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本自俱足 > 第111章 房身

本自俱足 第111章 房身

作者:小咪的衣食父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0 07:57:33

“一天都别呆了,现在就搬!”德昇瓮声瓮气地说,他的倔脾气上来了,谁也拦不住,“这房子咱不退也不住了,跟她耗不起!”

“别别别,”张义芝连忙拉他,“你俩刚搬新家,还没过几天消停日子,我这一去,多挤啊……再说,你们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哪能因为我耽误事……”

“妈,您说啥呢!”俊英打断她,“一家人,挤点就挤点,热闹!再说,冬冬需要您照顾,小雪也离不开您,您要是不在,我上班都不踏实。”

张义芝看了看德昇,又看了看俊英,眼里满是感激,还有点惭愧:“那……那给你们添麻烦了……”

“啥麻烦,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德昇拍了拍胸脯,“既然决定了,就别等了,晚上黑天了再搬,人先过去,别让人知道咱搬哪儿去,省得吴玉华再来闹。”

俊英点点头:“白天人多眼杂,晚上再搬东西,省的吴玉华摸着道儿!小军那边我写信给她去说,让她探家直接来家属楼。”

张义芝叹了口气:“这哪是搬家,这是躲祸呢……”话虽这么说,还是点了头。

当天晚上,天刚擦黑,张义芝就和月英收拾东西。

月英收拾好了蓝布袋子,里面装着小军的课本和几件衣服。

张义芝把行李绑在自行车后座上,怕掉下来,用绳子捆了一圈又一圈。

德昇和月英各骑一辆自行车,载着一家三口的全部家当,慢慢往家属楼走。

冬雪坐在德昇的车大梁上,小声问:“爸爸,以后咱们再也不用怕老虎妈子了吧?”

德昇说:“不怕了,以后咱们一家人住在一起,没人敢来欺负咱们。”

走进小楼,张义芝站在门口,有点局促,小声说:“这……这屋子不大,我和月英住这儿,会不会太挤了?”

德昇看了看俊英,俊英笑着走过去,接过张义芝手里的包裹:“妈,挤点怕啥,一家人在一起,比啥都强。”

就这样,五十平米的小楼里,挤了七口人。

外间摆着张双人木板床,是德昇和俊英的;里屋搭了一铺炕,张义芝带着冬雪、冬冬和小军睡在炕上,炕不大,四个人挤在一起,翻身都得小心翼翼的;旁边放了张单人床,是月英的。床头并排摞着两只樟木箱子,上面摆着小箱子和书立。

日子虽然紧巴,却过得热热闹闹的,比以前更有滋味了。

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张义芝就起来了。

厨房里的柴火“噼啪”响,她先把炉子生着,火苗舔着锅底,把水壶坐上去,然后淘米熬高粱米粥,还放了块红薯,熬得软软糯糯的。

她一边看着锅,一边给冬冬换尿布,嘴里哼着老辈子的儿歌:“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冬冬听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小手抓着她的衣角,咯咯地笑。

粥熬好了,她又在锅里烙玉米饼,金黄的饼子冒着热气,抹上点豆瓣酱,是冬雪最爱吃的。

然后她叫醒俊英和德昇,帮着给冬冬穿衣服,给冬雪梳小辫。冬雪的头发很长,一直留着没剪。俊英给她扎了两个麻花辫,还在辫梢系了两个小红绒球。

一家人围着小桌子吃早饭,冬雪吃得满脸都是粥,张义芝用手帕给她擦脸。

德昇也帮着端碗,不小心洒了点粥,赶紧用抹布擦干净。

月英喝着粥,说:“妈,您熬的粥比食堂的香多了!”

张义芝笑得眼睛都眯了:“香就多喝点,不够锅里还有。”

中午,月英在厂里的食堂吃,德昇在建委食堂吃,俊英利用午休时间回来给冬冬喂奶。

张义芝就把早上剩下的粥熬得稠稠的,给冬雪做午饭。

冬雪自己拿着小勺子,吃得慢悠悠的;俊英吃完了,就帮着收拾桌子,把碗拿到厨房洗干净,张义芝在旁边看着,心里暖暖的。

晚上最热闹。吃完饭,德昇就把并排摆在一起的樟木箱子当成桌子。

他把赵指导员给的小木箱子和书立摆在上面,里面装着他的书和笔记本,捧着本书,借着台灯的光看。

台灯是马灯改造的,灯罩上蒙了层白纸,灯光昏黄,却很温暖,把他的影子拉得长长的,落在墙上。

冬雪总爱凑过来,趴在他的腿上,小手指着书里的插图问:“爸爸,这是枪吗?是不是你在部队里用的那种?”

