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场影帝:我靠演技平步青云 > 第205章 扮演【数据分析师】,我的PPT会说话!

第205章:扮演【数据分析师】,我的ppt会说话!

周怀安的声音像一枚精准的钉子,敲入会议室里激烈辩论的间隙,瞬间,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

整个椭圆形会议桌,连同它所承载的权力、立场与纷争,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

十几道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的铁屑,齐刷刷地汇聚向末席的陆远。有审视,有好奇,有期待,也有等着看好戏的玩味。

常务副市长常鸿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放在身前,嘴角那抹自信的弧度未变,但眼神深处,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他设下的局,终于到了收网的时刻。他倒要看看,这个年轻人,要如何在这非此即彼的绝路中,走出第三条道来。

市长杨建功端起茶杯,杯盖在杯沿上轻轻磕碰,发出极有节奏的轻响,像是在为这场好戏打着拍子。

面对这全场的焦点,陆远却没有任何局促。他甚至没有立刻起身,而是先将手中的铅笔,轻轻放在了笔记本旁,与本子的边缘对齐,动作一丝不苟,仿佛一个即将开始演算的学生,在整理自己的文具。

【系统提示:S级剧本《常委山的攀登者》第二幕正式开演。】

【当前角色卡激活:【冷静客观的数据分析师】。】

【角色能力:逻辑推演能力提升至峰值,语言表达极度精炼、客观,剥离所有情绪色彩。自带“数据可视化”光环,能将复杂的论证过程,以最直观、最无可辩驳的图表形式呈现。】

【系统吐槽:宿主演技已臻化境,即使没有本系统,您也可以去华尔街当顶级分析师,把那些cEo忽悠瘸了。】

陆远缓缓站起身,先是对着主位的周怀安微微躬身,随即又环视一圈,向所有常委点头致意。他的脸上没有慷慨激昂,没有犹豫彷徨,只有一种属于学者和技术官僚的、近乎于冷漠的平静。

“谢谢书记,谢谢各位领导给我这个发言的机会。”

他的开场白平淡如水,没有任何修饰。

“刚才,常市长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城市发展蓝图,目标宏大,催人奋进,我个人非常钦佩常市长的大魄力和大视野。”

他先是肯定了常鸿。常鸿脸上的笑意浓了一分,在他看来,这不过是年轻人准备妥协前的场面话。

“同时,罗书记和方部长提出的关于产业空心化和金融风险的担忧,也同样是切中要害,发人深省。这体现了我们党委对城市发展全局的审慎和负责。”

他又肯定了罗正信。罗正信微微颔首,眼神里多了几分认同。

这番话,让在场的老狐狸们都有些意外。滴水不漏,两边都不得罪,这是官场老油条的作风,却不像一个锐气正盛的年轻人。

难道,他准备和稀泥?

就在众人心思各异之时,陆远话锋一转。

“我今天来开会,没有准备什么长篇大论的发言稿。我只是连夜做了一份简单的分析报告,有些数据和模型,或许可以为我们今天的讨论,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他转向自己的秘书小陈,后者立刻会意,将一个U盘递了过来。

陆远走到大屏幕前,将U盘插入笔记本电脑,熟练地操作起来。他没有用会议室那台公用的电脑,这个细节,让几位心思缜密的常委眼皮微微一跳。

这意味着,他要展示的内容,是绝对的原创,也是绝对的机密。

屏幕上,常鸿那张华丽的cbd效果图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纯白的背景,中央只有一行简洁的黑体字。

《关于星海市未来发展路径的比较分析与战略推演》

没有慷慨激昂的口号,没有华丽动人的辞藻,只有一个冰冷、客观、学术气十足的标题。

会议室里的气氛,在这一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如果说常鸿的演讲是一场激情澎湃的战前动员,那么陆远现在拉开的架势,更像是一场冷静到骨子里的沙盘推演。

“我的报告,分为三个部分。”陆远手持遥控笔,声音平稳,不带一丝波澜,“第一,‘大金融、大总部’模式的成本收益分析;第二,实体经济优先模式的增长瓶颈;第三,我们的第三条路。”

他没有直接反驳,而是将两种观点都纳入了自己的分析框架。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部分。”

屏幕切换,一张复杂的图表弹了出来。左边是纵轴,代表“财政收入”和“高端就业”,右边是另一根纵轴,代表“产业转移成本”和“社会风险指数”。而横轴,是时间。

图表上,有两条曲线。一条红色,代表常鸿方案中的“预期收益”,它陡峭上扬,非常诱人。而另一条蓝色曲线,则代表“隐藏成本”,它在初期平缓,但在某个时间节点后,同样急剧攀升,甚至超过了红色的收益曲线。

“常市长的方案中,预测十年后财政收入增长150%,这个数据,我相信是经过严谨测算的。”陆远的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回响,“但是,任何一个经济模型,都有它的‘代价函数’。”

他用遥控笔,点在了那条蓝色的曲线上。

“我们选取了国内三个已经实施类似战略的城市作为样本,对它们的产业结构变动、社会就业转移和政府隐性负债进行了数据建模。我们发现一个共同规律:当金融和地产业增加值,占到Gdp超过40%的时候,制造业的流失会呈现一个‘断崖式’的加速。每创造一个年薪五十万的金融岗位,背后,可能就意味着三个月薪五千的产业工人岗位流失到邻近的低成本城市。”

