滩泥草草掩盖了他的身体,匆匆逃离现场。

高远的天空,乌云压顶,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似乎也在为这个曾经的农场守护者默哀。

韩庆年死后,盘山农场的辽河流域治理工程陷入停滞。

韩庆年的死讯,被刻意隐藏起来。半年后,德麟才从喝醉的红卫兵杨友来口里打听出来。

冬至那天,铅灰色的天压得极低,雪粒子混着冰碴儿,打在窗玻璃上沙沙作响,又被风卷着,在宿舍楼下旋起齐膝深的雪垛。

夏德昇收到了大哥德麟的来信。

整整一页纸,只写了七个字:表哥韩庆年死了。

德昇盯着那七个字,突然觉得胸腔里有什么东西被狠狠攥住,连呼吸都带着冰冷的疼。

他知道大哥和韩表哥的感情很深。

他想象不出大哥是怎样写下的这行字。

德昇忽然懂了,真正的悲伤不是嚎啕大哭。

是像此刻这样,嗓子眼发紧,脑袋里一片空白,连掉眼泪的力气都没有,只剩下一种钝重的、无声的轰鸣。

德昇从床底下摸出篮球,褐色的胶皮已经磨得发亮。

那是他去鞍山念书的时候,大哥德麟送给他的礼物:一只篮球,一个军绿书包,还有一只钢笔。

大哥说:“想哥了就打球,出一身汗,啥愁事都忘了。”

后来德昇真就凭着这球,在鞍山钢铁学院的篮球队打了主力,当上队长,每每训练到精疲力尽,就觉得大哥的手还搭在他肩上。

德昇抱着球,转身就往外冲。

刘耀奇在后面喊他:“德昇!下雪呢,打什么球?”

他没回头,推开宿舍楼的木门,风雪“呼”地灌了进来,糊了他一脖子。

操场早被大雪覆盖,往日里红绿相间的篮球场,此刻成了一片晃眼的白。

德昇把球往雪地上一砸,“砰”的一声闷响,球弹起来,又落下,滚出一道歪歪扭扭的痕迹。

他追上去,起跳,投篮。球撞在被雪覆盖的篮筐上,“哐当”一声,又弹回雪地里,溅起一片雪沫。

他再捡起来,再投,一次次地跑,一次次地跳,汗水很快湿透了里面的绒衣,又透过粗布棉袄渗出来,在领口和袖口结了层薄冰。

雪粒子打在脸上,像针扎一样疼,可他感觉不到,只觉得胸腔里那股憋闷的气,必须靠这样疯狂的动作才能喘出来。

“夏德昇!”刘耀奇追了过来:“你疯了?这天儿打球,不要命了?”

德昇没理他,又一次起跳,却因为脚下积雪太滑,“啪”地摔在地上。

雪很松软,但底下的冻土隔着雪层,还是硌得他骨头生疼。

篮球骨碌碌滚远了,在白茫茫的雪地里,投下一个孤零零的、黯淡的影子。

刘耀奇冲上来,一把抱住他,力量透过棉袄传过来,带着热乎乎的体温:“德麟哥的信……我看见了。”

刘耀奇的声音有些发哑,“节哀顺变,兄弟。”

德昇趴在雪地里,脸埋在冰冷的雪里,终于忍不住,肩膀剧烈地颤抖起来。没有哭声,只有压抑的、几乎听不见的抽气声,像一头受伤的野兽,在无人的雪地里舔舐伤口。

汗水和融化的雪水混在一起,顺着额角往下淌,冰凉刺骨。

不知过了多久,风小了些,雪还在下,细密地飘着。

远处的宿舍亮起点点灯光,隐约传来收音机里播放的革命歌曲。

就在这时,一阵笛声,幽幽地飘了过来。是梁百权。靠在操场边的双杠上。

笛声起得很轻,像一片雪花落在心尖上。

起初是几个零散的音符,在风雪里颤巍巍地飘着,然后逐渐连成线,成了调。

那调子不似往日,没有激昂的节奏,只有一种说不出的哀婉,像是有人在低声诉说,又像是一声声长长的叹息。

德昇猛地抬起头,脸上还挂着未干的泪痕,混着雪水。

他看着梁百权的身影,在风雪中显得有些单薄,竹笛横在他的嘴边,白色的哈气随着笛音飘出来,很快消散在空气里。

这笛声……太像了。像那年夏天,表哥韩庆年在村口的老榆树下吹的那支曲子。也是这样的调子,婉转,悠长,又藏着说不出的愁绪。

那时德昇才十来岁,蹲在地上玩玻璃球,表哥靠在树干上,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身上,树影伴随着笛声轻轻晃动。

表哥吹完一曲,低头看他,笑着把笛子递给他:“想学吗?哥教你。”他当时嫌麻烦,摇摇头跑开了,只记得表哥眼里那点失落的光。

笛声还在继续,在寂静的雪夜里,像一条细细的线,缠绕着每个人的神经。

梁百权吹得很投入,身体微微前倾,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他和手中的笛子。

笛音时而高亢,时而低沉,高的时候,像要冲破这漫天的风雪。低的时候,又像沉入了无底的寒潭,带着一种令人心碎的悲凉。

德昇的身体微微发抖,慢慢从雪地里站起来。

篮球还躺在不远处的雪地里,落满了新的雪花,像一个被遗忘的旧梦。

他忽然明白,大哥那封信里的七个字,为什么写得那样沉重。

有些离别,是连痛哭都显得苍白的。

而这笛声,却比千言万语更能诉尽那些无法言说的悲伤。

它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记忆的闸门,让那些关于表哥的、温暖的或是遗憾的片段,随着音符一起,在这冬至的寒风里,碎成一片片落雪,飘进无尽的怀念里。

雪还在下,笛声未歇。

德昇站在风雪中,望着梁百权模糊的背影,眼眶再一次热了起来。

这一次,没有沉默,只有那呜咽的笛音,陪着他,在这漫长的冬夜里,静静地,哀悼着一个逝去的灵魂,和一段再也回不去的时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