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龙镇紧锣密鼓备战之际,远在州府的王德贵,也通过自己的渠道,嗅到了北地那不同寻常的火药味。
听着手下人关于“灰狼”等部落异动、潜龙镇厉兵秣马的汇报,这位晋州刺史肥胖的手指轻轻敲打着名贵的紫檀木桌面,小眼睛里闪烁着复杂难明的光芒。
“李晨……潜龙镇……”王德贵喃喃自语,脸上看不出是喜是忧。
他固然因之前李晨“识相”地送上美人和份子钱,暂时按下了强夺其妻妾的心思,但内心深处对李晨这个在北地迅速崛起的边镇巡检,始终存着一份忌惮与不爽。一个不受完全掌控、且实力膨胀过快的下属,在任何上位者看来,都是潜在的威胁。
“大人,”心腹赵主簿察言观色,低声道,“北边胡虏此次声势不小,李晨那边怕是有一场硬仗要打。若是他顶不住……”
王德贵冷哼一声:“顶不住?顶不住才好!省得本官日后费心。一个边镇巡检,老老实实守着门户便是,搞什么酿酒筑城,弄得风生水起,眼里可还有本官这个刺史?” 话语中透着一股酸意与隐隐的期待。
赵主簿心领神会,试探着问:“那……是否需要下官在粮草调配、军械补给方面……稍稍‘延宕’一二?或者,发文申饬其擅启边衅?”
王德贵眯着眼,沉吟片刻,却缓缓摇了摇头:“不,明面上不要动。李晨如今名声在外,又与刘方那莽夫交好。此时明着卡他,容易落人口实。况且,他若真败了,胡虏长驱直入,第一个倒霉的还是本官这晋州。”
这位庸碌却并非完全愚蠢的刺史,在关键时刻还是保留了一丝底线和对自己利益的考量。
他不能明着助长胡虏气焰,那等于自毁城墙。
“不过嘛……”王德贵话锋一转,嘴角勾起一抹阴笑,“他李晨不是能打吗?不是有刘方撑腰吗?那就让他们去打!你暗中吩咐下去,各地关卡对前往潜龙镇的民间商队,稍微‘严格’盘查一番,尤其是运粮的车队,拖延几日无妨。再放出些风声,就说北虏势大,朝廷援军一时难至……给他李晨多添点压力,让他知道知道,在这晋州地界,没有本官点头,他什么事都办不顺畅!”
“大人高明!”赵主簿连忙奉承,“此乃釜底抽薪,无形施压之妙计!既让他难受,又抓不住咱们的把柄!”
王德贵得意地捋了捋并不存在的胡须,仿佛已看到李晨在前线苦苦支撑、焦头烂额的模样。打定主意作壁上观,甚至隐隐希望李晨和胡彪拼个两败俱伤,届时他便可出来收拾残局,说不定还能……
就在王德贵打着如意算盘的同时,晋州都尉府内,气氛却截然不同。
刘方一身戎装未解,正对着北境地图凝神思索。亲兵来报,潜龙镇信使求见,带来了李晨的亲笔信。刘方立刻召见。
信使将书信呈上。刘方展开细读,信中李晨言简意赅地说明了胡彪勾结“灰狼”等部落可能大举南犯的情报,以及潜龙镇的备战情况,最后恳请刘方在必要时施以援手。
“啪!”刘方合上书信,虎目中精光四射,“果然来了!胡彪那厮,当真成了气候,竟能搅动如此风雨!”
他看向信使,沉声道:“回去告诉李兄弟,让他放心备战!北地安危,关乎整个晋州,刘某身为都尉,守土有责,绝不会坐视胡虏肆虐!”
刘方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潜龙镇和青山镇的位置:“你告知李兄弟,我已下令边境各处烽燧严加警戒,一旦发现敌踪,立刻狼烟示警。州府驻军五千,我已密令其中三千进入战备状态,随时可以开拔北上!”
顿了顿,语气带着军人的豪迈与义气:“让李兄弟在前头顶住!他的潜龙镇和青山镇,就是第一道铁闸!只要他能坚守三日,不,两日!刘某的亲兵铁骑,必能赶到战场,与他里应外合,痛击胡虏!至于王刺史那边……哼,不必理会那等尸位素餐之辈!一切有刘某担着!”
信使闻言,精神大振,躬身道:“有都尉大人此言,我家主公定然心安!卑职定将话带到!”
刘方拍了拍信使的肩膀:“告诉李兄弟,此战若胜,我亲自为他向朝廷请功!我晋州边军,与他潜龙镇,同进同退!”
送走信使,刘方立刻唤来副将,一道道军令迅速发出,整个晋州边军体系开始为可能的北上支援而悄然调动起来。
与王德贵的阳奉阴违、背后使绊子不同,刘方选择了最直接、最有力的支持方式——整军备武,随时准备挥师北上,与盟友并肩作战。
喜欢饥荒年代:我要养村里30个女人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饥荒年代:我要养村里30个女人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