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替罪出狱,总裁他悔疯了 > 第92章 传统的枷锁

替罪出狱,总裁他悔疯了 第92章 传统的枷锁

作者:素心道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0 06:10:29

祭祖大典上的不欢而散,如同一道深深的裂痕,刻在了顾氏家族看似和睦的表象之下。叔公顾宏盛那番以“规矩”和“根基”为名的发难,虽然没有当场逼沈清辞就范,但其产生的冲击波,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迅速而隐蔽地扩散开来,目标直指沈清辞和李明轩正在全力推行的集团内部改革。

顾宏盛为首的家族长老会,其根基远不止于宗祠之内。他们在顾氏集团内部经营数十年,门生故旧遍布各个部门,尤其是在一些历史悠久、技术壁垒高但相对保守的业务板块,影响力根深蒂固。这些元老,很多是跟随顾北辰父亲甚至祖父打天下的功臣,思想观念陈旧,习惯于论资排辈和人情管理,对李明轩引入的、强调数据、效率和绩效的现代化管理制度,本能地感到抵触和不安。

顾宏盛从祭祖现场回去后,并没有偃旗息鼓。他利用自己在族内的威望,开始频繁约谈集团内那些对改革心存不满的顾家元老和中高层管理人员。谈话的地点,不再是正式的办公室,而是私密的茶室、高尔夫球场,甚至是某些元老的家中。

谈话的内容,也极具煽动性。他不再直接攻击沈清辞,而是将矛头巧妙地指向了李明轩和其推行的新政。

“那个李明轩,一个外姓人,懂什么顾家的传统?”顾宏盛端着紫砂壶,慢条斯理地品着茶,对一位负责传统制造业板块的元老叹息道,“他搞的那套KpI,冷冰冰的,完全不讲情面!我们当年跟着老董事长打天下的时候,靠的是兄弟义气,是同甘共苦!现在倒好,动不动就末位淘汰,让那些为公司服务了一辈子的老伙计们,脸往哪搁?”

他忧心忡忡地摇头:“再这么搞下去,人心就散了!顾家的根基,就要被这些外人给挖空了!清辞那孩子,还是太年轻,被那个李明轩的花言巧语给蒙蔽了。”

这番话,精准地戳中了许多元老内心的痛处和对未来的恐慌。他们习惯了安稳,害怕变革,更无法接受自己多年的资历和贡献,被一套冰冷的数字考核体系所衡量和可能否定。

于是,一场无声的抵抗运动,在顾氏集团内部悄然兴起。抵抗的武器,不再是激烈的对抗,而是更加隐蔽和顽固的“非暴力不合作”。

李明轩主导推行的新绩效考核制度,在几个关键的传统部门遭遇了巨大的阻力。部门负责人阳奉阴违,以“需要时间适应”、“情况特殊”等各种理由拖延推诿。基层的老员工们则在一些有心人的暗示和鼓动下,集体表现出消极怠工的态度——不公开反对,但工作效率明显下降,对新流程能拖就拖,对需要填报的数据能糊弄就糊弄。

供应链管理部,几个资深采购经理以“维护多年供应商关系”为由,拒绝使用新的线上招标系统,坚持线下操作,导致流程混乱,数据无法统一。

生产车间,一些老师傅对新引入的自动化检测设备抱有抵触情绪,操作敷衍,甚至暗中破坏,导致产品次品率不降反升。

财务部门,几位老会计对新的ERp系统极不配合,报表延迟,数据错误频出,严重影响了集团的财务分析和决策效率。

整个集团的运营,仿佛陷入了一种无形的泥沼。表面上看,一切照旧,但内里的效率却在不断流失,改革的步伐被严重拖慢。李明轩和他的改革团队焦头烂额,他们能感觉到一股强大的阻力,却像拳头打在棉花上,难以找到发力点。

“沈董,情况比预想的要严重。”李明轩在董事长办公室,向沈清辞汇报最新进展,眉头紧锁,“阻力主要来自几个传统板块的元老。他们不直接对抗,但用各种方式软抵抗,新制度根本无法有效落地。再这样下去,不仅改革会夭折,整个集团的运营效率都会受到拖累。”

沈清辞听着汇报,面色平静,但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显示着她内心的凝重。她早就预料到改革会遇到阻力,但没想到会以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出现,而且背后明显有顾宏盛等人的影子。

强行镇压?不行。这些元老在集团内部根基深厚,强行处理会引发更大规模的动荡,甚至可能被扣上“清洗功臣”、“数典忘祖”的帽子,正中顾宏盛下怀。

放任不管?更不行。改革停滞,集团将失去活力,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必须破局!但需要策略。

