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知不可忽骤得 > 第141章 京师想象(上)

知不可忽骤得 第141章 京师想象(上)

作者:信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05:57:32

接受了秘密任务后的几日,苏明远表面上与往常无异,继续着会试的准备工作,但内心却时刻保持着警觉,等待着那个神秘团伙的接触。

这日午后,他与几位同窗在城中的文会馆聚会。这是汴梁城中专为举人们设立的聚会场所,装饰雅致,藏书丰富,是大家交流学问、讨论时政的好地方。

除了赵德之外,还有来自各地的五六位举人,其中就包括那个已经投靠犯罪团伙的高文轩。苏明远暗中观察着他,试图从他的言行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诸位兄台,高文轩举起茶盏,神色间带着几分得意,再过月余,我们就要踏入贡院,接受圣上的亲自考验了。到那时,我们就不再是地方举人,而是真正的京师士子。

文轩兄说得对。来自河南的孙举人附和道,能够在天子脚下应试,本身就是莫大的荣耀。

不仅如此,高文轩继续说道,会试之后,无论及第与否,我们对这个朝廷的了解都将上升到一个全新的层次。那时再看天下大势,必定会有不同的感悟。

苏明远心中一动,高文轩这番话似乎别有深意。他试探性地说道:文轩兄,你对京师朝政有何见解?我等远道而来,对中枢情况了解有限。

高文轩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但很快就掩饰过去:明远兄过谦了。不过既然问起,在下倒是有些粗浅的看法。

他放下茶盏,神情变得严肃起来:当今朝廷,表面上看起来繁荣昌盛,但实际上问题不少。边患频仍,财政吃紧,官员贪腐,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

可是,来自江南的李举人疑惑地说道,朝廷不是在大力整顿吗?最近各部门都在严查贪腐,边防也在加强。

高文轩轻笑一声:李兄太过天真了。朝廷的整顿,往往是做给外人看的。真正的问题,岂是几道圣旨就能解决的?

那文轩兄的意思是?赵德皱眉问道。

我的意思是,高文轩压低声音,这个朝廷需要的不是表面的整顿,而是根本性的变革。而这种变革,往往需要有能力、有远见的新人来推动。

苏明远心中暗警,高文轩这是在为拉拢他们做铺垫。他故作困惑地问道:可是我们这些举人,即使高中进士,也只是最低层的官员,如何能推动根本性的变革?

明远兄此言差矣。高文轩眼中闪着奇怪的光芒,在这个朝廷中,很多时候不是职位决定影响力,而是机遇和智慧决定成败。只要抓住了关键机会,即使是一个小小的进士,也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什么样的关键机会?孙举人好奇地问道。

高文轩神秘一笑:这就需要各位用心体会了。总之,京师不比地方,这里的游戏规则更加复杂,但机会也更多。关键是要学会审时度势,把握时机。

苏明远敏锐地感觉到,高文轩正在试探大家的态度。他决定表现出适度的兴趣:文轩兄说得有道理。可是对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外乡人来说,如何才能了解这些游戏规则呢?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高文轩点点头,在京师,信息就是力量。谁能更早、更准确地获得重要信息,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比如说,他举了个例子,如果有人能提前知道会试的题目方向,那他的准备就会更有针对性,成功的概率自然大增。

这句话让在座的几个人都心中一震。提前知道会试题目,这可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文轩兄,这种话不能乱说。赵德有些紧张地提醒道。

德兄多虑了。高文轩摆摆手,我只是举个例子,说明信息的重要性。当然,我们都是正人君子,绝不会做那种违法的事情。

但苏明远注意到,高文轩说这话时,眼神特意在他身上停留了片刻,显然是在传递某种信号。

这时,李举人忽然说道:说起京师的游戏规则,我倒是听说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什么现象?众人齐声问道。

听说在朝廷中,有很多看不见的小圈子。这些圈子的成员互相照应,分享资源,甚至能够影响重要决策的制定。

这不就是朋党吗?孙举人皱眉道,朝廷不是明令禁止结党吗?

