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六零辣妈:重生带娃奔小康 > 第53章 空间解锁技能:初级养殖术

林晚秋关上院门时,指尖还残留着木门上粗糙的木纹触感。院角的老榆树在午后阳光里投下斑驳阴影,风穿过枝叶,将豆腐坊飘来的豆香揉碎在空气里,明明是熟悉的温暖气息,她却因方才玉佩的异动,心跳得比往常快了几分。

她快步走回堂屋,沈念安正坐在小板凳上,把刚摘的黄瓜切成小块,用干净的粗瓷碗盛着,见她进来,立刻举着碗跑过来:“娘,你快尝尝,这黄瓜比上次的更甜!”小孩的指尖沾着翠绿的瓜汁,眼睛亮得像浸了晨露的星星,林晚秋接过碗,咬下一块,清甜的汁水在舌尖漫开,瞬间压下了方才与张兰周旋的些许疲惫。

“好吃,念安挑的瓜最甜。”林晚秋笑着揉了揉儿子的头发,目光却不由自主落在领口——那里贴着皮肤,藏着那块祖传的玉佩。方才张兰转身离开时,她分明感觉到玉佩传来一阵细微的温热,不像平时的冰凉,倒像有股暖流顺着玉佩边缘,悄悄钻进了她的血脉里,紧接着,脑海中就响起了那道机械又清晰的声音。

“念安,你先自己玩会儿,娘去屋里整理下东西。”林晚秋把碗递给儿子,脚步轻快地走进里屋,反手关上房门。屋内光线稍暗,她立刻从领口取出玉佩——温润的白玉在昏暗里泛着淡淡的莹光,表面原本模糊的纹路,此刻竟清晰了几分,像有细密的光在纹路里流动。

她集中精神,心念一动,熟悉的眩晕感袭来,下一秒,便已置身于空间之中。

与往常不同,这次映入眼帘的,除了仓库里堆积如山的物资、土地里长势喜人的作物,在空间最东侧,竟多了一座小巧的木质养殖棚。棚子约莫半人高,用打磨光滑的圆木搭建而成,棚顶铺着厚厚的茅草,边缘还挂着几串晒干的艾草,散发着淡淡的草药香。棚子前的空地上,几只羽毛油亮的土鸡正低头啄食,橘黄色的脚爪在松软的泥土上留下浅浅的印记,还有三只嫩黄色的小鸭子,摇摇摆摆地跟在母鸡身后,发出“叽叽”的轻叫,模样憨态可掬。

林晚秋快步走过去,伸手轻轻抚摸一只土鸡的羽毛,柔软的触感从指尖传来,土鸡温顺地偏了偏头,没有丝毫抗拒。她的目光被棚子旁立着的一块木牌吸引,上面用清晰的字迹写着“初级养殖术技能面板”,下方还列着几行小字:

? 解锁条件:成功化解人为危机(张兰投毒事件),获得空间积分100点。

? 技能内容:掌握鸡、鸭、鹅等常见家禽的养殖技术,包括饲料配比、疫病防治、生长周期管理。

? 配套物资:初始家禽(土鸡5只、土鸭3只)、基础饲料配方、简易养殖工具(喂食槽、饮水器、体温计)。

? 升级条件:累计养殖家禽数量达50只,且成活率不低于90%,可解锁中级养殖术(猪、羊等家畜养殖)。

林晚秋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几分,前世她作为美食博主,虽擅长烹饪,却对养殖一窍不通,如今有了这初级养殖术,简直是如虎添翼!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肉和蛋都是稀缺品,若是能把养殖搞起来,不仅能让念安每天吃上有营养的鸡蛋,将来还能把多余的家禽和蛋类拿到市场上去卖,再加上现有的豆腐生意,家里的收入就能更上一层楼,甚至还能带动村里的人一起养殖,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她弯腰拿起放在棚子旁的《初级养殖术手册》,泛黄的纸页上,用工整的字迹详细记录着养殖要点。比如土鸡的饲料,需要将空间里的玉米、豆粕、麦麸按照3:2:1的比例混合,再加入少量切碎的青菜叶和骨粉,保证营养均衡;鸭子则需要在饲料中多加些小鱼干和贝壳粉,促进骨骼生长;在疫病防治方面,手册上还记载了几种常见的家禽疾病症状及治疗方法,比如鸡瘟的早期症状是精神萎靡、羽毛蓬松,可用空间里的艾草、金银花煮水喂食,连续三天即可痊愈。

林晚秋看得入了迷,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半个时辰。她合上手册,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首先,要在自家后院或者后山找一块合适的地方搭建养殖棚,考虑到村里人的眼光,初期养殖规模不宜过大,先从几只鸡、鸭开始,等掌握了养殖技巧,再慢慢扩大规模;其次,饲料方面,空间里的玉米、豆粕等物资充足,可以先从空间里取出一部分作为初始饲料,同时在自家院子里开辟一小块土地,种植专门用来喂家禽的青菜,这样既能节省空间物资,又能让家禽的饲料更加新鲜;最后,要严格按照手册上的方法进行管理,定期给家禽检查身体,做好疫病防治工作,确保家禽健康生长。

“娘,你在屋里干啥呢?俺都等你半天了!”沈念安的声音从屋外传来,打断了林晚秋的思绪。她连忙收起手册,心念一动,退出了空间,将玉佩重新藏回领口。

打开房门,沈念安正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根刚折的柳枝,脸上带着些许委屈:“娘,你怎么待了这么久,俺还以为你不理俺了呢。”

林晚秋蹲下身子,轻轻捏了捏儿子的脸蛋,笑着说:“娘怎么会不理念安呢?娘是在整理东西,想给念安一个惊喜。”

“惊喜?”沈念安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好奇地问,“娘,什么惊喜啊?是不是有好吃的?”

