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六零辣妈:重生带娃奔小康 > 第161章 晚秋食品坊成为地区知名企业,带动就业

一九八二年的春风,裹着郊外麦田的清香,吹进红旗公社的工业区。新落成的“晚秋食品坊”厂房外,朱红色的招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鎏金大字边缘雕刻着缠枝莲纹,远远望去,竟比公社的供销社还要气派。厂房内,机器轰鸣声与工人们的笑语交织,流水线旁,穿着统一蓝色工装的女工正麻利地将芝麻酥装进印着“晚秋”字样的油纸袋,袋口折出整齐的三角,动作娴熟得像是在摆弄珍宝。

林晚秋站在二楼办公室的窗前,指尖轻轻划过玻璃上的水汽——窗外,几辆贴着“晚秋食品坊”标识的卡车正缓缓驶出,车厢里码满了封装好的糕点礼盒,即将发往周边五个县城的供销社。她转身看向办公桌后的沈廷舟,他正低头核对账本,阳光透过百叶窗落在他身上,在深蓝色中山装上投下细碎的光影。“廷舟,刚接到县供销社的电话,说咱们的紫薯糕和花生糖在县城卖断货了,让咱们这周再加急送两百箱过去。”林晚秋语气里带着难掩的笑意,眼底映着楼下忙碌的景象,比窗外的春光还要明媚。

沈廷舟抬起头,放下手中的钢笔,指腹轻轻摩挲着账本上的数字——自去年食品坊扩建以来,月销售额翻了三倍,不仅还清了当初扩建厂房的贷款,还攒下了一笔可观的流动资金。他看着林晚秋眼角的笑意,心中满是欣慰:“我已经让王富贵联系了附近的花生种植户,下周就能收购一批新花生,保证不耽误生产。对了,昨天公社书记来电话,说地区供销社想跟咱们签长期供货合同,还问咱们要不要参加下个月的地区商品展销会。”

“地区展销会?”林晚秋眼中一亮,快步走到办公桌前,拿起桌上的邀请函——烫金的信封上印着“地区轻工业局”的字样,打开后,信纸里还夹着一张展销会的展位平面图,他们的展位被安排在入口处的显眼位置。“这可是个好机会!咱们正好借着展销会,把新产品‘枣泥核桃糕’推出去,说不定还能吸引外地的经销商。”她指尖划过“枣泥核桃糕”的配方笔记,这是她结合空间里的现代烘焙技术改良的,用的是本地盛产的金丝小枣和山核桃,既保留了传统风味,又比普通糕点更有营养。

正说着,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沈念安背着书包走进来,手里还提着一个布兜:“妈,爸,我放学了。这是我跟同学去山上摘的野山楂,您看能不能做成山楂糕,咱们食品坊又能多一种新产品了!”少年今年已经十二岁,身形挺拔,眉眼间继承了沈廷舟的英气,却也带着林晚秋的灵动,如今已是公社中学的学霸,还常常帮着家里琢磨新产品的点子。

林晚秋接过布兜,看着里面红彤彤的野山楂,上面还沾着新鲜的露水:“念安真有想法!这野山楂酸度高,正好适合做山楂糕,既能开胃,又能解腻,肯定受老百姓喜欢。”她转头看向沈廷舟,眼中满是期待,“咱们明天就安排人去山上收购野山楂,再让车间腾出一条生产线,专门生产山楂糕。”

沈廷舟笑着点头,伸手揉了揉沈念安的头发:“好,都听你们娘俩的。不过收购野山楂的时候,记得跟老乡们说清楚价格,不能让他们吃亏。”他深知,食品坊能有今天的规模,离不开周边百姓的支持——当初扩建厂房时,公社里的乡亲们主动来帮忙;生产原料不够时,附近村子的农户们优先把粮食卖给他们;就连车间里的工人,大多也是从贫困家庭招来的妇女,她们家里有老人孩子要照顾,在食品坊上班既能赚钱,又能兼顾家庭。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食品坊的采购员就带着车队出发了,去周边的村子收购野山楂。林晚秋则来到车间,查看新生产线的筹备情况。车间里,女工们正忙着清洗机器,擦拭工作台,看到林晚秋进来,纷纷停下手中的活,笑着跟她打招呼:“林厂长,您来了!”

