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本自俱足 > 第124章 撺掇

本自俱足 第124章 撺掇

作者:小咪的衣食父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0 07:57:33

冬冬聪明乖巧,没几天就和商店里的人都混了脸熟。

有的时候,商店进了新货,从后院卸车,冬冬总能尝到新鲜的水果。

一筐筐青绿的桃子,带着细细的桃毛,在阳光下仿佛穿着毛茸茸的外衣。

桃毛很轻很轻,筐子一打开,就飞了起来,像细小的毛毛雨一样,飘在空气里。

冬冬蹲在窗台上,看着一筐筐的桃子,从大汽车上卸下来,桃毛落在她的脸上、脖子上,痒得她直挠。

“别挠,越挠越痒。”俊英看见了,赶紧走过来,从抽屉里拿出块湿毛巾,帮她擦脸。

“这桃毛真讨厌。”冬冬撅着嘴说。俊英笑着说:“桃毛是保护桃子的呀,等桃子熟了,桃毛就脱落了,桃子才甜呢。”

“就像爸爸保护我们一样吗?”冬冬看着那些青绿色的桃子,穿着毛茸茸的白色桃毛,忽然想起爸爸。

每次都是把她抱上自行车的大梁上,不管刮风下雨,爸爸都用坚实的脊背扛下了。小小的她,被爸爸护在胸前。

爸爸也给她买过这样的桃,放在凉水里冰一会儿,咬一口,又甜又脆。她不知道爸爸什么时候来接她,他现在在哪里,在干什么,有没有再吃到这样的桃。

中午的时候,俊英去商店前面大堂,一个组一个组的收款。冬冬乖乖的坐在窗台上,等她回来。

忽然看见一个高大的身影,从院门口进来,推着自行车,正往这边走。她揉了揉眼睛,仔细一看,是德昇!

“爸爸!”冬冬大叫一声,挣扎着跳下窗台,朝着那个身影跑过去。

德昇听见声音,抬起头,看见冬冬,眼睛一下子亮了,赶紧打下车梯子,蹲下来,把冬冬抱起来:“冬冬,爸爸来接你了!”

“我都想你了……”冬冬趴在爸爸的怀里,哭得稀里哗啦,把一上午的担心和想念,都哭了出来。

“别整事儿,你爸不来你不也玩的挺开心的?还给人唱歌听?”孟主任端着茶缸从办公室走出来,和德昇说,“你这个闺女啊,鬼精鬼精的……”

“随她妈,反正不随我,”德昇嘿嘿地笑,抱着冬冬,轻轻拍着她的背,声音有些沙哑:“好了好了,别委屈了,爸爸来晚了,带你去看电影。”

冬冬趴在爸爸的怀里,闻着爸爸身上熟悉的味道,又嘿嘿嘿地笑起来。

一想到看电影,她的心里美极了。姐姐冬雪什么都要最好的,还能常住姥姥家,可是爸爸没只带她自己看过电影,而且是好几次,不是一次两次。

她想,以后再也不要一个人看家了,她要跟着爸爸,去哪里都跟着。

下午,德昇带冬冬看了日本电影《望乡》。冬冬本来挺害怕里面的老太太,可到后来,她又觉得她很可怜。

晚上,爸爸给冬冬做了她最爱吃的鸡蛋面,还把那个桃洗干净,削了皮,切成小块,放在碗里给她吃。冬冬一边吃着面,一边吃着桃,觉得今天的桃,比以前的还要甜。

睡觉前,冬冬把枕头底下的剪刀拿出来,递给德昇:“爸爸,这是妈妈给我的,说能辟邪,不做噩梦。”

德昇接过剪刀,摸了摸她的头:“冬冬不怕,爸爸回来了,以后再也不会让你做噩梦了。”

冬冬点点头,钻进被窝里,爸爸坐在炕边,给她讲《童林传》里的故事。她听着听着,眼皮就沉了,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这一次,她没有做噩梦,梦里是金灿灿的阳光,爸爸牵着她的手,妈妈和姐姐在旁边笑着,还有好多好多甜滋滋的桃青色的桃子,桃毛飘在空气里,一点都不痒。