林晚秋故意卖了个关子:“暂时保密,等过几天你就知道了。不过念安要答应娘,到时候看到惊喜,不能告诉村里的其他人,好不好?”

沈念安用力点点头,小脑袋像拨浪鼓似的:“俺答应娘!俺一定不告诉别人!”

看着儿子天真的模样,林晚秋心里暖暖的。她知道,养殖这件事在初期必须保密,村里不乏像张兰、沈老太这样眼红的人,若是让她们知道自己开始养鸡、养鸭,指不定又会闹出什么幺蛾子。等将来养殖规模扩大了,技术也成熟了,再慢慢告诉村里信任的人,带动大家一起养殖。

林晚秋挎着个装满镰刀、绳子的竹篮,假装去后山割猪草,悄悄往后山走去。后山离村子有二里地,山上长满了松树林和低矮的灌木,越往里走,人迹越罕至。林晚秋顺着一条被踩出来的小路往上爬,脚下的泥土带着雨后的湿润,偶尔还能看到几只蹦跳的蚂蚱,惊得草丛里的虫子“吱吱”叫。

她按照手册上的要求,四处查看地形。走到半山腰时,忽然眼前一亮——这里有块约莫两丈见方的平坦空地,背靠一块巨大的岩石,正好能挡住北风,前面是一片稀疏的杨树林,既能遮挡视线,又不会挡住阳光。更妙的是,空地旁边有条潺潺流淌的小溪,溪水清澈见底,还能看到几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取水方便极了。

林晚秋用卷尺量了量空地的尺寸,又蹲下身摸了摸土壤——松软肥沃,用来搭鸡棚再合适不过。她心里盘算着:鸡棚主体用圆木搭建,棚顶铺茅草,四周用树枝编篱笆,再在旁边挖个小坑储存饲料,溪边安个饮水器……想着想着,仿佛已经看到几只油亮的土鸡在棚子里踱步,念安捧着热乎鸡蛋笑的模样,她嘴角忍不住往上扬。

接下来几天,林晚秋一边忙着磨豆腐、卖豆腐,一边见缝插针地准备搭建鸡棚的材料。她从空间里取出几根碗口粗的圆木——这是她前世储存的装修用木材,如今锯成合适的长度,正好**棚的立柱。又拿出一捆结实的麻绳,还有几大捆晒干的茅草,这些都用竹篮一点点往后山运,每次都选在清晨天不亮或傍晚村里人都睡下的时候,生怕被人撞见。

这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林晚秋就背着一捆圆木往后山走。露水打湿了她的裤脚,凉丝丝的,远处传来几声鸡鸣,空气里满是青草和泥土的清香。她刚把圆木放在空地上,就听到身后传来“咔嚓”一声——是树枝断裂的声音!林晚秋心里一紧,猛地转身,手里紧紧攥住镰刀,警惕地看向四周。

“晚秋?是你吗?”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林晚秋抬头一看,竟是村里的李大叔。李大叔是个老实本分的庄稼人,妻子早逝,独自带着一个女儿过活,平时林晚秋卖豆腐时,他总会多买一块,还常帮她挑水、劈柴,是村里少有的真心待她好的人。

林晚秋松了口气,放下镰刀,走上前:“李大叔,您怎么这么早来后山?”

李大叔扛着一把斧头,挠了挠头,笑着说:“俺来砍点柴,家里的柴快烧完了。你这丫头,大清早的背着这么粗的木头,是要干啥?”他目光落在那几根圆木上,眼里满是疑惑。

林晚秋心里盘算着,李大叔为人可靠,与其瞒着他,不如说实话,说不定还能请他帮忙。她压低声音,把想搭鸡棚给念安补身体的事说了,只是隐去了空间的事,只说是托城里的远房亲戚弄来的鸡苗。

李大叔听完,立刻点头:“这是好事啊!念安那孩子太瘦了,是该补补。你一个丫头片子,搭鸡棚哪有力气?俺帮你!正好俺今天没别的事,咱们一起搭,天黑前准能搭好!”

林晚秋又惊又喜,眼眶都有些发热:“真的吗?谢谢您李大叔!俺……俺给您工钱!”

“说啥工钱呢!”李大叔佯怒道,“你这丫头,平时帮俺家丫头缝缝补补,俺都没谢你呢。搭个棚子算啥?走,咱们先把立柱立起来!”

