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 > 第27章 替丈夫顶罪的汤王妃

天幕上,朱迪钠的语气前所未有的沉重,甚至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厌恶,他开始揭示那导致凌迟极刑的、令人发指的真相:

“年仅十五岁的鲁王朱檀就藩之后,听信了身边一些方士和别有用心之人的蛊惑,开始追求虚无缥缈的长生不老之术,逐渐堕入魔道。而更可怕的是,他的正妃汤氏,非但没有劝阻,反而积极参与其中,甚至可以说是主导者。”

他的声音带着冰冷的寒意,一字一句都敲击在听者的心脏上:

“这对当时年仅十几岁的年轻夫妻,为了他们那邪恶的炼丹术,竟然将魔爪伸向了七八岁的幼童!他们相信,用这些童男童女作为‘药引’,可以炼制成令人长生不老的丹药。而这项伤天害理、人神共愤的勾当,正是在汤妃的亲自授意和一手操办下进行的!”

朱迪钠继续描述着那隐藏在王府高墙内的罪恶:

“他们自以为做得隐秘,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家里丢了孩子,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天塌下来的大事!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家人,如何能不疯魔般地寻找?他们倾家荡产,奔走呼号,求告无门之下,甚至不惜敲响登闻鼓!这动静,怎么可能小得了?”

“一桩,两桩……类似的孩童失踪案在鲁王封地及其周边不断发生,民怨逐渐积累,最终如同沸腾的岩浆,再也无法压制。无数的血泪控诉和蛛丝马迹,最终都隐隐指向了那座金碧辉煌的鲁王府。消息,终于不可避免地传到了应天,传到了朱元璋的御案之上。”

天幕下,奉天殿前。

信国公汤和听着朱迪钠的讲述,脸上的血色早已褪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死灰般的绝望。他浑身剧烈地颤抖起来,不是因为恐惧自身的牵连,而是因为那种从灵魂深处涌出的、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羞愧、愤怒与悲痛!

他的女儿!他精心教养的女儿!竟然……竟然能干出如此丧尽天良、灭绝人伦的恶行?!祸害幼童?炼丹?这还是人吗?!这简直是披着人皮的妖魔!

“畜牲!畜牲啊!!”汤和再也无法抑制,老泪纵横,他猛地抬起头,也不顾什么君前失仪了,用尽全身力气,对着自家府邸的方向,发出撕心裂肺的怒骂,声音中充满了被背叛的痛苦和一种彻底的心死:“该!该啊!!凌迟!凌迟都算便宜她了!!这等伤天害理、猪狗不如的东西,就该千刀万剐!!就该诛九族!!老夫……老夫怎么生出这等孽障!!”

他情绪激动之下,甚至猛地抬手狠狠抽了自己两个耳光,清脆的响声在寂静的广场上格外刺耳。他此刻真是万念俱灰,恨不得立刻飞回府中,亲手掐死那个年仅九岁、尚在懵懂之中,却已被天幕宣告了未来那恶魔般行径和残酷结局的女儿!他一生谨慎,忠君爱国,爱民如子,自问从未做过亏心事,为何要遭受如此奇耻大辱,要面对如此不堪的结局?!

满朝文武看着状若疯魔、悲痛欲绝的汤和,无人出声劝阻,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震惊、同情以及一丝不寒而栗。若天幕所言为真,那汤妃之行,确实已非人力所能容忍。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脸色铁青,紧握的拳头上青筋虬结。他心中的震怒已然达到了顶点!如果说朱樉和邓氏的僭越是在挑战他的皇权,那么鲁王和汤妃的行为,就是在践踏人性的底线,动摇他朱明江山的根基!祸害百姓子嗣,此风一开,国将不国!

一股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冰冷、都要酷烈的杀意,在他眼中凝聚。若未来真如此,莫说是儿媳妇,便是亲生儿子,他也绝不姑息!

