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深入的民情调研和周密的思考,苏明远决定开始实施他的改革计划。他深知改革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从最容易见效的地方开始。而在所有问题中,各种非法收费对百姓的伤害最直接,也最容易整治,因此他决定从清理税赋开始。
这天上午,苏明远召集了县衙负责税收的主要官员和胥吏。在县衙正厅中,张怀德、李文华、钱润之等人都已到齐,还有几个专门负责税收征管的胥吏。大家虽然表面上恭敬,但眼神中都透露着疑惑和不安。
诸位,今日召集大家,是要商议税收征管的事情。苏明远开门见山,近日我走访了一些村镇,发现税收征管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整改。
张怀德脸色微变,试探着问道:苏大人,不知发现了什么问题?
苏明远从案桌上拿起一叠文件,这是他这几天整理的调研记录:根据我的调查,目前我县的税收征管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征收标准不统一,同样的土地收费差别很大;第二,巧立名目收费,什么水利费、桥梁费、道路费层出不穷;第三,没有明确的收费凭证,百姓不知道自己交了多少钱。
听到这些,负责税收的胥吏们脸色都变了。其中一个叫胡三的胥吏,正是之前百姓们提到的那个贪得无厌的人,此时额头已经开始冒汗。
苏大人,李文华试图为下属辩护,这些收费都是有依据的。比如水利费,确实是用于修缮水渠的;桥梁费,也确实用于维修桥梁。
李大人说得有道理,苏明远点点头,但是,这些收费的标准是什么?收了多少钱?用到哪里去了?有没有详细的账目?
李文华被问得哑口无言。这些所谓的专项费用,实际上大多是胥吏们的私人收入,哪里有什么详细账目。
苏明远继续说道:我查阅了朝廷的税收政策,发现我县的实际征收远超朝廷标准。按照朝廷规定,每亩上等田交粮三斗,中等田二斗半,下等田二斗。但实际征收时,往往要交五六斗,甚至更多。
这...这是因为地方建设需要。胡三硬着头皮说道,县里修衙门、养胥吏、应酬上级,都需要钱啊。
胡师傅说得不错,苏明远冷笑一声,但是,朝廷已经给县里拨付了相应的经费,为什么还要额外征收?而且,这些额外收费用到哪里去了,有没有公开的账目?
胡三被问得面红耳赤,答不上来。
张怀德见势不妙,连忙打圆场:苏大人,这些问题确实存在,我们会逐步改正的。
既然大家都承认存在问题,那我们就来制定整改措施。苏明远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方案,从今日起,我县的税收征管要严格按照朝廷标准执行,不得额外收费。
苏大人,这...这可能会影响县里的正常运转。李文华担心地说道。
不会的。苏明远胸有成竹,我已经仔细计算过,按照朝廷标准征收的税收,加上朝廷拨付的经费,完全够县里的正常开支。之所以觉得不够,是因为有太多不合理的支出。
说着,苏明远又拿出另一份文件:这是我整理的县衙开支清单。我发现,有很多不必要的开支可以削减。比如,接待费用过高,办公用品浪费严重,人员冗余等等。
张怀德等人仔细看了看清单,发现苏明远说得有道理。确实有很多可以节省的地方。
具体的整改措施如下,苏明远开始宣布具体方案,第一,立即停止征收所有非朝廷规定的费用;第二,对已经征收的额外费用进行清理,该退还的退还给百姓;第三,建立透明的收费制度,所有收费都要有明确的凭证和公开的账目。
胡三等胥吏听了,脸色苍白。这些措施如果实施,他们的灰色收入就全没了。
苏大人,胡三鼓起勇气说道,如果完全按照朝廷标准,我们这些胥吏的收入就太少了,恐怕连家都养不起。
苏明远早就料到了这个问题:胡师傅不用担心,我已经考虑到这个问题了。在规范收费的同时,我会适当提高正常的薪酬待遇,确保大家的基本生活需要。
这话让胥吏们稍微安心了一些,但还是有人担心。
那具体怎么实施呢?钱润之问道。
分三个步骤,苏明远详细说明,第一步,立即发布通告,宣布停止征收额外费用;第二步,组织专门小组,对过去一年的收费情况进行清理;第三步,建立新的收费制度和监督机制。
这个工作量很大啊。李文华担心地说道。
确实很大,但必须要做。苏明远坚决地说道,而且我们要在一个月内完成,不能拖延。
会议结束后,苏明远开始着手实施具体措施。首先,他亲自起草了一份告示,详细说明税收整改的内容和意义,然后张贴在县城的各个要道和村镇。
告示的内容写得很详细:
清远县税收整改告示
为贯彻朝廷惠民政策,规范税收征管,特此通告如下:
一、即日起,本县税收征管严格按照朝廷标准执行,上等田每亩交粮三斗,中等田二斗半,下等田二斗,不得额外收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