德昇就放下书,耐心地给她讲部队的事:“是啊,这是步枪,爸爸以前训练的时候,每天都要扛着它跑五公里,肩上都磨出茧子了。”他又想起,赵指导员教他打靶,“有次我打了五十环,指导员给我发了个小奖状,比你的小红花还厉害!”

他讲得绘声绘色,手还比划着打靶的姿势,冬雪听得眼睛都亮了,小嘴张着,时不时“哇”一声,小手抓着他的衣角,咿咿呀呀地叫。

俊英抱着冬冬,坐在旁边听着,冬冬听着听着就睡着了,小脑袋靠在她的怀里,嘴角还带着笑,口水沾湿了她的衣襟。

张义芝坐在炕边,手里拿着针线,给冬冬缝小棉袄,棉花是新弹的,软软的,她缝得格外仔细,怕扎着孩子;

月英坐在单人床边,手里织着毛衣,是给冬雪织的,粉颜色的线,针脚又匀又密。

窗外的月光照进来,银晃晃的,落在樟木箱上,落在书立上,落在一家人的笑脸上。

屋里的高粱米粥香、松木料的清香,还有孩子们的笑声、张义芝的儿歌、德昇讲部队的声音,混在一起,成了最踏实、最温暖的味道。

俊英看着满屋子的人,心里软软的,暖暖的。

她知道,日子或许不富裕,或许挤,或许以后还会有吴玉华这样的麻烦,可那又怎么样呢?

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再难的日子,也能熬出暖来,像寒冬里的梅花,越是冷,开得越艳。

她低头看了看怀里的冬冬,又看了看身边的德昇,笑了。这日子,就像德昇熬的小米粥,慢慢熬,细细煮,总能熬出最香的滋味。

院角的红松木料堆得齐整整的,日晒雨淋了两年多,表皮泛出层浅淡的灰白,可凑近了看,木纹依旧细密得能掐出油脂来。

夏三爷围着木料转了第三圈,枯树枝似的手指在最粗的那根料上敲了敲,“咚、咚”的闷响透着瓷实,他猛地拍着大腿,“这料!是老红松的芯子,比铁还硬,就这么扔着,明儿到了阴雨天,潮气一浸就糟了,可惜!太可惜了!”

夏张氏正蹲在门槛上择菜,闻言直起腰,围裙上沾着些油菜叶。

她朝木料堆望了望,又叹了口气,手里的动作慢了下来:“可不是嘛。德昇也不回来看一眼,要么卖了换俩钱贴补家用,要么盖房子,总比在这儿风吹日晒强……”

话说到一半,她的声音软了,眼神飘向村口的路。那是德昇每次回家必经的路,“也怪想俊英和冬雪的,上次冬雪来,还攥着我衣角要糖球儿,这都俩月了,小丫头怕是早忘了奶奶的模样。”

夏三爷没接话,蹲下来帮着择菜,枯黄的手指捏着嫩绿的菜叶,动作轻得怕碰坏了。

院外传来几声鸡叫,夕阳把木料的影子拉得老长,覆在地上的青苔上。

夏张氏忽然抬眼,看着三爷:“要不,给德昇划块房身地?就用这堆木料,盖三间红砖房,带个小院子,俊英带着孩子们住得也舒坦。”

三爷手里的菜梗“啪”地断了,他看着夏张氏,眼里亮了亮,又很快暗下去:“房身地哪那么好弄?现在大队里的地都归了集体,要申请得层层批,德昇又是刚转业回来……”

“可冬雪都五岁了,还有冬冬,总不能一直跟爹妈挤一张床。”夏张氏打断他,烟袋锅子在鞋底磕了磕,“那公家房我去过,是个一楼,冬天漏风,夏天返潮,冬雪上次感冒,就是因为夜里踢了被子,屋里太冷。这堆木料放着也是放着,德昇虽说过继了,可也是咱老夏家的孩子,给块地盖房,合情合理。”

夏三爷没再说话,只是手里的择菜动作快了些,嘴角却悄悄勾了起来。

他何尝不想让儿子儿媳住得好点?只是房身地的事,难啊。

“要不就跟德麟说,把园子地划出来三间房的地方,给德昇……”夏张氏坚持着。

三爷没再说什么,只是缓缓地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过了没几天,村口突然传来自行车的铃铛声,清脆得能穿透整条街。夏张氏正站在院子里晒被子,抬眼就看见德昇骑着辆二八大杠过来,军绿色的外套上沾着点尘土,车后座上绑着个布包,手里还拎着个纸袋子。

“爹!娘!”德昇停下车,声音洪亮,布包里的东西晃了晃,露出半袋桃酥。那是俊英特意让他给爹妈带的。

夏张氏快步迎上去,接过纸袋子,摸了摸德昇的胳膊:“咋突然回来了?单位不忙?”

