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沉栀向满 > 第103章 行舟远渡

沉栀向满 第103章 行舟远渡

作者:谈砚生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0 06:56:22

「冬末的寒意尚未褪尽,心已荒芜成冢。」

2018年1月,下旬,上海。

距离父亲的葬礼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

那场仓促而陌生的仪式,林满只是作为一个符号般的“女儿”出席,全程面无表情,心中却早已翻江倒海。

那个所谓的继母和她儿子们客气而疏离地应酬着,仿佛她是个不速之客。林满没有解释,也没有争辩,只是在冰冷的墓碑前,献上了一束白菊,然后默默转身离开。

那一天,她感觉自己与这个世界的最后一丝血脉联系,也随着那抔黄土彻底掩埋。

之后的日子,林满开始思考自己的归处。

她像一艘在风暴后失去航向的孤舟,漂浮在名为“生活”的茫茫大海中,四周是浓得化不开的雾,看不见灯塔,也辨不清方向。

上海,这座曾经承载了她所有爱恨嗔痴的城市,在她眼中彻底失去了色彩。城市间流光溢彩,南京路的熙攘喧嚣,都像隔着一层厚厚的冰面,看得见,却感受不到任何温度。

她依旧在奥星广告公司按部就班地工作,那些曾经让她绞尽脑汁、热血沸腾的创意挑战,如今只剩下机械的应对。

她的办公桌上,盆栽里的那株栀子花,叶片也仿佛染上了主人心境的灰败,失去了往日的青翠。

她将自己包裹在坚硬的壳里,不愿再向任何人袒露脆弱。

沈苏苏依旧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她,每天变着花样给她做好吃的,周末拉着她出门散心,试图让她从那片绝望的泥沼中挣脱出来。

林满感激她的陪伴,却无法真正敞开心扉。

有些伤痛,只能独自舔舐;有些绝望,只能独自沉沦。

杨晴珊不止一次地找她谈话,试图用新的项目或者鼓励的话语来重新点燃她的工作热情,但都收效甚微。

林满像一口枯井,再也激不起半点涟漪。

她知道自己正在迅速地枯萎下去,灵魂仿佛被抽空,只剩下一具行尸走肉的躯壳,麻木地重复着每一天的生活。

她开始频繁地失眠,整夜整夜地睁着眼睛,看着窗外城市永不熄灭的霓虹,直到天色微明。她不再去那些曾经和顾沉一起去过的地方,因为每一样事物都能轻易勾起她心底深处的痛楚,那种痛,让她觉得自己快要溺毙。

这个念头最初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在她无数个失眠的夜晚,悄然浮现。

离开这个让她遍体鳞伤的城市,离开这些令人窒息的回忆,去一个没有人认识她的地方,重新开始。

可是,去哪里呢?又能做什么呢?她不知道,也提不起力气去思考。

直到一个月朗星稀的周末傍晚。

那天,林满漫无目的地在街上游荡,不知不觉走到了一家小型艺术馆门前。

门口的海报上印着“远方的色彩——旅行画家联展”的字样。

她鬼使神差地走了进去。

艺术馆里人不多,很安静,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油彩和咖啡的香气。

墙壁上挂着一幅幅色彩浓烈、笔触奔放的画作,描绘着世界各地的奇异风光和风土人情;撒哈拉沙漠的落日余晖、普罗旺斯的薰衣草花田、亚马逊雨林的神秘深邃、冰岛的绚烂极光……每一幅画都像一扇敞开的窗,透出令人向往的自由气息。

林满在一幅描绘希腊圣托里尼岛蓝白小镇的油画前停下了脚步。画面上,纯净的蓝色穹顶教堂与洁白的墙壁在爱琴海的映衬下,美得如同梦境。

阳光炽烈而纯粹,海风仿佛能从画中吹拂出来,带着咸湿而清新的味道。

“这幅画,是我在圣托里尼的伊亚小镇画的。那天傍晚,夕阳把整个天空都染成了金红色,海面像洒满了碎金,美得让人窒息。”一个略带沙哑却充满磁性的男声在她身旁响起。

林满闻声转过头,看到一个约莫三十五六岁的男人,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衬衫和卡其色工装裤,头发随意地束在脑后,下巴上带着些许胡茬,眼神却明亮而深邃,带着一种历经山水的沉淀和不羁。

他手中端着一杯咖啡,正微笑地看着她。

“您好。”

林满有些局促地点了点头。

“叫阿川就行,是这幅画的作者。”

男人友好地伸出手。

“林满。”

她轻轻回握了一下。

“喜欢这幅画?”

