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六零辣妈:重生带娃奔小康 > 第89章 晚秋开始制作酱油,完善食品副业

正月的暖阳终于驱散了腊月的寒峭,将红旗生产大队的田野烘得泛起湿润的土香。林晚秋站在新房后院的空地上,看着沈廷舟带着几个村民搭建木架,心里满是期待。这片空地是她特意留出来的,用来搭建酱油酿造棚——自从乔迁宴上跟乡亲们提起做酱油的想法后,大家的热情就没断过,每天都有人来问准备得怎么样了,连公社的赵书记都特意跑来,说要是需要帮忙,公社可以出面协调工具和场地。

“晚秋,这木架搭得差不多了,你看看高度合不合适?”沈廷舟从木架上跳下来,拍了拍手上的木屑,目光落在林晚秋身上,带着几分询问。他穿着一身深蓝色的工装,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却丝毫不显疲惫,反而因为能帮上林晚秋的忙而格外开心。

林晚秋走上前,伸手比了比木架的高度,笑着说:“再高半尺就刚好,到时候搭上遮阳布,既能挡太阳,又能通风。对了,发酵用的陶缸你联系好了吗?咱们需要二十个大陶缸,每个至少能装两百斤黄豆的那种。”

“联系好了,”沈廷舟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递给她,“县城陶器厂的王厂长说,下周就能把陶缸送过来,都是手工烧制的,质地厚实,适合长期发酵。我还跟他说好了,以后咱们要是扩大规模,还能按批发价拿缸。”

林晚秋接过纸条,看着上面清秀的字迹,心里暖暖的。自从沈廷舟回来后,不管她想做什么,他都会提前帮她安排好,从盖新房到办乔迁宴,再到现在准备做酱油,他永远是她最坚实的后盾。她抬头看向沈廷舟,眼底满是笑意:“辛苦你了,要是没有你,我这酱油坊还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开起来。”

“跟我还客气什么,”沈廷舟伸手帮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头发,声音温柔,“你的事就是我的事,再说了,这酱油坊不仅是咱们家的副业,还是整个大队的希望,我肯定要尽全力帮忙。”

正在这时,念安蹦蹦跳跳地从屋里跑出来,手里拿着一个小布包,里面装着几颗饱满的黄豆:“娘!爹!俺在空间里挑的黄豆,你看是不是都很好?没有一颗坏的!”

林晚秋蹲下身,接过布包,拿出一颗黄豆放在手心。这颗黄豆颗粒饱满,颜色金黄,是她之前在空间里特意种植的优质品种,比市面上的黄豆出油率更高,味道也更醇厚。她捏了捏黄豆,笑着说:“念安挑得真好,这些黄豆都能用来做酱油。等会儿娘教你怎么泡黄豆,咱们一起为酱油坊出力,好不好?”

“好!”念安兴奋地跳起来,小脸上满是期待。自从乔迁宴上帮着林晚秋招待乡亲们后,他就一直盼着能再为家里做点事,现在终于有机会了,自然格外开心。

接下来的几天,林晚秋和沈廷舟忙得脚不沾地。林晚秋负责制定酱油酿造的流程,从选豆、泡豆、蒸豆,到制曲、发酵、晒酱,每一个步骤都详细记录在纸上,还特意从空间里调出前世学过的酱油酿造知识,结合六零年代的实际情况,对流程进行了优化——比如用柴火灶代替现代的蒸汽设备蒸豆,用陶缸代替不锈钢发酵罐,既能保证酱油的味道,又符合当时的生产条件。

沈廷舟则负责组织村民准备原材料和工具。他带着几个年轻力壮的村民,去公社粮站拉回了一千斤黄豆,又从县城买回了足量的盐和曲种;村里的妇女们则主动来帮忙,有的负责挑拣黄豆,把坏豆、瘪豆挑出来,有的负责清洗陶缸,把陶缸里里外外刷得干干净净,还有的负责准备柴火,为蒸豆做准备。

院子里热闹非凡,大家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李婶一边挑拣黄豆,一边跟身边的妇女们说:“晚秋这孩子就是能干,不仅会种反季节蔬菜,会开豆腐坊,还会做酱油。等咱们的酱油做出来,肯定能卖个好价钱,到时候咱们的日子就能过得更红火了!”

