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六零辣妈:重生带娃奔小康 > 第154章 夫妻商量,准备在市区开设食品店

正月初五的晨光,带着新春的暖意,透过窗棂洒进“晚秋食品店”的柜台。货架上的芝麻酥还泛着油亮的光泽,红枣泥的甜香混着姜糖的辛辣,在空气中酿成醇厚的年味。林晚秋正低头给顾客称花生糖,指尖沾着细碎的糖霜,抬头时恰好看见沈廷舟牵着沈念安走进来,父子俩身上还带着室外的清冷空气。

“爸爸!”沈念安挣脱沈廷舟的手,小跑到柜台后,举起手里的小账本,“今天的账我都记好了,比昨天多卖了五块钱呢!”账本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却一笔一划写得认真,末尾还画了个小小的笑脸。

沈廷舟弯腰揉了揉儿子的头发,目光落在林晚秋沾着糖霜的指尖,眼底漾起温柔:“忙了一早上,歇会儿吧,我刚去巷口买了豆浆油条,趁热吃。”他把食盒放在柜台上,油纸裹着的油条还冒着热气,豆浆的豆香瞬间驱散了空气中的甜腻。

林晚秋擦了擦手,拿起一根油条咬了一口,酥脆的口感在舌尖散开,心里满是踏实。自从正月初一开业,店里的生意就格外红火,每天从早忙到晚,沈廷舟要么在店里帮忙招呼顾客,要么去村里的作坊协调货源,夫妻俩虽然累,却浑身是劲。

“对了,”沈廷舟喝了口豆浆,忽然开口,“昨天我去县里送货,碰到以前部队的老战友,他现在在市区的供销社工作,说市区最近在规划新的商业街,很多店铺都在招租。”他放下碗,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的纸条,上面是战友写的商业街地址和大致规划,“我想着,咱们县城的店已经稳定了,要不要趁着这个机会,去市区开一家分店?”

林晚秋手里的油条顿在半空,眼睛瞬间亮了。市区比县城繁华得多,人口密集,消费能力也更强,要是能在市区开店,不仅能扩大生意,还能把“晚秋”的牌子打得更响。可转念一想,她又有些犹豫:“市区开店是好,可咱们人手不够啊。县城的店需要人照看,村里的作坊也离不开周大哥和刘大姐,要是去市区开店,谁来打理?”

“这个我已经想过了。”沈廷舟展开纸条,指着上面的地址,“战友说商业街旁边有个居民区,租个小院子住,既能照看店铺,也能把念安和溪溪接过去。至于人手,我跟周大哥商量过,他说可以让他儿子周明来县城看店,周明年轻,学东西快,再让刘大姐多带几个可靠的妇女,把作坊的生产稳住。”

林晚秋看着纸条上的地址,心里的顾虑渐渐消散。她想起穿越前在现代开美食工作室的日子,那时她就梦想着把自己的手艺推广到更大的地方,如今在这个年代,这个梦想似乎离自己越来越近了。“那……市区的店铺租金贵不贵?咱们现在的资金够不够?”

“战友说初期租金有优惠,而且咱们县城的店每天都有盈利,再加上作坊给县食品厂的提成,资金应该够。”沈廷舟握住她的手,指尖传来温热的力量,“最重要的是,市区的市场大,咱们的辅食和点心,在市区肯定更受欢迎。你想想,要是以后咱们的店能开遍地区,甚至省里,那咱们的日子,就真的彻底稳了。”

林晚秋看着沈廷舟眼里的憧憬,心里的火苗也被点燃了。她用力点头:“好!那就去市区开分店!咱们明天就去市区看看,跟你战友聊聊具体的情况。”

第二天一早,沈廷舟和林晚秋把县城的店交给周明照看,带着沈念安,坐着最早一班去市区的长途汽车。汽车在土路上颠簸,窗外的景色从低矮的平房变成了两层的小楼,路边的自行车也多了起来,偶尔还能看到几辆卡车驶过,带着浓浓的城市气息。

沈念安扒着车窗,眼睛里满是好奇:“妈妈,市区的房子好高啊,比县城的还高!”他指着远处的百货大楼,兴奋地喊,“爸爸,你看那个大楼,是不是比咱们村的老槐树还高?”

