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学。”
这四个字从刘继康干涩的喉咙里挤出来,带着一种沙砾摩擦般的粗粝感,却异常清晰,砸在狭小铁皮屋潮湿的空气里,盖过了窗外持续的雨声。
肖雯雯脸上没有任何表示赞许或欣慰的表情。那双深潭般的眼睛只是微微眨了一下,仿佛只是确认接收到一个预期中的指令反馈。“决定接受,即视为契约成立。”她的声音没有丝毫温度,“契约内容:认知重构。代价:剥离虚假安逸,直面真相漩涡。在2030年这个时间点,这意味着生存模式的切换。”她手腕内侧的银色装置发出极其轻微的“嘀嗒”一响,一道微不可察、近乎透明的蓝色光环瞬间扫过刘继康全身,快得如同错觉。
刘继康甚至没来得及思考这“代价”和“生存模式切换”的具体含义,一股冰冷锐利的力量猛地刺入他的大脑!不是物理的疼痛,而是一种……剥离感?强行撕扯感?他眼前一黑,无数熟悉的、构成他十八年认知基石的碎片——那些从小到大被灌输的“常识”、那些在2030年被反复强化的“本土意识”口号、那些对海峡对岸模糊的警惕与排斥——如同被无形的巨手粗暴地抓取、揉碎!短暂的眩晕和强烈的恶心感让他几乎呕吐出来。
“第一步,”肖雯雯的声音在他意识混乱的旋涡中响起,冰冷而稳定,像锚定风暴的缆绳,“清理缓存区。无效信息残留,阻碍新数据流加载。”
眩晕稍稍平息,刘继康扶着冰冷的纸箱壁大口喘息,额头布满冷汗,感觉自己像一个被强行格式化的U盘。他抬头看向肖雯雯,眼神里充满了生理性的不适和困惑。
“第二步,”肖雯雯没有给他喘息的机会,仿佛在运行一套精密预设的程序,“建立底层逻辑框架。真实,是唯一的基准。”
话音刚落,她手腕装置再次嗡鸣。这一次,投射出的并非宏大的全息地图,而是一个结构极其复杂、由无数流动的、闪烁着幽蓝色光芒的几何体和数据流构成的抽象三维架构。它悬浮在两人之间,缓缓旋转,散发出冰冷而纯粹的逻辑光芒。
“时空管理局基础辨识协议核心框架。”肖雯雯的声音如同冰冷的解说词,“它无视时间、地域、政治立场,只锚定两种存在:基于客观存在的建设性信息流,以及基于扭曲与掩盖的破坏性污染源。”她的指尖在虚空中快速点划,那复杂的架构中立刻分离出几道细微的蓝色光流,指向屋内的几个角落——角落堆放的旧报纸上一条关于“大陆威胁论”的醒目标题;铁皮屋墙上挂着的一个印着2030年本土主义口号的小徽章;甚至刘继康校服胸口一个不起眼的、带有特定政治倾向标识的校徽别针。
“识别:低熵污染源,带有特定2030年政治引导标签,意图固化认知壁垒。”肖雯雯的声音毫无波澜,像是在宣读一份枯燥的检测报告。伴随着她的话语,一道极其细微的红色光束从装置射出,如同精准的激光切割,无声无息地将那报纸标题烧蚀出一个微小的焦痕,将那徽章上的口号抹去,将那校徽别针的特定标识蒸腾掉一小块金属。整个过程安静、高效、冷酷,没有烟火,只有物质层面的精准湮灭。
刘继康看得目瞪口呆,一股寒意从尾椎骨窜上头顶。这不仅仅是“教学”,这是物理层面的……净化?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校徽别针,指尖传来被加热过的微温。
“第三步,”肖雯雯的目光转向刘继康,冰冷得如同实质,“加载验证工具包。你的感官,是初始探针。”
“什……什么?”刘继康还没从刚才的震惊中完全回神。
“闭眼。”
命令简洁到不容置疑。刘继康几乎是下意识地服从,紧紧闭上了双眼。黑暗瞬间降临,但隔绝不了窗外2030年高雄雨夜的嘈杂——雨打铁皮的鼓噪,远处模糊的警笛呜咽,楼下阿嬷压抑的咳嗽声。
“调整接收频谱。过滤环境熵增噪声。聚焦目标:历史尘埃下的共振频率。”肖雯雯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带着一种奇异的引导力量。同时,他感到两侧太阳穴传来极其细微的、如同静电吸附般的触感,紧接着,一股清凉的、微弱的数据流似乎直接注入了他大脑的听觉中枢。
奇妙的变化发生了。
窗外单调嘈杂的雨声瞬间被剥离了大部分强度,变得遥远而模糊。警笛声消失了。阿嬷的咳嗽声也隐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其低沉、仿佛来自大地深处、来自厚重时间帷幕之后的……轰鸣?不,不是声音,更像是一种震动,一种频率!它极其微弱,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感、沧桑感和……奇异的熟悉感?仿佛沉睡的远古巨兽的心跳。
“感觉到了吗?”肖雯雯的声音冷静地引导,“那是大陆板块深层地质运动的次声频传递,经由地壳传导,跨越海峡。它在诉说亿万年的连接。”
刘继康屏住呼吸,努力捕捉那几乎无法感知的“心跳”。真的存在?台湾脚下的震动,竟然和海峡对岸那片大陆深处相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