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知不可忽骤得 > 第158章 夜阑人静思往昔

知不可忽骤得 第158章 夜阑人静思往昔

作者:信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05:57:32

三更时分,苏明远独坐于寓所之中,一盏青灯如豆,映照着他瘦削的面庞。桌案上摆着文房四宝,宣纸洁白如雪,但他却迟迟不敢下笔。

窗外夜风阵阵,吹得梧桐叶片簌簌作响,如泣如诉。这声响仿佛将他的思绪带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山村——那里有青山如黛,溪水潺潺,还有一个怀着朴素理想的少年,在昏黄的油灯下苦读诗书。

我究竟变成了什么样的人?苏明远轻声自语,声音在静谧的夜中显得格外清晰。

今日与李德修的谈话,如当头棒喝般击碎了他对仕途的许多幻想。那些关于官场潜规则的描述,那些关于生存之道的忠告,无不在挑战着他内心深处的道德准则。更令他不安的是,他发现自己竟然能够理解,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认同李德修的选择。

这种转变何时开始的?苏明远努力回想,从乡试到会试,从举人到进士,从山村到京城,他的思想轨迹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记得初到县城参加乡试时,他对那些送礼请托的行为还感到愤慨,认为这是对科举制度的亵渎。但当他看到那些才学不如自己的人因为有了而高中,而一些真正有才华的寒门子弟却名落孙山时,他开始对这个世界的公平性产生了疑问。

到了京城,这种疑问更加强烈。在文人雅集上,他见识了表面文雅背后的政治算计;在茶楼谈话中,他了解了朝廷内部的派系争斗;在拜访名师时,他学会了如何在展现才华的同时避免锋芒过露。每一次经历,都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他的认知。

最令他感到不安的是,这些改变并非被迫接受,而是他主动的适应和学习。当他发现某些之举确实能够带来实际效果时,他甚至感到了一种微妙的满足感。

苏明远起身走到窗前,凝视着夜空中的点点繁星。记得在家乡时,父亲常常指着这些星辰教导他:做人如星辰,当有恒定之志,不因风云变幻而改变方向。

可是现在,他还能说自己保持着当初的方向吗?

或许,他喃喃自语,适应环境也是一种智慧。如果一味地固执己见,最终只会像德修兄说的那样,被这个世界淘汰出局。

这个想法一出现,立刻让他感到一阵恐慌。这不正是他曾经最鄙视的那种思维方式吗?为了生存而放弃原则,为了成功而背叛理想?

他想起了在乡塾中读过的《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当时的他,对这句话深信不疑,认为这就是君子应有的品格。可是现在,他开始质疑这种理想主义的现实意义。

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完全的坚持是否真的有意义?如果坚持的结果是一事无成,甚至连自己都保护不了,那这种坚持还有什么价值?

苏明远重新回到书案前,提起毛笔,在纸上写下一行字:知易行难,理想与现实之间,究竟该如何取舍?

写完这句话,他又陷入了沉思。李德修的话在他耳边回响:你能改变这个环境吗?不能。那你只有两个选择:要么适应它,要么被它淘汰。

这话虽然残酷,但却有着无法反驳的现实逻辑。一个人的力量确实有限,尤其是在这个等级森严、规则复杂的社会中。如果不学会适应和妥协,很可能连发挥作用的机会都没有。

但是,适应的边界在哪里?妥协的底线又在何处?

苏明远想起了另一位古代先贤的话: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或许,这就是答案。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应该有不同的行为准则。重要的不是死守某种教条,而是在变化中保持内心的根本方向。

他又在纸上写道:君子之道,贵在变通。但变通不等于变质,适应不等于同流合污。

写到这里,苏明远感到心中稍微轻松了一些。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之所以感到痛苦和矛盾,正是因为还保持着内心的道德底线。如果真的彻底堕落了,反而不会有这种挣扎。

那么,什么是他不能妥协的底线呢?

苏明远闭上眼睛,努力寻找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良久,他睁开眼睛,在纸上郑重地写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无论环境如何复杂,初心不可改变。

这就是他的底线——为民请命的使命。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在京城,无论是面对权贵还是面对百姓,这一点都不能改变。

至于其他的妥协和变通,只要不违背这个根本原则,或许都是可以接受的。毕竟,要想真正帮助百姓,首先得让自己在这个体系中生存下来,并且获得足够的影响力。

苏明远想起了一个古代的典故:春秋时期的管仲,为了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曾经做过许多在当时看来有争议的事情。但正是因为他的这些,才使得齐国强盛,百姓安康。后来的孔子评价他说:管仲之器小哉!但同时也承认: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这个例子给了苏明远很大的启发。历史上的许多贤臣,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道德楷模,但他们都在自己的时代和环境中,找到了实现理想的现实路径。

或许,这就是成长。苏明远对自己说,从黑白分明的简单判断,到能够在灰色地带中寻找平衡,这本身就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夜更深了,远处传来打更人的声音:四更天,干冷干冷,小心火烛!

苏明远继续在纸上写着,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他写道:

今夜深思,方知人生之复杂。昔日以为天下事可以一刀切,非黑即白。今日方知,世间多的是灰色地带,需要在坚持和妥协之间寻找平衡。

我不能因为惧怕妥协而固步自封,也不能因为追求成功而完全放弃原则。真正的智慧,在于知道何时坚持,何时变通;知道什么是不可改变的底线,什么是可以灵活处理的策略。

德修兄的话虽然令人警醒,但不能因此就失去信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我相信凭借自己的才学和坚持,一定能够找到一条既现实又理想的中间道路。

写到这里,苏明远停下笔来,凝视着这些文字。他忽然想到,这些思考或许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当前的困惑,更是为了给未来的自己留下一个参照。

在即将到来的仕途生涯中,他必然会面临更多的诱惑和挑战。权力、金钱、地位,这些东西都有着强大的腐蚀力。如果没有一个清醒的自我认知和坚定的底线,很容易就会迷失方向。

想到这里,苏明远又提笔写道:

今夜所思所写,当为吾之座右铭。他日若有迷茫困顿之时,当重读此文,以明初心。

无论身处何位,无论面临何种压力,都要记住:我苏明远之所以求学问道,之所以参加科举,之所以入仕为官,根本目的只有一个——为民请命,造福百姓。

如果有一天,我忘记了这个初心,那么纵然位高权重,也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

写完这段话,苏明远感到心中豁然开朗。虽然前路依然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但至少他已经为自己划定了行进的方向和不可逾越的边界。

窗外天色已经微明,东方开始泛起鱼肚白。苏明远将写满文字的纸张仔细折好,放入书箱中最隐秘的一个夹层里。这些文字,将伴随他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重要关头,提醒他不要忘记今夜的思考和决心。

然而,就在他准备休息的时候,外面传来了急促的敲门声。

苏举人!苏举人!门外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有紧急公文送达!

苏明远心中一紧。这个时候会有什么紧急公文?莫非是殿试的安排有了变化?还是出了什么其他的变故?

他快步走向门口,但心中却隐隐感到,这突如其来的敲门声,或许正是命运对他刚刚做出的决心的第一次考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