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六零辣妈:重生带娃奔小康 > 第106章 糕点受欢迎,晚秋在县城小有名气

县城供销社的青砖瓦房在初春的暖阳里泛着温润的光泽,檐角残留的冰棱融成细珠,顺着雕花雀替滴落,在青石板上敲出细碎的声响,像是为这场热闹的售卖奏响序曲。林晚秋站在货架旁,看着蜂拥而来的顾客,指尖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襟——那藏在袖口的玉佩微微发烫,仿佛也在为这久违的烟火气而雀跃。

“同志,这桃酥真能论斤称?”一位穿着灰布棉袄的大娘踮着脚,手指悬在桃酥上方,眼神里满是迟疑。她袖口磨出了毛边,棉袄领口缝着补丁,显然是寻常过日子的人家,舍不得轻易花钱买零嘴。林晚秋连忙上前,笑着拿起一块桃酥递过去:“大娘您先尝尝,咱们这桃酥用的是正经精白面粉,猪油是村里养猪户现熬的,芝麻也是挑过的,没一颗坏粒。您尝着合口味再买,不打紧。”

大娘小心翼翼地接过桃酥,指尖触到那金黄酥脆的表皮,还能感受到余温。她轻轻咬下一小块,酥皮瞬间在舌尖化开,浓郁的芝麻香混着猪油的醇厚,甜意不齁不淡,恰好熨帖了冬日里寡淡的味蕾。她眼睛一亮,连忙又咬了一大口,含糊着说:“好!真好!比我年轻时候在城里亲戚家吃的还香!给我称两斤,再要一斤芝麻糕,给我家小孙孙留着!”

周围的顾客本就被香气勾得心痒,见大娘吃得满足,顿时没了顾虑。“给我称三斤桃酥!”“我要一斤绿豆糕,再来半斤枣泥糕!”“同志,这糕点能放几天啊?我想多买些给乡下的爹娘捎过去。”此起彼伏的声音里,供销社的工作人员手忙脚乱地拿起油纸和杆秤,秤砣碰撞的“叮当”声、油纸包裹的“窸窣”声,与顾客的笑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了最鲜活的市井乐章。

林晚秋穿梭在人群中,耐心地解答着每一个问题。当有人问起糕点为何如此香甜时,她笑着指了指不远处的沈廷舟:“我家同志懂火候,烤的时候要先武火后文火,差一分都不行。面粉和猪油也是按比例配的,多一钱少一钱,口感就差远了。”沈廷舟正帮着搬竹筐,闻言回头看了她一眼,眼神里藏着笑意——他知道,这看似简单的“比例”和“火候”背后,是她夜里在空间里反复试验的结果,是她用现代美食博主的专业,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点点打磨出的美味。

念安背着小书包,站在沈廷舟身边,手里拿着小本子认真地记着账。“爹,张阿姨买了两斤桃酥,一斤芝麻糕,共七毛二。”“李爷爷买了三斤桃酥,一斤绿豆糕,共一块零八分。”他稚嫩的声音清亮,算账却分毫不差,引得周围的顾客纷纷夸赞:“这孩子真机灵,小小年纪就会算账,将来准是个有出息的!”念安听到夸奖,小脸蛋涨得通红,却更认真地低下头,一笔一划地在本子上记录着,心里暗暗想着:一定要把账记好,帮娘减轻负担。

忙到日头偏西,货架上的糕点终于卖得七七八八。王主任拿着账本走过来,脸上的笑容藏都藏不住:“晚秋同志,沈同志,你们可真是帮了我的大忙!这一天卖的糕点,比咱们供销社一个月卖的点心还多!你看这账本,桃酥卖了一百八十斤,芝麻糕一百二十斤,绿豆糕和枣泥糕也各卖了八十多斤,剩下的这点,我看今晚关门前就能卖完!”他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一沓崭新的纸币和粮票,“这是今天的货款,一共是一百六十五块八毛,还有五十斤粮票,你点点。”

林晚秋接过钱票,指尖触到那带着油墨香的纸币,心里一阵温热。她还记得刚重生时,兜里连一分钱都没有,儿子念安瘦得像根豆芽,连块像样的红薯都吃不上。而现在,她不仅能让儿子吃饱穿暖,还能带着乡亲们一起赚钱,这沉甸甸的钱票,不仅是财富,更是她在这个年代站稳脚跟的底气。她认真地数了一遍,确认无误后,将一半的钱票递给沈廷舟:“你收着,咱们回去后,要给乡亲们发工资和分红,剩下的钱,还要买下次做糕点的原材料。”

沈廷舟接过钱票,却没有立刻收起来,而是看着她:“你辛苦这么久,该留些钱给自己和念安买些东西。念安的棉袄还是去年的,今年长高了,该添件新的了。”林晚秋心里一暖,嘴上却笑着说:“不急,等咱们的糕点生意再稳定些,别说新棉袄,就是给念安买些连环画都没问题。现在最重要的是把副业小组稳住,让乡亲们都能拿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中山装、戴着眼镜的男人走了过来。他手里拿着一块桃酥,语气恭敬地问:“请问哪位是林晚秋同志?”林晚秋愣了一下,点头道:“我就是,同志您找我有事?”男人连忙伸出手:“林同志你好,我是县食品厂的厂长,我叫周明远。今天偶然尝到你们的糕点,觉得味道非常好,想跟你谈谈合作的事。”

