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六零辣妈:重生带娃奔小康 > 第180章 晚秋食品坊进军市区市场,开设多家分店

一九八八年的深秋,晨雾如轻纱般漫过市区的街巷,将红砖楼房与法国梧桐晕染成朦胧的水墨画卷。街角的早点摊早已升腾起袅袅热气,豆浆的醇厚、油条的焦香与深秋的微凉空气交织,勾勒出市井烟火最动人的模样。林晚秋站在“晚秋食品坊”市区总店的门前,望着门楣上鎏金的招牌在晨光中闪耀,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感慨。

三年前,她带着瘦弱的念安,在红旗生产大队的土坯房里靠着空间物资勉强糊口;如今,“晚秋食品坊”不仅在公社站稳脚跟,更要正式进军市区,开启连锁经营的新篇章。玻璃橱窗里,金黄的牛角包层层叠叠,巧克力蛋糕上的奶油如云朵般绵密,刚出炉的桃酥散发着诱人的油香,引得晨练的市民纷纷驻足,隔着玻璃张望。

“老板娘,开门啦!昨天订的生日蛋糕做好了吗?我儿子今天过十岁生日,就等着拿蛋糕去学校呢!”门口传来熟客张大姐的声音,她提着布袋子,脸上满是急切的笑容。

林晚秋笑着拉开门,一股浓郁的甜香立刻涌了出去:“张大姐早!蛋糕早就做好了,特意给孩子做了他最爱的奥特曼造型,保证他喜欢!”说着,让店员小张从冷藏柜里取出包装精美的蛋糕。

张大姐接过蛋糕,打开盒子一看,眼睛立刻亮了:“哎哟,这做得也太精致了!奥特曼的眼睛还亮闪闪的,比城里大蛋糕店做的还好看!晚秋啊,你这手艺真是没说的,以后我们家大小事的蛋糕都在你这儿订了!”

送走满心欢喜的张大姐,林晚秋转身走进店里。店铺装修得简洁明亮,原木色的货架整齐排列,透明的玻璃柜里摆满了各式点心,墙上挂着“诚信经营,用料实在”的牌匾,这是她多年来坚守的宗旨。小张正忙着给刚出炉的蔓越莓饼干称重,见林晚秋进来,连忙说道:“老板娘,刚才有个从城东来的顾客,说咱们这儿的点心好吃是好吃,就是离他家太远了,问咱们什么时候能在城东开分店呢!”

林晚秋心中一动。城东是新兴的居民区,人口密集,且周边还没有像样的糕点店,确实是开设分店的好地方。她想起昨天沈廷舟递来的嘉奖令和奖金,心中的想法愈发坚定:“小张,你先忙着,我下午去城东看看店面。”

午后,秋阳透过梧桐叶的缝隙洒下,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林晚秋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城东的街巷里。这里的建筑多是新建的居民楼,阳台上晾晒着衣物,楼下有推着小车卖菜的摊贩,充满了生活气息。她沿着街道慢慢寻找,终于在一栋居民楼底层看到了一间空置的铺面,位置显眼,面积适中,正适合开点心店。

“大姐,请问这间铺面是要出租吗?”林晚秋看到门口站着一位中年妇女,连忙上前询问。

妇女上下打量了她一番,点头道:“是啊,你想租来做什么生意?”

“我想开一家糕点店,卖些面包、饼干和生日蛋糕。”林晚秋笑着回答。

妇女眼睛一亮:“糕点店好啊!我们这一片住着好多上班族和学生,就缺个像样的糕点店呢!租金好说,只要你诚心租,咱们可以商量。”

经过一番洽谈,林晚秋顺利签下了租房合同。握着合同的那一刻,她仿佛看到了分店开业时门庭若市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干劲。

回到家时,沈廷舟已经下班了,正在辅导沈念安做数学题。沈念溪趴在一旁的小桌子上,认真地给上午画的枫叶涂颜色。看到林晚秋回来,沈廷舟立刻迎了上来:“怎么样,城东的店面找得顺利吗?”

林晚秋把合同递给他,脸上洋溢着笑容:“非常顺利!店面位置很好,租金也合理,咱们明天就可以开始装修了。”

沈廷舟接过合同仔细看了看,点头称赞:“眼光不错!装修的事你不用操心,我来安排人做,保证不耽误你开业。”

沈念安抬起头,推了推鼻梁上的小眼镜,认真地说:“娘,等分店开起来,我放学后可以去帮忙看店!我已经学会算账了!”

沈念溪也放下蜡笔,举起小手:“娘,我也去帮忙!我可以帮你给顾客递点心!”

看着孩子们懂事的模样,林晚秋心中满是温暖:“好啊,等分店开业了,咱们一家人一起努力,把生意做得越来越好!”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晚秋全身心投入到分店的筹备中。沈廷舟请来了装修工人,按照总店的风格进行装修,原木色的货架、明亮的玻璃柜、温馨的灯光,很快就把空荡荡的铺面装点得焕然一新。林晚秋则忙着培训新招聘的店员,从食材的挑选、点心的制作到服务的礼仪,都亲自手把手地教。

“做点心最重要的就是用料实在,不能偷工减料。”林晚秋一边演示着桃酥的制作方法,一边对店员们说,“咱们用的面粉必须是上等的高筋面粉,黄油要选进口的,这样做出来的点心才会口感好、味道香。顾客吃着放心,咱们的生意才能长久。”

