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场人情:我的人情能无限升值 > 第57章 青石镇的大礼堂,几十年没这么热闹过了

青石镇的大礼堂,几十年没这么热闹过了。

这里曾是全镇开批斗会、放老电影的地方,红砖墙上“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油漆标语,经过风吹日晒,已然斑驳,透着一股陈旧的庄严。而今天,这份庄严被台上一排闪烁着指示灯、连接着笔记本电脑的精密仪器彻底打破了。

这些仪器和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像是一艘误入内河的星际战舰,引得台下黑压压的人头接耳,指指点点。

来的都是各村的村干部、种粮大户,还有不少是接到通知,特地从田里赶来看热闹的普通农民。他们穿着沾着泥点的解放鞋,脸上是常年劳作晒出的黝黑,眼神里充满了对这些“高科技”的好奇、怀疑,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视。

“这玩意儿能干啥?还能比咱的老黄历好使?”

“听说是新来的陈助理搞的名堂,要教咱种地哩。”

“他?一个城里来的娃娃,毛都没长齐,懂个锤子种地。”

议论声中,王德贵副镇长在一群干部的簇拥下,施施然地走进了会场。他今天特意梳了个油光锃亮的分头,挺着肚子,手里的保温杯泡着上好的胖大海,每一步都走得四平八稳,充满了领导的派头。

他一落座,会场里的嘈杂声小了不少。他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角落里忙着调试设备的孙农和陈默身上,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的冷笑。

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一场闹剧。一场由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导演,即将以惨淡收场,并最终成就他王德贵“爱护后辈、经验丰富”美名的闹剧。

三点整,陈默走上台。他没有穿干部们常穿的夹克或衬衫,只是一身简单的便装,看起来就像个邻家的大学生。

“各位乡亲,各位领导,下午好。”陈默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整个礼堂,清晰而沉稳,“今天请大家来,不为别的,就是想借着农技站孙农同志的研究成果,跟大家探讨一下,怎么让咱们脚下这片土地,打出更多的粮食,让大家的腰包更鼓。”

开场白简单直接,没有半句官话套话。

“我知道,很多人觉得,我一个年轻人,坐在办公室里,没下过几天地,没资格在这儿谈农业。大家有这个想法,我完全理解。”陈默的目光真诚地扫过台下,“所以,今天的主角不是我,而是我们青石镇自己的农业专家,主管农业几十年,经验比我年纪都大的王德贵副镇长。下面,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有请王副镇长为我们讲几句!”

话音刚落,他带头鼓起了掌。台下众人愣了一下,也稀稀拉拉地跟着拍起了手。

王德贵对这个安排极为受用。他慢悠悠地走到台前,清了清嗓子,对着麦克风,官腔十足地开了口。

“同志们,乡亲们。”他一开口,就是那股熟悉的味道,“农业工作,千头万绪,但归根结底,还是要靠经验,要尊重客观规律。现在有些年轻人,看了几本洋书,学了几个新名词,就总想搞点新花样,总觉得老一辈的方法过时了。这是不对的嘛!”

他意有所指地看了一眼台侧的陈默,台下一些干部会意地笑了起来。

“就拿施肥来说,这是一门大学问!什么时候施,施多少,施什么肥,这里面的门道,不是光靠仪器就能测出来的。”他越说越起劲,仿佛自己不是副镇长,而是袁隆平,“前阵子,镇里搞扶贫,有些贫困户底子薄,买不起好肥料。我心里着急啊!跑了多少地方,托了多少关系,才给大伙儿联系到一批高质量的‘高效复合肥’!就是为了让大家能有个好收成!”

他讲得慷慨激昂,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为民操劳的清官典范。台下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眼神里已经流露出了感激。

王德贵很满意这个效果,大手一挥,总结道:“所以说,科学要讲,但经验更重要!希望大家不要被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迷了眼。好了,我就说这么多,下面让小孙同志展示一下他的‘小发明’吧。”

他轻飘飘地把“研究成果”说成“小发明”,轻蔑之意溢于言表。

孙农推了推眼镜,走上前来。面对着几百双眼睛,他紧张得手心冒汗,但一碰到那些冰冷的仪器,他立刻就镇定了下来,眼神里只剩下专注。

“各位大叔大爷,大哥大嫂,”孙农的声音有些发紧,但很清晰,“我这套东西,说白了就是给土地做‘体检’的。咱们人病了得验血,土地‘病了’,也得看看它到底缺啥营养。我先给大家演示一下,一份合格的复合肥,检测出来是什么样的。”

他将一份从正规渠道购买的,包装上明确标着氮磷钾含量的名牌化肥样品,倒进烧杯,加水溶解,然后将溶液注入仪器。

片刻之后,身后的大屏幕上,出现了一个柱状图。三个醒目的色块旁边,标注着清晰的数字。

“大家看,”孙农指着屏幕,“这上面清清楚楚,氮、磷、钾,三大主要元素的含量,都跟包装上写的基本一致。这就是一份‘身体健康’的肥料。”