陆川指了指那幅圣托里尼的油画。

“……很美。”

林满由衷地说道,那纯粹的蓝与白,让她压抑的心情似乎也轻松了一丝。

“是啊,美的地方,总能让人忘记烦恼。”

阿川说着,又指向不远处另一幅描绘着壮丽雪山的画作,“那是尼泊尔的安纳普尔纳雪山,我曾经在那边的Ebc徒步路线上待了半个多月,每天都对着雪山写生。你知道吗?当你在海拔四五千米的地方,看着那些亿万年形成的雪峰,沐浴在晨曦或者星光下,你会觉得人类是如此渺小,而我们日常那些所谓的烦恼,更是微不足道。”

阿川的声音很平和,却带着一种强大的感染力。

他开始和林满聊起他的旅行经历,从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到非洲的广袤草原,从欧洲的古老城堡到南美的神秘古迹。

讲他在土耳其坐热气球,俯瞰卡帕多奇亚的奇特地貌;

讲他在古巴街头,跟着当地人一起跳萨尔萨舞,感受那种纯粹的快乐。

他的讲述中没有刻意的煽情,也没有浮夸的辞藻,只是用最朴实的语言,描述着他亲眼所见的风景和亲身经历的趣事。

但那些鲜活的画面,那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状态,那些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发现,像一束束微弱却温暖的光,一点点照进了林满早已被阴霾笼罩的心房。

“你不觉得,人生就像一场旅行吗?”阿川眼神悠远,“我们不知道下一站会遇到什么风景,也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人。但正是这种未知,才让旅途充满了魅力。有时候,把自己从熟悉的环境中抽离出来,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换一种活法,或许能找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答案。”

林满静静地听着,心中的某个角落,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悄然苏醒。

是啊,离开。

离开这个给她带来无尽伤痛的城市,离开那些如影随形的沉重记忆,离开那些让她喘不过气的视线和评价。

像他们一样,去看看那些不一样的风景,去体验那些不一样的生活,去寻找一种新的可能。

她不是没有资本。

那笔来自顾沉的五百万,像一根烫手的山芋,她一直没有动用,甚至不愿意去想它的存在。

但此刻,这笔带着屈辱印记的钱,似乎可以成为她挣脱牢笼的工具。

再加上她自己这几年工作攒下的积蓄,七七八八加起来,离开这些支离破碎的事情。

这笔钱,足够她支撑“流浪”生活了。

或许,这辈子当个流浪者也不错。

没有牵绊,没有期待,也就不会再有失望和伤害。

这个念头一旦萌生,便像藤蔓一样迅速在她的心底蔓延开来。

她看着眼前这些旅行画家,他们的脸上没有大富大贵的优越,却有着一种千金难买的自由与豁达。

他们用画笔记录世界,用脚步丈量人生,活得真实而热烈。

那一刻,生出了一丝微弱的向往。

她向阿川他们道了谢,然后默默地离开了艺术馆。

走在华灯初上的街头,上海的夜依旧繁华,但她的心境却与来时截然不同。那扇紧闭的心门,仿佛被撬开了一条缝隙,透进了一缕微光。

接下来的日子,林满开始悄悄地为她的“逃跑计划”做准备。

二月初,春节的气氛渐渐浓郁起来。

就在这个家家户户准备团圆的时刻,林满平静地向奥星广告递交了辞职信。

杨晴姗看着辞职信上林满清秀却坚定的签名,沉默了许久。她早就察觉到林满的状态不对,也隐约知道她经历了一些变故。

她试图挽留,但看到林满眼中那份不容动摇的决绝,最终还是叹了口气,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想好去哪里了吗?”

杨晴姗合上辞职信,语气中带着一丝惋惜,但也有一份不易察觉的理解和祝福。她知道,这只受伤的鸟儿,需要一片更广阔的天空去疗伤,去飞翔。

“还没完全想好,”

林满微微一笑,那笑容虽然依旧带着淡淡的疲惫,却比之前多了一丝释然和对未知的浅淡期许,“先出去走走,看看世界,或许能找到新的方向。谢谢您,Susan,这些年在奥星,我学到了很多。”

“傻丫头,跟我客气什么。”杨晴姗起身,轻轻抱了抱她,“照顾好自己,如果遇到什么困难,随时可以找我。奥星的大门,也随时为你敞开。”

林满的眼眶有些湿润,她点了点头:“我会的。”

沈苏苏得知消息后,自然是第一个跳起来反对的。

“满满!你是不是疯了?工作说辞就辞?你那点积蓄能撑多久?再说,你一个人出去,我不放心!”

