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开局就怀双胞胎,看吾儿登科! > 第197章 夫子之师

开局就怀双胞胎,看吾儿登科! 第197章 夫子之师

作者:冰之舞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0 05:11:07

如今家中很穷,才不得不放弃科举,出来教书育人挣点银钱补贴家里。举人虽然能免赋税,但只有一部分田地能够免。

当然他都六十多了,就算是不放弃科举,上面的官员也不会让他一个老头中进士。

然后在出来当官的,这把年纪人家都告老还乡,你才进入官场,来搞笑的吧?

再加上精力的缘故,他这把身子骨也实在是折腾不起了。之所以愿意来宋家,真的只有一个原因,冲着宋家高俸禄来的。

宋书宴之所以选择这个老头来学堂教书,就一个原因,这老头子是秦夫子的老师。

对的,没错。

就这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子,早在十年前,居然还是秦夫子的授业恩师。

秦夫子的一身本事除了他自己聪慧领悟的快后,也离不开这位夫子的教导。

董夫子自然也是有真本事的,首先他自己就是一名举人,这举人的身份是他五十四岁中的,前面没中不是因为他的学识。

而是因为当时乱糟糟的社会环境,不适合官场生存,后来新朝大梁成立后,稳定了好几年,董夫子觉得时候到了这才去考了一场。

他可不是秦夫子那个倒霉鬼,一次便考中了,但到底是年龄大了,考中后进京赶考时生病了,错过了当年的科举。

等到在京城住了三年考下一届科举时,又因为考官认为他年龄太大,考中也没意思,不想要他,就把他给踢出去了。

当然因为年龄大的缘故,他的精力思维能力以及记忆力肯定也是不如年轻的时候。

再加上多年的磨炼让他缺失了一份胆气,所以当时作答的题,也就有些中规中矩,没有那么的出圈,并不得考官的喜欢,没中也正常。

特别是当时那道策略题是有关边疆的,年轻人对于这个观点那就是一个字打。

可老年人特别是年纪大经历的事还多的老人,那就是求稳。

可偏偏新朝大梁才刚刚建立,皇帝是马上皇帝,这天下是他一刀一个打出来的。

因此整个朝廷都处于武力充沛的时候,对外基本上都是打,除非没钱没粮,只要有肯定是要打的。

董夫子在这上面观点不一样,再加上文章中规中矩的,自然是考不中的。

但是他自身的学识还是没问题的,教孩子启蒙制八股还是可以的,至于最后能不能高中,跟学子本身的关系更大。

秦夫子也是过年拜访董夫子时,才知道他的这位夫子不打算继续科举了,想要挣些银钱,留给家里的儿孙,让儿孙继续科举。

他的几个儿子都没啥出息,秀才都考不中,孙子倒是聪慧跟宋瑾一般大。

这师徒两个,一个想要挣钱,另一个想找人教书,这一对账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董夫子去宋家教书挣钱,还能带着儿孙一起过去,那边两个院子能住人呢。

秦夫子老实的去考试科举,他心中有预感,这一次定能中举。

宋书宴一听秦夫子说,这位董夫子居然是他的老师,而且还有举人功名,于是二话不说,立马拿出一百贯束修将他聘请了回去。

董老夫子则是在看到宋家送来说一百贯钱的束修了,他也狠狠的心动了。

更让他心动的是宋家的学堂有一间书屋,里面的古籍经典数不胜数,他的那个弟子秦毅推崇备至,董老夫子狠狠的心动了。

上一次去京城赶考,他就感觉到自己在学识上还有些不足,这些年天天待在家里读书。不过是闭门造车而已,没有半点长进。

他的那个弟子秦毅倒是去过不少地方,眼界学识其实早就已经超过他了。没有中举,也只不过是运气不佳而。

学识不足,要么出门游学要么多读书,可惜他家穷啊,哪来的钱买书籍啊?

至于游学就更加不可能了,因为游学是出门在外,要买马车仆人带家丁,这些费用可不是他一个老举人能够承担的。

所以他盯上了宋家的书屋,跟着宋书宴一家子来到金秋村后,董老夫子便急不可耐的要去学堂的书屋,让宋瑾小子赶紧带路。

“小子,你家学堂到底修建在哪里的?书屋在哪,赶紧带老夫过去看看。”

“夫子,您别急啊!”

“咱们这一路上奔波七八天,您都不累啊?不打算休息休息啊?”

“我们午饭都还没吃呢!”

董老夫子一摆手急切的说道:“老夫不累。宋家小子你可别在这废话,赶紧带老夫去,有书看午饭不吃也罢。”

宋瑾无奈一笑说道:“夫子,学堂离这儿不远的,我这就带您去。”

一路上,董老夫子不停的询问着学堂的情况,宋瑾也耐心的一一作答。

不一会儿,他们便来到了学堂。

学堂里布置得十分雅致,桌椅摆放整齐,墙壁上还挂着不少名人字画。

讲课的讲台后面还镶嵌着一块巨大的黑板,董老夫子有些疑惑的快步走到黑板前,伸手摸了摸,随即问道。

“宋家小子这是何物?如此光滑平整。”

宋瑾笑着上前拿了一根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后这才解释道。

“夫子这叫黑板,用特制的笔在上面写字,写完后还能用湿布擦去,十分方便。”

董老夫子一看那字连连点头,“妙哉妙哉,你们宋家果然是用心办这学堂。”

接着,宋瑾便带着他来到了旁边的大书屋。书屋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

一排排书架上摆满了密密麻麻的各种古籍经典,至于有多少书籍完全数不清。

董老夫子眼睛都看直了,迫不及待的走到书架前,拿起一本古籍,小心翼翼的翻开。

随即眼眸一亮,嘴里还不停的喃喃道:“真是太好了,这些书老夫从未见过,果然全是先贤古籍,秦小子果然没骗我。”

他如痴如醉地看着手中的书,完全忘记了时间,直到宋瑾回了一趟家中,将家里给董夫子备着的食盒拿来学堂后。

董老夫子才恋恋不舍地放下书,跟着宋瑾前去吃饭,吃饭时,嘴上都还不停的唠叨着,什么吃饭费时间,浪费大好春光之类的。

见此模样的董老夫子,宋瑾无奈的摇头,但到底是随他去了,六十多岁的老头子了,还是让他随心所欲的好些。

董老夫子的家人,除了他的大孙子董浩岐跟着一起来了金秋村外,其余人都并没有跟来,全留都在了府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