沈廷舟笑着点头,伸手把儿子抱进怀里:“等咱们在市区开了店,经常带你来玩,还带你去百货大楼买新衣服。”

林晚秋靠在沈廷舟的肩上,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心里满是期待。前世她在现代的大城市生活惯了,穿越到六零年代后,虽然努力适应了农村和县城的生活,却还是怀念城市的便利和繁华。如今能有机会在市区扎根,对她来说,不仅是生意的拓展,更是对新生活的向往。

汽车驶入市区,街道变得宽敞起来,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挂着五颜六色的招牌,行人来来往往,比县城热闹得多。沈廷舟的战友早已在汽车站门口等候,他穿着笔挺的中山装,看到沈廷舟,立刻热情地迎上来:“廷舟!可算把你盼来了!”

“老杨,辛苦你了。”沈廷舟握住战友的手,互相寒暄了几句,然后把林晚秋和沈念安介绍给对方。

老杨笑着打量林晚秋:“早就听廷舟说,他媳妇是个能干人,把县城的食品店经营得风生水起,今天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他领着三人往商业街的方向走,“咱们边走边说,商业街就在前面,现在正在铺路,预计下个月就能完工,到时候会统一挂招牌,看着气派得很。”

沿着街道往前走,果然看到不少工人正在铺沥青路,压路机的轰鸣声此起彼伏。路边已经有几间店铺开始装修,木工师傅正在锯木板,油漆的味道混着沥青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却透着蓬勃的生机。

“你看,”老杨指着一间临街的店铺,“这间就不错,面积比县城的店大一半,门口还有个小台阶,方便顾客上下。最重要的是,它旁边就是居民区,后面还有个小院子,可以用来存放货物,或者住人。”

沈廷舟和林晚秋走到店铺门口,推开虚掩的木门。店铺内部很宽敞,地面是水泥地,墙壁已经刷得雪白,采光也很好,阳光透过宽大的窗户洒进来,照亮了整个空间。林晚秋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来来往往的行人,仿佛已经看到了店铺开业后,顾客盈门的热闹场景。

“租金怎么算?”沈廷舟问老杨,语气里带着期待。

“因为是新开的商业街,前三个月租金打八折,每个月十五块,之后恢复原价二十块。”老杨解释道,“而且要是现在签合同,还能免半个月的装修期租金,算是咱们供销社给的优惠政策。”

林晚秋心里算了算,这个租金价格比她预想的低不少,而且店铺的位置和面积都很合适,简直是捡了个大便宜。她看向沈廷舟,眼神里满是赞同。

沈廷舟会意,立刻对老杨说:“那就麻烦老杨帮忙留意一下,我们回去跟家里人商量一下,尽快给你答复。”

老杨笑着点头:“没问题,你们要是决定了,随时找我,我帮你们走流程,保证顺利。”

从商业街出来,老杨又带着他们去了附近的居民区。这里的房子大多是两层小楼,院子不大,却很整洁。沈念安在院子里追着一只花猫跑,笑声清脆,林晚秋看着儿子开心的样子,心里的最后一丝顾虑也消散了。

“怎么样?”沈廷舟走到林晚秋身边,轻声问,“这个店铺和院子,你还满意吗?”

“满意,太满意了!”林晚秋用力点头,眼里闪着光,“咱们回去就跟周大哥和刘大姐说,尽快把县城的店和村里的作坊安排好,争取下个月就来市区装修,赶在商业街完工的时候开业。”

沈廷舟握住她的手,心里满是欣慰。他知道,林晚秋不仅是为了生意,更是为了这个家,为了给孩子们更好的生活。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帮她把市区的店开好,让她的梦想成真。

回到县城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周明正在店里收拾货架,看到他们回来,赶紧迎上来:“沈大哥,林姐,今天店里的生意特别好,花生糖和芝麻酥都卖完了,我已经跟作坊那边说了,让他们明天多送点过来。”

“辛苦你了,周明。”林晚秋笑着说,“正好,我们有件事要跟你和周大哥商量。”

当晚,周大哥和刘大姐都来到店里,沈廷舟把去市区开分店的想法和具体情况跟他们说了一遍。周大哥听完,立刻拍着大腿:“好啊!去市区开店是大好事!咱们的作坊现在越来越红火,正好需要更大的市场,我举双手赞成!”

