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照在李阳的笔记本电脑上,屏幕蓝光映着他布满血丝的眼睛。过去的十二个小时,他几乎没合眼——老鬼和他婆娘被押回派出所后,拒不交代同伙信息,只一口咬定是“自己单干”,但李阳知道,像这种规模的贩卖团伙,第三十二章 一网打尽与罪恶终结
绝不可能只有两个人。
“找到了!”李阳猛地一拍桌子,激动得差点碰倒旁边的水杯。屏幕上,经过层层解密的通话记录正在滚动,老鬼的手机里藏着一个加密通讯录,备注全是代号——“老鼠”“狐狸”“猫头鹰”,但通过基站定位和通话时段分析,李阳很快锁定了这些代号对应的真实身份。
“杨队,你看这个。”李阳放大其中一段通话录音,经过降噪处理后,老鬼嘶哑的声音清晰传来:“‘狐狸’那边准备好了吗?后天凌晨三点,在渡**货,别出岔子。”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尖利的女声:“放心吧鬼哥,人都看好了,三个‘新货’水灵得很,买家那边也付了定金。”
“‘狐狸’是邻县的人贩子头目张兰,以前因为拐卖妇女儿童被判过刑,去年刚出狱。”李阳调出张兰的资料,照片上的女人四十多岁,三角眼,嘴角有颗痣,“她在邻县开了家废品收购站,其实是中转站,被拐的女孩先藏在那儿,再转运到外地。”
杨震指着屏幕上的“渡口”二字:“这个渡口在哪?”
“城西的三岔河渡口,早就废弃了,只有本地人知道有条隐蔽的水路,能通到河对岸的省份。”李阳调出卫星地图,在渡口位置画了个圈,“‘猫头鹰’应该就是负责开船的,我查了附近的船主信息,有个叫刘老五的,无业游民,经常在渡口一带转悠,而且他和老鬼有过资金往来。”
“还有‘老鼠’呢?”
“‘老鼠’是个惯偷,真名赵四,老鬼让他负责踩点和盯梢,小雅那天被盯上,就是他报的信。”李阳的眼神冷了下来,“这小子现在藏在县城的出租屋里,我已经黑进了他房间的监控——他正在收拾东西,看样子想跑路。”
杨震立刻拿起电话:“张所长,麻烦你派人去抓赵四,地址是……另外,联系邻县警方,让他们协助控制张兰,别打草惊蛇。”
挂了电话,他看向李阳:“你这技术,真是能顶半个专案组。”
李阳笑了笑,揉了揉发酸的眼睛:“主要是他们太不小心,以为删了通话记录就安全了,不知道后台数据能恢复。”他顿了顿,继续操作电脑,“我还破解了老鬼婆娘的手机,她跟张兰的聊天记录里提到‘仓库钥匙在门槛下’,应该是指废品收购站里的仓库。”
“有门。”杨震点头,“看来这婆娘也不是完全被胁迫,手里肯定有不少把柄。”
审讯室里,老鬼婆娘还在哭哭啼啼:“我真不知道啊,老鬼啥也不跟我说,我就是个做饭的……”
季洁端着杯热水走进来,没说话,只是把一份打印出来的聊天记录放在她面前。女人的哭声戛然而止,看到“仓库钥匙”“新货”这些字眼时,脸色瞬间惨白。
“张兰是你远房表姐吧?”季洁语气平淡,“去年你儿子上学的赞助费,就是她给的。老鬼被抓,你第一时间给她发了短信,说‘风紧,快跑’,这些我们都查到了。”
女人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瘫在椅子上,喃喃道:“我不是故意的……是老鬼逼我的……他说要是不帮他,就把我儿子卖到山里去……”
她断断续续地交代,张兰负责联系外地买家,刘老五负责运输,赵四负责踩点,老鬼则是本地的“负责人”,专门挑选偏僻村镇的年轻女孩下手,得手后先藏在废品收购站的仓库,凑够一定数量就通过水路运走。这次原本打算把小雅和粮站里救出来的几个女孩一起送走,没想到被李阳和杨震打乱了计划。
“他们还有个规矩,每次交货前,张兰会派人去渡口附近的老槐树下放个记号——挂红布条,就说明安全,能交易。”
得到这个关键信息,杨震立刻制定抓捕计划:“张所长,你带一队人去三岔河渡口埋伏,注意隐蔽,看到红布条就行动,先控制刘老五和船;邻县警方负责抓捕张兰,搜查废品收购站;我带一队去渡口周边支援,李阳,你继续监控他们的通讯,有情况随时汇报。”
李阳的电脑屏幕上,已经实时同步了各路人马的位置。他将渡口的地形图放大,标记出几个适合埋伏的位置:“杨队,渡口西边有个废弃的了望塔,视野最好,适合放狙击手;东边的芦苇荡能藏人,让张所长的人从那边绕过去。”
一切安排就绪,只等鱼儿上钩。
凌晨两点,三岔河渡口一片漆黑,只有远处的蛙鸣和风吹芦苇的沙沙声。杨震趴在了望塔上,望远镜里能看到渡口的老槐树孤零零地立在岸边,树枝光秃秃的,还没有挂红布条。
“李阳,张兰那边有动静吗?”