客运站的大礼堂里飘着淡淡的消毒水味,红色横幅“第一批独生子女光荣户表彰大会”在白墙上拉得笔直,长椅上坐满了翘首的职工。

李慧琴攥着蓝布衣角,耳尖发烫。站长正念着名单,当“李慧琴”三个字落进耳朵时,她猛地站起身,差点带翻身后的凳子。

台上,烫金的奖状硬挺挺的,边缘蹭得指尖发痒。她接过奖状时,手都有点儿抖,低头就看见“独生子女光荣”五个字闪着光。

同批受表彰的还有另外两户,三人站成一排,相机“咔嚓”一声,把笑容和奖状都定格了。

散会后,李慧琴把奖状小心地卷好,紧紧握在手里。风一吹,心里亮得像揣了个小太阳。

刘家只有小季一个独子,偏偏赶上计划生育这档子事儿。第一批独生子女是自愿报名的,李慧琴并没有和在部队的小季商量。

之前也总有人劝她,“再要一个稳当”,毕竟别人都是一家好几个孩子。当初她们票务组组长知道她报了名,还有些不敢相信,特意找她来确认了。

“正因为小季在部队,我是军属才更应该响应号召!”李慧琴回答的斩钉截铁,她只是不想再生了,可没必要考虑刘家。

组长看她的样子认真而坚决,才放心的把她的名字报了上去。

李慧琴揣着奖状回到了家,心里空落落的。

张义芝看见了奖状,并不懂是什么内容,只知道慧琴得了奖状很光荣。她也很开心,给慧琴做了一大碗鸡蛋面。

都是一个系统的,早有人把风吹到了月英的耳边。她给小季写信,告诉他慧琴报名的事,小季的回信淡淡的,和慧琴说的一样,“军属更应该响应号召。”

月英没了办法。

晚上,月英下班回来,心里沉甸甸的。

张义芝喜滋滋的把慧琴得奖状的事,告诉月英。

“你知道她为啥得奖状吗?”月英淡淡的问。

“那还用说,慧琴在单位干得好呗!”

月英冷笑了一下,“从此老刘家就瑞丰一个种儿了!”

张义芝愣了,不懂月英为什么要这么说。

“那是独生子女光荣的奖状,小季和慧琴就这一个孩子,不能再要孩子了!”月英更加坚定的说。

张义芝明白了,没再说什么,只默默的收拾碗筷,刷碗,扫地,把炕烧热……

第二天,张义芝去了南大街口的玻璃店。王师傅眯着眼睛,瞅着奖状,拿尺子量了又量:“这光荣证少见,我给你用厚玻璃,木框选浅棕色,配你家墙!”

张义芝看着他裁玻璃、涂胶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柜台,脑子里全是瑞丰可爱的小模样。

傍晚,李慧琴下班回来,看见东屋墙上最醒目的位置,挂着独生子女的奖状,镶在玻璃镜框里。

“洗手吃饭吧……”张义芝看她望着奖状愣神,“咱家是军属,更应该响应号召……”

她慈祥的看着慧琴说。

窗外的夕阳斜斜照进来,把奖状上的金字映得发亮。

慧琴深深的点头,从此,她和小季的日子,就围着瑞丰这一个宝贝,稳稳当当地,过得比奖状还亮堂。

开春的风还带着点儿料峭,张义芝家堂屋的烟囱里飘出缕缕青烟,锅里煮着的苞米糊糊的香,飘在院子里。

李慧琴踩着刚化冻的泥地进来,身上挺括的制服还带着寒气。一进门就拉着张义芝的手往炕沿上坐:“今儿个给你说个正经事儿,我们客运站的主任是单身,我打听过了,绝对靠谱!”

张义芝手里攥着的针线上,还挂着半只没纳完的鞋底,闻言抬头,“你想说给谁啊?小军连工作都没有,你大姐?”

“我月英大姐啊,主任配股长,你说靠谱不?”慧琴摇着张义芝的胳膊。

慧琴本不关注这些事情的,只是上次回娘家,二姐给她算了笔账。

家里一个小姑子小军没有工作,也没嫁人。一个大姑子月英有工作,也不嫁人。还有二大姑子俊英家的两个孩子……

虽说俊英每月给老太太十块钱,可家里这么多的人口,连吃带用也是不少钱呢。

虽说小季不给家里钱,可小季的津贴也没给过慧琴,慧琴自然也不会把自己的工资用在家里。

可看着这么多人,乱乱哄哄的,也着实是烦,烦的她都不爱回家。售票员上半天班,余下的半天时间,慧琴宁愿去澡堂子里泡澡,或是抱着瑞丰去邻居家串门子。不然就回家把西屋门一关,平时上班一锁。

