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六零辣妈:重生带娃奔小康 > 第108章 夫妻商量,准备开一家正式的食品作坊

春分刚过,红旗生产大队的田垄间已漫开一层嫩黄的新绿,晨露顺着麦苗的叶尖滚落,在朝阳下折射出细碎的光。林晚秋踏着沾湿鞋面的青草,跟在沈廷舟身后,往村西头的空地走去——这是他们今早商量好的,要先找块合适的场地,给即将开建的食品作坊打基础。

“你看这块怎么样?”沈廷舟停下脚步,指着前方一片平整的空地。这里背靠土坡,避开了村里的住宅,旁边还有一条潺潺的小溪,取水方便,离村口的大路也近,往后运原材料、送成品都省事。林晚秋蹲下身,用手指捻起一把土,湿润的泥土带着清新的气息,她笑着点头:“这地好,土层厚还平整,打地基、盖厂房都省劲儿。而且离住户远,做糕点时的香气虽好闻,也免得打扰人家休息。”

沈廷舟顺势坐在田埂上,从口袋里掏出纸笔,几笔就勾勒出厂房的大致轮廓:“咱们可以盖三间大瓦房,一间当制作间,砌上灶台和案板,再隔出小间放原材料;一间当烘烤间,把铁匠铺打的铁烤盘都归置在这儿,再盘几个大烤炉;最后一间当仓库和包装间,原材料和做好的糕点分开放,还能在这儿把糕点用油纸包好,方便往外运。”

林晚秋凑过去看,纸上的线条简单却清晰,连门窗的位置都标得明明白白。她想起前世在现代食品工作室的布局,忍不住补充:“制作间得留个大窗户,通风好,做糕点时也亮堂;烘烤间要装个烟囱,不然烟散不出去,会串到糕点里;仓库得垫高些地面,铺层防潮的稻草,免得面粉、芝麻受潮发霉。”

沈廷舟把她的话一一记在纸上,眼里满是认同:“还是你想得周到。等会儿咱们去跟大队书记说一声,把这块地批下来。盖厂房的材料也得提前准备,砖瓦可以去公社的砖窑厂订,木材让张大叔帮忙从后山选些结实的松树,再找几个会盖房的乡亲,争取下个月就开工。”

两人正说着,就见张大叔扛着锄头从田埂那头走来,看到他们,远远就喊:“晚秋,廷舟,你们在这儿商量啥呢?是不是为开作坊的事?”走近了,他放下锄头,看着空地笑道,“这地可是块好地!我早就想着,要是你们开作坊,选在这儿最合适,又安静又方便。”

“大叔眼光跟我们一样!”林晚秋笑着说,“我们正打算去跟大队书记说批地的事,盖厂房还得请您多帮忙,选木材、找工匠,您都熟。”张大叔拍着胸脯应下:“这有啥难的!后山的松树我熟得很,哪棵结实、哪棵适合做梁,我一瞅就知道。工匠也不用愁,村里好几个老瓦匠、老木匠,手艺都好得很,只要管饭再给点工钱,保准把厂房盖得结实又好看。”

三人一起往大队书记家走,路上又遇到几个乡亲,听说他们要开食品作坊,都围上来打听。“晚秋,开作坊还招人不?我家老婆子手巧,做点心肯定行!”“我年轻力壮,搬东西、烧火都能干,算我一个!”林晚秋一一应着,心里暖烘烘的——乡亲们的信任,就是她把作坊办好的最大动力。

到了大队书记家,书记正在院子里劈柴。听说他们要批地开作坊,还想带动乡亲们一起干,书记放下斧头,高兴地说:“这是好事啊!既能让咱们村的副业更红火,还能让乡亲们多赚钱,我举双手赞成!地的事我这就给你们办手续,公社那边我去说,肯定能批下来。”他顿了顿,又补充,“不过开作坊得有执照,你们得去公社的工商管理所申请,手续可能有点麻烦,你们得多跑几趟。”

“谢谢书记!”林晚秋和沈廷舟连忙道谢。书记摆摆手:“谢啥!你们能为村里着想,我该谢谢你们才是。等作坊开起来,咱们红旗生产大队肯定能成为公社的榜样!”

从大队书记家出来,太阳已经升到半空,暖融融的阳光照在身上,让人心里也跟着亮堂。沈廷舟看着林晚秋,说:“批地的事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凑钱。盖厂房、买材料、订设备,少说也得两百块,咱们现在手里的钱够不够?”

