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知不可忽骤得 > 第49章 俗世礼节(上)

知不可忽骤得 第49章 俗世礼节(上)

作者:信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05:57:32

李氏风波平息后,时光如水,悄然流逝。

苏明远的备考之路并未因外界纷扰而停滞。每日晨起诵读经典,午后习作八股,夜深人静时研习时务策论,日复一日,枯燥而充实。他深知,科举不仅是知识的考验,更是对心志的磨砺。

立夏已至,村中气温渐高,草木葱茏。这日清晨,苏明远刚刚在书案前伏案疾书,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苏先生可在?是王婆熟悉的声音。

打开门,王婆气喘吁吁地站在门外,脸上满是喜色:先生快收拾收拾,村东张家大喜,特意派人来请你赴宴!

苏明远一怔:张家何喜?

张家长子成亲!新娘是邻村赵员外远房侄女,两家联姻,甚是热闹。王婆边说边上下打量苏明远的布衣短褂,摇头叹息,先生平日里不爱打扮,今日可不能马虎。这可是村里十年难得一见的大喜事,乡绅士子、官宦人家皆来捧场,先生若穿得不得体,岂不让人笑话?

苏明远闻言,心中顿生迟疑。自穿越而来,他虽在各方面都尽力适应古代生活,却从未参加过如此隆重的社交场合。在现代社会,婚礼不过是穿套西装的事情,在这个等级森严、礼仪繁复的古代,一场乡村婚礼背后的社交规则,恐怕远比他想象的复杂。

王婆,我近日备考在即,恐怕不便出席...

王婆急忙打断:先生此言差矣!张家与村中交好,又曾助先生修桥,此番喜事,先生若不去,岂非寡情?再者...她压低声音,听闻县里几位官爷也会前来,先生若得机会与之相谈,对日后科考大有裨益。

苏明远沉默片刻,终于点头:也罢,我这便更衣前往。

王婆这才满意地笑了:先生且等,我去取些东西来。

不多时,王婆捧着一套衣物回来,是一袭深青色长袍,外罩褐色马褂,虽不华丽,却颇为体面:这是先前我家老头子的好衣裳,如今他已去多年,衣物无人穿,先生若不嫌弃,可暂且一用。

苏明远接过衣物,心中一暖。这衣裳显然是王婆珍藏的念想,如今能借予他,足见情谊。

多谢婆婆厚爱,我必爱惜。

换好衣裳,整理发髻,苏明远站在铜镜前,镜中人一改往日的书生气,多了几分世故风范。这副打扮,倒与前世历史剧中的古装颇为相似,只是少了几分戏剧夸张,多了分真实质朴。

先生气度不凡!王婆拍手赞叹,又从袖中取出一个布包:这是贺礼,虽不贵重,却也体面,先生只管拿去。

苏明远连忙推辞:婆婆厚爱,我心领矣。贺礼自当由我准备。

他从箱底取出一幅刚完成不久的书法作品——《琴棋书画》四字,笔力遒劲,颇具风骨。这是他这些日子勤练书法的成果,虽比不得前身的优美字迹,却也颇具特色。

王婆眼睛一亮:先生这一手好字,比布帛珠玉更显珍贵!张家若得此宝,必定视若珍宝。

苏明远小心地将书法卷好,又找出一方印章,按在右下角:此为贺礼,望能表我心意。

二人辞别王婆,朝村东而去。路上,王婆不断叮嘱各种礼节:进门要先贺新人,后拜长辈...酒席饮酒要等主人敬酒后方可动筷...女眷席位在内堂,男客在外庭,切莫走错...

听着这些繁复的礼节,苏明远既紧张又好奇。对一个现代人而言,这些古礼如同一场生动的文化体验,既是挑战,也是难得的学习机会。

不多时,远处传来阵阵喜乐声。只见张家门前张灯结彩,大红字高悬,村民们三三两两聚在门前,议论纷纷。

来了这么多人,好不热闹!听说连县里的刘师爷都来了,张家这次可真是面子大了。新娘的嫁妆听说有三大马车,光绸缎就有十二匹呢!

穿过人群,苏明远来到张家大门前。门口站着两位身着红衣的迎宾,见他前来,忙上前询问:敢问先生尊姓大名?

在下苏载,字明志,受邀前来贺喜。苏明远拱手道。

一位迎宾眼睛一亮:哦!就是苏先生!久闻大名,张家大爷特意嘱咐,先生若至,务必迎入上座!

苏明远有些意外,没想到自己竟有如此待遇。看来明志桥一事,确实为他赢得了不少声望。

循着引导,苏明远走入喜堂。堂内张灯结彩,正中贴着大大的字,两侧站立着喜娘和伴郎。宾客济济,有村中长者,也有外来乡绅,甚至还有几位衣着华贵的官员模样人物,想必就是县里来的大人们。

苏先生来了!张家大爷——也就是明志桥事件中那位老木匠张三,现在一身喜气的红袍,笑容满面地迎上前来,多谢先生赏光!

苏明远恭敬作揖:张老贺喜,令郎喜结良缘,实乃大喜。这是小小贺礼,不成敬意。

张三接过书法,小心展开,见是苏明远亲笔所书《琴棋书画》四字,顿时喜不自禁:先生大才!此乃无价之宝,老朽代犬子谢过!来人,将苏先生的贺礼挂在上座!

这一声吆喝,引得众人纷纷侧目。苏明远有些不自在,但也明白这是张三给他面子的方式。

苏先生请上座!张三热情地将苏明远引至一处颇为体面的座位,恰在几位县里官员的侧席。

刚刚落座,苏明远就发现邻座的目光已经投了过来。

阁下可是修建明志桥的苏载先生?一位身着绸缎官服的中年男子问道,态度和善。

苏明远起身行礼:正是在下,不知大人如何称呼?

那人微笑道:免礼。鄙人刘澜,县衙户房主事。久闻苏先生才名,今日一见,果然风采不凡。

苏明远心中一动,这位刘主事正是县衙中颇有实权的人物,能与之结识,对未来科举之路确有帮助。

刘大人过奖了,在下不过一介寒士,何敢言才?

刘澜笑道:苏先生过谦了。明志桥一事,县里早有耳闻。说来惭愧,古法建桥,本该是我等官府之责,却被先生以一己之力完成,实在令人敬佩。

一番寒暄后,刘澜似乎对苏明远颇为赏识,又引见了几位同来的幕僚。众人谈古论今,气氛融洽。苏明远学识渊博,谈吐不凡,很快便赢得了这些官员的好感。

正说话间,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喧哗,随后是欢快的唢呐声——新娘子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