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主动调查真相后,顾北辰和沈清辞立刻行动起来。顾北辰动用了顾氏集团最核心的商业情报网络和私人调查资源,目标直指二十多年前的南岸市和“南岸港项目”。然而,时隔久远,加上似乎有人为掩盖的痕迹,调查进展缓慢,得到的多是些模糊不清的传闻和碎片信息。
就在一筹莫展之际,沈清辞想到了“影”。这个由顾北辰组建、在对抗“掠夺者”基金时立下大功的隐秘力量,或许能在这种需要特殊手段的领域发挥作用。
她向顾北辰提出建议,顾北辰沉吟片刻后同意。他深知,常规手段难以触及被岁月和刻意隐藏的真相。
“影”的效率极高。他们避开了容易被人注意的明面线索,转而从当年参与过顾氏核心项目、如今已退休或边缘化的人员入手,进行隐秘的背景筛查和接触。
几天后,一份加密报告送到了沈清辞手中。报告锁定了一个关键人物——周明远,前顾氏集团财务部副总监,曾深度参与过早期“南岸港项目”的财务核算工作。项目中断后不久,他便以健康原因提前退休,如今在城郊一家环境清幽但管理严格的私立养老院颐养天年。报告备注:此人退休后极为低调,几乎断绝了与顾氏旧部的联系,对往事讳莫如深。
沈清辞决定亲自去会一会这位周老。她没有大张旗鼓,只带了“影”安排的一名伪装成助理的保镖,低调地驱车前往那家位于湖边的养老院。
养老院环境很好,绿树成荫,安静祥和。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沈清辞在一间洒满阳光的阅览室里见到了周明远。
周老已是耄耋之年,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正坐在窗边看报纸。他穿着朴素但整洁,气质儒雅,但眉宇间带着一种历经沧桑后的平静与疏离。
沈清辞走上前,礼貌地自我介绍:“周老,您好。冒昧打扰,我是沈清辞,顾氏集团现任副董事长。”
当听到“顾氏集团”和看到沈清辞递上的、印有顾氏家族徽章的名片时,周明远拿着报纸的手几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他抬起头,透过老花镜打量了沈清辞几眼,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难辨的情绪,有惊讶,有回忆,甚至有一丝……恐惧?但他很快恢复了平静,放下报纸,语气淡漠而疏远:
“顾太太?久仰。不过我已经退休多年,不问世事,恐怕帮不上您什么忙。”
沈清辞在他对面坐下,语气温和但坚定:“周老,我这次来,是想了解一些关于很多年前‘南岸港项目’的情况。我知道这可能会勾起您一些不愉快的回忆,但这件事对现在的顾氏非常重要,甚至关系到已故顾董的清誉。”
听到“南岸港项目”和“已故顾董”,周明远的脸色明显变了一下,但他立刻摇头,语气更加坚决:“对不起,顾太太。年代太久远了,我年纪大了,很多事情都记不清了。而且,我只是个算账的,核心的事情并不了解。您请回吧。”
他站起身,做出送客的姿态,显然不愿多谈。
沈清辞没有强求,也站起身。她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阅览室的墙壁,上面挂着一些老人与家人的合影。其中一张照片吸引了她的注意——是周老和一个十几岁、笑容灿烂的女孩的合影,女孩胸前别着某重点中学的校徽。
沈清辞心中一动,重新看向周明远,话锋一转,语气变得真诚而关切:“周老,这是您孙女吧?真可爱。看校徽,是市一中的?成绩一定很好。”
提到孙女,周老紧绷的脸色微微缓和,眼中流露出一丝慈爱和骄傲:“是啊,丫头争气。”
沈清辞顺势说道:“顾氏集团最近新设立了一个‘员工及家属子女助学基金’,专门资助优秀员工子女海外深造。我看您孙女很有潜力,如果有意向,我可以帮忙写推荐信,对接一些顶尖大学的资源。这也算顾氏对老员工的一点心意。”
她的话,没有直接胁迫,而是提供了一个极具诱惑力且充满善意的帮助。她敏锐地捕捉到,这位老人对孙女的未来极为看重。
周明远愣住了,他看着沈清辞,眼神剧烈地挣扎起来。他当然明白沈清辞的用意。一边是尘封多年、可能带来危险的秘密,一边是孙女光明未来的宝贵机会。良久的沉默后,他重重地叹了口气,仿佛瞬间苍老了几岁。
他示意沈清辞坐下,然后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苍老的声音带着颤抖:
“顾太太……您……您何必非要刨根问底呢?有些事,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知道了真相,未必是好事啊……”
沈清辞迎上他复杂的目光,声音清晰而坚定:“周老,真相或许残酷,但蒙蔽和谎言带来的伤害更大。我们需要知道发生了什么,才能面对现在的问题。请您帮我。”
周明远闭上眼睛,脸上满是痛苦和挣扎。最终,他仿佛下定了决心,颤抖着手,从贴身的口袋里,摸出了一把小小的、已经有些锈迹的黄铜钥匙。他将钥匙塞到沈清辞手里,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