林晚秋算了算:“上次卖糕点赚了一百六十五块八毛,给乡亲们发了工资和分红,还剩下八十多块。跟食品厂合作的预付款还没到,要是等不及,咱们可以先跟乡亲们商量入股,一户入个五块、十块,凑够剩下的钱,年底再按股份分红。”

“这个办法可行。”沈廷舟点点头,“晚上咱们就把乡亲们召集到晒谷场,跟大家说说入股的事。另外,设备方面,除了烤炉和烤盘,还得买些大陶缸装面粉、芝麻,再打些木架子放工具,这些都得提前列个清单,免得漏了。”

晚上,晒谷场的灯泡亮了起来,昏黄的灯光下,乡亲们早早地就来了,搬着小板凳围坐成一圈,念安也坐在林晚秋身边,手里拿着小本子,准备记账。林晚秋站在中间,清了清嗓子说:“乡亲们,今天叫大家来,是想跟大家说开食品作坊的事。场地咱们已经选好了,就在村西头的空地,接下来要盖厂房、买设备,需要不少钱。咱们手里的钱不够,想跟大家商量,让大家入股,一户入五块、十块都行,年底按股份分红,赚了钱大家一起分,要是亏了,我和廷舟先把大家的本金还上。”

话音刚落,乡亲们就议论起来。李大婶第一个举手:“我家入十块!晚秋,我信你,你带着咱们干,肯定能赚钱!”张大叔也说:“我家也入十块!盖厂房、选木材我都能帮忙,工钱就先扣着,算成股份也行。”

“我家入五块!”“我家入八块!”乡亲们纷纷响应,没一会儿,就有二十多户报了名,凑了一百八十多块。念安在小本子上一笔一划地记着,小脸上满是认真,时不时还抬头问:“李奶奶,您家入十块,对吗?”“王叔叔,您家入五块,记上了。”

看着乡亲们的热情,林晚秋心里满是感动:“谢谢大家信任!我向大家保证,一定把作坊办好,让大家都能赚到钱。等厂房盖好,咱们就开始生产,除了桃酥、芝麻糕,还会做饼干、糖果,让咱们的糕点种类更多,销路更广。”

散了会,沈廷舟帮着林晚秋整理入股名单,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字和金额,他轻声说:“有这么多乡亲支持,咱们的作坊肯定能办好。明天我去公社订砖瓦和木材,你在家整理设备清单,再跟县食品厂联系,问问预付款什么时候能到。”

“好。”林晚秋点点头,突然想起什么,“对了,申请作坊执照的事,书记说要去公社的工商管理所,咱们得准备些材料,比如身份证明、场地证明,还有作坊的经营范围,这些都得提前弄好,免得跑冤枉路。”

沈廷舟把名单收好,说:“明天我去订材料的时候,顺便去工商管理所问问,需要什么材料,咱们一起准备。争取尽快把执照办下来,厂房盖好就能开工。”

第二天一早,沈廷舟就赶着马车去公社。林晚秋在家整理设备清单,她从空间里拿出前世用的食品工具手册,对照着列出需要的东西:大烤炉三个、铁烤盘二十个、陶缸十个、木案板五个、面粉筛五个、擀面杖十根、油纸一百张、麻绳五斤……每一样都写得清清楚楚,还标注了大概的价格。

念安放学回来,看到清单,凑过来说:“娘,我能帮你吗?我可以帮你数需要多少个烤盘,多少根擀面杖。”林晚秋笑着把小本子递给她:“好啊,那你帮娘数数,看看有没有漏的。”念安认真地数起来,小手指着清单,一个一个地念:“大烤炉三个,铁烤盘二十个,陶缸十个……娘,没有漏的!”

傍晚,沈廷舟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张砖瓦和木材的订单,还有一张工商管理所给的材料清单。“砖瓦订了一千块,木材订了十根松树,下周就能送过来。”他把材料清单递给林晚秋,“工商管理所说,需要咱们的身份证明、场地证明、作坊的名称和经营范围,还有村里的推荐信,这些都得准备好,下周一去提交申请。”

林晚秋接过清单,仔细看了看:“身份证明和场地证明咱们有,作坊的名称就叫‘红旗食品作坊’吧,既符合咱们村的名字,又好记。经营范围就写手工制作糕点、饼干、糖果,批发零售。村里的推荐信,明天去跟书记说一声,让他帮忙写。”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忙着准备申请执照的材料,乡亲们也没闲着,张大叔带着几个乡亲去后山选木材,李大婶和几个妇女则帮着林晚秋整理家里的院子,把暂时不用的东西归置好,准备用来存放作坊的原材料。

周日晚上,林晚秋和沈廷舟把所有材料整理好,放进一个旧帆布包。看着包里的身份证明、场地证明、推荐信,还有作坊的经营范围说明,林晚秋心里既期待又有些紧张:“明天去提交申请,不知道能不能顺利批下来。书记说手续可能有点麻烦,咱们得多准备些说辞。”

沈廷舟握住她的手,语气坚定:“别担心,咱们的作坊是带动乡亲们致富,符合政策,肯定能批下来。就算遇到点麻烦,咱们也能解决。等执照办下来,厂房一盖好,咱们的作坊就能开工,到时候咱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乡亲们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念安躺在床上,听到他们的话,迷迷糊糊地说:“娘,爹,等作坊开了,我要当小记账员,帮你们算账,还要帮你们看仓库,不让坏人偷咱们的糕点。”林晚秋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好,咱们念安是爹娘的小帮手。快睡吧,明天还要上学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