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天晴,庭院中被洗涤得一尘不染,每一块湿润的青石板都光洁如镜,清晰地倒映着湛蓝如洗的天空与悠然流动的洁白云絮。檐角蓄积的雨水,凝聚成珠,连绵不绝地滴落,在初绽的金色阳光下闪烁着晶莹剔透的辉光,宛如断了线的珍珠,颗颗坠落,在光滑的石板上敲击出清脆悦耳、富有节奏的音符。空气里弥漫着泥土翻新与草木枝叶洗尽尘垢后散发出的浓郁清新气息,混合着雨后特有的湿润水汽,深深吸入肺腑,那股清冽直透心脾,令人精神为之一振,仿佛连日来郁积在心头的沉闷与滞涩,都被这股天地间的清灵之气彻底涤荡一空。
井生静立于庭院中央,双足稳稳踏在微凉沁肤的石板上,双目微阖,心神沉静如水,完全沉浸在自身与天地间流转的灵气的交融共鸣之中。随着平稳的吐纳,他小心地引导着这份经由雨水净化后的纯净生机,在体内经络间缓缓流转、浸润。他感到自己的身心仿佛也化作了这雨后清风的一部分,轻盈通透,无拘无束。经过连日不辍的静心参悟,加之培元丹细致入微的药力持续滋养与修复,他不仅清晰地感觉到自身先前耗损的灵蕴已然完全恢复如初,变得充盈饱满,更隐隐察觉这灵蕴的内在核心似乎比以往壮大了几分,凝练了几分。此刻流转于周身经络之间时,那股温润醇和的力量变得更加圆融如意,如臂使指,操控起来少了些生涩滞碍,多了份随心所欲、流转自如的灵动机巧。
一个大胆而崭新的尝试念头,如同破土的嫩芽,悄然浮现在他心间——不再仅仅满足于将灵蕴附着于外物之上借以驱使之法,而是试图将其主动引导离体,凭空虚握,凝聚成形,看看这股源自自身生命本源的力量,能否在这浩渺天地间短暂地独立存在,显化出某种简单的形态。
最初几次尝试,灵蕴一旦离体,便如同失去了根基的浮萍,又似断了牵引的风筝,迅速被周遭无处不在、汹涌澎湃的天地灵气洪流所稀释、冲散、吞噬,连片刻的稳定都难以维持。然而井生眉宇间不见丝毫沮丧,反而透着一股沉静如渊的专注与磐石般的坚毅。他一次次地沉心静气,自丹田气海深处调集灵蕴,引其循经脉稳步行进,最终汇聚于掌心,小心翼翼地尝试凝聚。每一次失败,他都屏息凝神,细细体味着灵蕴离体那一瞬间,自身精纯能量与外界那无形无质却又浩瀚磅礴的天地能量之间,那微妙至难以言喻的平衡点与交互轨迹,捕捉着那稍纵即逝的、如同指尖触碰水面的玄妙触感。
他闭上双眼,心神内敛,脑海中逐一浮现那些曾亲身接触、饱含独特灵韵的器物影像:龙魂守心尺的沉凝古拙、厚重如山岳;净尘莲的清雅脱俗、不染纤尘;地乳灵泉的至纯至净、生机盎然……他尝试将这些深刻烙印在心神深处的意象精髓,与自身丹田内温润纯和、流转不息的灵蕴之气相结合,尝试为这离体的能量赋予一个初步的、蕴含着内在意义与精神核心的形态雏形。
渐渐地,在他平摊开来的掌心之上,一点微弱的乳白色光晕顽强地亮起,不再如先前般甫一出现便烟消云散。这光晕温润柔和,缓缓流转,内里仿佛蕴藏着蓬勃的生命力。在井生无形心神之力的精微牵引与塑形下,光晕竟开始自行勾勒、凝聚,缓缓显化出一朵含苞待放、亭亭玉立的莲花雏形!虽然这光影构筑的莲花还显得朦胧模糊,花瓣的边缘如同水波涟漪般微微颤抖,形态极不稳定,但已然清晰可见那欲绽未绽的含蓄轮廓与那份不蔓不枝、中通外直的独特气韵!
一股难以言喻的狂喜瞬间涌上井生心头,但他立刻警醒,强行按捺住所有激动杂念,将全部意念高度集中、凝聚于掌心那一点,心神紧绷如同满弓之弦,小心翼翼地维系着这初生而脆弱无比的灵蕴莲花,不敢有丝毫分神懈怠,如同呵护着风中摇曳、随时可能熄灭的一点烛火。
然而,就在那由灵光勾勒的莲瓣即将彻底凝实、内敛光华呼之欲出的最后关头,他因全神贯注而紧绷如弦的心神,终究难以避免地产生了一丝极其微小的松懈。就是这刹那间的细微波动,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瞬间打破了那脆弱的平衡。那由精纯灵蕴艰难构建而成的光影结构,便如同风中的沙堡、水中的泡影,刹那间分崩离析,重新化作点点微弱黯淡的流光残影,带着一丝不甘的余韵,彻底消散在雨后天穹下那清新而灵气涌动的空气之中,再无踪迹。
虽然功亏一篑,井生缓缓睁开双眼,脸上却并无半分沮丧之色,眼中反而闪烁着明亮如星、饱含兴奋的光彩。他深知,灵蕴化形乃是修真界中极为高深的法门,牵涉心神意志、灵力操控与天地规则玄理的深层交互,绝非朝夕之功,一蹴而就之事。能够初步引导灵蕴离体,并将其塑形成功,哪怕只维持了短短数息,这本身已是意义非凡的巨大突破,是迈向更高深境界的坚实一步。这无疑昭示着,他对自身灵蕴的掌控力与心神凝聚的强度,已然在不知不觉间,悄然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更为精微的层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