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六零辣妈:重生带娃奔小康 > 第127章 作坊扩大规模,在邻县开设分店

秋风卷着金黄的稻浪掠过红旗生产大队,“晚秋食品坊”后院的晒谷场上,新收的玉米棒堆成了小山,黄澄澄的颗粒在阳光下泛着油润的光泽。林晚秋站在作坊的窗前,看着工人们手脚麻利地分装刚出炉的桃酥,鼻尖萦绕着黄油与面粉混合的香甜气息,心里却在盘算着扩产的细节——自打念安确定去县城上学后,作坊扩张的计划便成了她心头最紧要的事。

“晚秋,这是这个月的订单统计,邻县的李老板又追加了五百斤月饼,说要赶在中秋前铺货。”沈廷舟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本泛黄的账本,指尖在密密麻麻的数字上划过,语气里带着难掩的欣喜。他刚从公社供销社回来,一路上听着乡亲们夸赞“晚秋食品坊”的点心,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林晚秋接过账本,指尖拂过“邻县”二字,眼神亮了起来:“五百斤?这李老板倒是爽快。不过咱们现在的产能怕是跟不上了,你看,作坊里就这三间烘房,每天满负荷运转也只能出两百斤货,再加上村里的订单,根本周转不开。”她抬头望向窗外,工人们正围着唯一的和面机轮流使用,脸上都带着焦急的神色,“得再添两台烘房,还有和面机、压片机也得补上,不然真要误了订单。”

沈廷舟点点头,将账本放在桌上:“我也是这么想的。昨天去县城租房子时,顺便去农机站问了,他们有二手的烘房设备,就是价格贵点,要三百块钱。不过咱们现在手里有结余,咬咬牙能拿下来。另外,我还跟大队长商量了,想把作坊旁边那片闲置的空地租下来,扩建厂房,他说只要咱们能带动村里就业,就给咱们按最低价算。”

“带动就业?这倒是个好主意。”林晚秋眼睛一亮,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咱们现在只有八个工人,扩建后至少需要二十人。正好村里有不少妇女在家闲着,让她们来作坊干活,既能赚工分,又能补贴家用,大队长肯定乐意。这样一来,咱们扩产也名正言顺,还能落下个好名声。”

说干就干。第二天一早,沈廷舟就带着钱去县城拉设备,林晚秋则留在村里招工。消息一传开,村民们都涌到作坊门口,王大娘拉着林晚秋的手,笑得合不拢嘴:“晚秋啊,你真是咱们村的福星!我家那口子常年卧病,我正愁没钱给他抓药呢,要是能来作坊干活,可真是帮了我的大忙了!”

林晚秋看着眼前热切的乡亲们,心里暖暖的:“大家别着急,咱们按规矩来,先登记,再培训,只要肯吃苦、手脚麻利,都能来干活。不过丑话说在前头,作坊里有作坊的规矩,不能偷懒耍滑,更不能把配方泄露出去,要是违反了,可就不能留在这了。”

乡亲们纷纷点头,争先恐后地登记。林晚秋仔细核对每个人的信息,特意把家里困难的妇女排在前面,又挑选了几个力气大的男人负责搬运原料。看着登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名字,她仿佛看到了作坊热闹的未来,嘴角忍不住上扬。

接下来的半个月,作坊里一片热火朝天。沈廷舟带着工人搭建新的烘房,汗水浸湿了他的粗布衬衫,后背印出深色的汗渍,却丝毫没有停歇;林晚秋则忙着培训新工人,从揉面的力道到烘制的温度,手把手地教,嗓子都沙哑了,却依旧耐心十足。空间里的现代烘焙资料派上了大用场,她根据资料调整了月饼的配方,减少了糖和油的用量,让口感更清爽,还开发了豆沙、枣泥两种新口味,试产时一出炉就被工人们抢着尝鲜。

“晚秋,你这新口味的月饼也太好吃了!比供销社卖的还香甜!”王大娘咬了一口豆沙月饼,豆沙的绵密混合着饼皮的酥脆,让她忍不住竖起大拇指,“我家小孙子要是看到,肯定要缠着我买。”

林晚秋笑着递过一个油纸包:“大娘,这是刚烤好的,你拿回去给孩子尝尝。等正式出货了,咱们给老客户都送点样品,让他们也尝尝鲜。”

就在作坊扩建紧锣密鼓进行时,邻县的李老板突然找上门来。他穿着一身笔挺的中山装,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的皮包,一进作坊就被新搭建的烘房吸引了:“林老板,沈老板,你们这规模可真不小啊!我这次来,除了追加订单,还有个想法想跟你们商量。”

林晚秋给李老板倒了杯热茶,笑着说:“李老板有话直说,咱们都是爽快人。”

李老板喝了口茶,放下杯子,眼神诚恳:“是这样,我在邻县开了三家杂货铺,每天都有顾客来问‘晚秋食品坊’的点心,可咱们这运输不方便,每次运过去都得颠簸大半天,点心都碎了不少。我想着,要是你们能在邻县开个分店,我愿意出场地,咱们合伙经营,利润五五分成,你们看怎么样?”

