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轩在投资者电话会议上的出色表现,暂时稳住了资本市场的恐慌情绪,顾氏集团的股价在经历剧烈震荡后,暂时企稳。然而,无论是沈清辞还是李明轩,都丝毫没有感到轻松。他们深知,黑石资本这种级别的掠食者,绝不会因为一次试探性攻击的受挫而罢手。真正的风暴,正在酝酿。
果然,平静仅仅维持了不到48小时。攻击,以一种更加精准、更加致命的方式,悄然而至。这一次,黑石资本没有选择在公开市场兴风作浪,而是将矛头直指顾氏集团的命脉——全球供应链。
周一清晨,沈清辞和李明轩几乎同时收到了来自不同渠道的紧急警报。
首先是集团首席采购官(CPO)的越洋紧急电话,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惊慌:
“董事长!李总!不好了!欧洲的‘克虏伯精密仪器’、北美的‘泰科半导体材料’,还有日本的‘三井化学’……我们最重要的五家核心原材料供应商,几乎在同一时间发来正式函件!要求我们……要求我们在15天内,结清所有未付账款,总计超过一百二十亿!否则……否则将立即停止供货!”
紧接着,物流和生产部门也发来警报:部分关键零部件的海运订单被供应商单方面通知延迟发货,几家海外代工厂表示接到上游材料商通知,可能无法按时交付。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
这五家供应商,是顾氏高端产品线不可或缺的核心伙伴,提供的都是技术壁垒极高、短期内难以替代的关键材料和部件。一旦断供,顾氏多条主力生产线将在几周内陷入瘫痪,造成的损失将是天文数字!而要求15天内结清高达一百二十亿的货款,更是直接瞄准了顾氏当前相对紧张的现金流!这分明是要在短时间内抽干顾氏的血液,使其窒息而亡!
“黑石!一定是黑石在背后搞鬼!”李明轩一拳砸在办公桌上,脸色铁青。他太清楚这种手段的阴毒了!利用自身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巨大影响力,向供应商施加强大压力,以“风险评估”为名,逼迫他们提前收款或停止合作。对于供应商而言,黑石这样的资本巨鳄是他们得罪不起的,而顾氏虽然是大客户,但面临“内部动荡”的传闻,风险确实存在。黑石这是阳谋!釜底抽薪!
“他们的目标很明确,”沈清辞的声音冰冷,但眼神异常冷静,“不是要击垮我们的股价,而是要直接瘫痪我们的运营,切断我们的现金流。这是要一击致命!”
危机迫在眉睫,必须立刻应对!一旦供应链断裂,后果不堪设想!
关键时刻,三人小组展现了惊人的默契和高效分工。
她坐镇大本营,第一时间亲自拿起加密电话,越洋拨打给那几家供应商巨头的全球CEO或董事会主席。她没有以董事长的身份施压,而是以“顾北辰夫人”和顾氏家族代表的身份,进行最高级别的私人沟通。
她的电话直接打给了克虏伯家族的掌舵人,一位年过七旬、与顾北辰父亲有旧交的德国老人。
“汉斯叔叔,我是清辞。”她的声音带着真诚的歉意和坚定,“关于近期集团的传闻,让您担忧了。但我以顾家的名誉向您保证,顾氏的根基稳固,现金流充足,改革是为了让企业更强健。我们合作二十年,顾氏从未有过一次违约。请给我们一点时间,三十天,不,二十天!我们一定妥善解决款项问题,并愿意为此支付合理的资金占用费。顾氏珍视与克虏伯家族长达两代人的友谊和信任。”
类似的话术,她根据不同的交情和对方公司的文化,稍作调整,分别与另外几家巨头的掌门人进行了沟通。她动用了顾家积累数十年的国际声誉和私人关系网,以情动人,以信服人,努力争取宽限期。
与此同时,李明轩在接到警报后一小时内,就登上了自己的私人飞机,直飞欧洲。他知道,光靠情分不够,必须拿出切实的解决方案和谈判筹码。
他首先抵达德国,与“克虏伯精密仪器”的全球供应链总裁进行紧急磋商。他没有纠缠于宽限期,而是直接抛出了一份新的、加价10%的长期采购框架协议草案,并承诺提前支付部分定金,以显示诚意和实力。同时,他秘密指示亚洲团队,立刻启动紧急预案,接触韩国和台湾地区的潜在替代供应商,进行技术对标和样品测试,哪怕成本更高,也要确保供应链不会完全断裂。这是向原有供应商施加压力的暗牌。
而顾北辰,则动用了他在国际金融圈最深层次的人脉。他联系了几家与顾氏有长期合作、且与他私交甚厚的欧洲家族基金和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他没有透露集团的危机细节,而是以“短期资金周转、优化财务结构”为由,寻求一笔为期三个月、额度高达一百五十亿的短期过桥贷款。凭借顾氏良好的基本面和顾北辰个人的极高信誉,加上愿意提供部分优质资产作为抵押,谈判进展相对顺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