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知不可忽骤得 > 第156章 街头邂逅

知不可忽骤得 第156章 街头邂逅

作者:信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05:57:32

京城六月,骄阳似火,石板路上行人皆是汗如雨下。苏明远自早朝归来,正欲回转寓所,却见前方熙攘人群中有一熟悉身影闪过。那人着青色官袍,腰悬银鱼袋,正与几名商贾模样的人低声交谈,神情颇为谨慎。

苏明远心中一动,仔细观之,不禁失声道:李德修?

那人闻声回头,面容清瘦,双鬓已见华发,正是当年同窗李德修。只见他愣神片刻,旋即大喜过望,匆匆与那几人告别,快步走来。

明远兄!李德修握住苏明远双手,声音有些颤抖,天哪,竟在此处遇见,真是...真是...

一时激动,竟说不出话来。苏明远亦是心潮起伏,当年在乡塾中,李德修便是他最要好的同窗,二人常在月下论诗,雪夜谈经,友情深厚。只是后来李德修家中变故,不得已辞学离乡,从此音信断绝。如今重逢,怎能不令人感慨万千?

德修兄,你...你竟在京师为官?苏明远打量着友人身上的官袍,心中既喜且惊。

李德修苦笑一声:说来话长。倒是你,听闻你高中会试,真是可喜可贺!当年我就说过,以你的才学,必定能金榜题名。

惭愧惭愧。苏明远谦逊道,德修兄如今在京中何处供职?

李德修四下张望,见周围人多耳杂,便低声道:此处不是说话之地,不如到舍下一叙?我有许多话要与你说。

苏明远自然应允。二人遂一同离开繁华的朱雀大街,转入一条较为僻静的巷子。一路上,李德修不时回头张望,神色间颇有些警惕之意,这让苏明远心中暗生疑窦。

行了约莫一盏茶时间,来到一处小院前。院门虽不算破败,但也说不上体面,与苏明远想象中京官的居所颇有差距。李德修取出钥匙开门,苦笑道:寒舍简陋,莫要见笑。

院中确实简陋,只有三间瓦房,一棵老槐树,几畦菜园。倒是收拾得颇为整洁,可见主人用心。李德修领着苏明远进入正房,房中陈设更是简单:一张八仙桌,几把椅子,书架上放着些许书卷,墙上挂着一幅字画,看笔法颇为稚嫩,想必是主人自己的作品。

请坐,请坐。李德修忙不迭地为苏明远倒茶,家中无什么好茶,只有这粗茶一壶,莫要嫌弃。

苏明远接过茶杯,茶水确实粗淡,与他在京中其他地方喝到的相比,天壤之别。但他并不在意,反而关切地问道:德修兄,你在京中多久了?

算来已有三年。李德修在苏明远对面坐下,神情有些黯然,当年家父过世后,家境败落,我不得不出来谋生。机缘巧合下,通过一位远房叔父的关系,在工部谋了个小吏的差事。

工部?那可是朝廷要害部门。苏明远有些意外。

李德修摆摆手:说得好听是工部,实际上不过是个八品小吏,专管抄录文书,整理卷宗。上面有郎中、员外郎、主事,再往上还有侍郎、尚书,我这等小人物,他们连正眼也不会瞧一下。

话音中带着些许酸涩,让苏明远心中一紧。他记得当年的李德修,虽然家境不算富裕,但也是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常常吟诵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之句,志向远大。如今再看,那份锐气已然消磨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疲惫和无奈。

纵然如此,能在朝廷供职,也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苏明远安慰道。

李德修突然笑出声来,但笑声中却无半分快意,明远兄,你还是太天真了。京官,听起来风光,实则...

他欲言又止,端起茶杯饮了一口,似在思索该如何说下去。

苏明远见状,柔声道:德修兄,你我是多年至交,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李德修沉默良久,最终长叹一声:也罢,你既然要入仕,这些事情迟早会知道。与其让你日后吃亏,不如我今日就与你说个明白。

他起身走到窗边,望着院中的老槐树,缓缓开口:明远兄,你可知道一个八品小吏的月俸是多少?

苏明远摇头,他虽然读过不少朝廷典制,但对具体的俸禄数目并不清楚。

七贯钱,外加一石米。李德修的声音很轻,听起来似乎不少,但在京城这个地方...