“请假回来待两天,看看你们,也看看大哥他们。”德昇笑着,眼角的细纹皱起来,“俊英说冬雪想奶奶了,我就顺路把她们娘俩也接来。”

冬雪穿着件粉色的小棉袄,扎着两个小辫子,从前横梁上爬下来,一进院门就扑到夏张氏怀里:“奶奶!奶奶!”

夏张氏抱着小丫头,心里甜得像灌了蜜,连忙从兜里掏出块水果糖,剥了纸塞到她嘴里:“慢点吃,别噎着。”

俊英抱着冬冬从后车座上下来,手里拎着个布包,里面是给夏张氏带的衣裳料子。

夏三爷听见声音,从屋里出来,脸上笑得褶子都堆起来:“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快进屋,让你娘给你们煮鸡蛋吃。”

俊英跟着夏张氏的后头进屋,看见窗根底下的红松木料,愣了愣:“这木料还在呢?”

“在呢,给你和德昇留着盖房的。”夏张氏拉着俊英的手,把盖房的事说了。

俊英这下是真愣了,眼睛睁得圆圆的:“盖房子哪有那么容易?得有房身地才行啊!”

她叹了口气,坐在炕沿上,“咱现在住的公家房,就两间,冬天雪大了,窗户缝漏风,冬雪总冻得手脚冰凉,我也想盖新房,可房身地不好申请,咱们恐怕……”

“这事你别愁。”夏张氏拍了拍她的手,“我今儿就开家庭会,把你大哥德麟和秀云都叫来,商量着给你划块地。”

话音刚落,德昇顿了顿:“娘,不用麻烦,公家的房子虽小,凑活着能住。房身地不好申请,别为了我的事让你和爹为难。”

“啥叫为难?”夏张氏放下冬雪,语气急了些,“你总不能一直跟俊英和孩子们挤在那小屋里,冬雪大了,得有自己的地方。再说,那堆红松木料放着也是浪费,盖三间房正好用得上。”

德昇还想说什么,夏三爷咳了一声:“你娘说得对。这事你别管,我和你娘来办。”

下午,家庭会就在夏家的东屋里开了。炕桌上铺着块蓝花布,夏三爷坐在炕头,夏张氏坐在炕尾,德昇、俊英坐在椅子上,德麟和童秀云坐在炕桌旁边,德兴和丽新也赶了过来,手里还拎着给孩子们买的糖球儿。

“我寻思着,屋旁边那片菜地,一直空着没人用,有二分地,正好能盖三间房带个院子。”夏张氏开门见山,眼神扫过屋里的人,“那地离上水线近,浇水方便,院子里还能种点蔬菜,冬雪也有地方玩。”

俊英和德昇对视一眼,都有些不敢相信。那块菜地她知道,是大哥家和三爷老两口种园子的。地势平整,土质肥沃阳光充足,是块好地。盖房子有点儿可惜了。

“那地之前是老李家的,老李搬走后就归了咱家做菜园子,一直没分下去。”德麟插了句嘴,他是大队书记,大队的地什么情况,都装在心里,“不过那地好,土肥,盖房正好。”

夏三爷点了点头:“就那块地。给德昇和俊英盖三间红砖房,都咋想的,有没有啥意见都说说。”

德昇听了,心里暖烘烘的,却还是有些犹豫:“会不会太麻烦……”

“啥麻烦不麻烦的,你是老夏家的二儿子,分块地盖房子,天经地义。”夏张氏说得斩钉截铁。

“那就给德昇盖房子吧,园子也不差那一块。”德麟和童秀云相视一眼,点了点头。

德兴的户口已经落在了盘锦化肥厂,也分了公房,名下没有地,他看了丽新一眼,“那就给二哥做房身地方呗,我和丽新没意见。”

丽新紧跟着点了点头。

夏三爷的目光在每个人的脸上都停留了一眼,“既然这样,那德昇,你一会儿写份申请,我明天报给大队批一下,那块地就归德昇一家子了。”

“好,爹,手续我去办,不用你操心了,你俩也放心!”德麟看着德昇和俊英说。

就这样,一大家子人一致同意,给德昇一块园子做房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