“她刚给刘老五发了短信,说‘一切正常,按原计划’,赵四的手机定位显示,他正在往渡口走,可能是去放红布条的。”
半小时后,一个黑影鬼鬼祟祟地出现在老槐树下,手里拿着块红布条,刚要往树枝上挂,就被芦苇荡里冲出来的警察按倒在地——正是赵四。
几乎就在同时,远处传来马达声,一艘摩托艇划破水面,朝着渡口驶来,上面坐着两个人,其中一个正是刘老五。
“行动!”
随着杨震一声令下,埋伏的警察像潮水般涌出来。刘老五见状不妙,想掉转船头逃跑,却被岸边的警车大灯照得睁不开眼,狙击手已经瞄准了他的驾驶座。
“别动!警察!”
摩托艇被迫停下,刘老五和另一个同伙被当场抓获。搜查船舱时,发现里面空无一人——原来他们是先来探路的,真正的“货”还在废品收购站。
与此同时,邻县的废品收购站里,张兰正指挥着手下把三个女孩往货车上装,这些女孩被蒙着眼睛,嘴里塞着布,瑟瑟发抖。突然,仓库大门被撞开,警察一拥而入:“不许动!”
张兰想从后门逃跑,却被守在那里的警察堵住,束手就擒。在仓库的地窖里,警方还搜出了两本账本,上面详细记录了近年来被拐卖的女孩信息,足足有二十多个名字。
清晨五点,天边泛起鱼肚白。当最后一名团伙成员被押上警车时,李阳的电脑屏幕上,所有代表嫌疑人的红点都变成了绿色——意味着全部落网。
他长舒一口气,靠在椅子上,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胳膊上的伤口隐隐作痛,但心里却无比畅快。
杨震走进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干得漂亮。这次多亏了你,不然还不知道要跑掉多少人。”
李阳笑了笑:“是大家配合得好。”他调出账本上的信息,“这些女孩的家人肯定急坏了,得赶紧联系他们。”
“已经在办了。”季洁走过来,手里拿着杯热豆浆,“张所长说,老鬼和他婆娘看到同伙全被抓,终于扛不住了,把所有罪行都交代了,包括以前没报案的案子。”
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派出所,驱散了彻夜的疲惫。李阳看着屏幕上滚动的结案报告,突然想起了小雅——此刻她应该在家睡熟了吧,再也不用做噩梦了。
他拿出手机,给家里打了个电话,是母亲接的:“阳阳啊,你爸刚从镇上回来,说警察都在夸你呢……念念醒了,说要跟你说话。”
电话那头传来念念带着睡意的声音:“哥,你啥时候回来?我给你留了糖。”
“快了,哥处理完事情就回去。”李阳的声音放得很柔,“在家好好听话,等哥回去带你买新衣服。”
挂了电话,他抬头看向窗外。县城的街道渐渐热闹起来,卖早点的摊贩开始支起摊子,上学的孩子背着书包走过,一切都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杨震走到他身边,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在想啥?”
“在想,这大概就是我们办案的意义吧。”李阳轻声说,“不是为了多厉害的技术,也不是为了多大的功劳,就是为了让这些平静的日子,能一直平静下去。”
杨震笑了,拍了拍他的后背:“说得对。走了,回去收拾收拾,该回队里了。”
李阳合上电脑,站起身。背包里的笔记本还带着余温,那里面储存着无数案件的痕迹,也藏着他作为警察的初心。他知道,回去之后还有新的案子在等着,但他不怕——因为他和重案六组的伙伴们一起,有技术,有勇气,更有守护这份安宁的决心。
罪恶或许会以各种形式出现,但正义永远不会缺席。这一次,他们又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