他转过身来,脸上露出苦涩的笑容:一间像样的房子,月租就要三贯钱。吃穿用度,交际应酬,哪一样不要花钱?七贯钱,连个零头都不够。

苏明远心中一震。他在乡下时,七贯钱确实是笔不小的收入,一个普通农户一年的花费也不过如此。但在京城,物价高昂,这点俸禄确实捉襟见肘。

那...那你如何维持生计?苏明远忍不住问道。

李德修重新坐下,声音更加低沉:靠那七贯钱的俸禄,别说在京城立足,连饿死都可能。所以...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做某种决定。

所以,就得另想办法。

李德修这句话说得很轻,但苏明远却听得心中一紧。他隐约感觉到,友人接下来要说的,恐怕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院中传来几声鸟鸣,在这静谧的黄昏中显得格外清脆。李德修又为两人续了茶,才继续说道:工部虽然不是什么肥缺,但好歹也算朝廷要害。每年都有不少工程要做,修城池,建官署,造桥梁...这里面的门道,可就多了。

门道?苏明远不解。

明远兄,你想想,一项工程下来,需要多少材料?木料、砖石、铁器...采购这些东西,总得有人经手吧?而我们这些小吏,虽然官卑职小,但恰恰是具体经办之人。

李德修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那些商贾们心里明白,要想拿到生意,除了过得了上面那些大官,还得打点我们这些具体办事的人。每逢有工程,总会有人登门拜访,送些小礼,表示心意。

苏明远听得心中发紧。他明白了,这就是所谓的灰色收入。

这样...这样合适吗?苏明远忍不住问道。

李德修看了他一眼,苦笑道:合适?明远兄,你觉得什么叫合适?七贯钱的俸禄,连饭都吃不饱,你让我如何生存?而且,这种事情,不是我一个人在做,从上到下,几乎人人如此。如果你不这样做,反而会被人看作异类。

苏明远默然无语。在他的想象中,朝廷官员应该是清廉正直的,纵然有个别害群之马,但不应该是普遍现象。如今听李德修这样说,不禁让他重新审视自己对官场的认知。

不过,这也是有风险的。李德修接着说道,如果被人参奏,或者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随时可能丢官。去年我们部里就有个同僚,因为得罪了一个权贵,被人告发收受贿赂,直接革职查办。

那后来呢?

发配边疆,生死未卜。李德修摇头叹息,所以做这些事情,既要小心谨慎,又要八面玲珑。既不能太贪心,又不能不贪心。这其中的分寸,真是难以把握。

天色渐晚,屋中已有些昏暗。李德修起身点了盏油灯,昏黄的光芒在房中摇曳,将两人的影子投射在墙上,显得格外凄凉。

苏明远望着灯火,心中五味杂陈。他原本以为,只要通过科举,走上仕途,就能实现自己济世救民的理想。却没想到,现实竟是如此复杂和黑暗。

德修兄,苏明远缓缓开口,难道就没有清廉自守的官员吗?

李德修凝视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怜悯:有,当然有。但那样的人,要么有深厚的家世背景,不愁吃穿;要么...要么就是在官场中混不下去,最终只能灰溜溜地离开。

那你呢?你是怎么想的?

李德修沉默了很久,最终说道:我已经没有选择了。当年离开家乡的时候,我以为凭借自己的才能,也能在京城闯出一番天地。但现实很快就给了我一记重击。在这里,没有背景,没有靠山,仅仅凭借才能是远远不够的。为了生存,我只能顺应这个环境的规则。

他看着苏明远,语重心长地说道:明远兄,我知道你心怀理想,想要做个好官。但我劝你,还是要现实一些。这个世界,不是我们能够改变的。能够不被它改变,已经是万幸了。

苏明远心中如被重锤击打一般,说不出话来。李德修见状,又补充道:当然,你和我不同。你是新科进士,前程远大,或许能够走出一条不同的路来。只是...只是要小心,不要太过理想主义了。

夜深了,两人又聊了一些往昔趣事,但气氛已然沉重。苏明远告辞离去时,李德修一直送到院门口,在昏黄的灯笼光下,友人的身影显得格外孤单。

明远兄,常来走动。李德修说道,在这京城中,能有个知心朋友,也是难得。

苏明远点头应允,但心中却满怀忧虑。这一晚的谈话,让他对即将到来的仕途生涯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担忧。他真的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坚守初心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