“是啊,”旁边的王大婶接过话茬,手里的动作不停,“以前咱们只能靠挣工分过日子,一年到头也攒不下几个钱。现在跟着晚秋,不仅能在豆腐坊挣钱,以后还能在酱油坊挣钱,咱们的日子真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林晚秋听到她们的对话,心里满是感动。她知道,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乡亲们的支持和帮助。如果不是大家在她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她可能早就被沈家的人欺负垮了。现在,她终于有机会带领大家一起致富,自然要尽全力做好每一件事,不辜负大家的信任和期待。

正月十五这天,酱油坊正式开始酿造酱油。一大早,林晚秋就带着村民们开始泡黄豆。她把挑拣好的黄豆倒进大木桶里,加入足量的清水,没过黄豆三寸左右,然后盖上木盖,让黄豆充分吸收水分。泡豆的过程需要六个时辰,期间要每隔两个时辰换一次水,确保黄豆不会变质。

念安一直守在木桶旁边,时不时地掀开木盖看看黄豆的变化,还不忘提醒林晚秋:“娘,到换水的时间了,咱们快给黄豆换水吧,别让黄豆变坏了。”

林晚秋笑着摸了摸他的头,拿起水桶往木桶里加水:“念安真细心,有你帮忙,娘就放心多了。等会儿黄豆泡好了,咱们一起把黄豆捞出来,放到蒸笼里蒸,好不好?”

“好!”念安用力点头,小脸上满是认真。

下午时分,黄豆终于泡好了。泡好的黄豆体积增大了一倍,颜色也变得更浅,用手一捏就能捏碎。林晚秋和村民们一起,把黄豆捞出来,沥干水分,然后均匀地铺在蒸笼里。沈廷舟早已在柴火灶里生好了火,熊熊的火焰舔舐着锅底,很快就把蒸笼里的黄豆蒸熟了。

蒸好的黄豆散发出浓郁的豆香,引得在场的人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林晚秋拿起一颗蒸好的黄豆,放在嘴里尝了尝,软糯香甜,口感正好。她满意地点点头,对大家说:“黄豆蒸得很好,接下来咱们要把黄豆晾凉,然后拌入曲种,放入陶缸里发酵。发酵的过程很关键,温度和湿度都要控制好,大家一定要仔细观察,有什么情况及时跟我说。”

大家齐声应下,小心翼翼地把晾凉的黄豆装进陶缸里,拌入适量的曲种,然后盖上陶缸盖,在缸盖上铺上一层干净的纱布,防止灰尘落入。林晚秋还特意在每个陶缸上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发酵的开始时间和注意事项,方便大家记录和观察。

接下来的几天,林晚秋每天都会去酱油坊查看发酵情况。她掀开陶缸盖,观察黄豆的变化,闻着缸里散发出的味道,判断发酵是否正常。刚开始的时候,黄豆只是微微发热,散发出淡淡的豆香味;过了三天,黄豆开始长出白色的菌丝,味道也变得更加浓郁;到了第七天,菌丝变成了黄色,缸里开始出现少量的酱汁,酱油的香味也渐渐飘了出来。

“晚秋,这酱油是不是快发酵好了?”沈廷舟看着缸里的酱汁,心里满是期待。这些天,他每天都会陪林晚秋来酱油坊,看着黄豆一点点发酵,心里既紧张又兴奋——他知道,这酱油不仅关系到家里的收入,还关系到乡亲们的希望,容不得半点差错。

林晚秋仔细观察着酱汁的颜色和浓度,笑着说:“还需要再发酵十天左右。等酱汁变得更浓稠,颜色变成深褐色,味道变得醇厚,咱们的酱油就算发酵好了。到时候再加入适量的盐和水,进行晒酱,晒上一个月,酱油就可以成品了。”

“太好了!”沈廷舟忍不住欢呼起来,“等酱油做好了,咱们先送一些给赵书记和公社的领导尝尝,让他们帮咱们宣传宣传。说不定到时候,供销社还会跟咱们订大量的酱油呢!”