沈清辞没有立刻下达指令,而是让李明轩先稳住局面,她自己则开始了更加细致和隐秘的行动。她没有召开大会,也没有下发文件,而是采取了“怀柔 分化”的策略。

她让助理整理了一份集团内所有资深元老及其直系子女的详细档案。然后,她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亲自逐一登门拜访那些影响力较大、但态度尚可争取的元老。

拜访时,她绝口不提改革冲突,而是以晚辈的姿态,真诚地感谢他们多年来对顾氏的贡献,耐心倾听他们对公司发展的看法和担忧。她充分尊重他们的经验和情感,肯定他们的历史功劳。

同时,她巧妙地展示顾氏面临的外部竞争压力和进行改革的必要性。更重要的是,她针对每位元老关心的核心问题——通常是其子女在集团内的发展——给出了极具诱惑力的承诺。

她对一位担心儿子前途的元老说:“王叔,您为顾氏辛苦了一辈子。您的公子能力不错,一直在基层锻炼。新成立的‘智能家居事业部’正缺一位负责供应链的副总监,我觉得他很合适。那里机会多,成长快。”

对另一位女儿在国外学设计的老臣,她则说:“李伯,听说令媛在巴黎学成归国了?我们‘归来’品牌正准备成立高端定制线,正需要她这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如果她有兴趣,可以来担任设计总监,独当一面。”

这种“授人以渔”的方式,远比空泛的安抚更有说服力。她将元老子弟的安排,与集团的新业务、新平台绑定,既给了年轻人机会,也间接地将元老们的利益与改革方向进行了捆绑。

当然,对于少数态度极其顽固、暗中煽动对抗的核心人物,沈清辞也毫不客气。在一次私下会面中,她对一位跳得最欢的元老,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锋芒说道:“张总,顾氏要发展,需要上下一心。如果有人因为一己私利,阻碍集团前进,那么,为了大局,我也只能请他能者多劳,去更适合的地方发挥余热了。”

恩威并施,双管齐下!一部分元老在权衡利弊后,态度开始软化,不再明目张胆地抵制;另一部分则被沈清辞的强势所震慑,有所收敛。

然而,就在沈清辞的分化策略初见成效之时,顾宏盛使出了更狠的一招——直击顾北辰的情感软肋。

他选择了一个傍晚,没有预约,直接来到了顾北辰位于老宅的书房。这里曾经是顾北辰父亲办公的地方,充满了家族的回忆。

“北辰啊,”顾宏盛没有像往常一样摆出叔公的架子,而是像一个忧心忡忡的长辈,语气沉重,“叔公今天来,不是以长老会的名义,是作为一个看着你长大的亲人,想跟你聊聊心里话。”

他坐在顾北辰对面,看着书房里顾北辰父亲的遗像,叹了口气:“你父亲在世时,最看重的是什么?是家族的团结,是对老兄弟们的义气!他说过,顾家能有今天,靠的不是冷冰冰的规矩,是大家拧成一股绳的心!”

他话锋一转,指向现实:“可现在呢?清辞能力强,叔公承认。但她毕竟年轻,做事难免激进。那个李明轩,更是外人!他们搞的那一套,把跟着你父亲打江山的老伙计们逼得没有退路!动不动就考核,就淘汰!北辰,你摸摸良心,你真要眼睁睁看着,你父亲留下的这些忠臣良将,被一个外人……赶尽杀绝吗?”

他紧紧盯着顾北辰的眼睛,声音带着痛心疾首的颤抖:“你忘了顾家的根本是什么了吗?是情义!是传承!不是那些冰冷的数字和报表啊!”

这番话,像一把重锤,狠狠敲在顾北辰的心上。他看着父亲的照片,想起那些叔叔伯伯们曾经对自己的照顾和扶持,心中涌起巨大的矛盾和挣扎。一边是血脉相连的亲情和父亲坚守的传统,一边是妻子描绘的、充满挑战但也更具前景的未来。他深知改革的必要性,但也无法对元老们的处境和叔公的质问无动于衷。

顾北辰沉默了。他没有立刻反驳叔公,也没有明确表态支持妻子。他的眉头紧锁,陷入了长时间的沉思。

顾宏盛看着他的反应,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他知道,自己的话起了作用。他拍了拍顾北辰的肩膀,语气“慈祥”地说:“北辰,你好好想想。顾家的担子,在你肩上。别让九泉之下的父亲失望,也别让活着的族亲们寒心啊。”

说完,他起身离开了书房,留下顾北辰一人,对着父亲的遗像,心潮起伏。

(顾北辰的沉默意味着什么?他会倒向长老会吗?沈清辞得知丈夫的动摇后,会作何反应?这场家族内部的暗战,将如何影响夫妻关系和集团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