有了李大叔的帮忙,搭建鸡棚的速度快了不少。李大叔力气大,负责把圆木埋进土里当立柱,林晚秋则用麻绳把横木绑在立柱上,两人配合得十分默契。太阳渐渐升高,阳光透过杨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李大叔擦了擦汗,对林晚秋说:“丫头,这棚子得搭高些,不然夏天热,鸡也容易生病。俺再去砍几根长点的木头,把棚顶架高些。”

林晚秋连忙递过水壶:“您先喝点水歇会儿,俺去砍。”

“不用,你歇着,俺去。”李大叔接过水壶,猛灌了几口,扛起斧头就钻进了树林。林晚秋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满是感激——在这个人心复杂的年代,能遇到这样真心帮衬的人,真是她的幸运。

中午时分,鸡棚的主体框架终于搭好了。李大叔又帮着林晚秋把茅草铺在棚顶上,茅草铺得厚厚的,既能遮雨,又能隔热。林晚秋则在棚子四周用树枝编篱笆,树枝选的是有韧性的柳条,一根根编织在一起,紧密又牢固。她还特意在篱笆上留了个小门,方便进出喂食、捡蛋。

“好了!”李大叔拍了拍手,看着搭好的鸡棚,满意地笑了,“这棚子结实着呢,刮风下雨都不怕。丫头,你再弄个喂食槽和饮水器,就能养鸡了。”

林晚秋看着眼前的鸡棚——四四方方的,立在空地上,像个小小的堡垒,心里满是成就感。她从竹篮里拿出两个刚做好的白面馒头,递给李大叔:“李大叔,谢谢您,您吃个馒头垫垫肚子。”这白面馒头是她从空间里拿出来的,平时她和念安都舍不得吃,今天特意带来感谢李大叔。

李大叔推辞不过,接过馒头,咬了一口,眼里满是惊讶:“这馒头咋这么香?比过年时公社发的还好吃!”

林晚秋笑了笑:“是俺托亲戚弄来的白面,您要是喜欢,下次俺再给您带两个。”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儿,李大叔怕家里的女儿担心,便先回去了。

在李大叔的帮助下,养殖棚很快就搭建好了。棚子比空间里的略大一些,足够容纳十几只家禽,棚顶铺着厚厚的茅草,能遮风挡雨,棚子四周用树枝围起来,防止家禽跑出去,也能阻挡野兽入侵。林晚秋还在棚子旁边挖了一个小坑,用来储存饲料和工具,又从溪边引来一根细竹管,将溪水引到棚子前的饮水器里,方便家禽喝水。

搭建好养殖棚后,林晚秋趁着夜色,从空间里将5只土鸡和3只土鸭悄悄转移到了后山的养殖棚里。她按照《初级养殖术手册》上的方法,调配好饲料,倒入喂食槽中,土鸡和土鸭立刻围了过来,欢快地啄食起来。看着它们进食的模样,林晚秋心里充满了期待,她知道,自己的养殖事业,从这一刻正式开始了。

接下来的日子,林晚秋每天都会在清晨或傍晚,趁着没人的时候,悄悄去后山给家禽喂食、换水,检查它们的生长情况。土鸡和土鸭在她的精心照料下,长势很好,土鸡的羽毛越来越油亮,土鸭也渐渐长出了灰色的羽毛,开始尝试在小溪里游泳。

这天傍晚,林晚秋像往常一样去后山查看家禽,刚走到养殖棚附近,就听到棚子里传来“咯咯哒”的叫声。她心里一喜,快步走过去,只见一只土鸡正站在棚子角落的草窝里,旁边躺着一枚温热的鸡蛋,蛋壳呈淡褐色,上面还沾着少许绒毛。

“太好了!终于下蛋了!”林晚秋小心翼翼地拿起鸡蛋,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传来,让她心里充满了喜悦。这是她养殖以来收获的第一枚鸡蛋,虽然不大,却是她努力的成果,更是她和念安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

她把鸡蛋小心翼翼地放进随身的布包里,转身准备回家。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山坡上,将草木染成了温暖的橘黄色。林晚秋看着远处的村庄,炊烟袅袅,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把养殖生意做好,让念安过上富足的生活,也让那些曾经看不起自己的人,刮目相看。

回到家,沈念安正坐在院子里等着她。看到林晚秋回来,立刻跑过来:“娘,你回来啦!今天有没有惊喜啊?”

林晚秋笑着从布包里拿出那枚鸡蛋,递到儿子面前:“念安你看,这是什么?”

沈念安眼睛一亮,兴奋地叫道:“鸡蛋!是鸡蛋!娘,这是哪里来的鸡蛋啊?”

“这是娘给你准备的惊喜啊。”林晚秋摸了摸儿子的头,笑着说,“以后咱们每天都能有鸡蛋吃了,念安吃了鸡蛋,就能长得更高、更壮了。”

沈念安小心翼翼地接过鸡蛋,像捧着宝贝似的,开心地说:“太好了!谢谢娘!俺明天要吃水煮蛋!”

“好,明天娘就给你煮水煮蛋。”林晚秋看着儿子开心的笑脸,心里暖暖的。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惊喜在等着她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