林晚秋点点头,心里也充满了期待。她想起前世在现代超市里看到的各种酱油,有生抽、老抽、味极鲜等等,味道各异,用途不同。她打算等这次的酱油做好后,再尝试开发不同种类的酱油,比如生抽适合凉拌,老抽适合红烧,味极鲜适合提鲜,这样不仅能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还能提高酱油坊的收入,让乡亲们赚更多的钱。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晚秋和村民们继续精心照料着酱油。他们每天都会给陶缸翻酱,让酱汁充分接触空气,保证发酵均匀;遇到下雨天,就及时把陶缸搬进棚子里,防止雨水落入缸中;遇到晴天,就把陶缸搬出来晒太阳,让酱油的味道更加醇厚。

念安也一直坚持帮忙,每天都会跟着林晚秋去酱油坊,帮着翻酱、晒酱,还会主动打扫酱油坊的卫生,把院子里的柴火堆得整整齐齐。他看着陶缸里的酱油一天天变得浓稠,颜色一天天变深,心里满是自豪——他知道,自己也为酱油坊出了一份力,等酱油卖出去了,娘和爹一定会很开心。

一个月后,酱油终于做好了。林晚秋掀开陶缸盖,一股浓郁的酱香扑面而来,深褐色的酱油在缸里泛着油亮的光泽,看起来就很有食欲。她用勺子舀起一勺酱油,尝了尝味道,咸淡适中,酱香醇厚,比市面上卖的酱油味道还要好。

“太好了!咱们的酱油做成功了!”林晚秋兴奋地喊道,声音里满是激动。这些天的辛苦没有白费,她终于做出了满意的酱油,不仅能给家里带来收入,还能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她的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沈廷舟也凑过来,尝了尝酱油,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晚秋,你真厉害!这酱油的味道比我想象中还要好。咱们明天就装几瓶,送到县城的供销社去,让他们看看咱们的酱油品质怎么样。如果他们满意,咱们就能跟他们签订单,到时候咱们的酱油就能卖到县城的各个角落了!”

“好!”林晚秋点点头,心里满是期待。她知道,这只是酱油坊的开始,以后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扩大生产规模,开发新品种的酱油,建立销售渠道等等。但她相信,只要自己和沈廷舟齐心协力,再加上乡亲们的支持,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酱油坊一定能越办越好,成为红旗生产大队的支柱产业,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当天晚上,林晚秋和沈廷舟特意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饭,邀请了帮忙的村民们来家里吃饭。饭桌上,大家品尝着用新做的酱油烹饪的菜肴——红烧排骨、酱油炒饭、凉拌黄瓜,每一道菜都因为酱油的加持而变得格外美味。

“晚秋,这酱油做的菜也太好吃了!”李婶一边吃着红烧排骨,一边赞不绝口,“这排骨用咱们自己做的酱油烧出来,比城里饭店做的还香!等咱们的酱油卖出去了,肯定会供不应求的!”

“是啊,”王大婶也跟着说,“以后咱们不仅能在酱油坊挣钱,还能吃到这么好吃的酱油,咱们的日子真是越来越幸福了!”

林晚秋看着大家开心的样子,心里满是温暖。她举起酒杯,对大家说:“谢谢大家这些天的帮忙,没有你们,咱们的酱油坊也做不出这么好的酱油。以后,咱们还要一起努力,把酱油坊办得越来越好,让更多的人吃到咱们做的酱油,让咱们红旗生产大队的名声传遍全县,甚至全省!”

“好!”大家齐声响应,纷纷举起酒杯,为酱油坊的成功,为未来的幸福生活干杯。

月光洒在院子里,给青砖瓦房镀上了一层银辉。林晚秋和沈廷舟并肩站在院子里,看着乡亲们开心的笑容,心里满是幸福和期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