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知不可忽骤得 > 第43章 桥头议事(中)

知不可忽骤得 第43章 桥头议事(中)

作者:信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05:57:32

晨光熹微,鸡鸣破晓。苏明远早已站在河畔,凝视着那座残破的木桥。昨夜灵感乍现,他几乎彻夜未眠,将设计图纸反复修改。此刻,他的眼中闪烁着既是疲惫又是兴奋的光芒,如同一位即将面对命运裁决的谋士。

不多时,村民陆续到来。男丁们带着斧凿木锯,老者们则摇着蒲扇,准备出谋划策。李村长领着众人来到苏明远身边,目光中满是期待与信任。

苏先生,今日如何安排?

苏明远展开图纸,声音沉稳:请几位身强力壮者下水检查桥基,再选十人预备木料,其余人分组准备绳索与工具。

村民们迅速行动起来。苏明远站在河岸,指挥若定。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初来乍到的穿越者,而是一位融入古代生活的匠人与学者,将现代知识与古老智慧完美结合。

苏先生好大的威风啊。

一个阴冷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周通带着几名壮汉站在不远处,面带讥讽。在他身边,还有一位身着绸缎长袍的中年男子——正是赵员外本人。

村长脸色微变,上前行礼:赵员外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赵员外微微颔首,目光却落在苏明远身上:听闻有位才高八斗的书生,要用三日时间修好断桥,特来一观。

苏明远拱手还礼,不卑不亢:赵员外谬赞了,在下不过学了些皮毛,愿为乡亲们略尽绵力。

赵员外捋须轻笑:年轻人有志气是好事。不过,修桥非同小可,若出差错伤了人,可就不美了。

话音未落,河中突然传来一声惊呼。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检查桥基的一名村民失足落水,被急流冲向下游。

救人!苏明远大喝一声,几乎是本能地冲向河岸。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他的手腕被人紧紧握住。回头一看,是李语梅,她的眼中既有阻止,也有另一种复杂情绪。

先生且慢,她低声道,眼神示意河下方,王大伯水性极好。

果然,几名村民已迅速应对,有人抛出绳索,有人下水救援,落水者很快被拉回岸边,虚惊一场。

苏明远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莽撞。在这个时代,他的身份是教书先生,若贸然跳水救人,不仅有损体面,更可能因水性不佳反成累赘。

赵员外意味深长地看了苏明远一眼:苏先生果然心系百姓,可敬可佩。不过,修桥一事,还是交给懂行的人吧。周管事已请了县城的匠人,三日后到。

苏明远深吸一口气,稳住心神:多谢赵员外好意。不过,既已答应村中父老,便会言出必践。三日之期,不敢延误。

赵员外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似乎没想到这个看似斯文的书生如此倔强。他微微眯起眼睛:那么,我便拭目以待。若三日后桥成,定当设宴相庆;若不成......

他意味深长地留下半句话,转身离去,周通跟在身后,回头投来冷笑。

李村长走到苏明远身边,忧心忡忡:苏先生,赵员外乃县里有名的富户,与县衙关系匪浅。若得罪了他......

苏明远摇头一笑:村长无需担忧。修桥一事,我自有把握。再者,赵员外若真心为村中谋福,见桥修好,又有何不乐之理?

村长叹息一声,没有再言。河岸上的工作仍在紧张进行。苏明远察觉到,方才那一幕已在无形中加深了村民与赵员外之间的隔阂。

修桥,不再只是一项简单的工程,而成了一场无声的较量。

午后,骄阳似火。村民们挥汗如雨,按照苏明远的指导,将一根根木料按特定角度交错叠加。这种构造方法,在现代世界称为重叠梁拱桥,而在北宋时期,它有一个更为诗意的名字——。

苏明远亲自示范如何将木材精准切割,如何设计交叉支点,又如何以竹索紧系各部件。他那双平日执笔的手,此刻满是茧子和伤痕,却依然灵巧有力。

老木匠张三站在一旁,眼中满是惊叹:苏先生此法,老朽行木匠数十载,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苏明远谦虚一笑:此法本于古籍记载,并非在下创造。张老只是未曾见过罢了。

这并非全然谎言。在他的前世,确实曾在古代建筑史中读到过这种桥梁结构,只是当时研究的是宋代以后的文献。如今他在宋初时期提前这种技术,倒也算是本于古籍——只是那尚未写就罢了。

傍晚时分,桥的雏形已然显现。木材交错叠加,相互支撑,形成一道优美的弧线。村民们都惊叹于这种不用一根立柱就能横跨河面的奇妙结构。

苏先生真乃神人也!一位老者赞叹道。

苏明远摆手:此桥成于诸位乡亲同心协力,与我何干?

日落西山,村民们陆续散去。苏明远独自站在河畔,望着半成的桥身,内心翻涌着复杂情绪。

外表谦逊,内心却颇为得意,是吗?

一个清丽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苏明远回头,见李语梅立于暮色之中,眼中似有星辰。

李姑娘慧眼如炬。苏明远苦笑,不再掩饰,确实,看到自己的知识能够实际应用,难免生出几分虚荣。

李语梅走近几步,却依然保持着得体的距离:先生无需自责。有才而自知,已是难得。我观赵员外今日之态,恐怕此事不会轻易了结。

苏明远微微颔首:我也有此虑。不过,既已开局,便当下棋至终。

两人相对无言,唯有晚风轻拂,卷起几片落叶,飘向那座未完成的桥。某种微妙的情感在无言中流转,如同那交错的木梁,相互依托却又各自独立。

语梅。一个严厉的女声突然响起。

李村长的妻子站在不远处,面色不虞:天色已晚,回家。

李语梅垂首行礼:母亲。转向苏明远,轻声道,先生保重。说罢,随母亲离去。

苏明远望着她离去的背影,心中一片复杂。在这个时代,男女授受不亲,他与李语梅的每一次交谈,都在挑战着社会的边界。而他清楚知道,无论是作为一个现代灵魂,还是作为一个古代书生,都不该对这个善良聪慧的古代少女抱有任何非分之想。

夜深人静,苏明远独坐草屋中,烛影摇曳。他从怀中取出一块精巧的铜镜——这是他穿越前身上仅有的现代物品,奇迹般地随他一起穿越而来。

镜中倒映着一张陌生又熟悉的脸庞。清瘦的面容,略带疲惫的眼神,却依然透着一种学者特有的锐利与沉静。

苏明远啊苏明远,他轻声自语,你到底是谁?一个迷失在时空中的现代学者,还是一个带着前世记忆的古代文人?

这个问题,如同那座未完工的桥,悬于两岸之间,找不到明确的答案。

镜中的面容忽而模糊,仿佛隔着千年时空,他似乎看到了那个在清华图书馆埋首古籍的自己。那时的他,对古代充满浪漫想象,却从未真正理解古人的生活与智慧。

如今,他亲手设计并建造一座古代桥梁,用的是自己从古籍中学来的知识,却又将其应用在更加古老的时代。这种时空的交错与循环,恍若命运的玩笑,又似乎蕴含着某种深意。

知不可忽骤得......他喃喃自语,重复着那首将他带到这个时空的诗句,托遗响于悲风......

窗外,夜风拂过河面,发出细微的呢喃,仿佛在回应他的困惑。苏明远深吸一口气,放下铜镜,重新展开设计图纸。

无论过去与未来如何纠缠,当下的责任与承诺才是最真实的。三日之期,桥必须建成,不仅为村民,也为他自己在这个陌生时空中找到立足之地。

这座桥,不仅连接着河两岸,更连接着他与这个古老世界的命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