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那座被岁月遗忘的荒村后,萧玦、井生与张道长三人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继续向西艰难行进。连日的跋涉让他们的衣衫早已褴褛不堪,布满了风沙侵蚀的痕迹和荆棘划破的口子,面容因风霜侵蚀而显得格外憔悴,眼角的皱纹里积满了尘土,双唇因干渴而皲裂,双脚更是磨出了层层血泡,每走一步都如同踩在刀尖上,剧痛从脚底直窜心头。然而,寻找传说中昆仑圣地的决心却如同磐石般坚定不移,任何艰难险阻都无法动摇他们的意志,这份执着仿佛已经融入了他们的血液,成为支撑他们继续前行的不竭动力。
这一日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将连绵起伏的群山染成一片金红色,云霞在天际流转变幻,仿佛为这片古老的土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就在此时,他们终于在一处背风的陡峭山崖下,发现了一块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平坦的避风处。这块天然形成的平台三面环崖,崖壁上布满了风化的纹理,平台表面平整如镜,既能抵御夜间的寒风,又不易被野兽侵扰,实在是难得的露营之所。三人商议后,决定在此扎营露宿,暂作休整,为接下来的艰险旅程积蓄力量。他们熟练地卸下行囊,开始分工合作搭建临时营地,每个动作都透露出长途跋涉者特有的谨慎与效率。
夜幕缓缓降临,万籁俱寂,只有山风轻拂过崖壁时发出的细微声响,如同远古的低语,时而如泣如诉,时而如歌如咏。晴朗的夜空中繁星璀璨,银河如同一条闪耀的丝带横贯天际,星辰近得仿佛伸手就能摘取,每一颗都明亮得像是要坠落人间。在这片亘古不变的星空下,萧玦不顾连日赶路的疲惫,强撑着精神,小心翼翼地从行囊深处取出那件世代相传的紫微星盘。这件古朴的法器在星光下泛着神秘的幽幽紫光,盘面上精密的星图纹路与天穹中的星辰遥相呼应,那些细如发丝的刻线在星光照射下仿佛有了生命,正在盘面上缓缓流动,仿佛在诉说着某种古老的秘密。他盘腿而坐,凝神静气,双眼在星盘与星空之间来回比对,修长的手指轻抚星盘上的刻度,一丝不苟地校准着前往昆仑的方位,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微的星象变化,额头上渗出的汗珠在星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不远处的篝火旁,橘红色的火焰欢快地跳跃着,将温暖的光芒映照在井生与张道长专注的面容上,在他们身后的崖壁上投下摇曳的剪影。两人正埋头研究那卷从荒村地穴中获得的古老兽皮卷轴。这卷轴历经千年岁月侵蚀,边缘已经残破不堪,泛黄的皮面上布满细小的裂痕,但上面的文字依然依稀可辨,那些用特殊墨水书写的符号在火光下时隐时现,仿佛在顽强地抵抗着时间的侵蚀。在跳动的火光映照下,两人聚精会神地辨认着那些用古老文字书写的晦涩内容,时而低声讨论,时而陷入沉思,完全沉浸在这份珍贵文献带来的震撼之中,连篝火中迸出的火星溅到衣袍上都浑然不觉。
这卷轴上记载,张道长指着一段被岁月模糊的文字,眉头紧锁,声音低沉而凝重,仿佛在揭示一个惊天秘密,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镇守一族并非如我们所想固守一处,而是如同巡天的星使,哪里有地脉异动、邪祟作乱,他们就会立即前往镇压,行动之迅捷如同流星划过夜空。他顿了顿,手指轻轻描摹着卷轴上的纹路,继续解读道,声音因为发现重大线索而略显沙哑:更令人惊奇的是,他们似乎掌握着一种借助星辰之力定位邪源,并能进行远距离传送或感应的秘术,这种能力几乎超越了凡人的理解范畴,简直就是神仙手段,与我们道家典籍中记载的缩地成寸千里传形之术颇有相通之处。
井生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灵光,转头望向正在观星的萧玦,声音中带着掩不住的兴奋,语速因为激动而加快:先生,您的紫微星盘不也是以星辰定位为原理吗?这与卷轴所载的镇守一族秘术,岂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我们尚未发现的联系?这或许就是解开我们身世之谜的关键线索!他的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了卷轴边缘,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萧玦闻言缓缓抬起头来,目光在星盘与卷轴之间来回游移,若有所思地抚摸着星盘边缘的纹饰,指尖感受着那些古老纹路传来的微妙触感:确实如此。萧家世代传承的星象之术,尤其是这紫微星盘的运用法门,与卷轴中描述的镇守一族手段颇为相似,甚至在某些细节上惊人地一致。他沉吟片刻,突然想到一个惊人的可能,声音不由得压低,几乎变成了自言自语:莫非...我萧家先祖所承之术,与这镇守一族有着某种渊源?甚至...我们萧家本就是镇守一族流落在外的一支后裔?这个想法虽然大胆,但种种迹象似乎都在指向这个方向。这或许能解释为何萧家世代都肩负着守护的重任,为何我们的血脉中会流传着这种特殊的感应能力。他的眉头深深皱起,额头上浮现出几道深深的纹路,显示出内心正在经历激烈的思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