店员们认真地记着笔记,时不时点头称是。她们都是附近的居民,早就听说过“晚秋食品坊”的名声,能在这里工作,都十分珍惜这个机会。

与此同时,总店的生意也愈发红火。不仅周边的居民常来光顾,连市区里的一些单位也纷纷来订蛋糕和点心。林晚秋每天都要忙到很晚,虽然辛苦,却觉得无比充实。沈廷舟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每天下班都会提前回家,做好饭菜等着她,帮她分担家务。

“累坏了吧?快坐下歇歇,喝碗热汤。”沈廷舟端来一碗鸡汤,放在林晚秋面前,眼中满是心疼。

林晚秋接过汤碗,喝了一口,温暖的汤汁顺着喉咙滑下,疲惫瞬间消散了大半:“还好,一想到分店马上就要开业了,就觉得浑身都是劲。”

沈廷舟握住她的手,轻声说:“别太拼了,身体要紧。分店开业后,我可以帮你多照看一些,实在忙不过来,就再招聘几个店员。”

林晚秋靠在他肩上,心中满是感动。自从沈廷舟“死而复生”回到她身边,就一直是她最坚强的后盾。无论是面对婆家的刁难,还是创业路上的困难,他都始终坚定地站在她身边,支持她、鼓励她。

半个月后,城东分店终于装修完毕,准备开业。开业前一天,林晚秋带着店员们进行了最后的准备,把新鲜出炉的点心摆满货架,擦拭干净玻璃柜,挂起了鲜艳的红灯笼。沈廷舟带着沈念安和沈念溪也赶来帮忙,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

“娘,明天开业,我要给你表演节目!”沈念溪穿着新买的连衣裙,像个小蝴蝶一样在店里跑来跑去。

沈念安则拿着计算器,认真地核对账目:“娘,所有的货物都已经清点完毕,价格也都标好了,明天可以正常营业。”

看着孩子们忙碌的身影,林晚秋心中充满了期待。她相信,凭借着优质的产品和诚信的经营,城东分店一定能像总店一样受欢迎。

开业当天,天刚蒙蒙亮,林晚秋就带着店员们来到了分店。刚打开门,就有不少附近的居民闻讯赶来。

“这就是晚秋食品坊的分店吧?早就听说总店的点心好吃,今天特意来尝尝!”一位大爷笑着走进店里,拿起一块桃酥放进嘴里,“嗯,味道真不错!酥脆香甜,比我在别处买的好吃多了!”

“我要订一个生日蛋糕,下周六我孙子过生日。”一位大妈说道。

“我要买点面包和牛奶,给孩子当早餐。”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孩子走进来。

店员们热情地招呼着顾客,店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林晚秋忙着给顾客介绍点心,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沈廷舟则在一旁帮忙维持秩序,时不时给她递杯水。

中午时分,店里的点心已经卖出去了大半。林晚秋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她还要在市区开设更多的分店,让“晚秋食品坊”的名字传遍整个城市。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林晚秋又陆续在城西、城南开设了两家分店。每家分店都延续了总店的经营理念,用料实在、味道正宗、服务热情,很快就赢得了当地居民的喜爱。“晚秋食品坊”的名声越来越大,成为了市区里小有名气的糕点品牌。

随着生意的不断扩大,林晚秋也变得更加忙碌。她每天要往返于几家分店之间,检查产品质量、指导店员工作、处理顾客反馈。沈廷舟心疼她太过劳累,主动提出帮她管理部分事务。

“你负责产品的研发和质量把控,我来帮你管理分店的日常运营和财务。”沈廷舟认真地说,“这样你就能轻松一些,不用什么事都亲力亲为。”

林晚秋点点头,心中满是感激。有了沈廷舟的帮助,她确实轻松了不少。她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研发新的点心品种,满足顾客多样化的需求。

这天,林晚秋在实验室里研发新的点心。她想做一款适合老年人食用的低糖糕点,经过多次尝试,终于成功做出了低糖核桃糕。这款核桃糕口感软糯,甜度适中,富含营养,非常适合老年人食用。

她立刻把低糖核桃糕送到各个分店进行试卖,没想到深受顾客欢迎,尤其是老年顾客,纷纷称赞这款点心好吃又健康。

“晚秋啊,你这款低糖核桃糕做得太好了!我牙口不好,平时很少吃点心,这款核桃糕软糯香甜,我一次能吃好几块!”一位老奶奶笑着对林晚秋说。

看着顾客们满意的笑容,林晚秋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她知道,只有不断创新,满足顾客的需求,才能让生意长久地做下去。

然而,就在林晚秋的事业蒸蒸日上,计划在城北再开设一家分店的时候,一场新的挑战正在悄然来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现代食品企业开始进入市区市场,这些企业凭借着先进的生产设备、强大的营销团队和丰富的产品线,对“晚秋食品坊”构成了不小的威胁。

这天,林晚秋在巡查分店时,发现店里的顾客比平时少了很多。她心中疑惑,连忙询问店员:“今天怎么这么清闲?平时这个时候,店里都坐满了顾客。”

店员脸上露出无奈的表情:“老板娘,对面新开了一家大型连锁糕点店,装修豪华,品种繁多,还搞了很多优惠活动,好多顾客都被吸引过去了。”

林晚秋心中一沉,连忙走到店外,看向对面。只见一家装修精致的糕点店门口,挂着醒目的招牌,门口摆放着促销海报,吸引了不少顾客驻足。

她知道,一场激烈的竞争即将开始。面对实力强大的现代食品企业,她必须尽快调整策略,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