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县衙大堂比往日更加肃穆,重审开庭的消息早已传遍全县,大堂内外聚集了比上次更多的民众。苏明远注意到,这次来的不仅有普通百姓,还有许多县里的乡绅地主,显然都想看看这场关乎地方权力格局的较量会如何收场。
推官孙德全端坐在审判台的正中央,威严肃穆。苏明远只能坐在一旁的副座上,地位的变化一目了然。刘老实依然坐在原告席上,但这次他显得更加紧张和无助,眼中满含恐惧。而田百万那一边则信心满满,不仅本人气定神闲,身后还多了几个看起来很有分量的证人。
升堂!随着衙役的高喊,重审正式开始。
威——武——堂下众人齐声高喊,但苏明远能感觉到,这次的声音中少了些许之前的激昂,多了些许紧张和不安。
本官今日重审刘老实诉田百万土地纠纷一案,孙德全朗声说道,首先,传苏明远上前,说明前次审理情况。
苏明远站起身来,走到堂前。他知道这是一个陷阱,但也是他最后为正义发声的机会。
下官苏明远,禀告推官大人,苏明远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前次审理此案,下官经过详细调查,发现原告刘老实确实拥有争议土地的合法所有权,有地契和税收记录为证。而被告田百万提供的文书存在明显的伪造痕迹,证人证言前后矛盾,不能采信。因此下官判决原告胜诉。
孙德全冷笑一声:苏明远,你说田百万的文书是伪造的,可有确凿证据?
下官在前次庭审中已经详细分析过,苏明远回答道,那份文书的纸张、印章、内容描述都与真实文书有明显差别。
你懂鉴定文书?孙德全咄咄逼人,你有什么资格说人家的文书是假的?
苏明远被问住了。在古代,文书鉴定确实需要专门的技能和资格,他一个县官确实没有权威性。
下官虽然不是专业的文书鉴定师,但从常理判断...苏明远试图解释。
常理?孙德全打断了他的话,常理能当证据吗?你仅凭所谓的常理就判定一个乡绅伪造文书,这是何等的草率和武断!
堂下开始有人窃窃私语。苏明远能感觉到,推官的话开始影响一些人的判断。
推官大人,苏明远努力为自己辩护,除了文书问题,还有其他证据证明刘老实拥有那块地的所有权。
什么证据?孙德全追问。
刘老实家族世代在那块地上耕作,有邻里可以作证。而且税收记录显示,一直是刘老实家在为那块地交税。苏明远说道。
这些都不能证明所有权。孙德全摇摇头,在那块地上耕作,可能是租种;交税,也可能是代为交纳。这些都不是所有权的直接证据。
苏明远心中暗叹。推官显然是有备而来,对每一个细节都有应对之策。
而且,孙德全继续说道,本官经过重新调查,发现田百万的文书是真实的。不仅如此,还有新的证人可以证明田百万家确实拥有那块地的部分所有权。
说着,孙德全示意衙役传证人。很快,三个新的证人被带了上来。苏明远定睛一看,都是县里有头有脸的人物,其中还有一个是县里的老师爷,专门负责档案管理的。
第一个证人是老师爷,他证明说:老夫在县衙工作了三十多年,对县里的土地档案很熟悉。据老夫所知,那块争议土地确实有一部分属于田家。只是因为年代久远,记录有些模糊,所以之前没有被注意到。
第二个证人是个地方绅士,他证明说:老夫与田家老爷有多年交情,确实听他提起过那块地的事情。只是田老爷为人宽厚,一直没有和刘老实计较。
第三个证人更是重量级,竟然是附近另一个县的知县。他证明说:田百万确实是有德望的乡绅,本官与他有过交往,从未听说他有过不端行为。相反,他经常做善事,修桥铺路,声誉很好。
听完这些证人的证言,堂下的议论声更大了。显然,这些证人的份量和说服力都比苏明远之前找的证人要强得多。
现在,孙德全看向苏明远,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苏明远心中清楚,这些证人肯定都是田百万事先安排好的。但在法庭上,他很难证明这一点。
推官大人,苏明远最后一搏,这些证人的证言都是事后才出现的,为什么在前次审理时他们都没有出庭?这本身就很可疑。
可疑?孙德全反问道,他们没有出庭,可能是因为没有被通知到,也可能是因为有其他事务。现在他们主动出来作证,正说明了他们的责任心。
苏明远知道自己已经处于完全的劣势。对方不仅在证据上做了充分准备,在程序上也滴水不漏。
苏明远,孙德全的语气变得严厉,现在事实已经很清楚了。你之前的判决确实存在严重问题,轻信了一方当事人的说辞,没有进行充分的调查,就草率地做出了判决。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司法的权威性。
推官大人...苏明远还想争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