林晚秋和沈廷舟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喜。县食品厂可是国营单位,要是能跟他们合作,不仅能扩大生产规模,还能让他们的糕点走进更多地方。周厂长接着说:“我们食品厂有专业的设备和生产线,要是林同志愿意提供配方,我们可以联合生产,利润咱们按比例分成。这样一来,你们不用再手工制作,能节省不少人力,还能让更多人吃到这么好的糕点。”

林晚秋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认真地思考起来。她知道,配方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一旦交给食品厂,就意味着要分享自己的秘密。但她也明白,手工制作的产量有限,想要带动更多乡亲致富,想要让糕点真正打开销路,与食品厂合作是最好的选择。她看向沈廷舟,沈廷舟给了她一个鼓励的眼神,轻声说:“你做决定就好,我支持你。”

得到沈廷舟的支持,林晚秋心里有了底。她看着周厂长,语气诚恳地说:“周厂长,合作的事我很乐意考虑。不过配方是我们副业小组的心血,我需要跟乡亲们商量一下。另外,我希望在合作过程中,能保证糕点的品质,不能因为规模化生产就偷工减料。还有,我希望能优先录用我们红旗生产大队的乡亲们到食品厂工作,让他们也能有份稳定的收入。”

周厂长没想到林晚秋不仅有眼光,还如此为乡亲们着想,顿时对她更加敬佩:“林同志放心,品质我们肯定保证,这是食品厂的底线。至于录用乡亲们的事,只要他们符合条件,我们肯定优先考虑。你什么时候跟乡亲们商量好了,随时可以来找我。”他说着,从口袋里拿出一张名片递给林晚秋,“这是我的联系方式,有任何问题,你都可以打电话找我。”

送走周厂长,天色已经擦黑。供销社门口的灯笼亮了起来,昏黄的灯光映着地上的人影,温暖而祥和。王主任看着林晚秋,语气里满是赞叹:“晚秋同志,你可真是好样的!不仅带乡亲们致富,还能跟县食品厂谈合作,将来肯定大有作为!”林晚秋笑着说:“王主任过奖了,我只是想让大家的日子都能好起来。”

沈廷舟套好了马车,将剩下的糕点和钱票都搬上车。念安已经困得打哈欠,却还是坚持着把账本收进书包里。林晚秋把儿子抱上车,盖好厚厚的棉被,轻声说:“困了就睡会儿,到家了娘叫你。”念安点点头,靠在林晚秋怀里,很快就睡着了,小脸上还带着满足的笑容。

马车缓缓驶离县城,沿着乡间小路往回走。夜里的风有些凉,却吹不散车厢里的喜悦。沈廷舟握着缰绳,偶尔回头看看车厢里的母子俩,心里满是安稳。他知道,自己的任务很快就要结束了,等查清当年的疑点,他就能彻底放下心来,留在家里,陪着林晚秋和念安,一起把日子过好。他轻声说:“晚秋,等我把任务的事处理完,就帮你一起打理副业,咱们把红旗生产大队建设成公社最富裕的村子。”

林晚秋靠在车厢上,看着沈廷舟的背影,心里满是期待。她知道,沈廷舟的任务充满危险,可她相信他,相信他一定会平安回来。她轻声说:“我等你,等你回来,咱们一家人再也不分开。”马车在夜色中前行,车轮碾过路面的声音,像是在为他们的未来奏响希望的乐章。

回到红旗生产大队时,已经是深夜。乡亲们听说他们回来了,都纷纷跑到村口迎接。李大婶手里拿着刚蒸好的红薯,塞到林晚秋手里:“晚秋,累坏了吧?快吃块红薯垫垫肚子。”张大叔则忙着帮沈廷舟搬东西,嘴里念叨着:“今天卖得怎么样?乡亲们都等着好消息呢。”

林晚秋看着围上来的乡亲们,心里满是感动。她举起手里的钱票,笑着说:“乡亲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咱们的糕点卖得特别好,一共卖了一百六十五块八毛,还有五十斤粮票!另外,县食品厂的周厂长还找我谈了合作,要是合作成功,咱们以后就不用再手工做糕点了,还能让更多乡亲到食品厂工作!”

乡亲们听到这个消息,顿时沸腾起来。“太好了!晚秋,你真是咱们的大功臣!”“能跟县食品厂合作,咱们以后再也不用愁销路了!”“要是能到食品厂工作,那可就太好了,以后就能有稳定的收入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整个村口都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林晚秋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把合作的事谈成,一定要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她,但她不怕,因为她有沈廷舟的支持,有乡亲们的信任,更有那颗想要改变命运、追求幸福生活的心。

沈廷舟站在一旁,看着林晚秋被乡亲们围绕着,眼里满是温柔和骄傲。他知道,自己选择留在她身边,是最正确的决定。他轻轻走上前,握住林晚秋的手,轻声说:“别太累了,早点休息,明天还有很多事要做。”林晚秋点点头,靠在沈廷舟身边,感受着他手心的温度,心里满是幸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