“大家辛苦啦!”林晚秋笑着回应,走到一位名叫李秀莲的女工身边——李秀莲家里有三个孩子,丈夫去年在工地摔伤了腿,家里的重担全压在她身上,当初林晚秋见她可怜,特意把她招进食品坊,还预支了三个月的工资给她丈夫治病。“秀莲,新生产线的操作流程都学会了吗?要是有不懂的地方,就问技术师傅,别不好意思。”

李秀莲连忙点头,脸上带着感激的笑容:“谢谢林厂长,我都学会了。技术师傅教得特别仔细,昨天我还试着做了一小批山楂糕,味道跟您做的一样好呢!”她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油纸包,递给林晚秋,“这是我昨天带回家的山楂糕,我家孩子说好吃,让我谢谢您,还说以后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也像您一样有本事。”

林晚秋接过油纸包,心里暖暖的。她打开油纸,拿起一块山楂糕放进嘴里——酸甜适中,口感细腻,比她预想的还要好。“秀莲,你做得真好!等山楂糕正式投产了,我给大家发奖金,再给孩子们每人发一盒,让他们也尝尝咱们自己做的糕点。”

女工们听到这话,都高兴地欢呼起来。车间里的气氛愈发热闹,机器的轰鸣声仿佛也变得轻快起来。林晚秋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满是感慨——从最初在自家小院里做糕点,到如今拥有占地一亩的厂房,带动三十多个贫困家庭就业,这一路走来,虽然充满了艰辛,却也收获了满满的幸福。她知道,这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努力,更是全家人和乡亲们共同支持的结果。

中午时分,收购野山楂的车队回来了,车厢里装满了红彤彤的野山楂,散发着新鲜的果香。林晚秋和沈廷舟亲自到门口迎接,看到采购员正忙着给老乡们结账,每一笔账都算得清清楚楚,老乡们脸上都带着满意的笑容。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大爷接过钱,紧紧握着林晚秋的手:“林厂长,真是太感谢您了!这野山楂在山上没人要,您却愿意花钱收购,还让我们老婆子也能赚钱补贴家用,您真是个大好人啊!”

林晚秋笑着说:“大爷,您客气了。这些野山楂都是好东西,做成山楂糕能卖个好价钱,咱们这是互相帮忙,一起赚钱。以后您要是还能摘到野山楂,就尽管送过来,我们照单全收。”

老大爷连连点头,笑得合不拢嘴:“好!好!以后我们肯定多摘,多给您送过来!”

送走老乡们后,林晚秋和沈廷舟来到原料仓库,查看野山楂的质量。仓库里,野山楂被整齐地堆放在竹筐里,个个饱满红润,没有一个坏果。沈廷舟拿起一个野山楂,擦了擦上面的露水,放进嘴里尝了尝:“酸度正好,甜度也够,用来做山楂糕最合适不过了。”他转头看向林晚秋,眼中满是赞赏,“晚秋,还是你有眼光,能想到用野山楂做新产品,既解决了原料问题,又帮老乡们增加了收入。”

林晚秋笑着说:“这都是大家一起想出来的办法。咱们食品坊能有今天的规模,离不开乡亲们的支持,咱们也得想着法子帮他们赚钱,这样才能长远。”她忽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递给沈廷舟:“对了,这是我昨天跟公社中学的老师商量好的,咱们食品坊资助十个贫困学生上学,学费和书本费都由咱们承担。这些孩子家里条件不好,却都特别懂事,成绩也很好,咱们不能让他们因为没钱就辍学。”

沈廷舟接过纸条,看着上面写着的学生名字和家庭情况,心中满是感动:“晚秋,你想得真周到。就按你说的办,明天我就去公社中学,把资助的事情落实好。咱们不仅要带动乡亲们就业赚钱,还要帮孩子们读书,让他们将来有本事,能为咱们公社、咱们地区做贡献。”

接下来的几天,食品坊里一片忙碌。新生产线正式投产,山楂糕的香味从车间里飘出来,弥漫在整个工业区,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第一批山楂糕生产出来后,林晚秋特意装了几盒,送到公社书记办公室。公社书记尝了一块,连连称赞:“好吃!好吃!这山楂糕酸甜适中,口感细腻,比城里供销社卖的还要好!晚秋啊,你真是有本事,把一个小作坊办成了能带动这么多人就业的大企业,真是咱们公社的骄傲!”