“这背后,是产业链的空心化,是城市税基的脆弱化,更是社会结构的断层。我们可能会得到一个非常光鲜的‘面子’,但‘里子’,却可能被掏空了。金海区的教训,本质上就是‘里子’出了问题。”

他的话不重,却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切开了常鸿蓝图那华丽的外衣,露出了下面潜藏的风险。

常鸿的脸色,第一次发生了变化。他没想到,陆远竟然真的从纯粹的数据和模型角度,对他进行了釜底抽薪式的解构。这些模型,他闻所未闻,但逻辑上却无懈可击。

“再看风险指数。”陆远的手指点向另一条曲线,“过度依赖总部经济和金融业,会让城市的经济命脉,被少数几个大型企业和外部资本市场牢牢掌控。总部的决策一变,我们的财政就感冒;华尔街一打喷嚏,我们的cbd可能就要下雨。这种系统性风险,不是我们一个地级市的金融监管体系能够轻易对冲的。”

他没有用“我担心”、“我认为”这样的主观词汇,他说的全是“数据显示”、“模型表明”。

我的ppt会说话。

它说的,是冰冷而残酷的现实。

接着,他切换到下一页。

“下面看第二部分,实体经济优先模式。”

屏幕上又出现一张图表,这次是关于传统制造业的投入产出比和环境承载力的。

“罗书记的担忧,完全正确。实体经济是根基。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星海市的传统制造业,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面临着土地、人力、环保三座大山的压力。如果我们只是固守现有模式,不做颠覆性的创新,那么我们的增长,很快就会碰到天花板。”

他同样用数据证明,单纯地守着实体经济的老路,也是死路一条。

会议室里,所有人都听得入了神。陆远的分析,像一台精密的仪器,将两种看似对立的观点,都放在了同一个坐标系下进行称量,让所有人都清晰地看到了各自的优点和致命的缺陷。

市长杨建功脸上的轻松不见了,他眉头紧锁,身体微微前倾,似乎在重新评估着什么。

专职副书记罗正信则频频点头,陆远用数据验证了他的担忧,但又指出了他方案里的不足,让他心服口服。

而常鸿,他的脸色已经从最初的自信,变得凝重。他放在桌上的手,无意识地握成了拳。他发现,陆远根本没有和他进行路线之争,而是直接跳出了棋盘,以上帝视角,在评判所有棋手的得失。

这是一种降维打击。

“所以,无论是完全倒向虚拟经济,还是固守传统实体,对星海市而言,可能都不是最优解。”陆-远做出了阶段性的小结,然后,他深吸一口气,按下了遥控笔。

屏幕上,出现了第三张幻灯片。

背景,是星海市的卫星地图,上面用蓝色的线条,勾勒出了纵横交错的数字光缆和交通网络。

标题是:

“星海市的第三条路:拥抱数字经济,赋能智能制造。”

“我的想法是,我们不做二选一。”陆远的声音里,终于有了一丝温度和力量,“我们既要常市长方案里的‘总部’和‘金融’,但我们吸引的,不应该是把我们当成一个收租办公室的总部,而应该是能与我们城市共生共荣的‘大脑’;我们也要罗书记强调的‘实体’,但不再是傻大黑粗的传统制造,而是被数字技术武装到牙齿的‘未来工厂’。”

“具体来说,就是两条腿走路。”

“第一,大力发展以工业软件、物联网、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产业。我们不光要建漂亮的写字楼,更要用这些写字楼,去吸引那些为制造业提供‘大脑’和‘神经系统’的科技公司。让‘星海智造’的软件,运行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生产线上。”

“第二,全面推动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改造。以东林区的老工业区为例,我们不搬迁,不拆除,而是引入工业互联网平台,对生产线进行数字化升级。政府提供政策补贴和技术支持,让每一个工厂,都成为一个‘数据节点’。当成千上万的工厂连接在一起,星海市就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可以实时调节、自我优化的‘超级工厂’!”

“这条路,是将‘大金融’的资本,通过‘数字经济’的管道,精准地灌溉到‘智能制造’的土壤里。它能让我们的实体经济插上翅膀,也能让我们的金融资本找到最坚实的落脚点。它既能创造高端的研发岗位,也能保住并升级我们现有的制造业岗位。这,才是一个健康的、可持续的、根植于我们星海市自身优势的未来!”

当陆远最后一个字落下时,整个会议室,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的寂静。

所有人都被这幅全新的、充满了想象力而又逻辑严密的蓝图给惊呆了。

它没有否定任何人,却又超越了所有人。

它像一座桥梁,将常鸿的激进与罗正信的稳健,完美地联通了起来,并指向了一个更高维度的方向。

常务副市长常鸿的脸,第一次,变得有些苍白。他引以为傲的、耗费了无数心血的“2.0蓝图”,在陆远这“第三条路”面前,显得如此的一维,如此的……过时。

他感觉自己像一个手持长矛的重甲骑士,冲向一个看似瘦弱的对手,结果对方没有拔剑,而是直接开出了一架坦克。

主位的周怀安,眼中早已是异彩连连。他看着那个站在大屏幕前,身形挺拔、眼神清亮的年轻人,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激动。

他知道自己没有看错人。

这个陆远,他的胸中,装着的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整个时代的脉搏!

会议室的寂静持续了将近半分钟。

终于,周怀安端起茶杯,重重地放在桌上,发出一声清脆而响亮的声响,打破了沉默。

他没有看任何人,目光依旧锁定在陆远身上,脸上露出了自会议开始以来,第一个真正发自内心的笑容。

“好一个‘第三条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