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晚会上那场盛大而隆重的权力交接,如同一场加冕典礼,将沈清辞正式推上了顾氏集团权力的顶峰。聚光灯下的荣耀与掌声犹在耳边,但沈清辞深知,真正的考验,从她坐上那个位置的第一天,才真正开始。
周一清晨,七点四十分。
顾氏集团总部大厦顶层,专属电梯门无声滑开。沈清辞迈步走出。她穿着一身量身定制的浅灰色羊绒西装套裙,线条利落,妆容精致,长发在脑后挽成一个优雅而干练的发髻。与以往作为“副董事长”时不同,她的眼神更加沉静,步伐更加沉稳,周身散发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内敛而强大的气场。
电梯外,她的新任首席秘书林薇,早已带着整个顶层行政秘书团队,恭敬地列队等候。见到她,众人齐声躬身:“董事长,早上好!”
声音整齐划一,透着职业化的恭敬。但沈清辞敏锐地捕捉到,有几道目光在她身上短暂停留时,除了好奇和审视,还夹杂着一丝极难察觉的……轻视。毕竟,在许多人根深蒂固的观念里,她从一个“替罪入狱”的落魄女子,到如今执掌万亿商业帝国,速度太快,难免让人怀疑其能力是否真的匹配这个位置。
沈清辞面色平静,对众人微微颔首:“大家早。”目光扫过林薇手中端着的那个精致的骨瓷咖啡杯。
林薇立刻上前一步,将咖啡杯轻轻放在沈清辞办公桌上早已准备好的杯垫上:“董事长,您的咖啡。”
沈清辞走到宽大厚重的红木办公桌后,没有立刻坐下,而是先看了一眼那杯咖啡。色泽深褐,热气袅袅,但她只一眼,便看出了细微的差别——这并非顾北辰惯用的、由专人从产地直供、每日现磨的顶级咖啡豆,而更像是……速溶咖啡冲泡而成。
这是一个微小的,但绝不应该出现的细节。是疏忽?还是某种下意识的试探?
沈清辞没有动怒,甚至脸上没有露出一丝不悦。她端起咖啡杯,轻轻嗅了一下,然后放下。目光平静地看向略显紧张的林薇和整个秘书团队。
“林秘书,”她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一种清晰的穿透力,“这杯咖啡,香气似乎……少了一些层次感。”
林薇的脸色瞬间白了白,连忙解释:“对不起董事长!今天早上专用的咖啡豆临时缺货,所以……”
沈清辞抬手,轻轻打断了她,脸上甚至带着一丝浅淡的笑意,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秘书:
“没关系。从今天起,我的咖啡,换成手磨,不加糖。”她顿了顿,语气依旧平和,但每个字都像精心打磨过的玉石,清晰而有力:
“希望各位的工作,也能像这杯咖啡一样,精益求精,注重每一个细节。因为顾氏的每一个决策,都影响着数万员工的生计和集团的未来。我们,输不起任何细节。”
一番话,既点出了问题,又指明了标准,更将工作态度提升到了集团责任的高度。没有斥责,却比任何斥责都更有力量。秘书团队所有人,包括林薇,都下意识地挺直了背脊,眼神中的那丝轻视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郑重和凛然。
“是!董事长!我们立刻改正!”林薇连忙应道,额头渗出细汗。
“好。”沈清辞点点头,优雅地坐下,“十分钟后,请人力资源总监和战略发展部总监来我办公室。”
上午九点,集团每周例行高管会议。这是沈清辞以董事长身份主持的第一次高管会议。
椭圆形的会议桌前,坐满了集团的核心管理层。许多都是跟随顾北辰甚至顾父多年的元老,资历深厚,气场强大。会议开始时,气氛略显微妙和凝重。
沈清辞坐在主位,面前摊开着会议议程和几份关键文件。她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切入主题,就几个重大项目的进展和集团下一季度的战略方向进行讨论。
她的发言条理清晰,数据精准,对行业的洞察和趋势判断极具前瞻性。当有高管对某个海外投资项目的风险提出质疑时,她没有直接反驳,而是引导对方深入分析风险点,并提出了几套详尽的应对预案,其专业度和缜密思维,让在座不少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元老暗自点头。
会议进行到一半,沈清辞拿起手边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文件,郑重宣布:
“接下来,是一项重要的人事任命。”
全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聚焦在她身上。
“经董事会决议,任命原市场部高级总监,赵启明,为集团新设立的‘数字化转型事业部’总经理,直接向我汇报。”
此言一出,会场出现了一阵轻微的骚动。赵启明,年仅三十五岁,是集团内部有名的少壮派,以敏锐的市场嗅觉和极强的执行力着称,在之前对抗萧夜的危机中,他带领的团队表现极其出色。但资历尚浅,这次破格提拔,远超常规!
沈清辞环视全场,声音沉稳有力:“数字化转型,是顾氏未来十年生存和发展的核心战略。我们需要的是敢于创新、能打硬仗的将领,而不是论资排辈。赵总的能力和忠诚,在之前的考验中已经得到充分证明。我希望,这次任命能向全集团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在顾氏,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