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针灸鼻祖涪翁传 > 第263章 道火西行第一站是饿肚子的人

柳妻的话音仿佛一道无形的涟漪,在死寂的荒村中荡开。

风穿过破败的门窗,发出鬼哭般的呜咽,卷起地上的尘土,像是无数饥饿的亡魂在低诉。

这片土地的苏醒,并非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而更像是一头濒死的巨兽,在弥留之际,发出了第一声痛苦的喘息。

阿禾的目光越过颓圮的院墙,投向更远处的地平线。

那里,灰蒙蒙的天与黄褐色的土地连成一片,死气沉沉,看不到一丝生命的迹象。

他的心,也随着这片景象沉了下去。

就在这时,一间茅屋的破门后,传来一阵压抑到极致的、撕心裂肺的哭声,以及微弱如蚊蚋的呻吟。

两人对视一眼,毫不犹豫地走了过去。

屋里光线昏暗,一股混合着霉味和病人独有酸腐气息的味道扑面而来。

一个衣衫褴褛的妇人正跪在地上,怀里抱着一个瘦得只剩一把骨头的孩子。

那孩子约莫五六岁,双眼紧闭,面色蜡黄,嘴唇干裂得泛白,胸口几乎看不见起伏。

阿禾一步上前,蹲下身,两根手指轻轻搭在小儿枯柴般的手腕上。

指尖传来的触感让他心头一紧——寸关尺三部脉象,细若游丝,几不可闻。

六脉将绝,这是油尽灯枯之兆。

正当他凝神聚气,准备调动体内那微弱的“泥印”之力施救时,异变陡生!

“咕……咕噜噜……”

一声响亮得不成比例的腹鸣,从那小儿的腹中猛然响起,像是沉寂的火山深处传来的第一声轰鸣。

紧接着,阿禾惊骇地看到,那孩子皮包骨头的腹部,“中脘穴”的位置,竟随着这声腹鸣剧烈地鼓起,又凹陷下去。

这还没完!

每当那“中脘穴”搏动一次,其下的皮肤便会浮现出一道纤细如发丝的金线。

那金线并非静止,而是如一条活着的金龙,从“中脘”出发,沿着一道玄奥的轨迹向下腹游走,其形其势,竟与人体经络图中的“足阳明胃经”主络分毫不差!

柳妻也发现了这惊人的一幕,她失声低呼,伸出手指,小心翼翼地循着那金色的脉络虚虚划过。

她能清晰地感知到,那金线之下并非由心火或真气引动,而是一种更为原始、更为霸道的力量——饥饿!

是极致的饥饿,化作了灼烧经脉的烈火,在强行冲开闭塞的通路!

柳妻的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她抓着阿禾的手臂,声音因激动而颤抖:“阿禾,你看!不是人要治病……是这孩子的身体自己,在饿到极处时,点亮了求生的针道!”

话音未落,另一桩奇事接踵而至。

那抱着孩子的母亲,眼见孩子腹部异状,以为是回光返照,悲痛欲绝,一滴滚烫的泪珠从眼角滑落,不偏不倚,正好滴在孩子的面颊上。

泪珠没有滚落,而是在接触到孩子皮肤的瞬间,仿佛被赋予了生命。

它沿着孩子眼下的“承泣穴”,滑向鼻翼旁的“四白穴”,竟在干枯的皮肤上留下了一道微弱却清晰的荧光轨迹!

那轨迹一闪而没,却像是一根无形的银针,精准地刺入了这两处醒神开窍的要穴。

“唔……”

原本毫无声息的孩子,眼睫毛竟微微颤动了一下,喉咙里发出一声猫儿般细微的呜咽。

这声呜咽,对那位母亲而言,不啻于九天惊雷!

她呆住了,连哭都忘了。

柳妻却看到了更多。

那滴完成了使命的泪珠,从孩子脸上滚落,掉进了屋角的泥土里。

就在泪珠渗入的那个点,一株比发丝还细的嫩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破土而出,迎风舒展,转瞬间便长成了一株寸许高的细草。

其叶狭长,形如菖蒲,根部散发出一股奇异的香气,竟与名贵的“苏合香”有七分相似!

柳妻颤抖着伸出手,轻轻抚摸那株凭空而生的药草,泪水夺眶而出:“我懂了……我懂了!最苦的泪,原来是最纯的引药——情至极处,天自降方!”

希望之火在两人心中燃起。

但新的问题摆在眼前,他们既无金针,也无良药。

空有惊世骇俗的发现,却无法施以援手。

阿禾环顾四周,目光落在了墙角一堆干枯的树枝上。

他脑中灵光一闪,快步走过去,折下一根最干、最直的枯枝。

他要行灸法!

以火代针,温通经脉!

他将枯枝一端凑近屋里唯一一盏即将燃尽的油灯。

火苗舔舐着枝尖,就在即将燃起寻常火焰的瞬间,那枯枝的顶端,竟“噗”的一声,绽放出一团豆粒大小的金色光芒!

那不是火焰的橘红,也不是高温的炽白,而是一种凝而不散、静谧温暖的金色光辉。

它在燃烧,却没有烟,没有温度,仿佛是传说中的“静火”自燃!

阿禾心中一动,涪翁那苍老而宏大的声音在他脑海中悄然轻响:“饥土育真-火,枯枝亦可为针——当人心向生,万物皆可承道。”

原来如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