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科举:寒门毒士 > 第7章 绝无此种可能

科举:寒门毒士 第7章 绝无此种可能

作者:临沧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05:21:46

“偷窃?阿姐,你想哪里去了。”苏文傻眼,原主那二货不学无术、游手好闲,让姐姐都不敢相信他有赚到银子的能力。

见到银子,下意识的认为是他偷盗所得。

连忙解释,“这些银子是我光明正大赚来的。偷窃之事,又岂是君子所为?”

说完,把事情的大致给苏清怡说了一遍。

听得苏清怡一愣一愣的。

“你说你写了一部,不,是一集话本,就赚了五两银子!?”苏清怡看了看手中白花花的银子,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

再看看脚下堆积如山的旧衣服,感慨万千:“果然书中自有黄金屋!”

自己给财主洗一大堆衣服累的腰酸背痛,手都泡白了,一个月才能赚三百钱,而弟弟一个晚上就赚了五两银子!

不由得怀疑起来,之前夫子一直说阿弟不是读书的料属于朽木不可雕那种,难道是他看错了阿弟?

阿弟明显是怀才不遇嘛。

能一晚上写出话本来,学问能差到哪里去?

他之前三次都考不上,应该是气运没到。

随即正色道:“阿弟,你现在还是应该以读经义为主,争取今年院试能考中秀才。至于写话本赚钱,终归不是正途。养家的事,有姐就行。”

说到赚钱靠自己的时候未免有点底气不足,自己辛辛苦苦干一个月,还不及弟弟一个晚上。

有这五两银子,阿弟去参加院试的钱,已经有着落了。

早知道弟弟有这赚钱的本事,当初就不应该去赵家求他们。举人家的子弟去求商贾贱户,实在是有辱读书人的身份。

“弟知道了。”苏文道,“下次院试我必中秀才。”

“嗯,嗯。”苏清怡重重的点头,“我相信我们苏家,还能出一个读书人!”

“阿姐,你把洗衣服的工作推了吧,太辛苦了。”苏文看着她青葱般的手指被泡的发白,虽然只是原主的姐姐也忍不住心疼,“五两银子我花了一两买笔墨纸砚,剩下的四两你拿二两去县府买点肉,再给自己买件新衣服。”

“这些年你挨饿受冻供弟弟读书,苦了你了。”

说完,转身回房。

弟弟长大了!看到弟弟高大的背影,苏清怡忍不住流下泪来。

阿弟以前从未想过自己一介女流供他读书的艰辛,整天游手好闲不学无术还不知感恩,然而今天却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他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了、懂事了。

感谢冯大公子敲他那一棍子,把弟弟敲醒。

“是时候改善一下伙食了,弟弟读书辛苦,他已经半年没有尝过荤腥。之前阿弟还抱怨我这个当姐姐的没本事不能让他吃上肉怀疑我藏私,这次应该不会了吧。”

至于她自己更是两年没吃过肉,她没有去想。

长姐如母,苏清怡心中只有弟弟,从来没为自己考虑过。

想到这里,苏清怡起身前往县府买肉。

房间里,苏文没有耽搁,立刻开始奋笔疾书写《白蛇传》第二集。

很快就写好了,吹了吹上面的墨汁等待晾干。

宋朝的白蛇传版本内容简单,和后世的版本差别很大,因此苏文并不能原本照抄。

他是根据九二版白蛇传电视剧的内容,翻译成古文的。

电视剧版人物更多,内容更加丰富,情节更加曲折。在当年一度成为收视冠军,里面的插曲更是大江南北广泛传唱。

把电视剧内容翻译成古文需要一定文学功底。

不过他是中文系大学生,刚好专业对口。

“冯疏影想看接下来的内容,还需要付银子。”

“虽然她不缺银子,但也不能逮住她一个人薅。”

“最好的赚钱方式是薄利多销,学堂的同学不是世家子弟就是财主富户,几两银子对他们来说,不是什么大事。”

“只不过,写很多本又太费手了。”

“这种事情只能去找书坊刻印,一次刻印他几百本。”

“不但要卖给全班同学还要卖到坊间,把蛋糕做大才能赚更多的银子。不过找书坊刻印需要成本,二两银子明显不够。”

……

冯氏族学。

“原来是疏影啊,你找夫子是有什么不懂的经义想问吗?”看到敲门进来的是冯疏影,族学夫子顾阖字修永问道。

态度十分和蔼。

冯疏影是冯家当代家主冯思远的千金,冯良才之孙,顾修永能不能在冯家吃上饭,就是她爹冯老爷一句话的事情。

虽然冯疏影也不是什么读书的料,但人家是女儿身,本来就不需要参加科举。

她只需要识文断字不至于成睁眼瞎,顺便学一些琴棋书画即可。

以她的身份,将来必定能嫁一位进士、举人,甚至状元都有可能。

正因为冯疏影需要学习琴棋书画提升优质程度,冯老爷才请了顾修永这个懂琴棋书画的读书人,到冯氏族学当夫子。

当前的冯氏族学,可以说一大半是专门为她服务。

“不是。”冯疏影恭敬的道,“请问夫子可曾听过‘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此句?其典出何处,学生才疏学浅实在不知,这才向夫子请教。”

“没听过。”顾修永下意识的摇头。随即摇头晃脑的吟哦、品味起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这句子老夫之前从未听过,应非前人所作,莫非是当今某位才子之佳作?”

吟哦半响之后,越来越觉得此句有味道:“虽只有两句,个中已有**之味。且其平仄对仗工整,非凡夫俗子所能做出。”

“虽然只有两句,已堪称惊世之佳句也!”

“只是不知它咏的是什么,荷花,桃花?”

“疏影,此两句你从何处听来?”

“是苏文苏锦绣给学生说的,他当时问学生名字中有‘疏影’二字,是否出自此两句。”冯疏影有些怀疑,“夫子,这两句是学生第一次从他口中听到,又找不到典出何处。夫子觉得,有没有可能,这两句其实是苏锦绣所做?”

“绝无此种可能!”夫子断然道。

俗话说知徒莫若师,“考了三次连秀才都考不上的蠢材,不可雕之朽木。这两句里面的意境,平仄对仗,又是他那种人能做出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