刘大姐也笑着说:“是啊,晚秋妹子这么能干,沈大哥又有门路,去市区肯定能把店开得比县城还好。村里的作坊你们放心,我会多带几个可靠的姐妹,保证货源供应不上问题。”

“至于县城的店,”周明主动开口,“沈大哥,林姐,你们放心去市区,这里交给我,我保证把店照看好好的,每天的账都记清楚,绝不耽误事。”

看着大家都这么支持,林晚秋心里满是感动。从当初一个人带着念安艰难求生,到现在有这么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打拼,她知道,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

接下来的几天,夫妻俩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沈廷舟去市区跟老杨签订了店铺租赁合同,又联系了装修师傅,确定了装修方案;林晚秋则在县城的店里挑选适合市区销售的产品,除了现有的辅食和点心,还特意研发了几种新的品类——比如适合上班族的葱油饼,还有适合老人吃的软糕,都是她根据现代的食谱,结合这个年代的食材改良的。

沈念安也没闲着,每天放学回来就帮着整理货物,还拿着小本子,认真地跟周明学习记账。有时候林晚秋忙着研发新点心,他还会主动帮妹妹换尿布、喂奶粉,小脸上满是认真,像个小大人。

沈老太听说要去市区开店,也主动来帮忙,每天早早地来店里打扫卫生,还把家里的旧被褥拆洗干净,说要带去市区用。张兰则帮着林晚秋打包货物,虽然偶尔还是会偷懒,但比起以前,已经勤快了不少。林晚秋看在眼里,心里渐渐放下了对她们的芥蒂——毕竟是一家人,只要她们真心改过,她也愿意给她们机会。

正月十五那天,装修师傅正式进驻市区的店铺。林晚秋和沈廷舟特意去了一趟,看着师傅们开始刷墙、打柜台,心里满是期待。沈廷舟站在店铺中央,指着墙面说:“这里可以做个展示架,摆上咱们的辅食样品,让顾客一眼就能看到。那边靠窗的位置,可以放两张桌子和椅子,方便顾客歇脚。”

林晚秋点点头,补充道:“柜台要做得高一点,方便顾客挑选,下面还可以做几个抽屉,用来存放账本和零钱。对了,门口的招牌要做得醒目些,用红色的油漆写字,再画点简单的图案,比如花生、芝麻,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卖食品的。”

夫妻俩你一言我一语,规划着店铺的每一个细节,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温暖的轮廓。沈念安坐在门口的台阶上,手里拿着树枝在地上画画,画的是一家四口站在店铺门口,脸上都带着笑容,旁边还写着“晚秋食品店”五个歪歪扭扭的字。

“爸爸妈妈,你们看!”沈念安举起画,兴奋地喊,“等咱们的店开了,咱们一家人就在这里拍照,好不好?”

林晚秋走过去,蹲下身抱住儿子,眼眶有些发热:“好,等店开了,咱们一定在这里拍照,还要把照片挂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

沈廷舟看着母子俩,心里满是幸福。他知道,从农村到县城,再到市区,他们走过的每一步都不容易,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离开市区时,夕阳正缓缓落下,把商业街的路面染成金色。林晚秋回头望去,装修中的店铺在暮色中隐约可见,心里充满了期待。她仿佛已经看到,下个月店铺开业时,顾客们排着队购买辅食和点心,孩子们拿着芝麻酥笑得开心,而她和沈廷舟,站在柜台后,忙碌却幸福。

“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林晚秋轻声说,像是在对自己说,也像是在对沈廷舟说。

沈廷舟握紧她的手,语气坚定:“一定会的。咱们不仅要在市区开好店,以后还要把店开到更多的地方,让更多人知道‘晚秋’的名字,让咱们的孩子们,过上比咱们更好的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