慧琴已经时时刻刻处处划出了和这个家的边界,可还是无法独立清醒。她听了娘家二姐的话,赶紧先把大姑姐刘月英嫁出去。

“你大姐的事儿咱也不敢做主啊?要不你让你二姐劝劝她……”张义芝听懂了慧琴的弦外之音,有些为难,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慧琴真就去找了俊英。

隔天下了晚班,慧琴绕道去了俊英家。

俊英家在建委家属楼的一楼,透过厨房的窗口,里头传来哗啦啦的择菜声。

慧琴推开门,就见俊英蹲在走廊里,面前的搪瓷盆里摊着水灵灵的小白菜,指尖飞快地掐掉硬根儿和黄叶。

“哟,稀客!你咋来了?”俊英抬头笑,眼角堆起细纹儿,“快坐,刚烧的绿豆汤,晾着呢。”

慧琴挨着竹椅坐下,接过俊英递来的搪瓷碗,绿豆汤甜丝丝的,凉得正好。

她捏着碗沿抿了两口,才斟酌着开口:“二姐,今儿来,是有桩正经事跟你商量……”

“啥正经事儿整这么严肃?是不是孩子们不懂事,给你找麻烦了?”俊英择菜的手顿了顿,抬眼望她。

“不是不是,是好事!”慧琴忙摆手,从帆布包里摸出馒头递过去,“我们食堂的馒头可好吃了,我想给月英大姐介绍个对象,这人你放心,是我单位的领导,客运站的王主任。”

俊英的手停在半空,眉头轻轻蹙起:“客运站的主任?那不是当官的吗?大姐那暴躁的性子,跟当官的处得来?”

“你可别误会,”慧琴身子往前凑了凑,声音放轻,“王主任不是那种摆架子的人。他是海军转业的,在大连当海军,八年呢,前年才转业,调回咱们这儿当主任。你瞅他走路那姿势,腰板挺得笔直,说话办事都利落,全是部队里练出来的规矩。”

她想起客运站暴雨,旅客行李被淹,王主任挽着裤腿就往水里跳,浑身湿透了也没喊一句累,最后把行李都搬到二楼走廊里晾干,还自掏腰包给旅客买了热包子。

“一般人我也不敢给大姐搭个,他人缘好得很,”慧琴接着说,“跟我们这些售票员、司机师傅都能唠到一块儿,食堂吃饭也跟大伙坐一桌,从不搞特殊。而且他今年三十七,还是单身,不好遇不是?老家是咱县沙岭农村的,妈没了,剩下个老父亲,是老实本分的人。”

俊英慢慢放下手里的小白菜,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搪瓷盆的边沿儿:“我倒不是嫌人家条件,就是怕月英……你知道,她前两年处那对象,嘴上说得天花乱坠,实则游手好闲,月英那暴躁的性格受不了一点儿屈儿,俩人打得鸡飞狗跳,把人家行李都扔出去了,这次要是再遇着不靠谱的,我怕咱妈的心里难受。”

“这点你绝对放心!”慧琴拍了拍大腿,“王主任那人,实诚得很。他办公室窗台上摆着两盆仙人掌,还是当年在大连部队里养的,说看着就想起当兵的日子。念旧!不抽烟,不喝酒,下班就回宿舍看书,要么就去客运站的操场跑步,生活规律得很。”

俊英沉默了一会儿,抬头看向厨房窗外的楼角。心里想着,月英也三十有五了,身边的姑娘们早都成了家,她嘴上不说,夜里却总对着镜子发呆。要是王主任真像慧琴说的那样,踏实、正直,倒真是个好归宿。

“那……你打算咋安排?”俊英的语气儿软了下来。

慧琴眼睛一亮:“我想着这周六下午,让他俩在你家这里见个面。让月英大姐过来,王主任那边我跟他说,就当是同事间随便坐坐,不搞那些拘谨的。要是两人看对眼了,往后再慢慢处;要是没眼缘儿,就当多认识个朋友,不碍事儿。”

俊英点点头,伸手把搪瓷盆里的小白菜拢了拢:“行,我回头跟月英大姐说说。你先要个照片来,让她看一眼,看有没有眼缘儿,她这人,就是脸皮薄,脾气急,你到时候多帮着搭搭话。”

“放心吧!”慧琴笑得眉眼弯弯,又喝了口绿豆汤,甜意从舌尖渗到心里。

窗外的晚风卷着饭菜香吹进来,她仿佛已经看到周六下午,月英坐在这里,手里捏着茶杯,脸颊微红,而王主任挺直着腰板,说话时带着温和的笑,像对待老战友那样,认真又诚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