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知不可忽骤得 > 第68章 秋夜读书

知不可忽骤得 第68章 秋夜读书

作者:信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05:57:32

秋风渐起,梧桐叶黄。

苏明远在油灯下轻抚着手中的《史记》,指尖划过泛黄的纸页,感受着千年前司马迁笔下的沧桑。灯火摇曳,将他的身影投射在墙上,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恰如他此刻的心境。

从科举备考的功利性阅读开始,他的求知之路已悄然发生了质的转变。最初只是为了应对考试而强记硬背的四书五经,如今在他眼中却散发出别样的光辉。每一个字符背后,都承载着古人的智慧结晶;每一段文字间,都流淌着跨越时空的精神血脉。

太史公曰: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苏明远轻声念出这句话,心中涌起莫名的共鸣。他想起了现代时光里,自己在清华图书馆中孜孜不倦地研读古籍的岁月。那时的他,也曾如此渴望透过文字与古人神交,渴望理解那些伟大灵魂的精神世界。

只是彼时的他,终究隔着千年的时光,只能在想象中构建古人的形象。而今,他真正置身于这个时代,却发现现实远比想象更加复杂微妙。

窗外传来夜虫的低吟,伴随着远处更夫的梆子声。苏明远放下手中的书卷,起身走到窗前。月色如水,洒在庭院的青石板上,几株桂花正值盛开,暗香浮动。这样的夜晚,在现代世界里,他或许正对着电脑屏幕熬夜写论文,或是在灯火通明的宿舍里与室友讨论学术问题。

而现在,他却独自一人,在这古朴的书房中,与千年前的文字对话。

回到桌前,苏明远翻开了《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再熟悉不过的话,在今夜却有了全新的感悟。从前作为现代学者,他将这句话理解为学习方法论;如今作为古代的读书人,他却体会到了其中蕴含的精神愉悦。

真正的学习,原来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心灵的升华。当他不再为了应付考试而读书,不再为了功名利禄而治学,那些古老的文字便开始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如甘露般滋润着他干涸的心田。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苏明远轻笑一声。在这个时代,他确实是最远的远方来客——来自一千年后的未来。而这些古代典籍,则成了他最忠实的朋友。它们不会背叛,不会欺骗,只是静静地将智慧传递给每一个愿意倾听的心灵。

他想起了周老秀才曾说过的话:读书如交友,要以诚相待。你若真心,书中自有真意;你若虚假,读破万卷也是枉然。当时他还不甚理解,如今却有了深切的体会。

翻开《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句话映入眼帘。苏明远的手指在这行字上停留了许久。作为一个现代人,他曾经觉得这种表述过于理想化,缺乏现实的灵活性。但经历了这几个月的古代生活,看到了太多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他反而开始钦佩古人这种坚持原则的精神品格。

在这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保持内心的独立与尊严,是何等的不易。那些为了生存而委曲求全的人,那些为了功名而不择手段的人,他们也许在现实中过得更好,但内心的平静与坦然,却是金钱地位无法换来的。

油灯芯花结得更大了,光线也更加明亮。苏明远借着这光,翻开了一本诗文集。这是他从县城买来的当代文人作品选,收录了一些当时颇有名气的诗人词作。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读到这句词,苏明远心中一动。这种登高望远、思绪万千的意境,正是他此刻心境的写照。从现代穿越而来,他就像是独上高楼的人,望着这个陌生又熟悉的世界,内心满怀复杂的情感。

他想起了几天前在竹林中听雨的经历。那时第一次真正体会到天人合一的意境,感受到自然与心灵的和谐统一。那种体验,是他在现代世界里从未有过的。或许是因为那个时代的生活节奏太快,人们早已失去了与自然对话的能力;又或许是因为现代文明的隔阂,让人与天地万物之间产生了距离。

而在这个时代,没有电子设备的干扰,没有信息爆炸的焦虑,人的心灵可以真正沉静下来,去感受那些细微而深刻的美好。一阵风声,一缕花香,一轮明月,都可以成为诗意的源泉,成为精神的慰藉。

翻到一首描写秋夜读书的诗:秋灯照白头,一卷《春秋》熟。想见古人心,千载如相逐。苏明远不禁莞尔。诗人描绘的场景,与他此刻的情形何其相似。只是他的头发还未白,心境却已老成了许多。

千载相逐,这四个字让他深有感触。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但人类的精神追求却是相通的。那些古代的先贤,那些留下不朽篇章的文人墨客,他们的思想情感跨越了时空的阻隔,与后世的读者产生共鸣。而他,一个来自未来的穿越者,也在这种共鸣中找到了精神的归宿。

夜已深了,远处传来更夫的呼声:三更时分,小心火烛。苏明远却毫无睡意,反而觉得精神愈发清醒。在这样的夜晚,在这样的氛围中读书,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只剩下自己与书籍的对话。

他拿起笔,蘸了墨,在纸上写下几句感怀:秋夜独读古人书,灯火阑珊意未休。千载文章传薪火,一腔热血付春秋。

写完之后,他自己都愣了一下。这样的诗句,在几个月前的他看来,或许会觉得过于文艺腔调,缺乏现代性。但如今,这些字句却是从他内心深处自然流淌出来的真情实感。

这就是环境的力量,时代的力量。当一个人真正融入某种文化氛围中,他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都会不自觉地发生改变。苏明远意识到,自己正在经历一种深刻的精神蜕变——从一个现代的学者,逐渐转化为古代的文人。

这种转变既让他欣喜,又让他担忧。欣喜的是,他终于能够真正理解古代文化的精髓,体验到古人的精神世界;担忧的是,他害怕自己会在这种转变中迷失原本的自我,变成一个彻底的古代人。

但转念一想,这又有什么不好呢?文化的传承,本来就是一个融合的过程。他不需要完全抛弃现代的思维,但也不必刻意保持与古代文化的距离。最好的状态,或许是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既保持现代人的理性思辨,又领略古代文化的精神内涵。

想到这里,苏明远重新翻开了《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开篇之语,在今夜读来,竟有了特别的分量。明德、亲民、至善,这不正是一个读书人应该追求的境界吗?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在哪个时空,知识分子的责任都是相同的——用自己的学识去启发民智,用自己的品德去感化他人,用自己的努力去推动社会向善向美。

苏明远深吸一口气,感到内心前所未有的充实与平静。他明白了,读书的意义不在于获得多少知识,而在于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升华自己。每一本书都是一面镜子,照见的不仅是古人的智慧,更是自己的内心。

夜色愈发浓重,桂花的香气更加清雅。苏明远继续在灯下翻阅着手中的书卷,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古代文化的养分。他知道,这样的夜晚还会有很多,这样的读书体验也会伴随他度过在古代的每一个日子。

而他,也将在这种日复一日的阅读中,完成从现代人到古代文人的真正蜕变,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灯花又结了,苏明远轻轻剪掉,火光重新明亮起来。就像他的心境一样,在经历了迷茫与困顿之后,终于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夜深人静,唯有书香伴月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