台下的农民们看不懂什么叫“偏最小二乘法”,但他们看得懂柱状图的高低和旁边的数字,一个个都发出了惊叹声。

就在这时,陈默再次走上台,手里拿着一个话筒。

“感谢孙农的精彩演示。不过,光测标准样品,大家可能觉得没说服力。为了保证公平公正,我们现场,从乡亲们手里,随机抽取一份样品,再来测一测。看看咱们平时用的肥料,到底怎么样。”

他一边说,一边走下台,目光在人群中逡巡。

王德贵的心里,咯噔一下,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但他转念一想,陈默还能玩出什么花样?就算抽到他小舅子的肥料,那也是扶贫物资,谁敢当众说不好?

陈默的脚步,停在了前排一个畏畏缩缩的老汉面前。这老汉叫张全,是红旗村的贫困户,也是第一批领到“德贵高效复合肥”的人之一。

“这位大爷,”陈默和蔼地问,“您家里是领了咱们镇里发的扶贫化肥吧?”

“啊……是,是领了。”张老汉紧张地站起来。

“那您今天带样品来了吗?能不能借我们用一下,给大家做个演示?放心,用完了,镇里双倍补给您一袋新的。”

张老汉犹豫地从脚边一个破旧的化肥袋子里,掏出一个小布包,递了过去。那化肥袋上,赫然印着“德贵一号·高效复合肥”几个大字。

王德贵的眼皮,狠狠地跳了一下。

样品被送上台,孙农面无表情地重复着刚才的操作。溶解、注入、分析……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地盯着那块巨大的屏幕。礼堂里安静得掉根针都能听见。

几秒钟后,结果出来了。

屏幕上,代表氮磷钾的三根柱子,短得几乎看不见,像三颗被拔掉的残牙。而旁边,一根代表“无效填充物及有害重金属”的黑色柱子,却高高耸立,触目惊心。

“这……这是啥意思?”台下有人小声问。

孙农拿起麦克风,声音冰冷得像手术刀:“意思就是,这份所谓的‘高效复合肥’,里面有效成分的含量,连国家强制标准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而这些黑色的部分,根据初步光谱分析,主要是劣质煤灰、工业残渣,以及……含量超标的重金属铬和铅。”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这东西,施到地里,别说增产了。连续用上两年,这块地就等于得了癌症,彻底废了。这不叫化肥,这叫土地毒药!”

“轰——!”

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礼堂瞬间炸开了锅!

“什么?俺家用的就是这个!”

“俺就说嘛!怎么施了肥,苗子长得还不如去年!”

“狗日的!这是要断我们的根啊!”

“王八蛋!退钱!赔我们的地!”

那些领了化肥的农户,脸都白了,随即转为暴怒。他们像一群被激怒的黄蜂,嗡地一下围了上来。

王德贵的脸,在一瞬间变得惨白如纸,冷汗刷地一下就浸透了后背的衬衫。他猛地站起来,指着台上的孙农,声色俱厉地嘶吼:“胡说八道!你这是污蔑!是仪器有问题!是你和陈默串通好了,故意陷害我!”

他像一头困兽,做着最后的挣扎。

陈默缓缓走上台,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他平静地看着状若疯狂的王德贵,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

“王副镇长,您先别激动。仪器可能出错,人也可能看走眼。但您亲口说的话,总不会有错吧?”

说着,他拿出了那支录音笔,按下了播放键。

“……我推荐的人,我负责!‘德贵农资’的老板是我看着长大的,为人最是可靠!他家的肥料,用的都是德国进口的母料,加了十八种微量元素……我王德贵在背后给你撑腰,你怕什么?”

王德贵那段慷慨激昂、大包大揽的录音,通过巨大的音响,在礼堂的每一个角落回荡。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他自己的脸上。

录音放完,全场死寂。

随即,是火山爆发般的愤怒!

“好你个王德贵!你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王八蛋!”

“拿着国家的钱,买毒药来坑我们!你还有没有良心!”

“打死他!打死这个畜生!”

王德贵双腿一软,一屁股瘫坐在了椅子上,面如死灰,眼神涣散,嘴里喃喃着:“不……不是的……不是这样的……”

代理镇长刘镇长的脸,已经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站起身,正要说话。

就在此时,人群后方,一个贼眉鼠眼的胖子看到情况不妙,正猫着腰,准备溜之大吉。他正是王德贵的小舅子,李贵。

陈默的眼睛一直没离开他。他抬手一指,声音如雷。

“乡亲们!那个想跑的胖子,就是‘德贵农资服务部’的老板!抓住他!”

“别让他跑了!”

离李贵最近的几个壮汉怒吼一声,像饿虎扑食一样扑了上去。

ps:面对群情激奋的农民,王德贵的小舅子会被当场“物理超度”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