李举人摇摇头:不是那种政治性的朋党,而是更加隐秘的利益集团。他们表面上各司其职,私下里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说,某个部门需要采购物资,那些有关系的商人就能获得内部消息,提前做好准备。又比如,某个地方要调任官员,有门路的人就能提前得知消息,做好相应安排。

高文轩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李兄观察得很仔细。这种现象确实存在,而且比外人想象的更加普遍。

那我们这些外来的举人,如何才能融入这些圈子呢?苏明远装作天真地问道。

这就需要机缘了。高文轩意味深长地说道,有时候,机会会主动找上门来。关键是当机会来临时,要有足够的智慧去把握。

说完这话,他深深地看了苏明远一眼,然后话锋一转:不过,这些都是题外话。我们今日聚会,本来是要讨论会试的准备情况。

接下来的讨论转向了具体的学术问题,但苏明远的注意力已经不在这上面了。他确信,高文轩刚才的话是在向他传递信号,那个神秘的团伙很可能已经开始行动了。

聚会结束后,苏明远与赵德并肩走在回程的路上。夕阳西下,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明远兄,你觉得文轩兄今天的话怎么样?赵德忽然问道。

什么意思?苏明远装作不解。

我总觉得他话里有话,特别是那些关于和的说法,听起来不太对劲。

苏明远心中暗暗赞赏赵德的敏锐,但表面上却说道:也许他只是在炫耀自己的见识吧。毕竟是世家子弟,接触的层面确实比我们高一些。

希望如此。赵德皱眉道,但我总觉得,最近的汴梁城有些不太平。各种传言满天飞,各种势力暗中活动,让人感觉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个判断让苏明远心中一震。连赵德这样相对单纯的人都能感觉到风向的变化,说明局势确实已经相当紧张了。

德兄,如果真的遇到什么...特殊的机会,你会如何选择?苏明远试探性地问道。

赵德停下脚步,认真地思考了片刻:明远兄,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我想,无论什么机会,都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和原则。功名虽好,但如果是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那还不如不要。

可是,如果不抓住这些机会,我们可能就会被别人甩在后面。苏明远继续试探。

那就被甩在后面吧。赵德坚定地说道,我宁可做一个清贫的失败者,也不愿意做一个富贵的罪人。

这番话让苏明远对这位朋友更加敬佩。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接下来的行动必须更加小心,不能让赵德察觉到真相,否则可能会把他也卷入危险之中。

两人分别后,苏明远回到住处,刚一进门就发现桌上放着一封信。信封上只写着苏举人亲启,没有落款,也没有邮戳。

他小心地拆开信封,只见里面是一张简单的纸条,上面用工整的楷书写着:

苏举人:久仰大名,深知兄台才华横溢,品格高尚。近来听闻兄台对时局颇有独到见解,甚为钦佩。如蒙不弃,明日黄昏时分,可否于城南竹林茶舍一叙?有要事相商。一个仰慕者。

苏明远看完这张纸条,心中既紧张又兴奋。看来,那个神秘的团伙终于开始行动了。

他将纸条小心收好,然后开始思考明日会面的策略。按照之前与朝廷官员商定的计划,他要表现出适度的兴趣,但不能显得太过急切。同时,要尽可能多地收集对方的信息,为最终的行动做准备。

夜深了,苏明远却毫无睡意。明日的会面将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如果处理得当,就能深入敌营,获取重要情报;如果稍有不慎,就可能暴露身份,前功尽弃。

窗外月色如水,照在他年轻的脸庞上。这个即将踏入更深层政治游戏的书生,还不知道明日等待他的将是怎样的考验。

但有一点他很清楚:无论面临什么困难和危险,他都要坚持到底,为了正义,为了朋友,也为了维护科举制度的清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