沈苏苏在电话那头急得团团转,恨不得立刻飞到林满身边,把她摇醒。

“苏苏,我没疯,我比任何时候都清醒。”

林满的声音平静而温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我只是不想再这样困在这里了,或者在我喜欢的地方定居。”

她无奈的妥协。

林满苦笑了一下,那笔钱的来历,是她心中永远的刺。但现在,它却讽刺地成为了她寻求自由的资本。

接下来的日子,林满有条不紊地处理自己的“身后事”。

她清空了国内大部分银行账户,将部分资金做了周全的安排。一部分兑换成了不同币种的旅行支票和外汇现金,以便在不同国家使用;另一部分则存入了一张可以在全球通用的银行卡里,以备不时之需。

她开始整理自己的私人物品。

那些曾经珍视的、代表着过去回忆的东西,无论是顾沉送的,还是自己购置的,她都狠下心来,一一打包。衣服、鞋子、包包,大部分都清洗干净后捐赠给了慈善机构;一些书籍和设计类的专业资料,则送给了奥星的几个年轻同事。

她只留下了一个轻便耐用的24寸行李箱,里面装着几套四季的换洗衣物、必要的洗漱用品、一些常用药品、重要的证件、以及她最珍爱的那几支画笔和一本空白的速写本。

除了那条栀子花项链,装进了钱包的夹层里,剩下的素链则是连同那些身外物都捐到了慈善机构。

她注销了国内常用的工作号码,只保留了一个没有绑定太多社交信息的备用号码,用于接收一些必要的验证码,退出了所有的工作群和无关紧要的社交群。

她仿佛要将自己在这个城市生活过的二十多年痕迹,一点一点地、彻底地抹去。

每舍弃一样东西,都像是在与一段沉重的过去做一次郑重的告别。

这个过程,有不舍,有怅然,更有剥离腐肉般的痛楚。

但每完成一步,她的心中就多一分轻松,多一分破釜沉舟的决绝。

在真正踏上远途之前,林满做了一件只有她自己知道的事情——她回了一趟她和顾沉的母校,交大。

每一个场景,都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曾经的甜蜜与美好,如今都化为了细细密密的针,扎在她的心上,不致命,却绵长而尖锐地疼着。

她以为自己早已麻木,早已心如止水。

可当她重新踏上这片承载了他们青涩恋爱的土地,才发现,那些记忆早已深深扎根在她的生命里骨髓里,这些年应该是她为数不多最幸福的日子而现在每一次呼吸,都会牵扯出隐秘的痛。

在操场的看台上坐了很久,直到夕阳西下,将天空染成一片瑰丽的橙红。

林满才缓缓起身,最后深深地看了一眼这片浸透了她青春记忆的校园。

然后,她拉了拉帽子,转身,决绝地走出了校门,没有再回头。

这一趟无声的告别,耗尽了她心中最后残存的一丝力气,也让她更加坚定了离开的决心。

有些地方,有些人,有些回忆,只能被封存。

而她,需要去寻找一片没有过往的土地,重新开始呼吸。

二月底,上海的冬天终于显露出一丝颓势,空气中偶尔能捕捉到早春的微弱气息。

林满拉着那个小小的行李箱,站在浦东国际机场的出发大厅。

她穿着一件简单的白色冲锋衣,脸上未施粉黛,耳机里一直循环着那首《连名带姓》,脸色却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平静。

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幕墙照进来,在她身上投下淡淡的光晕。

她回头望了一眼这座城市,这里曾有她的青葱岁月,她的刻骨爱恋,她的事业起点,以及她所有的眼泪与心碎,这一切都将成为过去。

且爱且走......或许是她现在唯一的选择。

她深吸一口气,毅然转身,走向了安检口,背影单薄却挺直,带着一往无前的勇气。

在她看不见的角落,顾沉透过目送着那个熟悉的身影消失在人群中。他的手指握紧,松开时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在手掌上留下了深深的指痕。

知道她辞职了,知道她正在一步步斩断与这个城市的所有联系。他甚至知道她回了一趟母校,在他曾经与她共享过无数时光的地方,独自徘徊了整整一个下午。

每一次,他的心都像被凌迟一般疼痛。

他曾有无数次冲动想去阻止她,想把她禁锢在自己身边,可最终,理智和一种更深沉的痛楚压制了他。

她需要离开,需要逃离。

他给她的伤害太深,这座城市对她而言,已经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囚笼。

“小满……”他低声呢喃着她的名字,声音沙哑而压抑,眼中翻涌着无尽的痛楚、不舍,以及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恐慌。

他们之间,还有未来吗?

车窗外,一架飞机呼啸着刺破云霄,飞向了遥远的未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