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知不可忽骤得 > 第165章 龙威天颜

知不可忽骤得 第165章 龙威天颜

作者:信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05:57:32

明德殿内,数百个考位井然有序地排列着,每个位置都配有文房四宝和一盏明亮的宫灯。苏明远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这是一个靠近殿中的位置,能够清楚地看到高坐龙椅上的皇帝。

他仔细打量着周围的环境。殿内装饰华美而庄重,梁柱上雕刻着精美的龙凤图案,墙壁上悬挂着历代皇帝的画像。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整个大殿中弥漫着一种神圣而威严的气氛,让每个人都不敢有丝毫轻慢。

苏明远的左侧坐着一位面容清瘦的青年,看起来颇为紧张,双手微微颤抖。右侧则是一位年纪稍长的进士,神情沉稳,正在闭目养神。

诸位爱卿,皇帝的声音再次响起,今日殿试,朕要考查的不仅是文章才华,更是治国理政的见识。希望诸位都能畅所欲言,展现真知灼见。

听到这番话,殿内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苏明远深吸一口气,努力平静心情。他知道,接下来的几个时辰将决定他的命运。

现在宣读考题。太监走到殿中央,手持黄绸,高声念道:今西北边事频仍,朝野议论纷纷。有主战者,有主和者,各执一词。试问诸位爱卿,当如何处置边患,以安社稷,以慰民心?

题目一出,殿内立即传来轻微的议论声,但很快就被监考官的严厉目光制止了。苏明远心中暗自点头,果然如他们昨夜预料的那样,殿试考的正是西夏边患问题。

这个题目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暗藏玄机。它不仅考查考生对时政的了解,更考查他们的政治智慧和价值判断。如何在主战和主和之间找到平衡,如何既维护国家尊严又避免生灵涂炭,这需要极高的政治技巧。

苏明远拿起毛笔,先在心中构思了一下文章的框架。他决定采用昨夜与好友们讨论过的策略:不简单地选择战或和,而是提出一个综合性的解决方案。

但就在他准备下笔时,忽然注意到坐在前排的那位宰相之子正在飞快地书写,似乎早有成竹在胸。这让苏明远不禁思考:莫非这位公子已经提前得知了题目?还是说,他确实有着超人的才华和反应能力?

苏明远摇了摇头,将这些杂念抛开。无论别人如何,他都要专注于自己的答卷。他重新整理思路,开始认真书写。

臣闻,治国之道,贵在权衡。西北边患,虽为当务之急,然处置之法,不可偏执一端。苏明远在开头就明确了自己的立场——不偏激,求平衡。

接下来,他详细分析了主战和主和两种观点的利弊。对于主战者的观点,他写道:诚然,西夏屡犯边境,若不严惩,则有损国威,难以震慑宵小。然战争之举,关乎国运民生,不可轻易决定。

对于主和者的观点,他则写道:以和为贵,固为圣人之道。然一味退让,恐长敌人志气,终致后患无穷。

在分析了两种观点后,苏明远开始阐述自己的解决方案。他提出了分层应对,标本兼治的策略:

臣以为,当前之策,应分两个层面:一为治标,一为治本。治标者,对西夏之挑衅行为给予坚决回击,以示我朝不可欺;同时加强边防建设,提升军事实力,使其不敢轻举妄动。治本者,从根源上解决边民生计问题,通过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化干戈为玉帛。

写到这里,苏明远停笔思考。他知道,这个方案虽然全面,但还需要更具体的操作建议。于是他继续写道:

具体而言,可设立边境贸易市场,允许两国商民互市有无;可派遣使者与西夏谈判,寻求和平解决争端的途径;可在边境地区实施惠民政策,改善当地百姓生活,断绝西夏收买人心的根源。

在论述的过程中,苏明远大量引用了古代先贤的治国思想,既显示了深厚的学问功底,又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他引用了孔子的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也引用了孟子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将古典智慧与现实问题巧妙结合。

写作过程中,苏明远时不时地抬头观察殿内的情况。他发现皇帝正在走动,时而停在某个考生身边看看,时而与身边的大臣低声交谈。每当皇帝走近时,附近的考生都会显得格外紧张,有的甚至紧张得下笔如有千钧重。

当皇帝走到苏明远身边时,他强迫自己保持冷静,继续专心书写。皇帝在他身后停留了片刻,似乎在看他写的内容。苏明远能感受到那种来自最高权力的审视,但他努力不让这种压力影响自己的思路。

这位爱卿的字写得不错。皇帝忽然开口说道。

苏明远连忙起身拜谢:谢陛下夸奖,臣不敢当。

皇帝点点头,继续向前走去。这个小插曲让苏明远备受鼓舞,同时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要写出优秀答卷的决心。

接下来,苏明远开始论述这个方案的实施保障。他写道:然此策之成败,关键在于执行。朝廷当选派贤能之士,镇守边关,既要有军事才能,又要有政治智慧,能够灵活应对各种复杂情况。

他还特别强调了监督机制的重要性:同时,当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防止地方官员因私利而破坏朝廷政策。边关事务,事关国家安危,容不得半点疏忽。

在文章的结尾部分,苏明远再次强调了自己的核心观点:总而言之,处置边患,当以国家大局为重,以百姓福祉为念。既不可因惧怕困难而一味退让,也不可因一时意气而轻启战端。唯有权衡利弊,综合施策,方能化干戈为玉帛,实现长治久安。

最后,他以一段充满深情的话作为结尾:臣虽才疏学浅,然心怀社稷,情系苍生。若蒙陛下不弃,愿尽微薄之力,为国分忧,为民请命。

写完最后一个字,苏明远长舒一口气。他仔细检查了一遍文章,确认没有错字和遗漏后,放下毛笔。此时距离交卷时间还有半个时辰,但他已经将自己想说的话都表达完了。

环顾殿内,大部分考生还在奋笔疾书,有的眉头紧锁,有的汗如雨下。苏明远注意到,那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写得格外认真,每个字都仿佛注入了他毕生的心血。

想到这里,苏明远不禁对这位老者肃然起敬。无论年龄多大,无论经历过多少次失败,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这种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殿内除了笔墨纸砚的轻微声响外,几乎听不到其他声音。这种静谧中透着紧张的气氛,让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这次考试的重要性。

时间到!太监的声音响起,诸位进士停笔!

所有人都放下了手中的毛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苏明远看着自己的答卷,心中既有满意也有忐忑。他觉得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最终的结果如何,还要看阅卷官员的判断。

诸位爱卿,皇帝再次开口,今日殿试到此结束。朕对诸位的表现甚为满意。榜单将于三日后公布,望诸位耐心等候。

随着皇帝的话音落下,这场决定苏明远命运的殿试终于结束了。无论结果如何,他都已经在这场考试中展现了自己的真实水平和价值追求。接下来,就只能等待命运的安排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