天幕上,评论区并未因朱迪钠揭示的恐怖真相而沉寂,反而更加活跃,只是风向悄然转变。

【网友“理性分析派”提出质疑:等等,大家先别急着骂。以信国公汤和一贯谨慎低调、爱惜羽毛的家风来看,他教养出来的女儿,真的会如此丧心病狂吗?这里面会不会有隐情?比如,像邓次妃一样,是替自己丈夫顶罪的?】

这条评论立刻引发了大量附和与引申。

【网友“历史女性研究者”感慨:细思极恐啊!邓氏承担了朱樉僭越的主要罪责被勒死,如果汤氏也是替鲁王顶了这祸害孩童的弥天大罪……那朱元璋这爹当得,也太‘双标’了吧?儿子犯错,儿媳妇偿命?】

【网友“一句话总结帝”更是用尖刻的语言总结道:破案了!在洪武大帝这里,儿子都是心头肉,犯了再大的错也能轻轻放下(比如犯了那么大罪,秦王朱樉只是被训斥、鲁王朱檀也只是被剃光了头发)。儿媳妇都是替罪羊,夫君作恶她们顶缸,夫君僭越她们赴死!标准流程:儿子犯错 -> 追查 -> 儿媳妇认罪\/顶罪 -> 处死儿媳妇以儆效尤 -> 儿子被轻轻发落。老朱家的媳妇,真是高危职业!】

这些来自后世的评论,像一把把冰冷的解剖刀,剥开了笼罩在皇家刑罚表面的“公正”外衣,露出了其下可能存在的、基于性别和亲疏关系的残酷逻辑。

天幕下,奉天殿前的勋贵大臣们,从最初的震惊和愤怒中慢慢冷静下来,仔细回味着网友们的分析,一个个脸上都露出了复杂而苦涩的神情。

仔细一想,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吗?

秦王朱樉闹出那么大的僭越风波,最终结果是邓次妃被勒死,而朱樉本人呢?天幕并未提及他受到什么严重惩罚,甚至他的儿子还继承了王位,他死后还能与爱妃合葬。若汤妃之事真如网友猜测是顶罪,那鲁王朱檀所受的处罚也不过剃光了头发,而汤妃却要被凌迟!一个没了还能长出来的头发,一个却是身上的肉被一片片给片了下来.......

这种“重拿轻放”,这种“丢卒保车”的策略,他们这些在官场沉浮多年的老狐狸,何其熟悉!只是他们从未敢如此清晰地、将这套逻辑套用在皇帝和他的儿子们身上。

而且,扪心自问,他们也别指责皇帝双标,就是他们自己若是自家儿子犯了事,他们这些做父亲的,第一反应难道不也是责怪儿媳妇没有规劝好丈夫、没有管理好后宅吗?将责任推给“外姓”的儿媳,似乎是维护家族和儿子最“便捷”的方式。只是,皇帝将这套做法用到了极致,而代价,是儿媳妇们的性命。

想通了这一层,众人看向依旧瘫跪在地、老泪纵横的汤和的目光中,同情之色更浓,但更多的,是一种物伤其类的悲凉。

而此刻,最令人揪心的,是那个身在信国公府,年仅九岁,已被指婚给鲁王朱檀的汤氏次女。

“那孩子……今年才九岁吧?”有人低声叹息。

“恐怕……是活不过今晚了。”另一人声音沉重地接话。

所有人都明白,无论汤妃未来是否真的主谋,或者只是顶罪,经天幕这么一宣扬,她已经被打上了“祸害幼童”、“凌迟处死”的烙印。汤和为了维护自家声誉,也为了给天下人一个交代,绝对不可能再允许这样一个女儿活下来了,更别提成为鲁王妃……汤和此刻的暴怒和决绝,便是明证。

“除非……汤和的夫人有先见之明,敢把自己的女儿藏起来……”有人抱着一丝微弱的幻想,但随即自己就否定了,“但汤夫人若真敢这么做,盛怒之下的汤和,恐怕连自己夫人都会……”

话说到这里,戛然而止。众人这才猛然想起,信国公汤和的正妻胡氏,早已去世。就在今年,汤和晋封信国公时,朱元璋还特意追封了其亡妻胡氏为信国夫人。

亡妻已逝,无人能再护住那个女孩。

失去了母亲庇护,又面临父亲滔天怒火和皇帝冰冷意志的九岁女童,她的命运,似乎已经注定。大难临头,无人能救,也无处可逃。

奉天殿前,弥漫着一股无声的哀戚。天空中的巨幕依旧冰冷,它揭示未来,引发动荡,却从不在意,那些被它的光芒照到的个体,将面临怎样即时的、毁灭性的命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