林晚秋笑着说:“书记,这都是您和乡亲们支持的结果。我们下一步打算参加地区商品展销会,把咱们的产品推广到更多地方,让更多人知道咱们红旗公社的‘晚秋食品坊’,也让更多乡亲们能在家门口就业赚钱。”

公社书记点点头,眼中满是期待:“好!好!你们尽管去,公社一定支持你们!要是需要帮忙,随时跟我说,我一定尽力协调。”

日子一天天过去,“晚秋食品坊”的名气越来越大,不仅在周边县城家喻户晓,就连地区里的人也都知道红旗公社有个“晚秋食品坊”,生产的糕点既好吃又实惠。不少外地的经销商慕名而来,想要跟他们签订供货合同,食品坊的订单越来越多,车间里的工人也从最初的三十多个增加到了六十多个,大多是周边村子的贫困妇女和下岗工人。

这天下午,林晚秋正在办公室里整理展销会的资料,忽然听到楼下传来一阵热闹的声音。她走到窗前,看到一辆黑色的小轿车停在食品坊门口,从车上下来几位穿着中山装的人,为首的正是地区轻工业局的局长。她连忙下楼迎接,刚走到门口,局长就笑着迎了上来:“林厂长,你好!我是地区轻工业局的张局长,今天特意来看看你们的食品坊。”

林晚秋连忙握手:“张局长,您好!欢迎您来视察指导工作。快请进,我带您参观一下咱们的车间和生产线。”

张局长点点头,跟着林晚秋走进车间。车间里,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工作着,流水线运转顺畅,原料和成品都摆放得整整齐齐。张局长看着眼前的景象,眼中满是赞赏:“林厂长,没想到你们的食品坊规模这么大,管理这么规范,真是让人意外!我听公社书记说,你们带动了六十多个贫困家庭就业,还资助了贫困学生上学,真是既办企业,又办好事,值得咱们地区的所有企业学习!”

林晚秋笑着说:“张局长,您过奖了。我们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能为乡亲们、为地区做贡献,是我们的荣幸。我们下一步打算扩大生产规模,再招一批工人,让更多人能在家门口就业,不用再背井离乡去外地打工。”

张局长点点头,语气郑重:“好!你们有这样的想法很好,地区会大力支持你们。我这次来,除了视察工作,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地区决定推荐你们食品坊参加下个月的‘地区优秀企业’评选,要是能评上,不仅能获得奖金和荣誉证书,还能享受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

林晚秋心中一喜,连忙道谢:“谢谢张局长!谢谢地区对我们食品坊的认可和支持!我们一定会继续努力,把企业办好,带动更多人就业,为地区的经济发展做贡献!”

张局长笑着说:“不用谢!这都是你们应得的。你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企业不仅能赚钱,还能承担社会责任,带动就业,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这才是真正的优秀企业。下个月的地区商品展销会,你们一定要好好准备,把你们的产品展示好,让更多人知道咱们地区有这么好的企业,这么好的产品!”

送走张局长后,林晚秋回到办公室,心中满是激动。她看着窗外忙碌的工人们,看着远处麦田里劳作的乡亲们,忽然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她想起刚穿越过来时,自己带着瘦弱的念安,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被婆家磋磨,被亲戚算计;而现在,她不仅有了幸福的家庭,还创办了能带动这么多人就业的企业,成为了乡亲们口中的“林厂长”。这一路走来,虽然充满了艰辛,却也收获了满满的幸福和成就感。

沈廷舟走进办公室时,看到林晚秋正站在窗前发呆,脸上带着笑容。他走过去,从身后轻轻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肩上:“在想什么呢?这么开心。”

林晚秋转过身,靠在他怀里,笑着说:“张局长刚才来了,说地区推荐咱们食品坊参加‘地区优秀企业’评选,还说下个月的展销会要咱们好好准备,把产品推广到更多地方。廷舟,你说咱们是不是真的做到了?咱们不仅让自己的小家过上了好日子,还帮了这么多乡亲们,带动了这么多人就业。”

沈廷舟紧紧抱着她,声音温柔:“是,我们做到了。这都是你的功劳,是你用你的智慧和努力,把一个小作坊办成了大企业,是你用你的善良和包容,帮助了这么多需要帮助的人。晚秋,你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骄傲。”

林晚秋靠在沈廷舟怀里,听着他有力的心跳,心中满是踏实和幸福。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她要把“晚秋食品坊”办得更大更强,带动更多人就业,帮助更多贫困群众脱贫;她要让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她要和沈廷舟一起,守护好这个家,守护好乡亲们,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时代,活出属于他们的精彩人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