林晚秋和沈廷舟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喜。这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机会!林晚秋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李老板,你这个提议确实诱人。不过开分店不是小事,得先去邻县考察一下,看看场地、人流,还有当地的政策,咱们再做决定,你看行吗?”

“当然行!”李老板立刻答应,“我明天就带你们去邻县,我在那熟,保证给你们找个好地方!”

第二天一早,三人就坐上了去邻县的马车。一路上,李老板滔滔不绝地介绍着邻县的情况:“咱们邻县比咱们公社富裕,县城里有两条主街,人流量大,尤其是西街,靠近汽车站,来往的旅客多,要是把分店开在那,肯定能火!”

到了邻县,李老板果然带他们去了西街。街口有一间临街的铺面,两层小楼,楼下宽敞明亮,适合做店面和烘房,楼上还能住人,租金也合理。林晚秋推开铺面的门,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来,照亮了地面的青砖,她想象着这里摆满点心柜台的样子,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沈廷舟,你觉得怎么样?”林晚秋转头问沈廷舟,语气里带着期待。

沈廷舟四处打量着,手指敲了敲墙面:“这房子结实,通风也好,适合做烘房。而且靠近汽车站,人流量大,客源有保障。李老板,这铺面的租金怎么算?”

李老板笑着说:“咱们都是合伙人了,租金我先垫付,从以后的利润里扣,怎么样?”

就这样,开分店的事敲定了。接下来的日子,林晚秋和沈廷舟轮流往返于村里和邻县,一边盯着作坊的扩建,一边忙着分店的装修。沈廷舟从县城请了木工,打造了精致的点心柜台,林晚秋则从空间里找出现代店面的设计图,指导工人刷墙、铺地板,还特意在门口挂了一块醒目的木牌,上面写着“晚秋食品坊邻县分店”,字体遒劲有力,格外惹眼。

分店开业那天,西街热闹非凡。林晚秋特意准备了免费试吃的活动,刚出炉的桃酥、月饼摆了满满一桌,香气飘出老远,吸引了不少路人。王大娘的儿子小柱子被派来分店帮忙,他戴着干净的白帽子,热情地给顾客递点心:“阿姨,您尝尝咱们的桃酥,都是刚烤的,又香又脆!”

一位穿着旗袍的阿姨接过桃酥,咬了一口,眼睛立刻亮了:“这桃酥真好吃,比我在上海吃的还地道!给我称二斤,我带回去给家人尝尝。”

“好嘞!”小柱子麻利地称好桃酥,用油纸包好,递了过去。

不一会儿,柜台前就排起了长队,李老板笑得合不拢嘴,拉着林晚秋的手说:“林老板,你真是有本事!第一天就这么火,以后肯定更旺!”

林晚秋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心里满是成就感。她转头看向沈廷舟,他正忙着给顾客打包,额头上渗着汗珠,却笑得格外开心。就在这时,沈廷舟的堂弟沈小二突然跑了进来,脸色苍白,气喘吁吁地说:“哥,嫂,不好了!我哥……我哥在山上砍柴时,不小心从坡上摔下来了,现在还昏迷着呢!”

沈廷舟心里一紧,手里的包装纸掉在地上:“你说什么?我哥怎么会摔下来?快,带我去看看!”

林晚秋也慌了,虽然沈老大平时跟着沈老太和张兰一起磋磨她,但毕竟是沈廷舟的大哥,人命关天,不能不管。她立刻对李老板说:“李老板,这里就拜托你了,我们得赶紧回村看看。”

李老板也急了:“你们快去吧,这里有我呢,放心!”

两人跟着沈小二往村里赶,一路上,沈廷舟眉头紧锁,心里满是担忧。林晚秋看着他焦急的样子,轻轻握住他的手:“别担心,咱们先找医生看看,说不定只是皮外伤。”话虽这么说,她心里却没底,山上的坡那么陡,摔下来可不是小事。她悄悄摸了摸胸口的玉佩,心里默念:空间里有医疗急救包,还有外伤药,一定要没事才好。

马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林晚秋望着窗外飞逝的树木,心里乱糟糟的。她没想到,作坊扩建、分店开业的喜事刚过,就遇到这样的意外。沈老大受伤,张兰肯定又会大闹,到时候不知道又会生出什么事端。但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先治好沈老大的伤,其他的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